春等西南烧酒对欧亚大陆文明传播的意义
陈保亚
【期刊名称】《科学中国人》 【年(卷),期】2011(000)010 【总页数】8页(P14-21) 【作 者】陈保亚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 文
欧亚大陆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以喜马拉雅山脉(南)、帕米尔山系(西)、天山山脉(北)、青藏高原(中)和横断山脉(西)汇集成的世界屋脊带由于地势艰险,气候复杂,成为连接欧亚大陆几个文明发源地的巨大障碍。 在茶马古道兴起以前,有两条重要的远征线路开始把欧亚大陆连接起来,一条是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行经的西域道,后来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Ferdinand von,1833-1905年)把这条道路称为丝绸之路。另一条是张骞提到的蜀身毒道,后来有人认为这是从蜀、滇、缅甸、印度到阿富汗的通道,并称为南方丝绸之路。这两条道路一北一南,绕过了世界屋脊带的核心区域。
世界屋脊带不仅地势险峻,民族关系也异常复杂,语言与文化冲突此起彼伏,经常导致北方丝绸之路和南方蜀身毒道的受阻或隔断,从而在世界屋脊带周围形成陇蜀道、铜鼓道、蜀道、博南道、五尺道、步头道等局域古道。唐代开始,由于恃茶行
为在世界屋脊带的兴起,茶马古道在世界屋脊带上开始形成,这些重要的局域古道也开始扩展转型为茶马古道,各民族长期融洽相处的关系开始在世界屋脊带上形成,汉语西南官话作为维系这些民族的通语也开始出现。茶马古道最终征服了世界屋脊带的最险区域横断山腹地,也因此最终征服了世界屋脊带。茶马古道突破了欧亚大陆东西方向上的最后障碍。世界上没有任何古道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茶马古道是人类行走文化的奇迹,然而这个奇迹后面隐藏的是人类古道征服艰难险阻的最简单原则:需求。青藏高原族群对茶的需求使青藏高原上长期相互隔离的族群在茶马古道网络上相互接触,融洽相处,由此彻底打通了世界屋脊地带这一长期阻碍欧亚交流的障碍。
茶是世界屋脊带上吐蕃等民族的必要需求,但茶不是世界屋脊带上的产物,必须远征方能获取,因此茶马古道必然是一种远征古道。为了使远征得以在世界屋脊带上迅速实现,茶马古道首先复兴和扩展了早期的蜀道、唐蕃古道、蕃尼(尼泊尔)古道,形成连接川、秦、甘、青、藏、尼(尼泊尔)、印(印度)这样一条远征茶马古道。这条远征古道征服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连接蜀道、唐蕃古道、蕃尼古道的这条茶马古道可以称为北路茶马古道。
但是,北路茶马古道并没有翻越世界屋脊带的最险地段:横断山。
滇藏茶马古道和川藏茶马古道才翻越了横断山。远在北路茶马古道兴起以前,滇藏茶马古道、川藏茶马古道已经在民间出现。从遗留在横断山深处马蹄印迹的深度和分布范围看,唐宋期间横断山深处已经开始形成很多民间茶马古道,只是规模不如北路茶马古道,朝廷也没有介入这些古道治理。尽管滇藏茶马古道与川藏茶马古道形成很早,但由于横断山是世界屋脊带上最艰险复杂的地带,直到明代以前,大规模的茶叶运输主要走北路茶马古道。北路茶马古道的繁荣在宋熙宁年间达到顶峰,这可从当时关于茶马互市的很多记录看出。比如《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 (熙宁七年)十月十四日,太子中舍三司干当公事经画成都府利州路茶货。李杞等
奏,与成都府路转运司同共相度,到于雅州名山县、蜀州永康县、邛州在城等处置场买茶,般往秦凤路熙河路出卖博马。十一月二日又奏,准朝旨,于本路出产茶州军相度计置买茶,津般往熙河秦凤路出卖,勘会洋州、集州、兴元府出产茶货内集州近已废罢,本处产茶不多,难以置场收买。外有(利州路)兴元府、洋州广产茶货,自来通商兴贩,乞与转运司同共度,于兴元府洋州置场收买,津般往熙河秦凤路出卖。从之。
