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员工培训的研究
内容提要: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是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前提和核心。本文从绩效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着手,对绩效管理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出发,将战略管理理念引入公司绩效管理体系中。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公司绩效管理的现状进行评价,找出公司现存绩效考核体系的不足和缺陷。最后设计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公司绩效管理体系。
关键词:中国平安,绩效指标,绩效管理,战略
目 录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5
(一)绩效管理的概述………………………………………………………………………5
(二)保险公司绩效管理评价的方法………………………………………………………5
(三) 绩效管理重要性……………………………………………………………………6
二、中国平安在保险公司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6
(一)平安人寿简介…………………………………………………………………………6
(二)影响绩效管理的因素………………………………………………………………7
三、平安人寿问题分析………………………………………………………………………8
1
(一)偿付能力不充足……………………………………………………………………8
(二) 投资回报低…………………………………………………………………………9
(三) 给付率与退保率逐年升高…………………………………………………………10
(四) 市场占有率下降……………………………………………………………………11
四、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法与对策………………………………………………………11
(一)改善企业形象………………………………………………………………………11
(二)创新金融产品………………………………………………………………………11
(三)扩大保险资金投资渠道,调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11
(四)建立银保联盟………………………………………………………………………12
(五)内部管理……………………………………………………………………………12
(六)规模与效益的统一…………………………………………………………………12
(七)业务结构多元化,拓宽营销渠道…………………………………………………12
五、结论………………………………………………………………………………………12
中国平安在保险行业中的绩效管理研究
2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绩效管理的概述
绩效管理的概念告诉我们:它是一个管理者和员工保持双向沟通的过程,在过程之初,管理者和员工通过认真平等的沟通,对未来一段时间(通常是一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达成一致,确立员工未来一年的工作目标,在更高层次的绩效管理里用关键绩效目标(KPI)和平衡记分卡表示。
绩效计划制定是绩效管理的基础环节,不能制定合理的绩效计划就谈不上绩效管理;绩效辅导沟通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工作不到位,绩效管理将不能落到实处;绩效考核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这个环节工作出现问题绩效管理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绩效结果应用是绩效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如果对员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问题,绩效管理不可能取得成效。
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首先组织的绩效目标是由公司的发展规划、战略和组织目标决定的,绩效目标要体现公司发展战略导向,组织结构和管理控制是部门绩效管理的基础,岗位工作分析是个人绩效管理的基础;
其次,绩效考核结果在人员配置、培训开发、薪酬管理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绩效考核缺乏公平公正性,上述各个环节工作都会受到影响,而绩效管理落到实处将对上述各个环节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绩效管理和招聘选拔工作也有密切联系,个人的能力、水平和素质对绩效管理影响很大,人员招聘选拔要根据岗位对任职者能力素质的要求来进行。
很多企业投入了较多的精力进行绩效管理的尝试,许多管理者认为公平的评价员工的贡献,为员工薪酬发放提供基础依据,激励业绩优秀的员工、督促业绩低下的员工是进行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当然
3
上述观点并没有错误,但是绩效考核就是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的作用就是为薪酬发放提供依据这种认识还是片面的,绩效管理不仅能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提升、而且还能促进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优化、最终保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保险公司绩效管理评价的方法
1 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BSC)是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它强调企业从整体上来考虑营销、生产、研发、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它主要从四个层面来衡量企业:一是财力层面: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都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尽管在制定战略、对利润的要求等方面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其概括性指标主要有:投资报酬率、经济增加值等。二是客户层面:满足客户需求,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利润的根本保证。这是从客户角度考核企业在对市场需求的反应和供应、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其概括性指标主要有: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市场份额等。三是学习与成长层面:不断提高员工能力素质,是企业保持持续发展能力,并不断创造新的价值组织绩效评价体系、公司财务实力评价体系、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其概括性指标有:员工满意度、员工忠诚度等。四是内部流程层面:所有经营和生产都必须首先在内部完成,因此考核企业内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等。其概括性指标有:产品或服务质量、成本控制等。
