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 咏月诗三首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2.通过学习,体会月与人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每首诗的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情感。难点:月与人的文化联系。【媒体准备】 朗读录音带。【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反复诵读三首诗,体会各首诗的情感。
2.诵读课文,了解两位诗人生平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借助课文注解理解诗词大意。【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世沧桑,一千多年前的明月依然映照着我们。在诗人的笔下,月亮是孤高的,似无情却有情;月亮是诗意的,温柔多情,恰似知己;月亮也是感伤的,月圆人不圆。让我们走进李白、杜甫的世界,叩问月亮,倾听千古绝唱。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李白的两首咏月诗:《把酒问月》《月下独酌》。(主板书:把酒问月 月下独酌 李白)二、一读:读准字音,节奏。1.正音
〔散行板书〕阙 樽 酌 徘徊 邈
2.读准节奏:七言古诗多为二二三,五言古诗多为二三。(让学生听录音朗读,并跟读,读准字音节奏。)三、二读:读懂内容。
1.学生讨论两首李白咏月诗表达的不同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学情预测〕学生通过预习及课堂的诵读,能初步感受到诗人笔触的纵横恣肆,及其美的意境,但要具体的说清楚,还有待于讨论引导。他们的认识可能会停留在月色美,人孤独等层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注意关键的诗句,并介绍相关的内容。
2.教师具体分析两首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把酒问月》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诗人以纵横捭阖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诗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情理并茂,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会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于追攀时,她许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维妙维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紧接二句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试想,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该是何等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不意下文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能月月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这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
“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的主意上来。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情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月下独酌》中,诗人把明月引为知己,对月抒怀。诗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这种孤寂之情无法驱遣,于是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明月作为知音,相邀对饮。同时还异想天开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结联进而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这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板书〕把酒问月:咏月抒怀:酒——月——酒 思考宇宙人生 月下独酌:对月抒怀:月 人 影 孤独中的向往 四、三读:读出情感。
引导学生再次诵读这两首诗,整体感知诗的文字之美,体会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
〔学情预测〕通过讨论及教师的介绍讲解,学生一般比较能够体会出诗人的情感,从整体感知入手,再次吟咏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两首咏月诗,直至背诵。2.预习杜甫的《月夜》,体会其中的情感。3.思考月与人的联系? 第二课时
一、读《月夜》,初步了解这首诗的内容。(主板书:月夜 杜甫)1.正音
〔散行板书〕鄜 鬟 幌
2.学生讨论本诗的主要内容。3.教师明确:望月思亲。(板书) 二、背景介绍及具体内容分析
1.学生朗读《月夜》一诗,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其与其他怀人诗的不同。2.教师介绍并分析。
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作者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
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回溯诗人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玄宗奔蜀,杜甫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没有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
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
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是由于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前人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和“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忆”与“被忆”双方的,这里却偏偏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妻子身边,是时时尾随着可爱的小儿女的。诗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颔联二句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将何以堪!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内之情,又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第三联,想象愈加具体化,虚拟妻子在这个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浑然不觉。这位闺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执着,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诗人深切思念吗?诗的末联,方才将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摆进去,仍以想象之笔结情。这是盼望相思之愿能偿,有朝一日伉俪重逢,双双对此明月舒愁,抹掉战乱带来的伤痛痕迹。
三、重读三首咏月诗,感受其中月与人的密切联系。
1.学生讨论月色之美与人的密切联系,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学情预测〕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和讨论,学生们能初步体会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和背景下看月,体会和感受皆有所不同。要求学生能从诗中的具体句中读出月与人,人与月的联系。2.教师明确: 《月下独酌》这首五言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
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李白此诗赋明月与影子以情感。它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
