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

2023-01-01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2021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
2021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南京印象记

南京素有“石头城”的美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这里是文化的圣地,也是旅游的天堂。乌衣巷、夫子庙、秦淮河等著名景点更是妇孺皆知,名扬海外。

国庆假期,我们驱车来到了南京的乌衣巷,远远望去,白墙黑瓦,一派江南水乡古典建筑的韵味。巷口的左边立着一石碑,石碑上刻有毛泽东亲笔手书的名篇《乌衣巷》,即“朱鹊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A毛泽东主席的这幅狂草,犹如一块磁石吸引着游客久久不能离去,给秦淮河风景线上增添了一道人文景观。再往乌衣巷里面走,便会看见一处幽静的处所——王谢古居纪念馆,它是晋代王谢两豪门大族的宅第。相传两族的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示身份尊贵,乌衣巷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父子和谢灵运等艺术巨匠,见证了王谢两大家族的历史兴衰。徜徉在乌衣巷,时间好像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东晋,历史上的大家穿梭其中。

从乌衣巷出来后,我们来到了夫子庙。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等组成,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六朝至明清时,世家大族多聚于夫子庙一带,素有“六朝金粉地”之称,为江南文化枢纽之地,是秦淮风光的核心地带。走进庙宇,映入眼帘的是朱红的大成门。门前石狮雄踞,形态逼真,宛若两位尽职尽责的保安。门牌匾上“夫子庙”三个字金光闪闪,熠熠生辉。进入大成殿,殿内正中悬挂着一幅孔子画像,高6.50米、宽3.15米。殿内陈设十五种仿制2500年前的编钟、编磬等古代祭孔乐器,大殿四周是孔子业绩图壁画,形神并具。一年四季,香客络绎不绝,在这里虔诚地祈福。

逛完夫子庙,有点累,饱餐一顿是最好不过的选择。到旁边的小店坐坐,一碗鸭血粉丝,几个蟹黄汤包,就能让人吃得心满意足。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慕名而来的游客更多。夜晚的秦淮河畔,宛如半掩素纱的娇娘,朦胧中带着几分妩媚。河上倒映着繁星点点的夜空、绿树、建筑,还有那五颜六色的灯光,把秦淮河照得五彩缤纷。B河中的景观错落有致,古韵悠悠的小桥,婀娜多姿的垂柳,有些特别长的枝条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买上一张门票,登上一艘画舫,透过船窗,隐隐约约能望见河畔旁随处可见的花灯。沿着秦淮河从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中穿行而过,仿佛走在了一条流光溢彩的历史长河中,让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游客啧啧:绮窗丝幛,十里珠帘,灯船之盛,甲于天下。

千百年来,秦淮河哺育着古城南京,可谓“锦锈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这里被称为风华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达官显贵、文人雅士、市井小贩都聚集在这里。不记得是谁说过:“夫子庙是南京文化的精华,更是南京风光的剪影。”不去秦兵马俑,不算到过西安;不去夫子庙,不看秦淮河,不算真正到过南京!

(1)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请你从文中A、B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

行赏析。

(2)这是一篇城市游记,作者采用什么写作方法描写了自己的所见所感?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3)作者一边记述自己在南京游玩的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你一定也去过很多美丽的地方,亦或许你身边就有不一样的风景,请选择你游玩过的一个地方,写一个片段。 写作提示:①描述该处风景;②表达自己的感受;③120字左右。

【分析】本文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依次将乌衣巷、夫子庙、秦淮河的风景娓娓道来,流露出对南京厚重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自然风貌的叹服。

【解答】(1)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A句可从修辞角度着手,“毛泽东主席的这幅狂草,犹如一块磁石吸引着游客久久不能离去”把毛泽东的狂草比作磁石,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该作品对游客的巨大吸引力。B句可从修辞角度着手,“有些特别长的枝条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把枝条人格化,是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写出秦淮河的旖旎风光。答题时,要写出赏析角度、表达效果、表现的内容、表达的情感。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写法的分析能力。由“我们驱车来到了南京的乌衣巷”“从乌衣巷出来后,我们来到了夫子庙”“逛完夫子庙,有点累,饱餐一顿是最好不过的选择”“夜晚的秦淮河畔,宛如半掩素纱的娇娘,朦胧中带着几分妩媚”等语句可见,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表现出的是对南京文化与景物的喜爱、赞美之情。

(3)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此题按题干要求,写游玩一处风景的片段即可。可仿照本文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写。写景同时抒发感受,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

(1)示例一:我选择A句。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刻在石碑上的狂草比作一块磁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毛主席的草书对游客深深的吸引力,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示例二:我选择B句。画线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画”字将垂柳的枝条赋予人的情态,将其婀娜多姿的曼妙倩影展现于眼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秦淮河的旖旎风光。 (2)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按照地点的转移,依次将乌衣巷、夫子庙、秦淮河的风景娓娓道来,人走景移,随着位置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南京厚重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自然风貌的叹服。

(3)示例:走进龙潭公园,就像走进了森林,映入眼帘的是参天碧树,这些树千姿百态,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站岗的卫士……当微风吹过,树枝会轻轻摇摆,像在和你打招呼。穿过树林,就可以看到一个美丽的湖泊,这就是著名的龙谭湖。顺着湖边往南走,还可以看到口径6米多、高5米多的春秋大鼎,它每天都吸引着很多游人在这里驻足观赏。在这里,你可以沉醉于美好的景致之中,无忧无虑地享受那惬意的时光。 【点评】赏析语句的方法:

①抓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②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

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③抓句式特点。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④抓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⑤抓结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⑥抓思想内容。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来自南极的植物

季羡林

①小友唐师曾自南极归来。在北大为我举行九十岁华诞庆祝会的那一天,他来到了北大,身份是记者。全身披挂,什么照相机、录像机,这机,那机,我叫不出名堂来的一些机,看上去至少有几十斤重。他一见了我,在忙着拍摄之余,从裤兜里掏出来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什么东西,郑重地递了给我。信封上写着几行字:“祝季老寿比南山!南极长城站的植物,每一百年长一毫米,此植物已有六千岁。”

②这几行字真让我大吃一惊,手里的分量立刻重了起来。打开信封,里面装着一株长在仿佛是一块铁上面的“小草”。初看之下,觉得没有什么稀奇之处,这不就是一棵平常的“草”嘛,同我们这里遍地长满了的野草从外表上来看差别并不大。但是,当我擦了擦昏花的老眼再仔细看时,它却不像是一株野草,而像是一棵树,具体而微的树,有干有枝,枝子上长着一些黑色的圆果。我眼睛一花,原来以为是小草的东西,蓦地变成了参天大树,树上搭满鸟巢。树扎根的石块或铁块一下子变成了一座大山,巍峨雄奇。但是,当我用手一摸时,植物似乎又变成了矿物,是柔软的能屈能折的矿物。试想这一棵什么物从南极到中国,飞越千山万水,而一枝叶条也没有断,至今在我的手中也是一丝不断,这不是矿物又是什么呢?

③我面对这一棵什么物,脑海里疑团丛生。 ④是草吗?不是。 ⑤是树吗?也不是。 ⑥是植物吗?不像。 ⑦是矿物吗?也不像。

⑧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我说不清楚。我只能认为它是从南极万古冰原中带来的一个奇迹。既然唐师曾称之为植物,我们就算它是植物吧。

⑨面对这一个从南极来的奇迹,我不禁浮想联翩。首先是它那六千年的寿命。在天文学上,在考古学上,六千是一个很小的数目,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但是,在人类有了文化以后的历史上,在国家出现的历史上,它却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中国满打满算也

不过五千年的历史。连那一位玄之又玄的老祖宗黄帝,据一般词典的记载,也不过说他约生在公元前26世纪,距今还不满五千年。连世界上出现比较早的国家,比如埃及和印度,除了神话传说以外,也达不到六千年。我想,我们可以说,在这一株“植物”开始长的时候,人类还没有国家。说是“宇宙洪荒”,也许太过了一点儿,但是,人类的国家,同它比较起来,说是瞠乎后矣,大概是可以的。

⑩想到这一切,我面对这一株不起眼儿的“植物”,难道还能不惊诧得瞠目结舌吗? ⑪再想到人类的寿龄和中国朝代的长短,更使我的心进一步震动不已。古人诗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在过去,人们总是互相祝愿“长命百岁”。对人生来说,百岁是长极长极了的。然而南极这一株“植物”在一百年内只长了一毫米。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是周代,约有八百年之久。在这八百年中,人间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动呀。春秋和战国都包括在这个期间。百家争鸣,何等热闹。云谲波诡,何等奇妙。然而,南极这一株“植物”却在万古冰原中,沉默着,忍耐着,只长了约八毫米。周代以后,秦始皇登场,修筑了令全世界惊奇的长城。接着登场的是赫赫有名的汉祖、唐宗等等一批人物,半生征战,铁马金戈,杀人盈野,血流成河。一直到了清代末叶,帝制取消,军阀混战,最终建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⑫两千多年的历史,千头万绪的史实,五彩缤纷,错综复杂,头绪无数,气象万千,现在大学里讲起中国通史,至少要讲上一学年,还只能讲一个轮廓。倘若细讲起来,还需要断代史,以及文学、哲学、经济、艺术、宗教、民族等等的历史。至于历史人物,则有的成龙,有的成蛇,有的流芳千古,有的遗臭万年,成了人们茶余酒后谈古论今的对象。在这两千多年漫长悠久的岁月中,赤县神州的花花世界里演出了多少幕悲剧、喜剧、闹剧;然而,这一株南极的“植物”却沉默着、忍耐着只长了两厘米多一点儿。多么艰难的成长呀!

(选自《一花一世界》,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唐师曾从南极万古冰原带给我的这份寿礼,已经有六千岁。 B.这礼物不像是一株野草,而像是一棵树,有干有枝也有果。 C.这株植物一到我手中,就长成了参天大树,树上搭满鸟巢。 D.在天文学和考古学上,六千是很小的数目,不值得大惊小怪。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将第⑩中的画线句“难道还能不惊诧得瞠目结舌吗?”改成陈述句。 (4)品析文章第④⑤⑥⑦段,说说这几段文字在表达上的妙处。 (5)文中为何不止一次提到这株“植物”一百年只长一毫米?

