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探讨

2022-02-01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高速铁路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探讨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03T01:00:28.274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2期 作者: 景朕鼎[导读] 在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中,施工工序有很多,施工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施工工期较长。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团公司建设部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在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中,施工工序有很多,施工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施工工期较长。因此做好施工质量监管工作,不容忽视。 关键词:高速铁路隧道;施工质量;监控;管理措施

1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中的问题

1.1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现阶段,造成我国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建设单位的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够重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危险因素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进而导致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难以为实际的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制度支持。另外,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也使得铁路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相关管理人员在施工安全检查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且施工安全监督机制也有待完善,最终导致铁路隧道施工事故频发,在很大程度上也威胁着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1.2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这也是造成铁路隧道施工中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1)由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为了缩短工期,存在盲目的赶工现象,无形中也增加了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2)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经常需要用到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科学技术,而部分施工人员对于施工机械设备和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还不够熟练,导致施工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2高速铁路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措施 2.1隧道开挖管理监控

隧道开挖是根据设计图纸而展开施工,因此就要高度重视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展开科学合理的施工。现阶段我国在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中,常用的开挖方法为掘进法、钻爆法、盾构施工法、沉管施工法等。对于山地丘陵地区的隧道开挖法,通常采用钻爆法,因为围岩具有较强的自身承重能力,所以在施工中可以有效利用并且保护,如此才能保障施工安全。我国常用的隧道开挖法多达十几种,以下将针对三种常用的开挖法的施工管理展开详细分析。 1.环形开挖法的施工质量监管

在环形开挖法的施工中,其施工质量监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要做好开挖前的地质勘测工作,对于地质较软的,需要采用注浆方法,以提高地表稳定性。第二,松散岩体的开挖监管,开挖速度不能过快,开挖面也不能过大,在开挖前还要对施工面采用混凝土保护。第三,对于开挖工作面,要采用钢筋支架进行连接,做好两侧间距的测量,预留宽阔平整的施工面。第四,上部弧形开挖、两侧边墙开挖、中心部位开挖都要每间隔4米左右展开平行施工。 2.全断面法的施工质量监管

全断面法就是根据设计图纸,先画好断面,然后整体开挖。不过采用全断面法,对于地质条件有较高的要求,这样围岩才能承受较大的承重力。在全断面法的开挖中,其施工质量监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要借助机械设备、钻孔车辆、转运车辆等,预留宽阔平整的作业面,尽可能地平行交叉施工,缩短施工进度。第二,需考虑山体的变形情况以及堆放岩土位置,结合技术人员的施工经验,做好支护和加固处理。第三,钻孔台车的尺寸要与断面开挖的尺寸吻合,必要时还要借助爆破措施,爆破过程要严格控制好药量以及使用方法,避免发生坍塌。第四,优化施工流程,合理展开施工,及时监控围岩的变化情况,进而调整施工方案。 3.台阶法的施工质量管理

台阶法就是在实际施工中,将断面开挖的工序分为两到三次,台阶之间要预留安全间距,以便展开平行交叉施工。在台阶法的开挖中,施工质量监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要做好地质条件以及围岩的勘察测量,根据作业断面来确定台阶的长度与数量,洞孔的直接不能大于台阶的两倍。台阶的高度需要根据隧道断面大小、机械设备等情况,高度保持在2米左右。第二,需借助钢筋进行洞孔的支架连接,才能有效避免变形。第三,台阶钻眼后,要立即进行混凝土注浆,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变形。第四,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影响因素,并要求施工人员遵循施工规则。第五,上下台阶可以同时开挖,以加快施工进度。

2.2地质勘查管理探讨

对于高速铁路的隧道施工,地质勘查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地质勘查时,需要展开超前预报,并制定多种施工工序,通过对经济性与质量的对比,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与设备。这样才能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地质勘查的方法也分为多种,做好施工质量的监管工作十分重要。地质勘查的超前预报需要做好地质岩层性质的勘测、地质构造的勘测、不良地质的勘测、地下水的勘测几项工作。

在地质勘测的质量监管中,首先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一般由董事长、总工程师、相关地质技术人员为一级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组全体成员为二级负责人。其次要健全监管制度,这要求每一位监管人员都明确自身职责与义务,将监管工作落实到每一项环节中,贯穿到每一位人员身上,做到权责分明,责任明确。最后要立足于实践,做好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审查验收、成果提供、资料汇交等监管,严格遵循相关监管流程。 2.3防排水的施工质量监管

常用的防排水方法有多种,施工时,应当遵循相应的原则,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准确查找渗漏原因,并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排水方案,保障施工安全。防排水的施工质量监管方法为:第一,根据提前做好的地质地形、水文环境勘测工作,结合技术人员经验,制定可行的防排水方法。第二,通过对比分析,结合隧道内部的实际情况,选择质量较高、性能较高的防排水材料。第三,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技术,要求施工人员遵循相应的施工准则。第四,做好试验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提高施工质量。 2.4二次衬砌施工

要想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前期必须确保支护稳定。作为隧道永久支护的二次衬砌,是确保高铁隧道工程质量是否达标的决定性因素。在初期支护稳定的情况下,再进行二次衬砌施工。隧道衬砌要遵循“仰拱超前、拱墙整体衬砌”的原则,初期支护完成后,为有效地控制其变形,仰拱尽量紧跟开挖面施工,仰拱填充采用栈桥平台以解决洞内运输问题,并进行全幅一次性施工。仰拱施做完成后,利用多功能作业平台铺设防水板,绑扎钢筋后,采用液压整体式衬砌台车进行二次衬砌,采用拱墙一次性整体灌注施工。混凝土应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泵送混凝土浇筑,插入式捣固棒配合附着式振捣器捣固。浇筑完成后,要对混凝土做好养护措施。 2.5监控测量的管理

监控测量也是高速铁路隧道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是指采用专用的仪器设备或者工具,来观测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情况,进而确保其具有高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并根据监控测量中相应的数据参数,进行施工调整,终身施工质量与进度。在监控测量工作开展前,要对设计方案、施工方法、环境条件、断面大小、安全要求等做好质量控制,然后再进行技术交底。之后,应成立监控测量小组,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人员身上。还要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监控测量人员的相关测量知识,做好施工安全教育培训,要求其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术与安全生产知识。最后,做好监控测量设计的申报批准,明确监控测量项目。 结束语

众所周知,高速铁路隧道的施工相对复杂,一直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隧道施工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监管工作的开展,可见监管工作在提高施工质量中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阳露.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门窗,2019(21):196.

[2]贾海龙,张文新,邓川.隧道二次衬砌质量控制新技术[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9,39(10):1704-1711. [3]田富强.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40-41. [4]彭波.探讨高铁隧道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四川水泥,2019(01):2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