2 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的核心是对若干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因子,再以每个因子的离差贡献率作为权,属于因子得分的成绩总和构造综合得分函数。它是根据相关性的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是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这样从实际意义上说,每组代表一个方面,就统计意义讲,每组代表了原协方差结构的一个基本结构。其余主成分分析的区别在于主成分是原来变量的线性函数,是对原变量信息的综合,每个主成分就是一个综合指标,并以它们为框架将变量分解为共性部分和个性
4
部分,从而洞察原变量间的联系与区别。
3数据包络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查内斯和库珀以相对有效性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效果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评价具有多输入输出指标的同类企业之间经营的相对有效性。运用DEA来比较一组服务单位,识别相对无效率单位,衡量无效率的严重性,并通过对无效率和有效率单位的比较,发现降低无效率的方法。它的分析准确与否有赖于企业的实际统计数字,其输入输出指标比较全面反映了企业的真实资料。
(三) 绩效管理重要性
1.绩效管理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提升
绩效管理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组织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为企业员工指明了努力方向。管理者通过绩效辅导沟通及时发现下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下属提供必要的工作指导和资源支持,下属通过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法的改进,保证绩效目标的实现。在绩效考核评价环节,对个人和部门的阶段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明确个人和部门对组织的贡献,通过多种方式激励高绩效部门和员工继续努力提升绩效,督促低绩效的部门和员工找出差距改善绩效。在绩效反馈面谈过程中,通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帮助被考核者分析工作中的长处和不足,鼓励下属扬长避短,促进个人得到发展;对绩效水平较差的组织和个人,考核者应帮助被考核者制定详细的绩效改善计划和实施举措;在绩效反馈阶段,考核者应和被考核者就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新的绩效目标并达成共识,被考核者承诺目标的完成。在企业正常运营情况下,部门或个人新的目标应超出前一阶段目标,激励组织和个人进一步提升绩效,经过这样绩效管理循环,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就会得到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绩效管理通过对员工进行甄选与区分,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淘汰不适合的人员。
5
通过绩效管理能使内部人才得到成长,同时能吸引外部优秀人才,使人力资源能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促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提升。
2.绩效管理促进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优化
企业管理涉及对人和对事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主要是激励约束问题,对事的管理就是流程问题。所谓流程,就是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业务如何运作,涉及因何而做、由谁来做、如何去做、做完了传递给谁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上述四个环节的不同安排都会对产出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极大的影响着组织的效率。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各级管理者都应从公司整体利益以及工作效率出发,尽量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应该在上述四个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优化,使组织运行效率逐渐提高,在提升了组织运行效率的同时,逐步优化了公司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
3.绩效管理保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一般有比较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有远期发展目标及近期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外部经营环境的预期变化以及企业内部条件制定出年度经营计划及投资计划,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年度经营目标。企业管理者将公司的年度经营目标向各个部门分解就成为部门的年度业绩目标,各个部门向每个岗位分解核心指标就成为每个岗位的关键业绩指标。
二、中国平安在保险公司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平安人寿简介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重要成员,于2002年成立。中国平安人寿与国内保险事业同步成长,历经十余年发展,业务规模和业务品质位居国内寿险公司前列。
6
中国平安人寿首开国内个人寿险营销之先河,凭籍先进的体制、优秀的经营理念、富有魅力的企业文化培养和建设了专业化员工队伍,目前拥有超过18万人的代理人队伍。在业务发展中,还建立了后援、培训、IT支持平台,个险、团险、银行代理三大渠道系统和完整的产品体系满足客户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从传统的储蓄型、保障型产品,到非传统的分红型、投资型产品,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产品服务。