(6)面对这株来自南极的“植物”,作者浮想联翩,发出感慨:“多么艰难的成长呀!”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作者想到了什么,感慨什么。

【分析】本文写了小友唐师曾自南极归来给“我”带来一份寿礼,已经有六千岁了,这礼物不像是一株野草,而像是一棵树,有干有枝也有果。由此作者想到人类的寿龄和中国朝代的长短,两千多年的历史,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而这一株南极的“植物”却沉默着、忍耐着只长了两厘米多一点儿。人类历史风云变幻,热闹却短暂,而这微小的生命沉静而忍耐,却能穿越千年,令人不禁感慨自然造物之伟大,人类之渺小。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结合“我眼睛一花,原来以为是小草的东西,蓦地变成了参天大树,树上搭满鸟巢。树扎根的石块或铁块一下子变成了一座大山,巍峨雄奇”可知,这礼物变成参天大树是“我”的感受,并不是真的长成了参天大树。 故选:C。

(2)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他一见了我,在忙着拍摄之余,从裤兜里掏出来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什么东西,郑重地递了给我”交代了这株南极植物的来历,“南极长城站的植物,每一百年长一毫米,此植物已有六千岁”突显了这份礼物的珍奇。结构上,引出下文关于这株植物的描绘和联想。

(3)本题考查句式转换。“难道还能不惊诧得瞠目结舌吗?”是否定的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因此应改为:惊诧得瞠目结舌。

(4)本题考查句段作用。④⑤⑥⑦四个段落从形式上看,都是短句,其作用在于使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增强语句的句势,并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气势,读来节奏分明,铿锵有力。修辞上,四问四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一连串的设问句又构成排比段,层层推进,呈现了“我”思索、猜测“这礼物到底是什么”的过程。

(5)本题考查反复的修辞手法。“不止一次提到”说明是反复的修辞手法。“南极长城站的植物,每一百年长一毫米,此植物已有六千岁”然而南极这一株植物在一百年内只长了一毫米”,结合“试想这一棵什么物从南极到中国,飞越千山万水,而一枝叶条也没有断,至今在我的手中也是一丝不断”“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是周代,约有八百年之久。在这八百年中,人间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动呀。春秋和战国都包括在这个期间。百家争鸣,何等热闹。云谲波诡,何等奇妙。然而,南极这一株‘植物’却在万古冰原中,沉默着,忍耐着,只长了约八毫米”可知,在反复中强调(反复强调)了这株“植物”的与众不同,突显了这株南极“植物”生长的艰难与不易。

(6)本题考查梳理和概括文章内容。结合“在天文学上,在考古学上,六千是一个很小的数目,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但是,在人类有了文化以后的历史上,在国家出现的历史上,它却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中国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千年的历史”可得:作者先想到这一株“植物”那六千年的寿命,文化、国家的历史同这株“植物”相比,实在是太过短暂了。结合“再想到人类的寿龄和中国朝代的长短,更使我的心进一步震动不已”“在这两千多年漫长悠久的岁月中,赤县神州的花花世界里演出了多少幕悲剧、喜剧、闹剧;然而,这一株南极的‘植物’却沉默着、忍耐着只长了两厘米多一点儿。多么艰难的成长呀”可得:作者想到人类的寿龄和中国朝代的长短,两千多年的历史,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而这一株南极的“植物”却沉默着、忍耐着只长了两厘米多一点儿。人类历史风云变幻,热闹却短暂,而这微小的生命沉静而忍耐,却能穿越千年,令人不禁感慨自然造物之伟大,人类之渺小。 答案: (1)C

(2)第①段交代了这株南极植物的来历,突显了这份礼物的珍奇,同时,引出下文关于这株植物的描绘和联想。

(3)惊诧得瞠目结舌。

(4)第④⑤⑥⑦段表达上采用短句成段的方式,简洁明快,增强了语句的气势,突出强调了这株“植物”的神奇。且采用了排比、设问的修辞手法,层层推进,呈现了“我”思索、猜测的过程。

(5)文章不止一次提到这株“植物”一百年只长一毫米,在反复中强调(反复强调)了这株“植物”的与众不同,突显了这株南极“植物”生长的艰难与不易。

(6)作者先想到这一株“植物”那六千年的寿命,文化、国家的历史同这株“植物”相比,实在是太过短暂了。再想到人类的寿龄和中国朝代的长短,两千多年的历史,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而这一株南极的“植物”却沉默着、忍耐着只长了两厘米多一点儿。人类历史风云变幻,热闹却短暂,而这微小的生命沉静而忍耐,却能穿越千年,令人不禁感慨自然造物之伟大,人类之渺小。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稠李子花,稠李子果

朱明东

①树叶黄,野果香,秋色映山梁。一串串豆粒般大小的黑果挂在树上。

②大兴安岭秋果并不多,稠李子算是一类。初到大兴安岭,家里的菜园子就栽着几棵稠李子树。它们其貌不扬,到了晚春,枝丫上才渐渐绽出白色的小花,一朵朵,一簇簇,散发出阵阵馨香。母亲问邻居大姐,这是啥花?邻居大姐说,树叫稠李子树,花就叫稠李子花,还结果呢,那果就是稠李子。

③一点一点,一粒一粒,稠李子树悄然出果,没几天,嫩嫩的幼果挂满了枝枝丫丫。可长着长着它就不长了。不长也就罢了,它却变黑了。结的那果还不如山里红大,样子也不比山丁子美。我跑到菜园子里摘了一颗放到嘴里。哎呀,可真涩。

④望着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我心里长出一片不开心的草。我缠着父亲栽几棵樱桃树、沙果树或者杏树。父亲说:“没熟的果子咋能不涩?大兴安岭气温低,不是啥树都能活。”父亲缓缓坐到炕沿上,用火柴点了一支旱烟,深吸了一口后,为我讲起一个故事。刚开发大兴安岭时,正是数九寒天,岭上岭下到处飞雪。别说行走,就是想找条路都难。可铁道兵们没有被吓倒,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爬冰卧雪,战天斗地,硬是在莽莽群岭中建出一条壮美的铁路。那时候,铁道兵们生活很艰苦,稠李子就成了他们打牙祭的主要秋果。正值稠李子熟时,呼玛河两岸结满了又黑又亮的稠李子,可上游却发起大水来。一时间,洪水滔滔而下,将岸边建桥用的木材都卷进了河里。为了挽救国家财产,几名铁道兵乘船打捞木材。行至河中,船不幸被激流打翻。岸上的副班长付铁虎见状,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呼玛河中,在把一名战友救上岸后,又毅然向河中奋力游去。怎奈水流湍急,一个浪头过后,付铁虎就不见了踪影,最后战友们在下游找到付铁虎的遗体……

⑤父亲眼睛湿润了,我则抽泣起来。父亲告诉我,要在大兴安岭扎下根活下去,光好看不行,还要耐寒有毅力,这样才会茁壮成长。到了秋天,稠李子熟了,它就会变甜。我默默倾听,父亲娓娓叙说。付铁虎牺牲后,铁道兵们在营地附近栽了一排稠李子树。第二年春,这排稠李子树都开满了像雪一样白的花,离它们很远就能闻到馥郁的香。到了秋天,稠李子树叶黄了,每棵树的枝丫上挂满又黑又亮的果。

⑥能在大兴安岭生长的树,都是坚强的树。寒冷的日子,稠李子树忍寒受苦,任风雪肆虐,依然坚定生长。春风越岭,稠李子树绽放容颜,给大兴安岭回报灿烂的笑。风吹,它落花;雨落,它结果。当秋光洒满大兴安岭,稠李子不仅黑得明亮,也甜得醉人,颗颗吹弹可破。

⑦雨后出彩虹,北山公园越发清新。沿着林荫小道,我拾阶而上。静穆中,我发现北山公园除了郁郁葱葱的樟子松、落叶松等树外,还生长着一棵棵稠李子树。稠李子低调而随和,不显山不露水,平凡而朴素。山林中,河岸边,它都不独揽秀丽。它适应了大兴安岭这片土地,早已将自己的根坚实地扎了下去。

⑧稠李子本属落叶乔木,学名达乌里鼠李果,有药用功效。稠李子清热解毒,止咳祛痰。那年,母亲牙痛。邻家大姐告诉母亲,用温酒泡稠李子喝能止疼,一试,牙果然不疼了。打那以后,母亲每年秋天都要采一些稠李子,晾晒成干放入玻璃罐里以备药用。 ⑨那年,我在湖北工作。母亲给我打电话:“想不想吃稠李子?要是想,妈给你邮点儿去。”我脑子里一下子涌出那圆溜溜黑乎乎的豆豆来。我连说:“妈,您可别邮了,怪难看的,还让人笑话。”放下电话后我才反应过来。母亲哪是要给我寄稠李子,分明是提醒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别忘大兴安岭,别忘在大兴安岭的爹和娘。殷殷切切,我终于在父母的召唤中,决定回到这片哺育过自己的土地。湖北朋友问,好好的为何要调回去?我笑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兴安岭的稠李子怎能离开脚下的山和岭啊。

⑩这些年,小城没少栽植稠李子树。稠李子树生命顽强,栽了就活。稠李子熟了,不需入山入岭就可随处相遇。与妻子在甘河公园散步,正走着,妻子用手指道:“瞧,稠李子!”路旁果真有一棵高大的稠李子树。它可比当年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高大许多,那上面结的果也比原来的黑,比原来的亮……

(选自2020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

(1)作者笔下的“稠李子”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文章题为“稠李子花,稠李子果”,为什么要写铁道兵的故事?谈谈你的理解。 (3)根据要求,结合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春风越岭,稠李子树绽放容颜,给大兴安岭回报灿烂的笑。(赏析句子)

②它可比当年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高大许多,那上面结的果也比原来的黑,比原来的亮……(体会句子的含意)

(4)有人认为文章第⑧自然段可以删掉,你是否赞同?请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本文记叙了大兴安岭秋果稠李子特点:其貌不扬,花香馥郁;生命顽强,适应性强;低调随和,平凡朴素;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之药效。表现作者对稠李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题干要求概括“稠李子树,稠李子果”的特点,审题可知,需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能体现“稠李子树,稠李子果”的特点的句子。结

合第②段“它们其貌不扬”及第⑤段“这排稠李子树都开满了像雪一样白的花,离它们很远就能闻到馥郁的香”可概括:其貌不扬,花香馥郁。结合第⑥段“能在大兴安岭生长的树,都是坚强的树。寒冷的日子,稠李子树忍寒受苦,任风雪肆虐,依然坚定生长”可概括:生命顽强,适应性强。结合第⑦段“稠李子低调而随和,不显山不露水,平凡而朴素”可概括:低调随和,平凡朴素。结合第⑧段“稠李子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可概括: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之药效。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那时候,铁道兵们生活很艰苦,稠李子就成了他们打牙祭的主要秋果”可知这一部分的内容写出了铁道兵生活艰苦,靠稠李子打牙祭。结合“岸上的副班长付铁虎见状,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呼玛河中,在把一名战友救上岸后,又毅然向河中奋力游去”,展现了铁道兵副班长付铁虎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抢救国家财产的无私精神,这也代表着大兴安岭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付铁虎勇敢、无私的赞美和崇敬,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

(3)①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结合“绽放容颜”“回报灿烂的笑”等词语判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绽放容颜”写的是稠李子树开花时的情态,写出了其花开时的灿烂;“给大兴安岭回报灿烂的笑”可知写的是稠李子花开给大兴安岭带来的生机。作者赋予稠李子花以人的情态,由此可看出作者对稠李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②本题考查句子含意分析。这句话把这些年小城栽植的稠李子树当年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进行对比,从对比中可看出这些年小城栽植的稠李子树的变化。结合文章主旨可知,稠李子树的变化其实体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而家乡的发展变化离不开默默扎根大地回报养育之恩的建设者,据此可知这句话含蓄地写出了家乡的发展变化,表达了对默默扎根大地回报养育之恩的建设者的赞美之情。

(4)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结合“有药用功效。稠李子清热解毒,止咳祛痰“打那以后,母亲每年秋天都要采一些稠李子,晾晒成干放入玻璃罐里以备药用”,可知第⑧段写了稠李子果的药效和母亲晾晒稠李子,这是对文章内容的补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正因为稠李子果有如此药效,母亲要给“我”邮寄稠李子,故这个段落也为下文母亲要给“我”邮寄稠李子作铺垫。 答案:

