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推进合作,建立评价体系
一、近两年校企合作工作亮点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校企合作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引擎,是验证办学效果的最佳载体,是一项涵盖学校各项工作的系统工程。我院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历年来把校企合作纳入学院党政工作要点,并校企合作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分解,将任务划分到各职能处室和教学系部,作为年终部门目标考核重点。同时,通过大力度的宣传,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目标,鼓励全体教职员工积极深入企业,学习企业的生产与管理,丰富自己的教师实践经历;了解企业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学习和提高教师的应用技术能力,并编制校内人才培养计划书。
(二)成果显著,继续加大合作
开展教学、实训、生产为一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实现了“六合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基地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育人与创新合一。
- 1 -
(三)优化机制,实行两级管理
为规范化、制度化校企合作形式,优化管理体制,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条例(暂行)》和《成都市技师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暂行)》,建立了专门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健全组织机构,逐步形成了计划、筹划、实施、反馈、总结等一系列科学流程。校企合作委员会将围绕学院的发展战略,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平台,为全院校企合作工作的正常运转做好决策指导、统筹协调。主要负责学院校企合作的总体规划,完善院内校企合作的两级管理体制与运行体系;负责校企合作项目投入资产、资金的审定及管理;组织对我院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价和资助,并对完成好的项目给予一定奖励;负责整合全院资源和协调院内各部门校企合作工作;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及时总结和推广各种校企合作先进经验。
(四)合作共赢,提升科研实力
校企合作的目标就是达到校企双方共赢,让企业降低相关的成本,使学校得到技术转让,增强办学实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我院在这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五)服务至上,建立召回机制
就业合作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就业和优质就业是校企双方共同愿望,即满足了学生的就业愿望,也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为让学生和企业都满意,我院
- 2 -
通过毕业生跟踪服务网络,对从事专业技术工种的毕业生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定期与他们及所在的企业联系,适时召回毕业生参加学校不脱产高级工、技师培训。通过召回制度,与企业加强沟通和合作,提高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学校及时地掌握了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二、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要掌握行业信息,赢得合作主动权
目前校企合作双方,绝大多数学校在行动上缺乏主动性,比较被动,不论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还是对学校师资培养方面,学校更加愿意拓宽多种类型、涵盖各专业的实训基地,实现校内外基地的紧密衔接。但企业方不愿意在校外实训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注重对学生的岗位技能培训,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在相关技术转让方面,企业还有很多的顾虑,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政府有扶持、企业有需求、学校有责任、学生有追求的浓厚的校企合作氛围。
(二)要遵循科学规律,实现校企共赢
在当今的新形势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业之间的联系越加密切。教育和经济作为社会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两者的联系越来越多。学校和企业作为教育和经济的典型代表,两者合作是两类不同社会组织的新结合。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本质上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延
- 3 -
伸与提升这一关系,深化为合作状态,就明显地使校企合作成为教育与经济密切结合的产物。换句话说,校企合作是教育与经济合作的具体化形式,校企合作制度就是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一种具体而特定的合作形态。这就涉及了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规律问题。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这一经济基础。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以其自身特点影响经济发展。这是一条被人们普遍认可的规律。校企合作就是教育根据企业需求,主动适应并为企业服务的合作,它体现了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规律。因此,只有教育和经济的科学规律办事,才能真正地做好校企合作,才能使校企双方实现双赢的局面。
(三)要改变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层次
广度决定了规模,深度决定了高度。要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努力在广度、深度上谋求新突破,让学校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中心。截止2010年,我院所有专业都有对应的合作企业,目前有11家重点合作企业对口我们的优势专业。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