中国平安人寿还引进多名海内外资深保险专家进入管理高层,实现了将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和本土实际的有机契合,保持和增强了平安寿险在销售、精算、产品、品牌、培训等领域的优势地位。
目前,中国平安人寿在国内共设有35家分公司,超过2600个营业网点,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平安寿险开通第一家全国集成的呼叫中心95511,首创一年一度的客户服务节活动,在业内率先推出国内外急难援助服务,并凭借规范、完善、人性化的3A客户服务体系蝉联2002、2003年度“中国最佳CRM实施”优胜企业称号。
(二)影响绩效管理的因素
影响我国保险公司绩效管理因素很多,无论是从内部还是从外部,这些因素都对保险公司绩效管理的调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
1. 外部因素分析
(1)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与寿险发展是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是寿险发展的基础。作为占保险市场份额最大的上市保险公司来说这些经济因素对于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尤为深远,经济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力逐步增强,从而影响我国上市保险公司。保险业作为开放力度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金融行业,很容易受到金融危机蔓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是风险
7
跨境传递。主要是跨国金融保险集团新暴露的风险,有可能通过在我国的营业机构或参股企业向国内保险市场传递。二是金融信任危机传导。国际金融危机在部分发达国家影响了社会公众对金融业的信心,这种趋势如果没有出现扭转甚至传导到国内金融市场,有可能影响消费者对我国保险业的信心,产生保险需求下降、退保增加等问题。三是境外投资难度加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险机构境外投资区域和产品的选择空间进一步缩小,投资风险增大。四是国际分保困难。
快速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保险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十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8.8%,为金融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保费收入以年均25%速度增长,其增速相当于GDP增长速度的2.3倍;人身保险的发展速度更快,年均增长约为30%,相当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的2.8倍。而且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强劲活力,这为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条件。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储蓄余额逐年增长,寿险消费规模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带来居民收入快速积累,有效刺激了居民对寿险产品的需求。
(2)社会环境
从保障功能角度看,社会保险和商业寿险存在相互替代关系。社会保险所提供的保障,可以减少人们对个人风险的担忧,从而减小在商业寿险方面的需求。另外,在社会总资源一定,用于社会保险增多时,用于商业寿险的资源必然减少。
我国老龄化问题突出,据《中国人口》预测,今后50年老年人口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到2050将达到最高峰值,可达25.2%。不仅如此,中国人口老龄化还呈现出绝对值大、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老”的特点。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将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随着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逐渐缩减,商业保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国家政策
8
国家在近几年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强了对保险业的监管,同时也提高了其经营绩效。中国保监会发布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方案》统筹城乡人身保险业务,缓解了我国农村地区保险供给不足问题,扩大了农村地区保险覆盖面。《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加强了董事会建设作为规范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规范重点集中在职权明确和组织完善方面。2008年10月发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提高了我国保险监管的效率和效果,增强行业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对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发展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内部影响因素
(1)营销网络及客户服务网络
中国平按立了以电话中心和互联网为核心,依托门店服务中心和专业业务员的3A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全国通赔等差异化服务。中国人寿拥有遍布城乡的完善的分销网络。个人代理、直销人员,和以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主的中介机构构成分销网络的三大支柱。中国太保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营销、直销和银行代理三大渠道的销售体系逐步发展壮大。
(2)雄厚的客户基础
三家上市保险公司拥有中国保险市场内最大的客户群。对内包括了国内各行各业最知名企业、机构。对外覆盖了90%的《财富》500强在华企业,庞大的客户群体为这些上市保险公司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高效的资金运用
随着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掌管着中国绝大多数保险资金的三家保险公司也直接从中受益。通过其集团控股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保险资金管理,多种投资工具的
9
使用、多领域的投资项目、稳健的投资决策为中国人寿带来丰厚的投资收益,巩固了其寿险市场前三甲的地位。
(4)充分享受二、三线城市的成长收益