李白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诗篇中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
诗中诗人倍感孤独,邀月与影,相伴相行。但在诗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可见太白之孤独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
《月夜》中诗人想像其妻独自久久望月思念亲人的场景,感情真挚缠绵,令人为之断肠。诗中对前文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沉绵,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
四、布置作业。1.背诵这三首诗。 2.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
三、四题。3.完成《伴你学语文》第七课练习。 第二篇:咏月诗三首
课文内容《咏月诗三首》 课型:精读课型 上课时间: 教案作者:张成龙 年级:九年级、3、2513 课前预习:
1.反复诵读三首诗,体会各首诗的情感。
2.诵读课文,了解两位诗人生平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借助课文注
解理解诗词大意。
课程标准: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2.通过学习,体会月与人的联系。 教学评价:
理解每首诗的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情感。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世沧桑,一千多年前的明
月依然映照着我们。在诗人的笔下,月亮是孤高的,似无情却有情;月亮是诗意的,温柔多情,恰似知己;月亮也是感伤的,月圆人不圆。让我们走进李白、杜甫的世界,叩问月亮,倾听千古绝唱。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李白的两首咏月诗:《把酒问月》《月下独酌》。(主板书: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李白)
二、一读:读准字音,节奏。 1.正音
〔散行板书〕阙樽酌徘徊邈
2.读准节奏:七言古诗多为二二三,五言古诗多为二三。 (让学生听录音朗读,并跟读,读准字音节奏。) 三、二读:读懂内容。
1.学生讨论两首李白咏月诗表达的不同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学情预测〕学生通过预习及课堂的诵读,能初步感受到诗人笔
触的纵横恣肆,及其美的意境,但要具体的说清楚,还有待于讨论引导。他们的认识可能会停留在月色美,人孤独等层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注意关键的诗句,并介绍相关的内容。
2.教师具体分析两首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把酒问月》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诗人以纵横捭阖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诗人由
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情理并茂,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会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于追攀时,她许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维妙维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紧接二句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试想,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该是何等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不意下文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能月月
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这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的主意上来。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情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月下独酌》中,诗人把明月引为知己,对月抒怀。诗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这种孤寂之情无法驱遣,于是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明月作为知音,相邀对饮。同时还异想天开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结联进而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
空中相见遨游。这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
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板书〕把酒问月:咏月抒怀:酒——月——酒思考宇宙人生 月下独酌:对月抒怀:月人影孤独中的向往四、三读:读出情感。 引导学生再次诵读这两首诗,整体感知诗的文字之美,体会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
〔学情预测〕通过讨论及教师的介绍讲解,学生一般比较能够体会出诗人的情感,从整体感知入手,再次吟咏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两首咏月诗,直至背诵。 2.预习杜甫的《月夜》,体会其中的情感。 3.思考月与人的联系? 第二课时
一、读《月夜》,初步了解这首诗的内容。 (主板书:月夜杜甫) 1.正音
〔散行板书〕鄜 鬟 幌 2.学生讨论本诗的主要内容。 3.教师明确:望月思亲。(板书) 二、背景介绍及具体内容分析
1.学生朗读《月夜》一诗,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其与其他怀人诗的不同。
2.教师介绍并分析。
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在杜甫生活的盛
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作者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回溯诗人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玄宗奔蜀,杜甫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没有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
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是由于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前人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和“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忆”与“被忆”双方的,这里却偏偏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妻子身边,是时时尾随着可爱的小儿女的。诗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颔联二句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将何以堪!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内之情,又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第三联,想象愈加具体化,虚拟妻子在这个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
寒都浑然不觉。这位闺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执着,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诗人深切思念吗?诗的末联,方才将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摆进去,仍以想象之笔结情。这是盼望相思之愿能偿,有朝一日伉俪重逢,双双对此明月舒愁,抹掉战乱带来的伤痛痕迹。