北路茶马古道主线从蜀川产茶区取道德阳白马关,顺岷山东侧走金牛道,再出汉中略阳,翻越秦岭后经过凤县、天水、兰州、西宁进藏。北路茶马古道绕过了横断山。 宋代,包括横断山在内的世界屋脊带上吐蕃等民族恃茶行为已经全面形成,要满足横断山深处吐蕃等民族大量茶叶的需求,迟早必须要有大规模直接翻越横断山的茶马古道出现。明代以前为什么茶马古道未在横断山大规模兴起?从我们多年的调查结果看,我们认为茶马古道要大规模翻越横断山,有待一种必备物质的出现,这种物质就是酒精度高的烧酒。
即使不论茶马古道,西南的生存气候就已经出现对高度酒的强烈需求。元代在全国实行禁酒,唯独四川例外。《元史》卷十已经提到四川不实行禁酒的原因: 以川蜀地多嵐瘴,弛酒禁。
清乾隆年间,四川罗江(与绵竹相邻)人李调元在所撰《函海》中的一段话更道出了烧酒的特殊功用:
绵竹清露,大曲是也, 夏清暑, 冬御寒, 能止呕泻, 除湿及山岚瘴气。明经李德扬云:‘代仪充土物, 却病比人。’盖纪实也。惟西南一线泉脉可酿此酒。
马帮出没的横断山高山峡谷地带更有湿气、嵐瘴(雾瘴)和高寒,对烧酒的需求更为迫切。
蒸馏意义上的烧酒,又称露酒、酒露、露滴酒、白酒,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酒、蒸酒等,科学术语为蒸馏酒。蒸馏酒必须经过蒸馏获取,因此酒精浓度高,
适当饮用后发热力度大,活血效果显著。从我们的考察记录看,翻越横断山的大部分远征马帮在气候垂直落差很大的高山峡谷中行走,通常要带烧酒作为御寒、活血、提神、除瘴气和消毒的必备饮品。概括地说,烧酒对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具有以下几大功能:
1,高山地带活血、御寒 2,提神壮胆 3,伤口消毒 4,临时补充能量 5,峡谷地带除湿气瘴气
远在烧酒出现以前,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发酵酒。发酵酒包括果酒、啤酒、米酒、黄酒等。中国龙山文化的酿酒业已经比较发达。发酵酒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酒精浓度的饮料。发酵酒和烧酒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只发酵但不经过蒸馏,因此酒精浓度低,容易酸败。《扬子云集·修身篇》就曾提到“日昃不食肉,肉必干。日昃不饮酒,酒必酸。”发酵酒基本上可以满足敬神祭祀、族群部落聚会、节日庆典、家庭团聚、征战祈祷、灵魂召唤、禳灾祈福、杀牲盟誓、婚姻丧葬、送迎宾客、文人交流等活动。但是,由于发酵酒酒精浓度低,体积大,容易酸败变质,不便于远征马帮携带翻越横断山。烧酒度数高,便于马帮携带,不易变质,因此运茶马帮要大规模翻越横断山就急迫要求烧酒的出现,而烧酒的出现也使得运茶马帮可能大规模翻越横断山。
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呈南北走向,是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走向山脉的总称。大致介于北纬22°~32°,东经97°~103°,北以西藏昌都、四川德格、甘孜、马尔康一线为界,南以云南河口、景洪和缅甸的曼德勒一线为界。横断山脉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激流险滩横断了东西交通,故称横断山。自东而西翻越这些纵贯南北的著名山川,需冒险不断翻山渡江,依次征服邛崃山、
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江、沙鲁里山、金沙江、芒康山(也称宁静山。澜沧江与金沙江有大山为分水岭,北段为宁静山,南段为云岭)、澜沧江、他念他翁山(南段为怒山)、怒江和伯舒拉岭(南段为高黎贡山)。
