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在感受美好童年的过程中,掌握读书方法。 2.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童年的时光是美好 的,童年的生活是绚丽多彩、自由快乐的。 【教学重点】
在感受美好童年的过程中,掌握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童年的生活是绚丽多彩、自由快乐的。 【教学准备】
学生:参照课文中竹节人的做法做一个竹节人。
教师:《童年》歌曲;生字、新词卡;以学生平时的生活照片为背景做幻灯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校园的生活丰富多彩,难以忘怀。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竹节人》,和作者一起走进多彩的童年,享受童年的快乐吧! 二、品读“做竹节人”部分,交流分享 1.“竹节人”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 (毛笔杆。把毛笔杆锯成……就成了。) 2.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竹节人”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生意特别好。) 3.师:课下大家都尝试做了竹节人,现在请把你做的竹节人拿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看谁做的竹节人比较成功?你们在做的时候有什么技巧和心得? 4.学生交流。 三、学习“玩竹节人”部分,感悟读书方法 1.学生用心品读。 2.读后自由交流,教师相机评价,总结读书方法。 (1)“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①你们见过竹节人是什么样的吗?文章的哪一段告诉了我们? ②出示句子,这就是描写竹节人的。 ③指名朗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④总结方法:你看到了怎样的竹节人?(生说)语言文字就像一幅灵动的画面,我们在读书时,边读边想象画面就能加深对句子的理解。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板书:想象画面) (2)“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①同学们,你们课下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感觉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读这部分。(出示句子) ②再次读句子,你又有什么感受? ③总结方法: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也能加深我们的读书感悟。这又是一种读书方法。(板书:联系生活) 3.总结:走进《竹节人》,我们不但分享了快乐,还收获了两种读书方法:想象画面和联系生活。 4.师:作者将玩竹节人的场面描写得生动、传神,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吧! 5.学生自由朗读。 6.师:同学们读得真好!相信大家在读的时候一定也手心发痒,想让自己做的竹节人也一展身手。现在,让我们开始一场斗竹节人大战吧! 7.学生斗竹节人,教师巡视。 8.师:玩得开心吗?谁想把自己刚才玩竹节人的过程、感受讲一讲?斗竹节人时,你都使用了哪些招数? 9.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评。 四、学习“竹节人被没收后”,领悟重点语句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1.竹节人如何被老师发现并收走的?(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看出了破绽。) 2.“我们”以为老师会怎样处置竹节人?结果呢? (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老师自己在办公桌上玩竹节人。) 3.为什么“我们”会把“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呢? (“我们”怨恨老师是以为他会像往常一样,把“我们”辛苦做的心爱的竹节人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从而导致“我们”只能眼巴巴看别的同学玩得欢,自己只能沮丧得要命。“化为乌有”是因为看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投入地玩竹节人,骤然明白:老师收走竹节人并不是因为“我们”玩竹节人,而是不想让“我们”在课堂上分心、耽误学习。) 4.师:从小到大,我们遇到过许多位老师,哪一位让你印象最深刻?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吧!讲的时候注意要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哦! 5.学生自由讲“有关老师的故事”。 五、升华情感,推荐阅读 师:童年是多么令人向往!童年,是一首绮丽的小诗。(指名有感情地朗诵。) 童年,就像五彩缤纷的梦,醒来还是那样清晰,让人回味无穷;童年就像放声歌唱的小鸟,带着无限的希冀展翅高飞…… 走进童年,我们充满了美丽的梦想;走进童年,我们享受着无穷的欢乐!校园的生活丰富多彩,难以忘怀。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我们的童年更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课下,让我们继续走进童年,读读高尔基的《童年》,林海音的《童年乐事》,不让童年的欢乐悄悄溜走,愿你们在快乐阅读中,继续享受童年!
【板书设计】
做竹节人
竹节人 玩竹节人
竹节人被没收后
→绚丽多彩、生动快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