三、重读三首咏月诗,感受其中月与人的密切联系。 1.学生讨论月色之美与人的密切联系,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情预测〕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和讨论,学生们能初步体会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和背景下看月,体会和感受皆有所不同。要求学生能从诗中的具体句中读出月与人,人与月的联系。
2.教师明确:
《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诗中诗人停杯沉思,颇有几分醉意,仰望苍冥发问道:这亘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从何时就存在的呢?这一对宇宙本源的求索与困惑,实际上是对自身的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探寻,“停杯”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惑糅杂的情态。接着写出了人类与明月的微妙关系。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想要飞升到月中以求长生不老,但皆是徒然,而明月却依然用万里清辉普照尘世,伴随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们。又写出了明月既无情又有情、既亲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蕴含着诗人向往而又无奈的复杂心境。其实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
结尾四句收束上文,进一步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我只希望在唱歌饮酒的时候,皎洁的月光能长照杯中,使我能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人是一棵苇草,但却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结句虽暗含及时行乐之意,但总的基调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宽广胸怀。
《月下独酌》这首五言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李白此诗赋明月与影子以情感。它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李白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诗篇中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诗中诗人倍感孤独,邀月与影,相伴相行。但在诗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可见太白之孤独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
《月夜》中诗人想像其妻独自久久望月思念亲人的场景,感情真挚缠绵,令人为之断肠。诗中对前文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沉绵,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三首诗。
2.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 三、四题。
3.完成《伴你学语文》第七课练习。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首先注重朗读,通过朗读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我用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来代替朗读录音带,我觉得教师的范读更容易启发和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
品读诗词的过程中我注重对诗词的整体感悟,抛弃了以往的把诗词当作文言文来教,逐字逐句去串讲的方法。诗词最忌讲散,讲碎,要保护它的整体美,不要去破坏它的意境,没了意境就不是诗歌了。
同时,教学中我注重语言的优美和诗意,力图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去解读诗歌。诗歌是美的,品读诗歌的语言也应该是美的,是充满诗意的,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第三篇:《咏月诗三首》教学设计及答案
《咏月诗三首》(1课时)
九年级语文 主备:刘志科 时间:2015-2-2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背诵课文,赏析佳句。 4.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月亮,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文化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往古今来,它不但给人们带来无限遐想,而且也惹出重多爱恨情愁的故事。今天,我们我们再来学习三首以月亮为题的诗歌。
二、课前热身:月色无限好,诗人更风骚
(温馨提示:自读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撷取相关信息)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背景:
《把酒问月》:这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月下独酌》:李白怀抱一腔热情到了长安,虽被贺知章等人欣赏,但唐玄宗只把李白这个翰林待诏当作词臣而已,又因李白本性正直纯真,得
罪了权贵最终被排挤出京,漫游江湖间,政治理想无法实现,762年,病死当徒,初葬采石矶。杜甫“世人皆曰杀,我意独怜才”,可见李白一生始终受到权贵们的排挤,郁郁不得志。
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人。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遇李白,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安史乱起,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任左拾遗。被贬后投严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严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一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770年冬死于岳州舟中。
背景:
《月夜》写于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寄居在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不幸被叛军所俘,掳往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这首诗。
(提示:对于文学常识中的内容,只要求学生掌握划线的部分,其余部分只要求学生一般性的了解。)
三、和花落一起醉,和明月共徘徊(个性阅读)。
一读:读出风采,读出个性。要求:(1)读准字音。(2)注意朗读节奏和重音。(3)注重朗读者的感情的流露。给加点字注音:
皎如飞镜临丹阙 1..学生自由诵读、同桌互读、示范朗读等。.孤栖. 邈.云汉 徘徊.. 云鬟 玉臂 虚幌
...2.开展诵读比赛,看看谁读得更好;每组出一个人展示朗读才艺,评出班级擂主。
3.词义理解交流、互相答疑。熟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采用诵读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对全诗内容有整体的理解。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意思: 把.酒问月 但.见宵.从海上来 当.歌对.酒 独酌. 暂伴月将.
影 相期邈..云汉 虚.幌. 二读懂内容,读懂情感。 4.学生讨论三首咏月诗表达的不同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⑴《把酒问月》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明月?从中又显露出一个怎
样的诗人自我?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⑵《月下独酌》中李白在怎样的环境里喝酒?在这样的环境里,李白喝酒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⑶《月夜》诗中杜甫抒发了什么情感?从诗中哪里看出是抒发情感的?