我们所说的横断山腹地是指现代滇藏公路、川藏公路走过的横断山地带。横断山腹地以险峻艰难著称于世。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是横断山脉最高峰,海拔7500多米,距东北麓的大渡河谷底水平直线距离不到30公里,和大渡河相对高差达6400多米。茶马古道川藏南线要翻越大雪山的支脉折多山,折多山呈西北-东南走向,为雅砻江和大渡河分水岭,最高海拔4800,茶马古道必经处垭口4200米。茶马古道滇藏线要翻越梅里雪山,必经处垭口5000多米。 横断山腹地的险峻艰难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 1,山势陡
2,高差大(从江边或山脚到山顶垭口的相对高度大) 3,海拔高
这三个方面的直接后果就是高原反应和低谷瘴气。我们对茶马古道多年的考察初步可以归纳出一个互生的规律:
一方面,运茶马帮要长距离地翻越横断山,克服高寒和湿瘴,有待烧酒的出现;另一方面,烧酒的出现有利于运茶马帮大规模翻越横断山,克服高寒和湿瘴。 横断山脉是茶马古道彻底征服欧亚大陆上世界屋脊带的最大也是最后难关。由于气候垂直变化复杂,克服瘴气和高寒成为关键难题。烧酒的出现,为彻底征服横断山进而彻底征服世界屋脊带来了根本的转机。烧酒和茶马古道这种互生作用是明代烧酒普及以及茶马古道得以大规模翻越横断山从而全面征服世界屋脊带的一个重要原因。
横断山东侧是巴蜀的重要产茶区,也是茶马古道的主要起点之一,这里也是烧酒率先出现的地带之一。关于烧酒何时在中国出现,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目前尚有很
多争议,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找出一些关键证据来认识西南酒文化的主要发展脉络。长江三峡以上长江段及其几条支流,集中孕育了中国白酒文化。从三峡逆长江而上,乌江、嘉陵江、涪江、赤水、沱江和岷江均为汇入巴蜀盆地的长江支流,这里名酒(指有名的烧酒)集中,酒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绝非偶然,这里是研究烧酒文化起源与传播的重要切入口之一。董酒产地遵义在乌江江畔,沱牌大曲产地射洪在涪江中游,茅台产地茅台镇和郎酒产地古蔺均在赤水边,剑南春产地绵竹在沱江上游,泸州老窖产地在沱江汇入长江处,五粮液产地在岷江汇入长江处,全兴大曲产地在沱江和岷江流域的成都。
酿酒在蜀川早已经出现,三星堆已有不少酒器。1979年成都西郊土桥曾家包东汉墓出土一块《酿酒》画像石,证明东汉时成都平原的酿酒业已经相当发达。(唐)李肇《唐国史补》的一段记录首先提到了剑南道烧春一词:
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乾和蒲萄,岭南之灵溪、博罗,宜城之九酝,浔阳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虾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浆类酒,法出波斯。三勒者谓庵摩勒、毗梨勒、诃梨勒。
唐代诗人牛峤《女冠子》也提到成都的烧春: 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牛峤《女冠子》)
司空图《诗品·典雅》有“玉壶买春”。因此“烧春”应该是目前能够找到的比较早的和烧酒一词有关的词。 烧酒一词已经见于唐代:
荔支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白居易,作于忠州,今属重庆) 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雍陶)
有不少学者认为唐朝蜀川的烧春、烧酒不是蒸馏酒,主要依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五《谷之四》“烧酒”条的一段重要记录: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段记录是烧酒元代起源说的主要依据。烧酒的很多别名,也多在元代文献中出现。李时珍的记录基本可以肯定烧酒的出现不晚于元代。