(1)①其貌不扬,花香馥郁;②生命顽强,适应性强;③低调随和,平凡朴素;④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之药效。

(2)铁道兵生活艰苦,靠稠李子打牙祭;副班长在稠李子成熟时为挽救国家财产牺牲,铁道兵们栽稠李子树纪念他;作者借写铁道兵的故事,赋予稠李子以丰富内涵,赞美扎根恶劣环境顽强生长的精神。

(3)①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稠李子花开时的灿烂和给大兴安岭带来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稠李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②含蓄地写出了家乡的发展变化,表达了对默默扎根大地回报养育之恩的建设者的赞美之情。

(4)不赞同。因为第⑧自然段主要写稠李子果的药效和母亲晾晒稠李子,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为下文母亲要给“我”邮寄稠李子作铺垫。 【点评】句子赏析的答题方法:

一、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 ……表达了……。 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人物描写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 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

2、景物描写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 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了……。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①从1950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②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③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④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

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⑤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

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采采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⑥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⑦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地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责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结合上下文,写出第④段中加点词“不幸”和“万幸”分别指代的内容。 (2)第①段中画横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一共写了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我”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母亲的三次“放飞”

第一次:儿子考上北京师专,母亲把儿子“推”到学校住

读。

第二次:① 举家外迁,不给儿子在北京留下一间房 第三次:母亲把给儿子寄被套当作“学雷锋,做好事”。 (4)标题中“放飞”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5)文中母亲的育子方法,你是否赞成?请结合文本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文中一共写了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第一次是儿子考上北京师专,母亲把儿子“推”到学校住读;第二次是举家外迁,不给儿子在北京留下一间房;第三次是母亲把给儿子寄被套当作“学雷锋,做好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本题所说的“不幸”可依据“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来概括;“万幸”可依据“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来概括作答。 (2)本题考查句段的表达作用。文章句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语句“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从结构上看,用在文章的开头,在总领全文内容的同时,引出了下文非同寻常的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的叙写;内容上,交代了对过去十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母来

痛苦 ② 悲凉 “我”的情感变化

意外

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本题考查梳理文章的内容和概括能力。阅读文本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理清故事情节,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结合题目筛选相关的词句,或根据所写内容分析,人物的心理、情感等概括填写作答。文章叙写了母亲三次“放飞我”:第一次是第4段叙写的考上北京师专,母亲把儿子“推”到学校住读,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当时的心情是“感到意外”;第二次是第5段叙写的在1960年春天,父亲去外地任教,举家外迁,在北京没给“我”留下一间房,这让“我”感到“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第三次是第6段叙写的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时,母亲把给“我”寄被套当作“学雷锋,做好事”,“我”的心情是“一种悲凉感”。据此仿照示例概括作答。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去分析。从文章叙写的内容看,题目中“放飞”的意思是指父母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修辞的角度看,“放飞”一词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母亲的行为一要坚决地”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从而暗示了的主旨。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解答此类试题一般采用“观点+理由”的格式,即言简意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依据题目的相关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认知和体会来谈理由。本题若赞同文中母亲的育子方法,可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伟大母爱的角度来阐述理由;若不赞同文中母亲的育子方法,可从母亲对孩子“娇惯”和“溺爱”的角度,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阐述理由。答案不唯一,能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不幸:“我”自认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或“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 万幸:北京师专就在北京市内,“我”每天晚上可以回家吃饭和睡觉。( 或“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一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

(2)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写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内容上表达了对母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①举家外迁,不给儿子在北京留下一间房 ②悲凉

(4)“放飞”就是“放手”之意,即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放飞”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母亲的想法,一旦孩子长大,就应尽早地、坚决地、完全地“放手”。

(5)示例一:赞成。①这位母亲注重孩子的饮食,对衣着和家中摆设却毫不讲究,这种做法大有把“身体好”放于首位之意,有利于培养孩子不慕虚荣的纯朴天性;②反对孩子吃零食,却十分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不惜进行“巨额投资”,显然,这对刘心武日后成为一名有成就的作家是极有影响力的;③三次“放飞”,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子女作长远打算,这是高层次的父母之爱。

示例二:不赞成。①这位母亲在饮食上对孩子过于“娇惯”和“溺爱”,没有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不利于培养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习惯;②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要花巨资订报刊;③三次“放飞”孩子过于狠心。不利于培养母子情感。 【点评】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

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 (2)合理地概括信息; (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汤圆 毕飞宇

①那一天我得到了一碗汤圆。但我们乡下人要土气一些,把汤圆叫作“圆子”。我的碗里一共有4个圆子,后来,有几个大人又给了我一些,我把它们吃光了。以我当时的年纪,我的母亲认为,我吃下去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我的实际能力,所以,她不停地重复,她的儿子“爱吃圆子”,“他吃了8个”。

②直到现在,我的母亲仍认定她的儿子“爱吃圆子”,其实我不喜欢。在那样一个年代,在“吃”这个问题上,爱和不爱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有”。在“有”的时候,一个孩子只有一个态度:能吃就吃。

③我还想告诉我的母亲,那一次其实我吃伤了。很抱歉,“吃伤了”是一件很让人难为情的事,可我会原谅我自己。

④我为什么至今还记得那碗汤圆呢?倒不是因为我“吃伤了”,首要的原因是汤圆属于“好吃的”。吃好吃的,在当时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⑤“好吃的“有什么可说的吗?有。

⑥我们村有一个很特殊的风俗,如果哪一家做了“好吃的”,关起门来独享是一件十分不得体的事情,是要被人瞧不起的。我这么说也许有人要质疑:你不说你们家做了“好吃的”,人家怎么会知道呢?这么说的人一定没有过过苦日子。人的嗅觉是十分神奇的,在你营养不良的时候,你的嗅觉会变得和狗的嗅觉一样灵敏。这么说吧,你家在村东,如果你家的锅里烧了红烧肉,村子西边的鼻子会因为你们家的炉火而亢奋——除非你生吃。 ⑦所以,乡下人永远都不会去烧单纯的红烧肉,他们只会做青菜烧肉、萝卜烧肉、芋头烧肉,一做就是满满的一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要送。左边的邻居家送一碗,右边的邻居家送一碗,三舅妈家送一碗,陈先生家送一碗。因为有青菜、萝卜和芋头垫底,好办了,肉就成了一点“意思”,点缀在最上头。 ..

⑧我们乡下人就是这样的,也自私,也粗俗,但是,因为风俗,大家都有一种思维上的惯性:自己有一点儿好的马上就会想起别人。它是普遍的,常态的。

⑨有一首俄罗斯民歌,叫《如歌的行板》。它是这么唱的:“瓦尼亚将身坐在沙发/酒瓶酒杯手中拿/他还没有倒满半杯酒/就叫人去喊卡契卡。”

⑩第一次读到歌词是在1987年的冬天。那一年,我大学毕业,一个人在宿舍。读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几乎没有过渡,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不需要回忆,不需要。往事历历在目。

在我的村庄,在那样一个艰难的时刻,伟大而温润的中国乡村传统依然没有派灭,它在困厄里流淌,延续:每一个乡亲都是瓦尼亚,每一个乡亲都是卡契卡。我就是卡契卡,可我还没有来得及做瓦尼亚,就离开了我的村庄。这是我欠下的。

⑪很可惜,在我还没有离开乡村的时候,这个风俗已经出现了衰败的态势,最终彻底没落了。

⑫分享,多么芬芳的一个东西,它到哪里去了呢?

⑬“一块给狗的骨头不是慈善,一块与狗分享的骨头才是慈善。”这句话是杰克•伦敦说的。他揭示了分享的本质,分享源于慈善,体现为慈善。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正上大学二年级,在图书馆里。这句话至今还像骨头一样生长在我的肉里。

⑭我要感谢杰克•伦敦,他在我的青年时代给我送来了最为重要的一个词:分享。这个词可以让一个男我迅速地成长为一个男人——他曾经梦想着独自抱着一根甘蔗,从清晨啃到黄昏。

⑮我很高兴地注意到一个现象,“分享”这个词的使用率正在上升。我渴望着有那么一天,“分享”终于成为汉语世界里使用率最高的一个词,而“分享”也真的成为我们切实可感的“民风”。

(选自《小品文选利》2018年第6期,有删改)

(1)文章开篇用不少笔墨叙述“我”小时候吃汤圆的故事,有何作用? (2)按要求赏析语言。

①品析第⑦段中加点的“点缀”一词的意味。

②第⑬段中“这句话至今还像骨头一样生长在我的肉里”,以“骨头”为喻有什么效果? (3)阅读文章第⑥段画线句与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两段话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所写内容的共同点是什么?

【链接】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揖过去了。

——鲁迅《社戏》

(4)揣摩第⑮段画线句的含义。

【分析】作者从自己小时候一口气吃了8个汤圆的故事写起,引出家乡关于“吃”的风俗:分享。接着作者回忆起自己读到的俄罗斯民歌《如歌的行板》,对“分享”这一风俗的没落感到难过。最后作者感受到人们渐渐又懂得“分享”了,并希望“分享”成为“民风”。

【解答】(1)本体考察文章语段的作用分析。考察文章语段的作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结构上的作用,二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有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等。文中要写的核心内容不是小时候吃汤圆,而是通过吃引出乡下人怎样“分享”吃,因此,写“我”吃汤圆的描写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为下文写乡下人“分享好吃的”这种风俗作铺垫。从内容上看,后文提到:“可我还没有来得及做瓦尼亚,就离开了我的村庄。这是我欠下的。”指出是吃汤圆的故事让我学会分享,因此写“我”吃汤圆的描写在内容上的作用是交代“我”后来学会分享、快速成长的原因。

(2)①本体考察词语的赏析。“点缀”一词本意是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

好。此处用肉点缀蔬菜,暗示肉少菜多,暗指当时村民的贫穷。但是村民即使贫穷,仍然愿意分析美味的事物,说明村民淳朴友善的品质。

②本体考察句子的赏析。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是本体,“骨头”是喻体。骨头长在肉里,与人不能轻易分离,突出了这句话对我的重要性。

(3)本体考察基础概念。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原本重在记录事情,是记叙。链接材料是对细节的精细刻画,是描写。原文重点刻画乡民淳朴,乐于分享。链接材料“粒粒挑选”、“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等句子也写出乡民这一特点。 (4)本体考察重点语句的理解。“使用率”高即人们会经常用到,表明人们认可和接受“分享”的理念,而“分享”这一行为背后暗含的,正是人们愿意待人以诚的淳朴,而当“分享”成为“民风”,每个人都愿意分享的时候,必定人人心中都充满了正能量和温暖。 答案:

(1)交代“我”后来学会分享、快速成长的原因;为下文写乡下人“分享好吃的”这种风俗作铺垫。

(2)①“点缀”仅仅是碗中蔬菜的装点,暗指当时村民生活的贫穷,表现了村民淳朴友善的品质。

②以“骨头”比喻杰克•伦敦关于骨头的那句话,以“骨”喻“骨”,十分新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已融入到了“我”的血肉之中。表现了这句话对“我”影响深远。

(3)不同点:本文记叙为主,链接材料描写为主。相同点:都写出了村民乐于分享的特点,表现了淳朴的民风。

(4)期盼“分享”的理念逐步成为汉语世界里每一个人的共识;期盼“分享”行为回归为淳朴民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分享”带来的温暖。 【点评】句子赏析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到句子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第二步,结合前后文,指出该手法的作用,即该手法的表达效果; 第三步,结合整篇文章的中心,找到该句子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家乡的土豆