三读出深意,读出韵味。
5.再次朗读课文,师生共同品味三首诗所蕴含的情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⑴《把酒问月》诗人写神话中的嫦娥,并没有想象其美丽,而是问道“孤栖与谁邻”,你从中体会到诗人内心怎样的心绪?
⑵在《月下独酌》中找出诗中写“月”、“影”、“我”的诗句,仔细品读,你读出了什么?
⑶《月夜》中诗人望月,应该是“今夜长安月,思念鄜州妻”,为何诗中却写妻子看月思己?
四、徜徉诗情画意,如沐明月清风
(温馨提示:“珠帘漫卷月窥人”,通过本堂课的反复朗读、品味,我们对这三首诗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使诗人逐渐浮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我们要想“吹散残云尽赏月”的话,将进一步分析、领会,合作交流共同品味重点诗句的含义完成下列理解默写。)《把酒问月》
1、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月于人既神秘又亲切的诗句是:。 2、写月光皎洁美好的诗句是:。 3、流露诗人孤高寂寞的诗句:。 4、有物是人非意蕴的诗句:。
5、蕴含月亮恒久人生短暂哲理的诗句:。《月下独酌》 6、用反衬手法以“乐景衬悲情”的诗句:。
7、写诗人邀月、影共饮来表现内心孤独寂寞的诗句:。 8、写月与影对自己一往情深的诗句:。《月夜》 9、写妻子望月之久,思念之痴的诗句:。
10、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异曲同工,把对亲
人的思念化作重逢的希冀的诗句:。
五、交流展示 谋取共赢(展示个性,擦出火花)
(提示:人与人、组与组、师与生互动交流,解决疑惑,达成共识)
六、小结
1、《把酒问月》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寄托一个 诗人自我,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
2、《月下独酌》诗人对月抒怀,揭示了诗人 的内心世界,抒发诗人 的高洁志向。
3、《月夜》作者用借人映己的写法,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其中的“独看”闪烁
着对 怨恨,而“双照”又反射出向往 的理想。
4.学生讨论三首咏月诗表达的不同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⑴《把酒问月》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明月?从中又显露出一个怎样的诗人自我?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⑵《月下独酌》中李白在怎样的环境里喝酒?在这样的环境里,李白喝酒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⑶《月夜》诗中杜甫抒发了什么情感?从诗中哪里看出是抒发情感的?
教师归纳明确答案:
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飘逸的诗人自我。“人攀明月不可得”写出月之崇高,“月行却与人相随”写出月之美好多情,“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写出月之皎洁美丽,“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写出月之孤高神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写出月之永恒。“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则流露出诗人对月的情谊,月是诗人的知己,也是一面照鉴诗人内心的明镜。
⑵“花间”“月下”,“花前月下”是良辰美景。“独”,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间同赴醉乡,尽情分享饮酒的无穷乐趣。可是眼下却无人相伴,要独自一人喝。自然觉得落落寡欢。
⑶抒发了杜甫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月”、“独看”、“遥怜”“湿”“双照”“泪痕”等都可见诗人的思念之情。
5.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师生共同品味三首诗所蕴含的情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⑴《把酒问月》诗人写神话中的嫦娥,并没有想象其美丽,而是问道“孤栖与谁邻”,你从中体会到诗人内心怎样的心绪?
⑵在《月下独酌》中找出诗中写“月”、“影”、“我”的诗句,仔细品读,你读出了什么?
