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 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2023-03-01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二 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能需要,具有综合功能的现代城市广场。

交通,这正是满足公共性特点的具体表现。

安慰,也是现代城市广场场所性特点的深化。

1.性质上的公共性现代城市广场作为现代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二 现代城市广场的基本特点

使人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和认同感。这种场所感的建立对人是莫大的

法实现的。场所感是在广场空间、周围环境与文化氛围相互作用下,

空间等等,综合性功能如果没有多样性的空间创造与之相匹配,是无

人约会需要有相对郁闭私密的空间;儿童游戏需要有相对开敞独立的

表演需要有相对完整的空间,给表演者的“舞台”或下沉或升高;情

内部空间场所具有多样性特点,以达到不同功能实现的目的。如歌舞

购物等等,都是过去以单一功能为主的专用广场所无法满足的,取而

动的功能要求。年轻人聚会、老人晨练、歌舞表演、综艺活动、休闲

中最具魅力的原因所在。现代城市广场应满足的是现代人户外多种活

动需求,它是广场产生活力的最原始动力,也是广场在城市公共空间

2.功能上的综合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特点表现在多种人群的多种活

异,都具有平等的游憩和交往氛围。现代城市广场要求有方便的对外

多彩的户外活动。在广场活动的人们不论其身份、年龄、性别有何差

的文化习俗逐渐被现代文明开放的精神所代替,人们越来越喜欢丰富

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封闭

代之的必然是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的各种人群(包括残疾人)的多种功

3.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现代城市广场功能上的综合性,必然要求其

1系统性原则

现代城市广场的文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

三 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是一个以文化造广场、又以广场造文化的双向互动过程。

市广场也对现代人的文化观念进行创新。即现代城市广场既是当地自

代城市广场对城市已有的历史、文化进行反映;另一方面是指现代城

活动气氛也是很好的提升。我国城市广场中单独的自我表演不多,但

在国外,常见到自娱自乐的演奏者,悠然自得的自我表演者,对广场

演更多是自发的、自娱自乐的行为,它体现了广场文化的开放性,满

台。特别是文化广场,表演活动除了有组织的演出活动外,广场内表

城市广场是现代人开放型文化意识的展示场所,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舞

人们漫步其间,伴随着轻松、优美的背景音乐,是何等的愉快。现代

广场中紧贴回廊边布置的水面,模仿溪流、瀑布,水是循环流动的,

却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尽情地欣赏美景、享受生活。如合肥胜利

坐椅、精巧的建筑小品加上丰富的绿化,让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忘

场的普遍要求,从而表现出休闲性特点。广场上精美的铺地、舒适的

居民生活方式的“窗口”,注重舒适、追求放松是人们对现代城市广

4.文化休闲性现代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是反映现代城市

然和人文背景下的创作作品,又是创造新文化、新观念的手段和场所,

足了现代人参与表演活动的“被人看”、“人看人”的心理表现欲望。

放养各色观赏鱼于其中。每当夜晚来临,水底的彩灯反射出鳞光波影,

自发的群体表演却很盛行。

2完整性原则

3尺度适配原则

现代城市广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功能、性质、规模、类型等都环境完整同样重要。它主要考虑广场环境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

连续等问题,以取得统一的环境完整效果。

市不同功能区域的过渡地带、居住区内部等。

历史上留下来的广场时,更要妥善处理好新老建筑的主从关系和时空

建设中,不同时期留下的物质印痕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改造更新

时空连续性、完整的局部、周边建筑的协调和变化有致等问题。城市

中,所以设计时将广场地下作停车场,四周道路均为单行道,以确保

城市中心地段,四周皆为城市干道,并与商业区毗邻,人流、车流集

主的广场混淆在一起。如合肥的人民广场,该广场作为市民广场地处

能,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特别是不将一般的市民广场同交通为

广场应有其相对明确的功能。在这个基础上,辅之以相配合的次要功

完整性包括功能的完整和环境的完整两个方面。功能的完整是指一个

街道空间序列中或城市轴线的节点处、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结合部、城

开放空间系统。现代城市广场通常分布于城市入口处、城市核心区、

庭园空间、狭长线型的街道空间及联系自然的绿地空间共同成了城市

现代城市广场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它与小尺度的

应有所区别,各自有所侧重。广场设计时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

广场功能的完整性。

广场空间的尺度对人的感情、行为等都有很大影响。

较规整;而市民广场规模与尺度较小,形态较灵活。

系,缺少与自然生态的紧密结合。因此,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应从城市

广场是整个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与城市整体生态环此外,广场的尺度除了具有自身良好的绝对尺度和相对的比例以从趋势看,大多数广场都在从过去单纯为政治、宗教服务向为市