①土豆种下后,就赶上春播,大人们忙着做棉花钵、点棉籽、整地,土豆们便在地里自顾自地生长。

②每当看见地里绿得发黑的土豆秧,我都有刨开泥土的冲动,因为土豆在泥土下的生活,让我感到很神秘。我想知道埋在土里的块茎的每条根须上,是否都已结满了土豆,大的有多大,小的有多小?它们像乒乓球一样滚滚圆,还是像鹅蛋一样的椭圆形?它们不像苹果,大大方方地挂在枝头,或青或红,一望便知。而它们藏在泥土里,无声无息,让人充满期待。

③行走在田埂上,看着肥硕的土豆叶,我不由又想,土豆真土。同在土里生长,红薯一袭红袍,也算略有姿色;花生蜂腰肥臀,身材也算别致;白萝卜呢,上半身露出地面,碧绿

如翡翠,雪白肥嫩的下半截埋在土里,拔一棵出来,削皮咬一口,满口生津。唯有土豆,灰不溜秋,没有特点。

④土豆喜欢群居,一条土豆根,会结出一串土豆,一个个紧紧窝在一起,就像一个屋檐下生活的兄弟姐妹们。更像山坳里我们的村庄,几十户人家窝在山脚下,通向外界的是一条被踩得发白的土路,多像土豆的根茎啊。这条根,一端连着外界的精彩,后生从这里走出大山,为梦想而打拼;一端连着父母,连着温暖的家,它是游子永远的港湾。

⑤我喜欢收获土豆的日子。一锹挖下去,再捉住土豆藤,轻轻一薅,整串土豆便破土而出,手里就像拎着一串成熟的葡萄。生命如此神奇,目光无法抵达的土地里,一个个生命在缔造着一个个生命。

⑥土豆就像睡在泥土里的猪崽,它们以丰腴为己任,吸收着土地里的养分,吃了睡,睡了吃,只为遇见人们那丰收的喜悦的笑脸。到了挖土豆的日子,家家户户齐动员,地里都是人们劳作的身影。收工了,人们肩驮手提,穿过纵横交错的田埂,把土豆先运到大路上,再装上板车,往家里走。夕阳的余晖,轻柔地洒在人们脸上和满载的车上。人们拉着沉重的车子,心里却比蜜糖还甜,因为他们收获的是劳动的果实。

⑦地里总会有遗落的土豆,这些土豆便成了我和姐姐周日放牛的点心。我负责在山坡上拾枯枝用来生火,姐姐就到田里去捡鸡蛋大小的土豆。运气好的话,还会捡到几株晚熟的黄豆。我们拿着捡来的宝贝,找一个有坑的地方,先把土豆丢进去,再把黄豆秧子盖在上面。火生着后,豆秧呼隆一下着了起来,还夹杂着噼里啪啦的响声。挑出烧黑的豆角摘下来,又把豆秧和枯枝一起放在土豆上面继续烧。等闻见土豆那特殊的香味,差不多就熟了。

⑧拨开柴灰,拿出土豆,黑黑的像鹅卵石。剥开外层焦糊的皮,田黄玉般的土豆瓤,冒出丝丝热气,放在鼻尖闻闻,自然清香的味道馋得人直流口水。在田野里用柴火烤的土豆,比母亲在家做的土豆还好吃,主要是自己动手的乐趣与粉香的土豆掺和在一起,才觉得味道美妙可口。啃着啃着,我指着姐姐粘了柴灰的花脸笑得前俯后仰。姐姐急忙用手擦了擦,不小心擦到眼角,奇迹出现了,她的眼眶被手上的柴灰染得如同化了烟薰妆……我们灿烂的笑声,像花朵开遍田野。

⑨土豆,是我家乡必不可少的农作物,只要有土地,乡亲们或多或少会种上土豆。 ⑩在我家乡,如果有人说你长得像土豆,请不要误会,这是人们善意的褒奖。这样温情而生动的比喻,是对你品格和性情的最高赞美。 (1)第③段写红薯、花生和白萝卜,有什么作用?

(2)第④段中作者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土豆的?试根据内容分析。 (3)请从修辞角度对文中第⑧段画线句进行赏析。

(4)作者觉得土豆有哪些“品格和性情”?借写土豆,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分析】本文主要写土豆,写了土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和性情,采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手法,作者用土豆比喻兄弟姐妹、村庄,象征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分析次要描写对象作用的能力。次要描写对象是为了衬托主要描写对象。本文主要写土豆,那么写这些事物都是为了衬托土豆。从原文中来看,“红薯一袭红袍,也算略有姿色;花生蜂腰肥臀,身材也算别致;白萝卜呢,上半身露出地面,碧绿

如翡翠,雪白肥嫩的下半截埋在土里”,都长得十分漂亮,与土豆“灰不溜秋,没有特点”形成对比,从而衬托出土豆外形平凡普通,“土”的特点。

(2)本题考查分析艺术手法的能力。注意题干问的是“表现手法”,不要局限于修辞;从整段来看,作者前半部分写的是土豆“喜欢群居”“像一个屋檐下生活的兄弟姐妹们”;后半部分则延伸到“更像山坳里我们的村庄……”“一条被踩得发白的土路,多像土豆的根茎啊。这条根,一端连着外界的精彩……一端连着父母,连着温暖的家”,可见,作者不是单纯地写土豆,而是在土豆爱群居的特征上寄寓了自己对家乡和亲情的怀念,故而采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手法,借土豆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深情。

(3)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拿出土豆,黑黑的像鹅卵石”“田黄玉般的土豆瓤”,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士豆被烧焦的外表与热腾腾可口的内在,虽然外表不起眼甚至难看,但其内在却如“田黄玉”般温润诱人,该喻体表现出作者对土豆无比的喜爱之情。

(4)本题考查赏析文学作品形象及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土豆的形象,从“它们藏在泥土里,无声无息”“土豆,灰不溜秋,没有特点”,可见它默默无闻;从“豆就像睡在泥土里的猪崽,它们以丰腴为己任,吸收着土地里的养分,吃了睡,睡了吃,只为遇见人们那丰收的喜悦的笑脸”,可见土豆具有无私奉献的品格从。作者看土豆、想士豆、挖士豆、烧士豆吃的喜悦之情,以及“在我家乡,如果有人说你长得像士豆,请不要误会,这是人们善意的褒奖……是对你品格和性情的最高赞美”可以看出作者对土豆充满了喜爱、赞美之情。作者用土豆比喻兄弟姐妹、村庄,象征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答案:

(1)写“略有姿色”的红薯,“蜂腰肥臀”的花生,上半身“碧绿如翡翠”、下半身“雪白肥嫩”的白萝卜,和其貌不扬的土豆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土豆“灰不溜秋,没有特点”,太过平凡的特点。

(2)象征(或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土豆就像山坳里的家乡——“游子永远的港湾”,一条土豆根把土豆的兄弟姐妹们联系在一起,就像家乡的土路把游子和亲人联系在一起,表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深情,“土豆”使这种情感更加具体化。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烧土豆比作黑黑的鹅卵石,把土豆瓤比作和田黄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烧土豆从外到内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土豆的喜爱之情。

(4)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和性情。表达了作者对土豆的喜爱和赞美,同时借士豆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点评】句子赏析的答题方法: 一、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 ……表达了……。 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人物描写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 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

了……表达了……。

2、景物描写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 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了……。

7.阅读李昌鹏的《梦水乡》,完成问题。

①谭晶唱《梦水乡》,里边有一句“千岛菜花黄”。惦记着这个句子,我要出发,是时候了。

②我坐在机舱里,在蓝天白云间浮想联翩,我没有动。从阳光明媚的北京到达盐城,出机舱,烟雨如幕,眼前的景象平添了几分虚幻。我上轿车,朝兴化一路奔去,微雨中,零星的油菜花沿途慢慢地开。它们花朵的粉黄,被洗得鲜洁,它提示我以清雅——这朴素的植物,它竟是无言无语。我依旧坐着,但我以八十迈以上的速度追赶着菜花,我想给车加油门,用提速拉近一片片零星的菜花,让它们聚拢,聚拢。柏油马路在纵横的田畴和晃动着亮光的河渠湖泊间穿梭,我坐车飞奔,朝着水乡兴化张开的怀抱。

③“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金黄”,默念这描绘兴化缸顾乡“千岛菜花”的妙句,你来赴水乡兴化春天的约会,你要将《梦水乡》谭晶甜美的歌声兑换成实景。千百年前,这里一代代先民水中取土,堆垛造田种菜花,才有这眼前一望无际的花照水。你无法想象,眼前这场浪漫如梦的花事,竟然有如此朴实的来头,缺田少地的水乡先民垛田成“千岛”,是为了生计,他们可能从未曾留心这盛大的美景。千百年的等待,等到一个盛世中华,我们终于重估“千岛菜花”美的价值。你感慨,大朴素和大浪漫原来隔得是如此之近。上一条篷船,水的纱巾在花间轻轻撒开,这便是蜿蜒的时宽时窄的水面了,美得你忘记荡桨。船行在水上堆满花的垛田近旁,你有逆时光滑行的感慨。耳畔恍惚中滚过一阵春雷,我想象油菜如听见一声召唤,菜花初开,纷纷顶出黄花,站上湿润的垛田。开了谢,谢了开,我在花谢花开间赶到了,花开花谢花照水,她们等着我,找到篷船上一双赞赏的眼睛。

④油菜花铺展到我的眼睛里,一片一片,无涯无际,向天边延伸。垛田为粉黄的菜花装扮,成为蓬松的绒球。与其说水分开了花,不如说花的绒球漂浮在一面巨大的水镜之中。有风吹过,你置身在一片晃动的花间,篷船起伏于水面,你摇啊摇,你身畔的花时远时近,多么清明的一个梦,这梦中散布着干净的花香、水土的气息。来到这里,你是融入了水乡的春天之中,如此简单但恍如梦境,一个原始的春天落实在了植物盛放的花朵上,而不再是节令空洞的概念。这水乡报春的油菜花盖地铺天,甚至映黄了水面,你感叹水乡带给你梦幻与真实的双重体验。

⑤如果你和我一样听着《梦水乡》来到兴化,在“美丽融进水上森林,赠你一路芬芳”的提示下,你也会出现在李中水上森林公园的栈道上。这座森林中的树木以水杉、池杉为主,据介绍说足足有一千五百亩,这是一座人工生态水上森林,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你的皮鞋叩响栈道的水杉木板,我想,你的鼻息里已全是林间草木和水土的清芬。 ⑥但你更应该乘木筏走水路,悠游于这片水上森林。水是水乡的根,乘木筏游于林间的水中,深呼吸于这天然氧吧,与这水乡特有的景观亲近。这独特体验,是别有一番情调的。木筏滑行在林间,白鹭亮翅在林梢;水面倒映着树影,白云和飞鸟的投影飘在水面弯曲的枝杈间。木筏平躺在水面上,水面几乎和你的脚底贴平,你想到童话中蚂蚁驾驶着落叶航

行。但你不用为脚下的木筏担心,木筏平稳地滑行在水中,撑掌木筏的是技术娴熟的水乡渔民,他撑木筏,你看起来觉得他甚至有些漫不经心。你知道,这你就愈发放心了,你安之若素,尽情享用这林间的“水上漂”。