⑶《月夜》中诗人望月,应该是“今夜长安月,思念鄜州妻”,为何诗中却写妻子看月思己?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明确: ⑾诗人问嫦娥“孤栖与谁邻”,流露出自己内心的孤高寂寞。⑵“月”、“影”、伴“我”月下饮酒,看似诗人自得其乐,场面热闹,实则写尽凄凉孤独。
⑶采用的是 “从对方着笔”的抒情方法,诗人自己望月,却写妻子看月,自己怀念妻子,却说妻子想念自己,更能表达出自己深深的情意,这样写多了一番情致,多了一番曲折。 第四篇:九年级语文下册《咏月诗三首》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咏月诗三首》教学 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咏月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知 识 , 技 能 , 情 感 态 度、价 值 观)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作家作品知识,识记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诗句含义。 (2)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领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意境。
(4)领会作者的语言特色,感受诗人笔下孤高的明月意象。 2.过程与方法
(1)诵读诗歌,感受诗歌悲凉气 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小组探究,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意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博大的胸襟,领会诗歌主旨。 (2)理解作者壮志难酬、无人共语的寂寞孤独。 (3)体会诗中反映的离乱时代人民的离情别绪。 二、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在古代,科学技术落后,许多自然事物和现象在人们眼里神秘而又美好,遥远的月亮引发了人们无数美好的联想,同学们了解哪些?知道月亮都有哪些美称吗?引入。
预习准备:朗读诗歌;查找作者相关资料,预备交流;梳理咏月诗句,了解关于月亮的传说。
交流:介绍自己知道的诗句,提示重点生字词。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2、师友互助
教师范读诗歌,引导学生朗读。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1、《把酒问月》中问了几个问题?理解这几个问题。 2、第六、七两句怎样理解?
(两句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古人无法欣赏今日之月,今人也无法赏明日之月,而月亮却永远照耀着来了又去了的生命,对比之下,人的生命何其短暂,人的存在又是何等渺小。)
3、尾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朗读诗歌。按照要求理解诗句,交流。 (3个问题:青天有月来几时、宁
知晓向云间没、嫦娥孤栖与谁邻;朝逝夜现的明月在李白的追问中呈现出跨越无限时空的苍茫浩瀚感,也让读者置身于一个广大无边的时空之中)
(尾句摆脱了人生苦短的慨叹又回到”对酒当歌”的快乐生活中来,既有及时行乐之意,也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胸襟和洒脱飘逸的个性。)
借助关键问题理解诗句意义,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对比探究
同样的诗人,同样的月色,却不会总是同一样的心情。解读《月下独酌》,合作探究:
1、理解题目的意思 2、哪些诗句写出了”独”?
3、哪一句写”独”写的有特色?说说自己的看法和依据。 学生朗读诗歌,合作探究。 交流、评价。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两首诗歌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概括,补充。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回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基础知识。引入:诗人李白面对皎皎月光,看到了人的渺小,也看到了自己的孤独,同为伟大诗人的杜甫,面对月光,又会想到什么?
学生互查诗歌背诵情况、听写重点诗句。 巩固基础知识。 2、师友合作
教师介绍背景。(见附后)
1、依照注解逐句解读,了解诗歌意思。
2、诗歌表达了什么感情?为什么只写了妻子独自看月? 3、颈联是作者看到的吗?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按要求解读诗歌,理解诗句的特别的表达。 发挥想象,想象作者的思乡之苦。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两位诗人的诗歌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概括、总结。 你更喜欢哪一个诗人? 4、拓展提高
月色茫茫,又让你想到了什么?试着写一写。 三、板书 四、反思
写作背景: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
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第五篇:《中秋咏月诗三首之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十五夜望月》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本单元以民俗文化为主题。民俗文化是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秋节是其中汇聚着最瑰丽色彩的一个传统节日。古典文学中有很多