但是,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记录还不能完全确定烧酒的出现的上限是元代,因为《本草纲目》卷二十五,葡萄酒条提到唐朝时西域高昌国已经用蒸馏法做烧酒: 时珍曰:葡萄酒有二样。酿成者味佳。有如烧酒法者有大毒。酿者取汁同曲,如常酿糯米饭法,无汁用干葡萄末亦可。魏文帝所谓葡萄酿酒,甘于曲米,醉而易醒者也。烧者取葡萄数十斤,同大曲酿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红色可爱。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髙昌,始得其法。
李时珍提到的这种高昌造酒法还传入了唐朝。(宋)王溥《唐会要》卷一百也有记录:
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世或有贡献。及破髙昌,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幷得其酒法。自损益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既颁赐羣臣,京中始识其味。
这里的“酷烈”度数一定很高。这一叙述和《本草纲目》前面的叙述似乎是有矛盾的。我认为《纲目》烧酒元代起源说指的可能是中原烧酒的起源,而烧酒唐代高昌起源说所言当指西域葡萄烧酒的起源。但根据上面(宋)王溥《唐会要》的记录,有一点大致可以确定下来,唐代已经接触到了西域的酿酒技术。 下面两条记录值得注意:
“池色溶溶蓝染水,花光焰焰火烧春。”((唐)白居易《早春招张宾客》) “深处最宜香惹蝶,摘时兼恐焰烧春。”((唐)李冶《蔷薇花》)
这里的烧春和火、焰等词共现。通常蒸馏酒才是可燃的。这里的烧春如果不是蒸馏
酒,也一定是度数比较高的发酵酒。
宋代四川诗人苏舜钦的《苏学士集》巻六《送陈进士游江南》一诗提到了蒸酒: 时有飘梅应得句,苦无蒸酒可沾巾。
这里的蒸酒两字应该是偏正结构,指蒸的酒。江南当时的发酵酒已经很有名,尤其是绍兴黄酒,所以苦无蒸酒一定不是指苦无发酵酒,这里的蒸酒当指另一种工艺的酒。
北宋四川眉山人苏轼《物类相感志》有“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灭”。前面提到,通常只有蒸馏酒才可以燃烧。苏轼提到的这种酒如果不是蒸馏酒,也是度数比较高的一种酒。苏轼、苏舜钦都是四川人,我们大致可以确定,当时四川出现了度数比较高的酒。
由于现在四川还没有出土宋以前和剑南烧春或其他川酒有关的蒸馏器,所以剑南烧春等西南烧酒在宋以前是否是蒸馏酒的最后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有一点我们比较有把握,蜀川已经出现了可以燃烧的酒。至于靠什么技术使得蜀川烧酒能到燃烧的高度,尚需深入研究。
早期的烧春、烧酒大致可以断定是度数较高的酒,不能肯定是蒸馏酒。元代开始,烧酒才专指蒸馏烧酒。无论是哪一类烧酒,度数都比非烧酒类要高,这为明代西南烧酒的繁荣和茶马古道大规模翻越横断山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尽管烧酒技术始于唐代,但直到元代,烧酒在文献记录中还不普遍。明代是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明代烧酒开始普及,这方面已经有很多证据,而且烧酒一词至少在明代已经传入日本、韩国。日本酒里有清酒和烧酎两类,后者是蒸馏酒。韩语的烧酒也指蒸馏酒。这说明当时汉语中的烧酒是指蒸馏酒。
东南亚烧酒至少在元末明初也开始兴起。(元)陶宗仪《说郛》卷九十四下所收北宋田锡《麯本草》有以下记录:
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每坛一个,用檀香十数斤,烧烟薫之如漆,
然后入酒,蜡封,埋土中二三年,絶去烧气,取出用之。有带至船上者,能饮之人三、四杯即醉。价値比常数十倍。有疾病者饮一、二杯即愈。且杀蛊。予亲见二人饮此酒,打下活虫,长二寸许。谓之鞋底鱼蛊。