⑦当你沉浸于“水上漂”的神异体验时,木筏渐入杉林深处。你回过神来,倾心林间的天籁之音。今人将“得自然之趣者”称为“天籁”,但真正的天籁之音是大自然的赠与,而非人间凡俗。一座森林被奏响了。一只白鹭单腿独立于树梢,它在唱,它优雅地慢慢飞着也唱,它恋爱了,另一只白鹭羞涩地望着它,遥相应和。它们发出的音节时而长时而短,清脆、嘹亮、婉转地拐着弯儿往你的耳朵眼里钻。更多的时候,你分不清是森林的哪里发出了声音,你不知道是哪只白鹭开唱了。在白鹭的合唱的间歇,偶尔有黑杜鹃的客串,有草鹦鹉的亮嗓。野鸭们有的在水上恋爱,有的躲在湿地的水草丛中恋爱,它们“嘎吱嘎吱”呢喃,演绎着另一个声部。

⑧在春天的水上森林公园,你“水上漂”,满怀欢欣谛听这爱的奏鸣曲,这无邪的天籁入耳,人觉得眼睛变得分外明亮,神采焕发。你怀疑,是回到了《诗经》记述的年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清澈的水,蔚蓝的天,水滨泽畔,清朗的歌,它们还给我们清澈的眼睛和心灵。

⑨我亲近水乡,水乡让我有故乡的感觉。这或许并不全因我的出生地是江汉平原。水是生命的起源,先民傍水而生,他们狩猎、捕鱼、农耕,水乡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福地,她潜藏在人类记忆的深处,像一个公共的家园或梦境,令人神往。 ⑩水乡,梦,水乡。

(1)根据短文内容,填写表格中空缺的内容。

人物活动

从北京出发

乘轿车奔向兴化

观赏千岛菜花 ③ 悠游水上森

人物心情 (或感受)

(2)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但你不用为脚下的木筏担心,木筏平稳地滑行在水中,撑掌木筏的是技术娴熟的水乡渔民,他撑木筏,你看起来觉得他甚至有些漫不经心。(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②一只白鹭单腿独立于树梢,它在唱,它优雅地慢慢飞着也唱,它恋爱了,另一只白鹭羞涩地望着它,遥相应和。(从修辞角度赏析)

(3)如何理解第③段“你感慨,大朴素和大浪漫原来隔得是如此之近”一句中“大朴素”“大浪漫”指代的具体内容?

(4)试比较本文第⑨段和链接材料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以及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点。 本文第⑨段:

我亲近水乡,水乡让我有故乡的感觉。这或许并不全因我的出生地是江汉平原。水是生命的起源,先民傍水而生,他们狩猎、捕鱼、农耕,水乡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福地,她潜藏在人类记忆的深处,像一个公共的家园或梦境,令人神往。 链接材料: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

① 惦记

迫不及待

② 感慨或赞赏、陶醉

别有一番情调

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宗璞《紫藤萝瀑布》

①表达方式相同点: 抒情、议论 。 ②表达效果不同点:

本文第⑨段 作者感慨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福地,像家园,像梦境,表达了作者对水乡的亲近、赞美及神往之情 。

链接材料: 表达了对坚强不屈、永无止境的生命的讴歌,并从紫藤萝身上得到启示: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该豁达乐观,奋发进取 。

【分析】本文写了“我”从北京出发,乘坐飞机去兴化,路途中看到油菜花所引发的感想,作者感慨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福地,像家园,像梦境,表达了作者对水乡的亲近、赞美及神往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一段中的“惦记着这个句子,我要出发,是时候了“可得:①处填惦记。根据第三段中的“你感慨,大朴素和大浪漫原来隔得是如此之近”,根据第三段中的“找到篷船上一双赞赏的眼睛”,根据第四段中的“来到这里,你是融入了水乡的春天之中”可得:②处填感慨或赞赏、陶醉。根据第六段中的“但你更应该乘木筏走水路,悠游于这片水上森林”可得:悠游水上森林。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①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看,“撑木筏”是对水乡渔民的动作描写。“漫不经心”是对水乡渔民的神态描写。他们撑木筏时虽然漫不经心,但是“木筏平稳地滑行在水中”体现了水乡渔民的技术娴熟。联系作者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水乡渔民的赞美之情,“但你不用为脚下的木筏担心”表达了作者乘坐木筏时的安心。②从修辞的角度来看,“优雅地、恋爱了、羞涩地望着它”把白鹭人格化,这是拟人的修辞。这句话表现了白鹭们以鸣叫相和的场面,拟人的应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它们和声的美妙。联系作者感情,表达了作者看到此情此景,听到白鹭和鸣时的喜悦之情。

(3)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联系第三段中的“这里一代代先民水中取土,堆垛造田种菜花,才有这眼前一望无际的花照水。你无法想象,眼前这场浪漫如梦的花事,竟然有如此朴实的来头可知,“大朴素”指的是先民水中取土,堆垛造田种菜花的朴实举动。他们当初有此举,只是为了生计,为了能活下去。根据第四段中的“油菜花铺展到我的眼睛里,一片一片,无涯无际,向天边延伸”“来到这里,你是融入了水乡的春天之中,如此简单但恍如梦境”可知“大浪漫”指的是菜花盖地铺天、恍如梦境的美妙景象。先民们朴素的行为,却创造了如此浪漫的意境,实在让人惊叹。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从表达方式上看,文本第九段中的“我亲近水乡,水乡让我有故乡的感觉”运用了抒情,表达了自己对水乡的亲近之意。“水是生命的起源,先民傍水而生,他们狩猎、捕鱼、农耕,水乡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福地”是作者生发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对水和水乡的认知。链接材料中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是作者从紫藤萝身上获得的感悟,为议论。“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表现了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与赞美,是抒情。所以两个语段都运用了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从表达效果上看,文本第九段抒发了作者对水乡的亲近与赞美、神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水是生命之源,水乡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福地。如同家园或是梦境。链接材料主要表达人生永无止境,理应坚强不屈的人

生态度。抒发的是作者从紫藤萝身上得到启示:人总会遭遇种种不幸,但这些不幸放在生命的长河里却是微不足道的。花尚且能重新开放,身为万物灵长的人当然应当豁达乐观,奋发进取。 答案:

(1)①惦记 ②感慨或赞赏、陶醉 ③悠游水上森林

(2)①动作、神态描写,“滑行”“撑掌”“漫不经心”这些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乡渔民技术的娴熟,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也表现了作者的安心。

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白鹭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白鹭应和之声的美妙,表现了作者的喜爱及内心的欢欣。

(3)“大朴素”是指先民水中取土,堆垛造田种菜花的朴实举动。 “大浪漫”是指菜花盖地铺天、恍如梦境的美妙景象。 (4)①相同之处:抒情、议论

②不同之处:本文第⑨段作者感慨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福地,像家园,像梦境,表达了作者对水乡的亲近、赞美及神往之情;链接材料表达了对坚强不屈、永无止境的生命的讴歌,并从紫藤萝身上得到启示: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该豁达乐观,奋发进取。

【点评】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

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

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

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美丽的歧视

高考落榜,对于一个正值青春花季的年轻人,无疑是一个打击。8年前,我的同学大伟就正处于这种境地。而我则考上了京城的一所大学。

等我进入大学三年级时,有一日大伟忽然在校园里寻到了我,原来,他也是北京某名牌大学的一员了。 “祝贺你———”我说。

“是该祝贺。你知道吗?两年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完了,没什么出息了,可父母对我抱有很大希望,我被迫去复读———你知道‘被迫’是一种什么滋味吗?在复读班,我的成绩是倒数第五……”

“可你现在……”我迷惑了。

“你接着听我说。有一次那个教英语的张老师让我在课堂上背单词。那会儿我正读一本武侠小说。张老师很生气地说:‘大伟,你真是没出息,你不仅糟蹋爹娘的钱,还耗费自己的青春。如果你能考上大学,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我当时仿佛要炸开了,我噌地跳离

座位,跨到讲台上指着老师说:‘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学。’说着我把那本武侠小说撕得粉碎。你知道,第一次高考我分数差了100多分,可第二年我差了17分,今年高考,我竟超了80多分……,我真想找到老师,告诉他:我不是孬种……” 3年后,我回到我高中的母校,班主任告诉我,教英语的张老师得了骨癌。我去看他,他兴致很高,期间,我忍不住提起了大伟的事……

张老师突然老泪横流。过了一会儿,他让老伴取来了一帧旧照片,照片上,一位学生正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下微笑。

张老师说:“18年前,他是我教的那个班里最聪明也最不用功的学生。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像你这样的学生,如果考上大学,我头朝地向下转三圈……’” “后来呢?”我问。

“后来同大伟一样,”张老师言语哽咽着说,“对有的学生,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们心灵的手术———你相信吗?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发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 两个月后,张老师离开了人世。

又过了4年,我出差至京,意外地在大街上遇到大伟,读博士的他正携了女友悠闲地购物。我给大伟讲了张老师的那席话……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伟突然泪流满面。 在那以后的时光里,我一直回味着大伟所遭遇的满含爱意却又非常残酷的歧视。我感到,那“歧视”蕴含着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对大伟和那位埃菲尔铁塔留影的学生而言,在他们的人生征途中,张老师的“歧视”肯定是最宝贵最美丽的。 (1)赏析句子: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伟突然泪流满面。

(2)说说划线部分句子的含义:“对有的学生,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们心灵的手术——你相信吗?”

(3)本文篇幅虽短,却富有起伏和转折,引人入胜。请举出两处。

(4)题目“美丽的歧视”,“歧视”为什么又是“美丽”的?这样取题目有什么好处? 【分析】本文主要写了张老师为了学生能够进步,不惜向学生说尖酸刻薄的话刺激学生,美丽的歧视促使大伟刻苦努力,最终考上大学。表现了张老师充满了教育智慧。 【解答】(1)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这句话对大伟是动作描写。“泪流满”,因为大伟听到了“我”转述的关于张老师所说的那席话,得知事情的真相,被张老师感动,对张老师的感激,同时为老师的去世而悲痛。

(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用“锋利的刀子”做“心灵的手术”,在这里比喻尖酸刻薄的话语促使学生奋发.上进的外在鞭策力;用激将法激发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

(3)本题考查情节分析。张老师“歧视”学生所说的话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张老师说尖酸刻薄的话刺激学生,美丽的歧视促使大伟刻苦努力,最终考上大学;大伟听到了“我”转述的关于张老师所说的那席话,同时为老师的去世而悲痛;张老师说“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发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可是两个月后,张老师就离开了人世。

(4)本题考查题目理解分析。结合“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发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在那以后的时光里,我一直回味着大伟所遭遇的满含爱意却又非常残酷的歧视。

我感到,那‘歧视’蕴含着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分析,“歧视”在这里指非常残酷、非常尖酸却充满爱意的批评。因为这种“歧视”既充满着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又“蕴含着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促使学生努力成才,所以说歧视是美丽的。 答案:

(1)动作描写。因为大伟听到了“我”转述的关于张老师所说的那席话,同时为老师的去世而悲痛。

(2)在这里喻指尖酸刻薄的话语促使学生奋发上;用激将法激发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 (3)张老师“歧视”学生所说的话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伟听到了“我”转述的关于张老师所说的那席话,同时为老师的去世而悲痛。

(4)“歧视”在这里指非常残酷、非常尖酸却充满爱意的批评。因为这种“歧视”既充满着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又“蕴含着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促使学生努力成才,所以说歧视是美丽的。

【点评】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1、人物描写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 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

2、景物描写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 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了……。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父亲是村里公认的棋王。农闲时总有人找父亲对弈。无论对方棋艺如何,父亲总是认真对待,经常让对方乘兴而来,又连输数盘败兴而去。母亲有时会劝父亲:“你就不能让着人家一点?这么不给人家面子,以后谁还理你!”父亲扬起眉毛说:“不给面子,找我下棋的人也没少,还越来越多呐!”