而空,植物仅仅作为点缀、装饰甚至没有绿化,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

具体到城市广场来说,由于过去的广场设计只注重硬质景观效果,大

要充分考虑本身的生态合理性,如阳光、植物、风向和水面等,做到

境联系紧密。一方面,其规划的绿地中花草树木应与当地特定的生态

外,还必须适合人的尺度,而广场的环境小品布置则更要以人的尺度

民服务转化。即使是天安门广场,在今天也改变了以往那种空旷生硬

区别,从国内外城市广场来看,政治性广场的规模与尺度较大,形态

适的规模和尺度。如政治性广场和一般的市民广场尺度上就应有较大

条件和景观特点(如“市花”和“市树”)相吻合;另一方面,广场设计

生态性原则就是要遵循生态规律,包括生态进化规律、生态平衡

尺度适配原则是根据广场不同使用功能和主题要求,确定广场合

规律、生态优化规律、生态经济规律,体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的形象而逐渐贴近生活,周边及中部还增加了一些绿化、环境小品等。

趋利避害。

4生态性原则

为设计依据。

5多样性原则

6 步行化原则

当代城市广场虽应有一定的主导功能,却可以具有多样化的空间

人的生态环境。

效的生态空间。

娱乐性和休闲性兼容并蓄。

同时,服务于广场的设施和建筑功能亦应多样化,纪念性、艺术性、

为群体的人的需要,也要综合兼顾特殊人群,如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表现形式和特点。由于广场是人们共享城市文明的舞台,它既反映作

足的阳光,又要有足够的绿化,冬暖夏凉,为居民的各种活动创造宜

另一方面城市广场设计应特别强调其小环境生态的合理性,既要有充

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和体会自然带来的自由、清新和愉悦。

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相适应,

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一方面应运用园林设计的方法,通过融合、嵌

现的城市广场,应当成为景观优美、绿化充分、环境宜人和健全高

对城市生态建设的积极回应。作为城市人文精神与生活风貌重要体

郑州、南京、北海等城市在市中心区开辟大量的绿化广场空间就是

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的

近来,许多科学家都在探索人类向自然生态环境回归的问题。

入、缩微、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

主张,得到了专家、学者和普通市民越来越多的赞同。上海、大连、

的视距。

广场有层次的界面,使行人获得良好的空间感和欣赏周围建筑轮廓线

步、看台等组成的第一层次和远处的建筑立面相得益彰,一起构成了

一步加深了由地面层向二层平台的过渡。总体上,广场中的雕塑、踏

的踏步使广场的围合界面产生递进的层次;广场东北方向的观众台进

空间中的玻璃圆锥体,从地平面向上观察,一个直线型、一个曲线型

上的人行道相联系;平台部分与地面层联系的台阶部分分别指向下沉

的联系。如二层的平台部分既与北侧的华南大厦相联系,又与长安街

地坪层和下沉广场。设计师通过建筑处理,使三个层次之间产生自然

和交往。广场的竖向设计注重交通组织,包括三个层次:二层平台、

沉的中心广场为核心,连接周围的铺地、台阶、平台,以供市民休闲

成的通过广场,主要为路过西单路口的通过人流服务,其余部分以下

广场划分为动与静两部分。在广场的西南角布置以绿化和铺装通道组

原则,设计师分析了广场中休闲和娱乐的滞留人流和通过人流,并把

性。北京西单文化广场便是佳例。在广场的平面设计中,强调步行化

车日益占据城市交通主导地位,广场的步行化更显示出其无比的重要

场,还可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和主题考虑步行分区问题。随着现代机动

行为,如保证广场活动与周边建筑及城市设施使用连续性。在大型广

和良好环境形成的必要前提。广场空间和各因素的组织应该支持人的

步行化是现代城市广场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城市广场的共享性

境的氛围、景物布置、当时心境等因素有关。在单调乏味的景物、

此外,人在广场上徒步行走的耐疲劳程度和步行距离极限与环

节等。

8特色性原则

7文化性原则

选择从心理上趋从于就近、方便的原则。

如合肥城隍庙每年元宵节的传统灯会,意大利锡耶纳广场举行的赛马

门广场以古城城堡为第一文化主脉,辅以古井、城墙和遗址片断,表

人在闲暇徜徉中获得知识,了解城市过去曾有过的辉煌。如南京汉中

的追求是十分正常的,文化性的展现或以浓郁的历史背景为依托,使

的方方面面。城市广场作为人们生活中室外活动的场所,对文化价值

部分落后的东西不断地被抛弃,一部分有价值的文化被积淀下来,

究,而人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一

有机结合的文化性原则。文化继承的含意是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研

续历史、文脉相承,又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就是继承和创新

市历史风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的场所。其设计既要尊重传统、延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艺术处理的精华,通常是城

和引人人胜的目标诱导时,远者亦近。但一般而言,人们对广场的

远;相反,若心情愉快,或与朋友边聊边行,又有良好的景色吸引

恶劣的气候环境、烦躁的心态、急促的目标追寻等条件下,近者亦

现出凝重而深厚的历史感。有的辅以优雅人文气氛、特殊的民俗活动,

融人人们生活

地方、时代特色的现代城市广场。

件、人文主题及景观艺术处理来塑造出自己的鲜明特色。

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上升式广场和下沉式广场给予了越来越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由于处理不同交通方式