优秀的中秋咏月诗词,语言凝练优美,情感真挚感人,并且带有集体情感的特点。王建的这首《十五夜望月》就为我们描绘了中秋之夜中庭美丽清冷的月色,表达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其辞约,其质朴,较适合初一学生诵读品味。所以本文的重点难点定为对诗歌中景物特点及情感的把握,对诗歌欣赏方法的学习与实践。
二、学生学情分析:
1、《十五夜望月》面对的是一群初离家庭、寄宿学校的学生,教学时间也大约在中秋节之前。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较能体会到诗歌中的氛围和情感,感受传统中秋的文化特色。
2、相较于小学阶段,初中的孩子对情感的体验更敏锐、更细腻、更准确、更透彻。同时,学生还保有丰富多彩的想象力,较适合通过想象法来把握诗歌。
3、《十五夜望月》是初一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到的古诗教读课文。虽然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一定的古诗词,但是,小学阶段的古诗学习还重在对诗歌整体的初步把握,并未涉及到鉴赏诗歌的方法指导。所以,有必要根据诗歌特点对学生读诗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
三、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因而我从三方面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懂诗歌,体会诗中描写的景色特点,感受诗歌营造的氛围,体悟诗歌抒发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探究式地通过朗读、想象、品词、知人论世等方法来鉴赏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在中秋之夜的怀人情思 2、教学重难点:对诗歌景物特点的把握,氛围的感受,情感的体悟是重点。诗歌鉴赏方法的学习是难点
3、课时安排:
虽然本诗很简短,诗歌情感本身比较明显,但是因为诗歌语言本身的高度凝练的特性,也因为是初中阶段第一次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课,所以在教学上我安
排一节课的时间,用完整的一节课好好品味本诗。 4、课前准备:
学生:朗读诗歌,初步了解诗歌 教师:①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②教师搜集诗人的背景资料,并写课堂练笔的下水片段 ③问题情境的设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要说 四、选择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及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 五、选择教学策略: 1、整体设计思想:
依导入新课,营造氛围――朗读诗歌,整体把握――想象品味、景物特点――知人论世、把握情感――再读诗歌、课堂小结――课外小诗,现学现用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先由中秋的话题引入诗歌,营造学习氛围,并且强调诗歌的凝练和丰富,提醒学生专注学习。接着初读诗歌,明确本诗为七言绝句,然后在听读和跟读中整体把握诗歌。然后请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根据诗歌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第一二句中的景象,在分享和探讨中把握景物特点,为下面的情感把握做好准备。第四步教师介绍诗人的相关背景知识,解决情感体会中出现的矛盾问题。第五再读课文,在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注重朗读的语音语调,在朗读中加深情感的体会。在课堂尾声,教师要为学生小结本堂课中涉及的诗歌阅读的方法,并提供适合的课外诗歌,运用课堂学习的方法进行赏析练习。
2、教学方法的确定:
针对本首诗歌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朗读法感知文
本,想象法拓宽丰富文本,圈画法品味重要词句,创设问题情境来启迪思考。“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训练手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和方法:
首先,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循序渐进,问题明确有效。
其次,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且运用教师例文来帮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再次,引导学生探究疑难,在讨论中自主地体会到诗歌的妙处
最后,加强总结和练习,在适合的练习中强化课堂学习的诗歌鉴赏方法
4、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1)想象描写环节的设计: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通过自己的想象去理
解诗歌,其实是对诗歌的再创作,并且通过交流加深对诗歌的把握。教师例文的展示,既能帮助学生弥补不足,同时也能营造课堂民主平等的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领学生和教师一起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2)课外练习环节的设计: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及时地通过练习来巩固和复习
课堂中学