②我从小就被父亲带入讲智谋、拼勇气、权取舍的象棋世界。起初我分不清“马别腿”,也不懂各兵种的配合,一味追求杀得痛快,往往为了吃一个棋子而损失惨重,于是悔棋成了家常便饭。父亲尽管无奈,也只能苦笑着同意。等我完全学会规则,父亲的态度就变了。一次对弈前他严肃地跟我说:“从今天开始,我让子不让棋。让几个子、让什么子,你说了算,一旦开始下棋,你必须落子无悔,我也决不手软。”我嘴上应承,心里却不以为意。一阵拼杀,我的“将”被逼得走投无路,我又习惯性地悔棋,父亲坚决不同意。母亲没好气地说父亲:“跟个孩子较什么真,你让他一步不行吗?”父亲说:“那不行,棋有棋的道,下棋讲究个落子无悔,为啥?棋子落地,板上钉钉。现在我让着他,以后谁让着他啊!”母亲摇了摇头,只得转而安慰我:“咱不跟他玩了,就知道欺负孩子。”母亲的话像催泪弹,我的眼泪立刻涌了出来,我哽咽着对父亲说:“再也不跟你下棋了。” ③总角小儿撑不过两天,又求着父亲下棋。父亲欣然同意,但声明仍要落子无悔。父亲前两天说的那番话我听得懵懂,倒也隐约明白了,不敢再漫不经心。

④高三下学期,我开始变得焦虑。脑中经常出现同学们不眠不休学习的画面,我愈加烦躁。尽管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学习,最终我还是落榜了,感觉希望从此破灭了,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父亲若无其事地说:“大小伙子哪能整天在家里睡觉啊,起来跟爸杀几盘。”我置若罔闻。父亲不肯罢休,一边摆棋一边说:“你说这些棋子,‘车’能疾行千

里,‘马’可蹄踩八方,而小‘卒’只能一步一步挪动,为什么还需要小‘卒'呢?”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又不好意思问。父亲看了看沉默的我说:“你可别看轻了小‘卒',虽然它每次只能走一步,却只进不退。对弈搏杀,往往是一“卒'决胜负。你要是不服气,就来试试!”

⑤明知父亲用了激将法,我还是忍不住接了招。谁知一连下了五局,倒有三局栽在了小“卒”上。我盯着棋盘发愣,父亲笑着说:“意外吧?‘过河卒子当车使',‘过河'对卒子来说是一道坎儿。你现在就是小‘卒’,没过去这道坎儿。怎么样?敢不敢再做一次小‘卒'?”我瞬间感觉自己灰暗的世界“仿佛若有光”,用力点了点头。

⑥我如愿考上理想院校。倏忽间十多年过去了,整日为工作和生活所累,回家探望父母的次数屈指可数。不料父亲突然大病一场,为照顾他,帮他进行康复训练,我把父母接到了身边。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父亲基本恢复了行动能力,只是记忆力大不如前。改善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病人多动脑,我第一反应就是多陪父亲下棋。

⑦可是下棋时我才发现,以前那个“乡村棋王”不见了,此刻的父亲拿起棋子半天不知该落往何处。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就发牢骚:“爸,跟您下棋真急死人!”父亲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嗫嚅着说:“我不想走错了悔棋。”我突然想起当年父亲教我下棋的情景,不禁鼻子一酸。羞愧、难过、( ),一起涌上心头。

⑧后来父亲拿起棋子不知道该放哪儿时,我就指给他一个可以吃到我棋子的地方,又假装懊悔地说:“哎呀,我太大意了。”父亲赢了我,总会露出开心的笑容,话也多起来。母亲背着父亲对我说:“我都能看出来你是让着他,你忘了当初他不让你了?”

⑨我笑而不答,心里说:当初他不让我,是教我守棋道,这里面是有“义”的啊!今天我让着他,正是以“义”报之。棋中不仅有道、有理,其实更有“义”••••••

(取材于风疏的文章)

(1)文章写了“我”跟父亲下棋的往事以及其中的人生感悟:儿时下棋,① 父亲不许“我”悔棋 ,让“我”懂得守信的处世之道;高考失利,父亲以小“卒”为喻激励“我”,让“我”明白了② 面对挫折决不退缩 的道理;父亲生病后,③ “我”故意让父亲赢棋 ,是因为“我”领悟到棋中更有“义”。

(2)如果要在第⑦段画线句的括号内再补充一个词,你会填写什么词?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3)请从“棋义”和“棋王”中选择一个作本文的题目,并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分析】本文记叙了小时候,“我”跟父亲学下棋,父亲教育“我”要“落子无悔”;“我”高考失利,父亲以“小卒只进不退”启发“我”在学习上面对挫折决不退缩;十多年后父亲生病,“我”陪父亲下棋故意让他。表达了“我”对父亲的赞美、敬佩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此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事件,第①至③段写小时候,“我”跟父亲学下棋,父亲教育“我”要“落子无悔”;第④至⑤段写高中时,“我”高考失利,父亲以“小卒只进不退”启发“我”在学习上面对挫折决不退缩;第⑥至⑨段写十多年后父亲生病,“我”陪父亲下棋故意让他。

(2)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分析。阅读第⑦段,本段主要写父亲病愈后,“我”和他下棋的事,父亲因为生病反应迟钝,下棋时不知棋子该落何处,“我”抱怨父亲,他嗫嚅着说:

“我不想走错了悔棋”,此情引起作者“我”的感触:羞愧、难过、敬佩,一起涌上心头。羞愧,因为自己对父亲没有耐心;难过,因为父亲已经渐渐衰老;敬佩,因为父亲虽然年老生病记忆力衰退,但始终没有忘记遵守棋道,要“落子无悔”。题目已给出“羞愧、难过”,补充“敬佩”,并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文章标题拟定。题干备选“棋义“和“棋王”两个题目都可以,只要理由解释恰当即可。示例一:选“棋义”。全文围绕“义“来组织材料。小时候父亲教“我”下棋“落子无悔”是“棋义”。高考失利,父亲以“小卒只进不退”鼓励“我”遇到困难不退缩,这是“棋义”。父亲生病后,“我”故意让棋,则是我对父亲的“义”。“义”的精神贯穿全文,所以选“棋义“为题,点明、凸显文章主旨。

示例二:选“棋王”。开篇就写“父亲是村里公认的棋王”他棋艺高超,并且遵守棋道,并用棋道教育子女成长:“落子无悔”教育孩子为人要诚信;“小卒只进不退”教育人遇到困难不退缩。老年生病后下棋,即使记忆力衰退,但他依然能坚守棋道。他在我心中是真正的“棋王”。文章以“棋王”为题,凸显父亲的形象,意蕴丰富,主旨鲜明。 答案:

(1)①父亲不许“我”悔棋;②面对挫折决不退缩;③“我”故意让父亲赢棋。 (2)敬佩;病中的父亲记忆力衰退了,却始终不忘棋道,让“我”由衷敬佩。

(3)示例一:选“棋义”。父亲教“我”下棋,更教“我”做人之道,教育“我”成长,这是父亲对“我”的“义”;为了帮父亲康复,“我”故意让棋,这是“我”对父亲的“义”。以“棋义”为题,点明了文章主旨。

示例二:选“棋王”。父亲不仅棋艺高超,更深明棋中蕴含的道理,并用这些道理教育“我”成长;而“我”后来以“义”报答父亲也正是父亲教育“我”的成果。父亲堪称“棋王”,以此为题突出了父亲的形象,表意含蓄,令人回味。

【点评】解答梳理情节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句,筛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借钱上学 蔡永平

①喜庆的年味还未消散,开学的日子已经逼近,愁绪压上我的心头。我在县城读书,开学要交六百多元报名费,这数额对窘迫的家来说,宛如门前高耸的大山。

②邻居马三当护林员,他“月月有麦儿黄”,我每年的学费都是向他借的。为答谢马三,父亲承揽了他家的农活,母亲承包了他家的针线活。可这年母亲和马三婶拉话儿,跟她辩白了几句,惹恼了他们。父亲去马三家借钱,马三黑了脸:“养条狗它也知道向主人摇尾巴。哪有钱借给你呀!”父亲的脸像被人掴了一掌,酱紫成猪肝色。

③春雪下个没完没了。冒着风雪,我和父亲去了另一个有“麦儿黄”的乡干部刘干事家。暖烘烘的屋里,刘干事斜躺在火炕上,喝着酥油茶,听着收音机里的评书。我们父子俩像做错事的学生,站立在火炕前。父亲吞吞吐吐地向刘干事借钱,他喷口烟,望着腾升的烟圈,懒洋洋地说:“这钱你猴年马月能还上呀,供不起就不要上学了。”我窘得恨不能地

上有一条缝让我钻进去,赤红着脸的父亲咬牙说:“就是吃糠咽菜,我也要供孩子上学!”父亲用粗糙的大手拉起我的手,冲出屋子冲进茫茫风雪中。

④父母求遍村里人家,只凑到了三百元。母亲哭丧着脸说:“去城里亲戚家碰碰运气吧!”

