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主题: 西安建筑体验报告
社会实践任务: 通过对西安城市或是农村中的各类建
筑进行实地参观,并进行考察测绘和研究分析, 使得初学建筑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建筑的功能,技术,艺术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能够对建筑传达的语言有自己的主观认识,培养一定的专业眼光,提高专业素养.
实践报告正文:
一 活动背景
作为刚接触建筑专业的大一新生,我们正如一张白纸急需有人填写,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入门,专业课老师提倡我们利用自己的假期去到各个不同的地方参观一下不同类型的建筑,增长阅历,培养兴趣.于是我们的建筑体验就在这样的实践课程下启程了.
二 活动计划
根据我们班的人数,我们总共分成了六个小组,分头行动.因为我们同在曾经是十三朝古都的古城西安,在老师的提议下我们的体验对象定为古建.我们组成员有五位,花了几个周末的时间,分别参观了西安市钟鼓楼,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西安市大雁塔,以及曲江会展中心.参观的同时我们又分成了几部分,分别负责测量,写生还有摄影等.经过了几个星期的调研,我们整合出了我们的体验成果
- 1 -
和心得,将其做成小册以作纪念.并给班里其他同学以及老师做了报告,进行学术上的探讨.
三 活动内容
经过大家的共同商讨,我们小组五名成员利用了两个星期的周末,将体验对象按照地理位置分成两大块分别进行考察. 我们带着自己的速写本,相机,卷尺还有我们那颗求知好奇的心开始了我们体验之旅.
西安钟鼓楼篇
西安作为人类史上十三朝的古都,历史悠久,风韵犹存.古建自然是它文化长河里的一个特色所在.通过查阅,我们了解到位于西安古都中心的鼓楼和钟楼相距仅半里,互相辉映,为古城增色。西安鼓楼是目前中国存在的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楼上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 曾先后两次重修, 南北屋檐下分别悬挂着两块匾额,南为“文武盛地”,北为“声闻于天”. 课上有学过有关古建的屋顶形式,所以能够判断出鼓楼的屋顶是重檐式歇山. 基座呈长方形,分上下两层,下层辟有几道拱形洞门,以供行人车辆出入. 重檐歇山式的屋顶外檐斗拱处均有彩绘,这使得鼓楼本身层次更为分明. 西安钟楼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之一。它位于西安城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古城西安的标志建筑,被誉为“古城明珠”。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木结构建筑,基座为正方形. 用青砖、白灰砌筑而成,四面正中各有拱形门洞,
- 2 -
与四条大街相互贯穿。楼分两层,基座上面是四面空透的圆柱回廊.由于条件制约,我们没有上到钟鼓楼的二层区域,没能感知楼内的空间分配. 居于西安市区中心的鼓楼自然成了交通枢纽,楼底已经被后人开辟成各大商场,以供行人驻足观赏.整个建筑通体彩绘,雕工精细,保留了明代独有的建筑风格.我们游走在高大的柱廊间,用相机记录这一切,很难想象这么庞大的一个古建如今穿梭着来来往往的现代人群. 在钟楼和鼓楼之间,开辟为钟鼓楼广场,绿草红花点缀其间,造型独特的声光喷泉不时变换,是古城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大雁塔篇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始建于公元652年, 据说是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塔身总共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可俯视西安古城。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 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与之呼应的是南北广场,南广场与大唐芙蓉园相通,其间开辟成一条商业街,人流量颇多.而北面则是值得一看的文化广场,在这里有号称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音乐喷泉.每到中午的12点下午的六点,偌大的雁塔区就会在音乐声中为大家呈上一场视觉盛宴.在这里不仅能够感受历史的沧桑,更能享受来自人类文明的震撼.我们几个沿着雁塔走了一圈,发现无论从哪个角
- 3 -
度来看,塔身都有一个恰如其分的比例. 不禁惊叹设计者的良苦用心.