国内的一些小型保险公司以及外资的保险公司在我国的布局尚未完成,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没有开设相关的业务。因此在我国二、三线城市中,这三家保险公司的市场垄断性要比一线城市高很多,随着这些城市的快速发展,它们凭借在当地的垄断性能享受这些市场更多的成长收益。
(5)优秀的管理团队
我国保险公司均有自己优良的管理团队,并且借鉴了国外优秀的管理技巧。平安聘请了麦肯锡等国际著名的公司进行管理咨询。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权投资公司之一凯雷投资集团携其战略投资伙伴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参股中国太平洋寿险公司,两家国际合作伙伴将为太保寿险提供战略、运营、行业方面的支持,提高太保寿险的经营业绩和竞争优势。
三、平安人寿问题分析
(一)偿付能力不充足
从图5-1可以看出,平安人寿的偿付能力系数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数字,与行业平均水平和标准值相比都偏高。同时从偿付能力充足率来看,平安人寿从2008年低于保监会标准值(100%)的80.46%增长到2009年的220%,由此可看出在遭遇市场低迷时期,平安人寿并不能以其优势保持充足的偿债能力。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其投资的富通巨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安的偿债能力。
10
1400.00%1200.00%偿1000.00%债800.00%能力600.00%系数400.00%200.00%0.00%200420052006200720081236.10%1209.20%542.23%374.36%438.76%
图5-1 偿债能力系数轨迹图
(二) 投资回报低
如图5-2及图5-3所示,两项指标都一度降到负值,其大幅度降低主要是由于净利润的减少引起的,而净利润的减少主要由于投资所造成的影响。由于2008年股市低迷权益类投资资产价值受到影响,同时投连险等投资类保单的销售量下降,投资资产减少,使得平安人寿的投资回报率水平较大幅度降低。
50.00%46.76%40.00%净30.00%资产20.00%收益率10.00%0.00%2004-10.00%2005200620072008-0.06472733427.54%27.14%27.14%
11
图5-2 净资产收益率轨迹图
70.00%60.00%50.00%净资产增长率40.00%30.00%20.00%10.00%0.00%-10.00%-20.00%20042005-2.20%200620072008-13.22%38.01%37.25%63.58%
图5-3 净资产增长率轨迹图
平安的经营策略之一是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平安寿险的负债久期是25-30年,资产只有7.1年,资产负债的久期匹配不平衡,因此平安考虑资产的全球化配置。然而2008年却也因为投资富通,对富通股票投资计提了减值准备而使平安人寿严重亏损。
(三) 给付率与退保率逐年升高
从图5-4和图5-5中我们可以看到平安人寿的给付率与退保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这对于其社会形象及经营业绩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平安人寿满期业务数量大、时间集中、范围广,对社会自然问题较为敏感,由于近几年天灾不断,加大了给付支出,平安甚至在08年多次融资以保证其资金。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及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保民在投资保险时又缺乏理性,致使大量保民因经济原因而退保。从平安自身来讲,虽然其服务在业内首屈一指,但服务人员素质仍然良莠不齐,致使保民对保险产品了解不深、偏听偏信,在销售人员的全力推荐下而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保险,在后期不得不选择退保,而退保率不断升高又影响了社会对于其产品的信心。同时在社会中还存在“买保容易,退保难”的
12
思想,这又进一步影响了公司的形象。
10.00%9.00%8.00%8.57%7.00%给6.00%付5.00%率4.00%3.88%4.29%3.00%3.22%2.71%2.00%1.00%0.00%20042005200620072008
图5-4 给付率轨迹图
4.00%3.50%3.72%3.60%3.00%3.00%3.07%退2.50%2.57%保2.00%率1.50%1.00%0.50%0.00%20042005200620072008 图5-5 退保率轨迹图
(四) 市场占有率下降
13
中国人寿一直占据寿险行业的首位,其在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已是不容争议的事实,每年均保持着4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对平安人寿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从平安人寿自身来说,它始终占据着保险市场上前三的位置,每年市场占有率均在10%以上。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外资保险公司与中资保险公司正在不断发展,它们也正渐渐扩大规模,走向成熟。从资料分析,09年非上市保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较08年已有提升,这对于平安人寿又是一大挑战。
四、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方法与对策
尽管我国保险公司存在诸多竞争优势,但也有一些消极因素有待改进,影响了其绩效管理的提高。比如,保险业的核心问题偿付能力普遍偏低,保费增长速度放缓等。
(一)改善企业形象
虽然我国寿险业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保险业在金融业的地位,以及在人民生活以及家庭理财中的地位比国外经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在之前一段时间,保险营销员对消费者的误导对当前保险产品的普及产生了很大的阻碍。这就要求上市保险公司建立一支优秀的保险营销团队,要求他们不但具有专业的知识,熟悉自己所销售的产品,还需要以诚信为本,在销售中明确说明其所销售的产品,尤其是其中的免责条款,这样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之间的摩擦,从而改善保险公司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二)创新金融产品
模仿产品和替代产品的迅速涌现使得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不能以一成不变的产品参与竞争。保险产品是保险行业竞争的核心部分,因此保险产品创新在行业的创新过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促进市场主体间的良性竞争,推动经营绩效的不断提高。
14