⑤天蒙蒙亮,我和母亲踏着厚雪上路。风呼啸,雪打脸,我的心似冰坨。山路陡滑,母亲一瘸一拐向前赶。母亲腿痛,是生我三天后就下地干活落下的月子病。我搀扶着母亲,跌跌撞撞走了三个多小时,才赶到公路边。年节的客车里塞满了人,客车鸣着笛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母子相依,站立成两尊雪雕。衣服湿透,身子冰冷,脚失去知觉,肚子咕咕叫,肚皮几乎贴到脊背。捱到下午三点多,几乎虚脱了的我们才挤上一辆客车。我拼力挺直腰板,扶着瑟瑟发抖的母亲。车内人贴人,挤成“相片”。

⑥天黑下来我们赶到了位于城郊的小舅家。小舅很高兴,但舅母却对我们不理不睬。之前小舅三十岁还娶不到媳妇,眼看要打光棍母亲多方央求,才让小舅做了上门女婿。母亲和小舅是同母异父的姐弟,两人年龄相差大,外婆死得早,母亲把小舅当儿子一样疼爱。晚饭是猪肉面片,饿极了的我,没尝出味道就“咕噜噜”两碗下肚。我起身要去盛饭,母亲咳了一声,用眼神制止了我,我不情愿地放下碗。母亲端着碗和小舅的丈人拉话儿,吃得很慢。吃了一碗,母亲说胃疼不舒服,便放下了碗。趁舅母和小舅的丈人不在屋里,母亲向小舅借钱,小舅低头嗫嚅地说:“家里的事老汉说了算,我没办法。”母亲叹息:“我知道你的难处,在家嘴要甜,腿要勤,伺候好老的、小的。”

⑦那晚,困乏的我,头一挨枕头就“呼呼”睡着,可母亲却辗转反侧了一夜。

⑧第二天,我们坐车去姑妈家,这是最后一丝希望了。姑妈一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母亲提起借钱,姑父捻着胡须沉吟半天:“家里的钱要买骡子,你家草驴产骡娃子,给我们留着吧。”母亲褶皱的脸笑成一朵绽放的花,赶忙应承:“留着,我们家草驴产的骡子一个赛一个好,干活老实肯下力。孩子,记住姑爹的好!”我冰坨般的心里瞬间照进一束明亮温暖的春阳。

⑨窘迫的日子里,父母艰难地供我上学,我亲历了其间的苦涩,对学业更用功了。同时我也懂得人要怀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在我成为一名教师后,我总是尽我所能去帮助贫困学生。

⑩又是开学季,孩子们漾着灿烂的笑容走进校园。我为孩子们生活在这幸福的时代而由衷地高兴,“两免一补”、营养餐改善计划等惠民政策的实施,为孩子们的求学之路铺满阳光。

(选自《春城晚报》2021年3月2日,有删改)

(1)借钱受挫后,父母的表现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2)文章第⑤段写了什么内容?在文章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⑧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母亲褶皱的脸笑成一朵绽放的花赶忙应承:“留着,我们家草驴产的骡子一个赛一个好,干活老实肯下力。孩子,记住姑爹的好!” (4)请简要分析作者写作此文的用意。

【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记叙了“我”借钱上学的事情,表达了“我”对父母在

窘迫日子里仍然艰难供自己上学的感激,人要常怀善良、感恩的心,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的心声以及对国家实施惠民政策,为贫困孩子铺平求学之路的高兴之情。父亲向邻居马三和乡干部刘干事借钱都被拒绝,求遍村里人家,只凑到了三百元。无奈之下,母亲只能带“我”到城里亲戚家去碰碰运气。母亲和“我”去小舅家借钱,结果被拒绝了,去姑妈家借钱,姑父答应把钱借给“我们”。长大后,“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贫困学生。 【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概括。结合“马三黑了脸:‘养条狗它也知道向主人摇尾巴。哪有钱借给你呀!’父亲的脸像被人掴了一掌,酱紫成猪肝色”“懒洋洋地说:‘这钱你猴年马月能还上呀,供不起就不要上学了。’我窘得恨不能地上有一条缝让我钻进去,赤红着脸的父亲咬牙说:‘就是吃糠咽菜,我也要供孩子上学!’父亲用粗糙的大手拉起我的手,冲出屋子冲进茫茫风雪中”可知,被邻居马三拒绝后,父亲的脸酱紫成猪肝色;受到乡干部刘干事奚落后,父亲赤红着脸,拉着“我”冲出屋子,冲进风雪中。结合“那晚,困乏的我,头一挨枕头就‘呼呼’睡着,可母亲却辗转反侧了一夜”可知,在小舅家借钱无果后,母亲辗转反侧了一夜。

(2)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及段落作用的分析。结合“天蒙蒙亮,我和母亲踏着厚雪上路”“母子相依,站立成两尊雪雕”“捱到下午三点多,几乎虚脱了的我们才挤上一辆客车”可知,这部分叙述了母亲和“我”起早冒雪进城借钱,路上忍冻挨饿地等车坐车的经历,写出了母亲和“我”在雪天里等车坐车的艰辛。母亲和“我”是为了坐车去城里借钱,等车坐车如此艰难更突出了窘迫日子里父母供“我”上学的艰难与苦涩。

(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定及赏析。“母亲褶皱的脸笑成一朵绽放的花”描写的是母亲的神态,“留着,我们家草驴产的骡子一个赛一个好,干活老实肯下力。孩子,记住姑爹的好”是人物的语言,因此第⑧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母亲和“我”到姑妈家借钱,此时姑父答应借钱,这里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当时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4)本题考查对作者写作用意的理解。结合“窘迫的日子里,父母艰难地供我上学,我亲历了其间的苦涩,对学业更用功了”可知,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对父母在窘迫日子里仍然艰难供自己上学的感激;结合“同时我也懂得人要怀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在我成为一名教师后,我总是尽我所能去帮助贫困学生”可知,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人要常怀善良、感恩的心,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的心声;结合“我为孩子们生活在这幸福的时代而由衷地高兴,‘两免一补’、营养餐改善计划等惠民政策的实施,为孩子们的求学之路铺满阳光”可知,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对国家实施惠民政策,为贫困孩子铺平求学之路的高兴之情。 答案:

(1)被邻居马三拒绝后,父亲的脸酱紫成猪肝色;受到乡干部刘干事奚落后,父亲赤红着脸,拉着“我”冲出屋子,冲进风雪中;在小舅家借钱无果后,母亲辗转反侧了一夜。 (2)这部分叙述了母亲和“我”起早冒雪进城借钱,路上忍冻挨饿地等车坐车的经历。这部分内容写出了母亲和“我”在雪天里等车坐车的艰辛,突出了窘迫日子里父母供“我”上学的艰难与苦涩。

(3)运用了神态和语言描写,写出了母亲听到姑父答应借钱给“我们”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4)示例:表达了对父母在窘迫日子里仍然艰难供“我”上学的感激;表达了人要常怀善良、感恩的心,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的心声;表达了对国家实施惠民政策,为贫困孩子铺平求学之路的高兴之情。

【点评】解答信息筛选题,需要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筛选范围,再从中筛选。若答案有多个要点,注意分点作答。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汪曾祺

①沈先生逝世后,傅汉斯、张充和从美国电传来一副挽辞。字是晋人小楷,一看就知道是张充和写的。词想必也是她拟的。只有四句: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②这是嵌字格,但是非常贴切,把沈先生的一生概括得很全面。

③沈先生少年当兵,漂泊转徙,很少连续几晚睡在同一张床上。吃的东西,最好的不过是切成四方的大块猪肉(煮在豆芽菜汤里)。行军、拉船,锻炼出一副极富耐力的体魄。二十岁冒冒失失地创到北平来,举目无亲。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经常为弄不到一点东西“消化消化”而发愁。冬天屋里生不起火,用被子围起来,还是不停地写。我1946年到上海,因为找不到职业,情绪很坏,他写信把我骂了一顿,说:“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实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枝笔,怕什么!”他在信里说了一些他刚到北京时的情行。——同时又叫三姐从苏州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安慰我。他真的用一枝笔打出了一个天下了。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那么多的学问,真是一个奇迹。

④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但是写东西不是很快的,从来不是一挥而就。他年轻时常常日以继夜地写。他常流鼻血。血液凝聚力差,一流起来不易止住,很怕人。有时夜间写作,竟至昏倒,伏在自己的一摊鼻血里,第二天才被人发现。我不就亲眼看到过他的带有痕迹的手稿。

⑤。沈先生爱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原稿,一改再改,天头地脚页边,都是个性的字迹。蜘蛛网似的,这里牵出一条,那里牵出一条。作品发表了,改。成书了,改。看到自己的文章,总要改。有时改了多次,反而不如原来的,以至三姐后来不许他改了(三姐是沈先生文集的一个极其细心、极其认真的义务责任编辑)。

⑥他很爱自己的家乡。他的《湘西》《湘行散记》和许多篇小说可以作证。他不止一次和我谈起棉花坡,谈起枫柳坳……一到秋天满城落了枫树的红叶。一说起来,不胜神往。八十岁那年,和三姐一同回了一次凤凰,领着她看了他小说中所写的各处,都还没有大变样。他在家乡听了傩戏,这是一种古调犹存的很老的弋阳腔。打鼓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对年轻人打鼓失去旧范很不以为然。沈先生听了,说:“这是楚声,楚声!”他动情地听着“楚声”,泪流满面。他的家乡每年有人来看他,沈先生非常亲切地和他们谈话,一坐半天。每当同乡人来了,原来在座的朋友或学生就只有退避在一边,听他们谈话。

⑦沈先生的家庭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家庭,随时都在亲切和谐气氛中。两个儿子,小龙小

虎,兄弟怡怡。他们都很高尚清白,无丝毫庸俗习气,无一句粗鄙言语,他们都很幽默,但幽默得很温雅。一家人于钱上都看得很淡。《沈从文文集》的稿费寄到,九千多元,大概开达家庭会议,又从存款中取出几百元,凑成一万,寄到家乡办学。

⑧沈先生对青年的帮助真是不遗余力。他对学生的作品细心修改,寄给相熟的报刊,尽量争取发表。他这辈子为学生寄稿的邮费,加起来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抗战时期,通货膨胀,邮费也不断涨,往往寄一封信,信封正面反面都得贴满邮票。为了省一点邮费,沈先生总是把稿纸的天头地脚页边都裁去,只留一个稿芯,这样分量轻一点。稿子发表了,稿费寄来,他必为亲自送去。李霖灿在丽江画玉龙雪山,他的画都是寄到昆明,由沈先生代为出手的。我在昆明写的稿子,几乎无一篇不是他寄出去的。

⑨沈先生也有生气的时候,也有极度烦恼痛苦的时候,在昆明,在北京,我都见到过,但多数时候都是笑眯眯的。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子。只有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

⑩他的丧事十分简单。他凡事不喜张扬,最反对搞个人的纪念活动。反对“办生做寿”。他生前累次嘱咐家人,他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但火化之前,总要有一点仪式。有一些景仰他的人是未接通知自己去的。不收花圈,只有约二十多个布满鲜花的花篮,很大的白色的百合花、康乃馨、菊花、菖兰。参加仪式的人也不戴纸制的白花,但每人发给一枝半开的月季,行礼后放在遗体边。不放哀乐,放沈先生生前喜爱的音乐,如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等。沈先生面色如生,很安详地躺着。

⑪我走近他身边,看着他,久久不能离开。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

(选自《汪曾祺经典散文精选》,有删改)

(1)联系全文,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品读文中画线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他的原稿,一改再改,天头地脚页边,都是个性的字迹。蜘蛛网似的,这里牵出一条,那里牵出一条。(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只有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请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3)结合文章内容,对沈先生“亦慈亦让”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4)张楠、冯秋实在《沈从文作为三个层面的人》一文中说:“我们也看到了一位文学大师的一颗赤子之心。”请结合你的读书体验和人生经历,谈谈你对“赤子之心”的理解。 【分析】本文记叙了沈先生逝世后,傅汉斯、张充和的挽辞“只有四句: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引出下文对沈先生的回忆。赞扬了沈先生心系家乡、慈爱温雅、淡泊名利、豁达乐观、低调纯朴的高尚品质。

【解答】(1)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傅汉斯、张充和的挽辞“只有四句: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照应文题“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点明主旨;统领全文;引出下文对沈先生的回忆。

(2)①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修改的字迹比作蜘蛛网,生动形象地表现沈先生对文稿的精细修改,体现沈先生精益求精的文学创作精神。

②本题考查句子理解。“只有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意思是人应笑看得失,淡泊名利;“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是说人应怀一颗纯净之心。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①“沈先生听了,说:‘这是楚声,楚声’他动情地听着‘楚声’,泪流满面”,体现他心系家乡。②“沈先生的家庭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家庭,随时都在亲切和谐气氛中”“《沈从文文集》的稿费寄到,九千多元,大概开达家庭会议,又从存款中取出几百元,凑成一万,寄到家乡办学”,体现他慈爱温雅与淡泊名利。“沈先生对青年的帮助真是不遗余力。他对学生的作品细心修改,寄给相熟的报刊,尽量争取发表”,体现他对晚辈的慈爱和提携。“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子”,体现他豁达乐观。“他生前累次嘱咐家人,他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体现他低调纯朴。