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篇
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展路1号,于200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同时配备了酒店、商务写字楼、餐饮、康体及体验中心,构成了如今的西安会展经济示范园区。中心内分布有A.B两馆,馆前有占地八万平方米的露天广场,可供行人休闲娱乐.入口处有一巨型电子屏幕,可以显示最新的商业消息.中心内两大展馆都是采取了大跨度的框架结构,外墙通体都是玻璃幕墙.主馆屋顶采用了钢架穹顶,呈现出飞鸟的状态,使得大体量的建筑有了轻盈的感觉.虽然没能进去,但仅仅是在广场内的一次游览,却已经能让会展中心的恢弘大气展露的一望无疑.
通过我们亲力亲为的采集照片,测量数据,我们组员分工合作,将我们收集的信息整理成了一份体验小册并制作PPT,课上跟大家分享了我们此次建筑体验的收获.
四 活动总结
通过对西安著名景点的实地考察,我们着实体会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法感受的东西.走近了才发现,西安钟鼓楼坎坷悠久的历史让它在我们心里又多了几分威严;大雁塔古老的塔身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南北广场的空旷,音乐喷泉的壮观,都让我们记忆犹新;陕西历史博物馆里储藏的各种文物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西安这座古城历经的漫长而又辉煌的岁月;曲江会展中心无论是宽阔的休闲广
- 4 -
场,呈鸟儿飞翔状的主馆,还是偎依在主楼旁边的副楼,都体现了曲江会展中心作为国际上知名展览中心的大气和现代感.老师所教的知识只是让初学者从对建筑的一无所知到对建筑一个大概轮廓而已.只是知道建筑师是一种戏剧的作者,是为人们生活安排作计划的人; 建筑是一种为人类活动提供安全舒适场所的空间; 建筑设计需要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构建房子时需要知道它各部分的构造方法和连接方式等. 这些我们知道,也必须知道,但不是我们仅仅需要知道的. 要想了解一米具体是多长, 就应该拿尺子亲自去测量,然后牢牢的记在心里; 要想知道一个房子的光照足不足够,就得要考察当地的日照条件;要想知道这样设计合不合理, 就得深入到现实生活中亲自去感受. 我们要具备当我们回忆这样一座建筑物时,我们总会记起它是由许多特征不同的房间构成,日光以及它的色彩的能力。理解建筑并不等于能从某些外部特征去确定建筑物所属的风格,只看建筑物是不够的,必须去体验建筑. 老师和书本的存在只是辅助我们能怀着最基本的知识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适合大众却是自己独有的建筑思维方式. 此次建筑体验,让我们领悟到不把物品看成具有自身外貌品相的有生命的东西,就不能道出对它的印象。即使入木三分地描述了所有可见的特征,也未必能给我们暗示物品固有的本质.建筑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体, 它的形成是历史的沉淀,更是环境的塑造, 在一个历史环境种顺理成章的东西,在另一个历史环境里可能就是错误的;在一代人中恰如其分的东西,到了下一代再出现就可能成为笑柄。 割裂建筑和孕育它的历史文化,我们难免会得出许多极不
- 5 -
明智的结论。所以我们更应该“身临”到建筑“出生”的历史环境中去体验, 走出去,走进建筑,才能了解建筑的本质所在.
五 小匠拙见
实践出真知,书本能够提供给我们的也都只是前人总结的概念罢了. 一味纸上谈兵只会让你成为井底之蛙. 理解建筑就要走出去体验建筑. 作为正在学习中的我们更是应该走进建筑,去感受它的尺度,光影和色彩关系; 去观察建筑是如何为特殊目的而设计的,建筑又是如何与某个时代的全部观念和韵律一致的。万事由心生,有兴趣才会有劲头.身边很多同学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了建筑专业,只是无奈被调剂,开始了自己的建筑旅程. 不过一旦踏上,你就会被建筑由内而外散发的魅力所吸引. 为人类环境建立独一无二的秩序和关系,这就是建筑师的任务。如今,在我们高度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里,遍地高楼大厦,你同我同,建筑也逐渐丧失了原本的品味,慢慢成了科技高速发展下的牺牲品.我们需要通过唤起对建筑的兴趣,理解建筑师们的所作所为,并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形成独有的建筑思维,从而为建筑的未来文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