到的方式方法,体现出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重视。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在这个传统佳节里,我们会做些什么呢?(吃月饼,赏圆月)。确实,圆月,是中秋的象征。这天的月亮,总是带着些平日里没有的味道,引得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忍不住要对月提笔一抒己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十三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大家把课本翻到109页。一般来说诗歌是所有文体中最短小的,但是别看它们是小身材,其实有大味道呢。诗歌语言因高度凝练而充满丰富的形象和意义,要我们花大力气去体会。所以,我们今天这节课如果能够把《十五夜望月》这首短小的诗真正读懂,读通,那就是同学们的成功了。这首诗的题目或者还可以写成――《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板书课题)(解题,见注释,注意古代以官职来称呼别人的文化习
惯)
二、初读诗歌,明确体裁
师:有没有同学乐意先来帮我们大家读一下这首诗?(生读) 师:你知道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吗?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古诗咯。问题是从文体上说它属于诗歌中的哪一类?(七言绝句,另有五言绝句,八句四联律诗。格律诗)
三、跟读诗歌,初步把握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得不错,声音响亮,而且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已经迈出了读懂诗歌的第一步。诵读是理解诗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氛围,有的需要浅吟低诵,有的需要放声朗诵。下面请同学先听一遍本诗的朗诵,去初步了解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内容。
生听读
师:下面我们跟着录音一起来读这首诗。 生跟读
师:用一句话分别概括诗歌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内容 (描写了诗人十五夜望月时看到的院中景象) (抒发了诗人怀人的思绪) 四、发挥想象,欣赏景色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字面疏通:庭院中的地面白色一片,树上栖息着乌鸦,清冷的露水无声地沾湿了绽开的桂花。
2、师:要真这样干巴巴的解释可真是把这首诗给糟蹋了,我们大家都不愿意吧?同学们能不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你最优美的散文化的语言来为我们描绘诗人想要描绘的景象?(150―200字左右,写在练习纸上)
3、附近的同学交流,推荐出最优秀的,朗读交流 4、教师展示例文
洗乳般的月华静静地泻在这个朴素的小小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微雪,又好像是一汪空明的积水,窗边那棵桂树扶疏的树影,则
成了水中微动的藻荇。萧萧树荫里,聒噪了一天的鸦鹊,此时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这中秋之夜皎洁到刺眼的月光,先后进入了睡乡,不知道在它们的梦里,可曾出现去年春日青天掠过的一行归航的雁影。
夜又深了一层,桂花的香味也又浓了一度。一条缀满了黄色小花朵的桂枝探到了我的眼皮底下,鼻头跟前。伸手折枝,咔嚓一声,惊落了一手的冷露。是什么时候,这清冷的露珠竟沾湿了枝头的花朵?丝丝寒意由五指游走全身,不知道广寒宫里的那棵月桂树,那树下的白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是否也早已被这无声的露水沾湿。(PPT)
5、品味重点:
结合学生的练笔教师提醒学生想象的注意点:要仔细推敲联想,同时要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地白”:诗人写院中的月色,不着一“月”字,哪里体现出是描绘的月色呢?只用了“地白”二字,却给人澄澈、空明之感,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李白的那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净悠远的意境中,躁动不安的心也慢慢沉静下来。(结合例文扩展想象)
“树栖鸦”:同学们想一想,树栖鸦的景象是诗人用眼睛看到的吗?那他是怎么知道的呢?既已夜深,在明月之夜,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息,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喧闹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应该是凭听觉感受出来的吧。这也恰恰用这种音响变化,来烘托出当时月下小院的静谧安宁。大家觉得这样的想象有没有合理性?至于对于鸦鹊梦境的猜测,我们可否替诗人做此想象呢?这个问题暂时留在这里,等全诗看完了,我们再来讨论。
“冷露无声湿桂花”:作者怎么会发现露水沾湿了桂花,怎么会知道露水是冷的?“冷”是一种触觉,我们可以合理地想象诗人是如何接触到那清冷露水的过程。一个冷字,不仅是在说露水,也在说当时整个的环境,清秋的深夜,似乎连空气都是冷的。我们的想象、联想还要往前,如果你愿意,可以想得很远很远。人间的桂花被浸润了,那么举头望明月,那个悬在头顶的月亮里的影影绰绰的桂树呢?生活
在桂树周围的那些人呢?
6、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这些景色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想象的力量是多么神奇,短短的两句诗居然被我们演绎出这么丰富多彩的内容。经过这样有血有肉的想象,我们眼前有没有那样一幅画面,有没有一部小电影在脑中播映?对中秋夜的景色是不是更了解了?请大家用一两个词语来揭示这些景色的特点。――寂静、清冷等
五、知人论世,体味情感
身立这样寂静清冷的庭院中,诗人生出怀人的情绪来。怀人的思绪是怎样的?是怎么
产生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后面两句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