14世纪以前没有暹罗国,《說郛》所收《麯本草》的这条记录人肯定有后人补充,不过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也引用了这段记录,说明至少在明代,东南亚烧酒也开始兴起。清初的《御定佩文韵府》卷五十五之一引《风土记》说: 四夷酒以暹罗酒为第一。
这条记录至少可以证明,截止清初,作为蒸馏酒的暹罗酒已经很有地位。暹罗地处横断山南段,和老挝的僚族、缅甸的掸族、云南的傣族连接成一片,语言同源,关系密切,形成傣泰民族,至今擅长烧酒。傣泰民族活动地带为重要的产茶区。傣泰民族的烧酒也为茶马古道滇藏线翻越横断山提供了条件。
可能正是因为上面提到的蜀川烧酒文化的传统,也就在明代,蒸馏酒在蜀川已经开始繁荣。(明)冯时化所著《酒史》列出了50种全国各地的名酒,其中蜀川就占了三种:郫县郫筒酒、成都剌麻酒、剑南烧春。泸州有4口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老窖窖池。近年来,全国烧酒作坊遗址全面发掘工作在四川展开的就有两处,另一处是江西进贤县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四川的两处有成都水井坊街酒坊遗址和绵竹天益老号酒坊古代酒窖遗址,其蒸馏酒工艺痕迹遗存均有不晚于明代的。 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剑南烧春一词从唐代一直延续到明代,这种情况不见于西南其他烧酒。一种烧酒几百年不衰,可见剑南烧春在西南一带很有生命力,是西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酒。
由于明代烧酒文化在西南的普及,茶马古道在明代也开始大规模翻越横断山。《明史》卷八十《食货志四》有条记录极其重要:
“(洪武四年(1371年))设茶马司于秦(甘肃天水)、洮(甘肃临潭)、河(甘肃临夏)、雅(四川雅安)诸州,自碉门(四川天权)、黎(四川汉源)、雅(雅安),
抵朵甘(康藏)、乌思藏(西藏的卫藏),行茶之地五千馀里。山后归德(贵德)诸州,西方诸部落,无不以马售者。”
这里的朵甘,即朵甘思。根据任乃强(1989.1)《“朵甘思”考略》考证,广义的朵甘指卫藏、阿里地区以东,包括青、甘、川、滇藏族地区的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狭义的朵甘指青海西南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及云南迪庆州的一部,大致相当于青海的玉树、果洛二州,四川的甘孜州,西藏的昌都地区及云南的中甸、维西、丽江等地。无论从任乃强的广义定义还是狭义定义看,自碉门(天全)直接往西去乌斯藏(卫藏),都要翻越横断山。可不可能不翻越横断山,从碉门绕过横断山北上,从河州去朵甘、乌斯藏?《明史》卷八十《食货志四》明确记录了进藏的两条线路出口,专门提到了碉门这条出口,而且是和河州(甘肃临夏)并举的: (洪武(1368-1398)初)“其通道有二,一出河州,一出碉门” 此记录可证西去出碉门是直接西去乌斯藏,即现在的拉萨一带。 当时朝廷还规定进贡番僧必需走四川。《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十九:
宪宗成化三年(1467年),命进贡番僧自乌斯藏来者皆由四川,不得径越洮、岷,着为例。
可见四川碉门出口和西北河州等出口是并列的重要出口。《明史》“行茶之地五千余里”的记录正式宣告了茶马古道已经大规模翻越横断山。
自明代开始,烧酒的普及使茶马古道大规模翻越横断山,进而彻底征服了世界屋脊带。今天世界屋脊带上的公路和铁路基本上沿着茶马古道延伸,而在公路无法延伸到的世界屋脊带深处,茶马古道仍然是村落间的必要纽带,烧酒的芬香和马帮的铃声仍然在崇山峻岭中飘荡回响。(完) (统稿:本刊编辑夏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