但是由于市场上的一些特殊性,上市保险公司需要与市场主体作出共同努力从而改善产品创新环境以及进行高质量的产品创新。首先,要做到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新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其次,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保险产品要遵循客观规律,始终贯穿“顾客至上”的观念。再次,加强产品创新的风险防范意识。最后,要从产品概念上不断创新。
(三)扩大保险资金投资渠道,调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
长期以来,投资渠道狭窄是制约中国上市保险公司资金投资收益率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国内保险公司年均投资收益率只有3%多一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拓宽能使得保险业投资格局发生战略性变化,逐步走向投资和融资的结合,有助于我国上市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的提高和经营绩效的提高。首先,投资监管应从投资方式控制转为比例控制,实现投资的多元化。其次,可以结合现阶段国情,进行基本设施投资,既可以解决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缺口,又可以提高公司的资金运用效率,促进经营绩效提高。最后,应发展保单贷款和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
(四)建立银保联盟
国内上市保险公司已经在国内取得了规模优势,但是要把规模优势转变为规模经济,那么与银行达成银保联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我们也可以看到,银行渠道业务已经成为寿险保费增长较为主要的推动力之一,但是其业务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银保双方需要在发展方向和目标上取得更多的一致,特别是要在业务品质管理、风险控制上取得银行渠道的理解和支持。银行渠道恶性竞争现象依然存在,误导销售和小账费用等风险问题突出。
(五)内部管理
尽管近年来我国上市保险公司通过行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在内部管理、基础建设、专业人才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与新形势的要求相比,在机制和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方面,
15
需要在前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激励约束机制需进一步调整,对高管人员的考核不能仅仅偏重于规模、速度、份额等指标,而要更多的看到实质性与发展相匹配的内容。公司内控制度需进一步健全,现在经营成本较高,股东和投保人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六)规模与效益的统一
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要促进行业的平稳发展就要把规模和速度转化为效益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努力做到速度与结构相协调,规模与效益相统一。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是保险业独有的、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回归风险保障是寿险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能仅依靠宏观调控一蹴而就,业务结构的成功调整需要理念和体制的转变,而理念和体制转型本身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通过盲目的夸大经营规模增强业绩而破坏原有优势。
(七)业务结构多元化,拓宽营销渠道
发展保障性业务,使健康险与养老保险业务结构多样化,同时拓宽营销渠道,不仅仅依靠银行渠道,要调高其业务内含价值。
五、结论
本文在基本财务指标体系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非财务指标对上市保险公司绩效管理综合评价,并揭示了影响原因,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建议。同时本文还评价了平安人寿的经营绩效,在此基础上指明了对策,有利于平安人寿及其他保险公司提高绩效管理。
本文认为,我国保险公司经营存在经验效应。公司的绩效与其进入市场的时间长短有关系,目前我国三家大型的上市保险公司绩效管理较高,发展趋于稳定,但在管理中仍具有一定问题。因此本文建议通过限制业务规模、加强分保、优化业务结构等措施改善偿付能力。银保双方需要在发展方向和目标上
16
取得更多的一致。在机制和制度的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深化。要促进行业的平稳发展就要把规模和速度转化为效益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努力做到速度与结构相协调,规模与效益相统一。发展保障性业务,拓宽营销渠道,不仅仅依靠银行渠道,调高务内含价值。
平安人寿自成立后一直处于行业前列,但绩效水平却不稳定,但从金融危机后其业绩在稳步提高,恢复危机前水平。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指标水平是平安人寿提高其经营绩效水平的关键。建议平安人寿调整其保费收入结构和保险品种,加大保障型型保费收入和期缴型保单的比重,以利于公司的长久稳定健康发展。
本研究在样本选取方面仅以保险业内人身保险公司为样本进行了研究,并且仅以一家外资及一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作为对比,削弱了上市保险公司绩效管理 。鉴于我国上市的保险公司只有三家,其他保险公司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保险统计年鉴》,截止本文截稿,仍无法获取2009年我国各保险公司数据,减弱了本文研究结果的时效性。在非财务指标的选取上,由于信息披露的不充分,无法进行多家公司的比较。这些问题是本文的欠缺之处。
参考文献
[1] 孙祁祥. 中国保险业:矛盾、挑战与对策[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208-250.
[2] 张芳洁. 中国保险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46-211.
[4] 郗蒙浩,王惠彦,黄伟. 谈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J]. 经济师,2007,(4):190-192.
[5] 王成化,刘俊勇,孙薇. 企业业绩评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4-132.
[6] 徐永虎,洪咸友,郭亮. 西方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7,(4):
17
[7] 赵旭. 关于中国保险公司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J]. 经济评论,2003,(4):25-27.
[8]刘仁伍经济学博士《中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