违背了整体空间环境的和谐,城市广场的个性特色也就失去了意义。

走廊,并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景观特色,人车混行冲突导致了严重的

一个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广场应该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风格相协调,

广场就是一成功的案例。该广场地处城市中心,过去曾是安汉根班

车交通放在地上,实现人车分流。例如,巴西圣保罗市的安汉根班

上升式广场一般将车行放在较低的层面上,而把人行和非机动

如大家熟知的上海人民广场、大连人民广场及北海北部湾广场等。

见。历史上以及今天已建成的绝大多数城市广场都是平面型广场,

广场空间形态主要有平面型和空间型两种。平面型通常最为多

全面的分析,不断的提炼,才能创造出与市民生活紧密结合和独具

场的模式,而是对广场的功能、地形、环境、人文、区位等方面做

广场的特色性不是设计师的凭空创造,更不能套用现成特色广

在本质和外部特征。现代城市广场应通过特定的使用功能、场地条

个性特征是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到的与其他广场不同的内

河谷。20世纪初由法国景园建筑师Bouvard设计成一条纯粹的交通

多的关注。

1广场的空间形态

四 现代城市广场的空间设计

分。更多的下

2广场的空间围合

进而推进城市改造更新工作的逐步深入。

不等于封闭,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考虑到市民使用和视觉观赏,

为“图形”,中世纪的城市广场大都具有“图形”的特征。但围合并

露天快餐和咖啡座;冬天则是溜冰场,一年四季都深受人们的欢迎,

铁、商业步行街的使用功能,成为现代城市空间中一个重要组成部

城市中心广场结合地铁设置,日本名古屋市中心广场更是综合了地

沉式广场常常还结合地下街、地铁乃至公交车站的使用,如美国费

安全、围合有致且具有较强归属感的广场空间。在有些大城市,下

家。相比上升式广场,下沉式广场不仅能够解决不同交通的分流问

下沉式广场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应用更多,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

安排在低洼部分的隧道中,这项建设不仅把自然生态景观的特色重

建设一座巨大的面积达6公顷的上升式绿化广场,将主要车流交通

城市问题。为此,近年重新组织进行了规划设计,设计的核心就是

该广场通过四个大阶梯将第五大道、49街和50街联系在一起。夏天是

在广场围合程度方面,一般来说,广场围合程度越高,就越易成

以及广场本身的二次空间组织变化,必然还需要一定的开放性,因此,

沉式广场则是结合建筑物规划设计的,如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广场,

题,而且在现代城市喧嚣嘈杂的外部环境中,更容易取得一个安静、

新带给了这一地区,而且还有效地增强了圣保罗市中心地区的活力,

具有重要的场所意义。

性。

几种情形:

间中的延伸感和枢纽作用。

具有强烈的向心性和领域感。

空间运动时,才能欣赏它、感受它。

考虑组织二次空间,如局部下沉或局部上升等。

向前时,人们的标准视线决定了人们感受的封闭程度(空间感),这种

城市广场空间如同建筑空间一样,可能是封闭的独立性空间,也总之,四面和三面围合是最传统的、也是最多见的广场布局形式。

人们在城市中活动时,人眼是按照能吸引人们的物体活动的。当视线

往往是由街道到广场的这样一种流线,人们只有从一个空间向另一个

还可借助于周边环境乃至远处的景观要素,有效地扩大广场在城市空

现代广场规划设计掌握这个“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广场围合有以下

4).仅一面围合的广场 这类广场封闭性很差,规模较大时可

3).二面围合的广场 常常位于大型建筑与道路转角处,平面

2).三面围合的广场 封闭感较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向心

可能是与其他空间相联系的空间群。一般情况下,当人们体验城市时,

值得指出的是,二面围合广场可以配合现代城市里的建筑设置。同时,

形态有“L’’形和“T”形等。领域感较弱,空间有一定的流动性。

1).四面围合的广场 当这种广场规模尺度较小时,封闭性极强,

5广场的空间尺度与界面高度

度。

系。据专家总结:

景物脱离人的尺度,仅保留一定的轮廓线。

木的狭长空间可以作为一个纪念性建筑的前景。

上的沟槽线角消失,透视感变得接近立面。这时巨大的广场和植有树

细部和人脸的细部,墙面上粗岩面质感消失,这是古典街道的常见尺

①人与物体的距离在25m左右时能产生亲切感,这时可以辨认出建筑

封闭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视野距离和与建筑等界面高度的关

此外,当广场尺度一定(人的站点与界面距离一定时),广场界

③人与物体的距离超过1 200m时就看不到具体形象了。这时所看到的

②宏伟的街道和广场空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140m。当超过140m时,墙

面的高度影响广场的围合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