(4)本题考查阅读拓展。结合自身经历,从做人、做事等方面阐述“赤子之心”的内涵(如初心,纯洁,执着等),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照应文题,点明主旨;统领全文;用张充和的挽辞引出下文对沈先生的回忆。 (2)①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沈先生对文稿的精细修改,体现沈先生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

②人应怀一颗纯净之心,笑看得失,淡泊名利。

(3)①沈先生听楚声动情流泪和亲切接待同乡人,体现他心系家乡。②沈先生的家庭氛围亲切和谐与将稿费寄到家乡办学,体现他慈爱温雅与淡泊名利。③沈先生帮助青年修改和邮寄作品,体现他对晚辈的慈爱和提携。④沈先生喜欢笑,体现他豁达乐观。⑤沈先生嘱咐家人从简办丧,体现他低调纯朴。

(4)示例:通过本文的学习,我觉得“赤子之心”就是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就是好客善施,待朋友是君子之交;就是对金钱看得很淡;就是温良友善,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渣滓。

【点评】人物形象分析的答题方法:1、结合对人物描写的分析。人物描写细分为: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2、结合人物所做的事。3、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4、概括人物性格时一定要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在概括人物性格时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概括。

12.阅读杨建的《石魂》,完成问题。

①六爷是村里的能匠,神着哩。山上滚下的一块石砣子,溪水冲出的一个石疙瘩,六爷看了,都遇见宝贝似的,原本无神的眼睛便慢慢放出光来,那张爬满皱纹的脸上,就像菊花瓣样舒展开来。他近摸摸,远瞧瞧,左量量,右敲敲,能琢磨上大半天。不几日,那石头就不是石头了,变成了谁家摆放着的器物——石磨、石磙、石臼、石杵、石猪槽。古朴,粗粝,简陋。

②这些东西,都出自六爷之手,极为特别。磨盘正面应该是平凹的,六爷却在上头凿上一只石蛙,就是那简陋粗重的石磙,六爷也会在两头刻上飞禽走兽。有一回,我看着看着就咕哝了一句:“凿上这些玩意有何用,再怎么着,它也只是舂米磨浆呀。”六爷斜瞥了我

一眼嘴上不说什么,也不拿正眼瞧我。

③那时候村里人穷,家用的器物,尽是木匠做的,篾匠打的,石匠凿的。六爷的活儿,一年到头就满满的了。可是,再忙,六爷也不会为赶工,把活儿做粗了。我每回看到他,他都是衣着褴褛,满身尘土,石雕般的脸上滚着大颗的汗珠,挥动着钎锤,不紧不慢地凿.着,琢着,磨着。 .....④村长看六爷手头活多,忙不过来,就劝他收个徒弟。六爷也不想让手艺断在自己手里,就收了一个。那徒弟脑门活络,在入了门道那会儿,东家里来了一个看风水的先生,六爷的徒弟看那风水先生干活不用出力不用流汗,耍耍嘴皮子就来钱,就玩笑地问风水先生收不收徒弟呀,不想这话刚好被六爷听了,第二天,六爷就让徒弟收拾东西走人了。 ⑤六爷从此就再没收过徒弟。手上凿出这么多的石具,他已经知足。八月十五来时,人们高高兴兴地捣着麻糕。这是六爷最爱看到的,村人们一边捣臼边拉呱的场景,会让(A)六爷露出孩子般的笑。

⑥六爷从十八岁开始学艺,锤子凿子跟了他五十年,没停歇过一天。就是到了花锤举不高钢钎拿不稳的岁数,也没歇手的打算。只是,六爷越来越觉得请他的东家少了,他凿的东西越来越没用场了,村里丢弃的石具也越来越多了。“你六爷是不是不中用了?”六爷抬起无神呆滞的双眼,这样问我,有好多次。

⑦那一年,村里开始有古董贩子走动,有人竟盯上六爷凿的那些笨家伙,有的人家还真拿它卖了钱。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六爷知道有人在贱卖他凿的石器,跳也似的扛上把锄头,横立村口,怒目圆睁。我看了这架式,就劝六爷:“六爷,让他们拉走吧!好歹也有人当宝贝疙瘩藏着,有人看个稀奇啊,总比让人敲了当墙脚石好呀!”(B)六爷这才慢慢垂下眼皮,极不情愿地挪开身子。

⑧随着最后一件石器被运出村去,六爷就大病一场,躺在床上半月起不了身。我六奶奶抹着泪说:“这老头,这关怕是挺不过去了!”

⑨病了多天的六爷,忽一日猛地从床上一弹而起,搬出他那已经锈迹斑斑的钎锤,上了南山石场。我六奶奶满脸惊慌:“这老头莫非是石魂附身了?”村人们也惊奇不解:“六爷这是要干啥去呀!”

⑩几天后,我上山看到那凸凹不平的石场里,六爷正在夕阳的余晖下,神情肃穆地在挥锤凿石。六爷赤着上身,那古铜色的皮肤在夕阳下油亮油亮的,他那躬身举锤凿石的姿势,在余晖里投下个硕大而凝重的身影。我在远处默默地看了好一会儿,我想,如果能把六爷这个造型凝固下来,那也是一件绝好的石艺品啊!

⑪十天以后,大伙看着六爷上山,却再也没见到他下山来。当村人们上山寻找时,却见到六爷安然地伏倒在他那尊雕件上。

⑫我是在后来才看到六爷那件尚未完成的石雕的。未到跟前,我就被那尊石刻惊住了,六爷雕刻的,正是我那天看到的,他在夕阳余晖下,心无旁骛挥锤雕凿的造型!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爷从十八岁就开始学艺,与石头打交道,一直到年老,都没有歇手的打算。 B.小说中写“我”多次与六爷进行对话,但他对“我”所说的话总是不予理会,这体现了

六爷的个性古怪偏执,令人难以亲近。

C.“我”是小说的线索,通过“我”将六爷给人凿石、痛心石器被弃被卖、为自己凿石像等情节串联起来,使情节集中紧凑。

D.标题“石魂”虽然语言简洁,但震撼读者心灵。一个“石”字表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个“魂”字则体现了主人公醉心于石艺的献身精神。 (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我每回看到他,他都是衣着褴褛,满身尘土,石雕般的脸上滚着大颗的汗珠,挥动着钎锤,不紧不慢地凿着,琢着,磨着。 ...①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句子 ②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文章第④段对徒弟这一人物的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A)处,第⑦段(B)处描写分别表现了六爷怎样的心理?

(5)小说的结尾意蕴丰富试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分析】本文记叙了六爷从十八岁就开始学艺,与石头打交道,一直到年老,都没有歇手的打算。表现了六爷热爱石雕工艺,赞美了六爷高贵的品质和精湛的技艺。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CD.正确;

B.有误,“总是不予理会”“体现了六爷的个性十分偏执,令人难以亲近”错误。依据原文“我看了这架势,就劝六爷:‘六爷,让他们拉走吧!好歹也有人当宝贝疙瘩藏着,总比让人敲了当墙脚石好呀!’六爷这才极不情愿地挪开身子”可知,“我”的建议得到了六爷的回应,他并不是“总是不予理会”。并且六爷不理会,是因为他对“我”所说的话不赞同,表现了六爷高贵的品质和精湛的技艺。 故选:B。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①“石雕般的脸上滚着大颗的汗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六爷的脸比作“石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六爷在雕石时的专注、认真。

②运用动作描写,连用“凿着,琢着,磨着”等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六爷雕石过程的认真、细致。

(3)本题考查次要人物作用分析。“那徒弟脑门活络,在入了门道那会儿,东家里来了一个看风水的先生,六爷的徒弟看那风水先生干活不用出力不用流汗,耍耍嘴皮子就来钱,就玩笑地问风水先生收不收徒弟呀”写徒弟虽聪明但想不劳而获,不是真正喜欢石雕工艺,从侧面衬托出六爷热爱石雕工艺、踏实的品质。

(4)本题考查人物心理分析。A“八月十五来时,人们高高兴兴地捣着麻糕。这是六爷最爱看到的,村人们一边捣臼边拉呱的场景”,表现了六爷看到人们捣着麻糕,一边捣臼边拉呱的场景非常高兴、欣慰。

B“有人竟盯上六爷凿的那些笨家伙,有的人家还真拿它卖了钱”六爷一次非常生气、愤怒,“六爷,让他们拉走吧!好歹也有人当宝贝疙瘩藏着,有人看个稀奇啊,总比让人敲了当墙脚石好呀”,“我”说得很有道理,六爷又无奈、没有办法。

(5)本题考查小说结尾意蕴探究。结合“我是在后来才看到六爷那件尚未完成的石雕的

““正是我那天看到的,他在夕阳余辉下,心无旁鹜挥锤雕凿的造型”分析,正是六爷对石艺喜爱甚至痴迷的表现,是六爷对传统工艺的传承。结合开头“六爷是村里的能匠,神着哩”及标题“石魂”分析,照应开头及标题,使文章结构紧凑。结合文本后半部分内容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石雕技艺一步步在消退,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六爷以这样的形式走完自己的人生,引发人们的思考,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如传承传统工艺、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手艺人等。“他在夕阳余辉下,心无旁骛挥锤雕凿的造型”,正是作者呼吁传承保护传统工艺的心声。 答案: (1)B

(2)①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六爷在雕石时的专注。

②动作描写,“凿着”“琢着”等一系列动词,写出六爷雕石的认真、细致。

(3)写徒弟虽聪明但想不劳而获,不是真正喜欢石雕工艺,从侧面衬托出六爷热爱石雕工艺、踏实的品质。 (4)A:欣慰;B:无奈

(5)①该句写的是“我”看到六爷雕刻的自我形象时的情形及感受。它带给“我”的是一种震撼,体现出“我”对六爷毕生追求石刻艺术的敬佩之情。②凸显六爷对石刻艺术的执着,这与其徒弟要向风水先生拜师、人们随意丢弃或卖掉石刻品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当下民族传统工艺无人传承的痛心,从而揭示了小说的主题。③六爷未完成的石雕是六爷自己心无旁骛挥锤雕出的造型,既让人眼前一亮,又让读者陷入思考,“未完成”则体现了作者对传承民族传统工艺的呼唤。

【点评】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故乡的风 杨俊文

①锦州风大。

②童年记忆里的风,有时在耳际嘶鸣,双眼便旋即做出眯起的样子,像是担心那里的尘沙,还会吹进我的眼里。我知道这是瞬间的幻觉。

③最初,我对风的色彩的识别是黄色。其实,风不该有颜色,即使有,也是人的赋予,比如,风从海洋上吹过,说风是蓝色;从森林里吹过,就是绿色;从雪山上吹过,就变成了白色。而家乡的风,与其他地方的风明显不同﹣﹣﹣﹣它个性十足,生猛异常。那时,还没听过“沙尘暴”这个词,只知道“刮黄天儿”,风刮起,天空一片昏黄。

④故乡的风之所以气势恢宏,是其中的沙尘充当了风的武器。那时的风与沙尘,像是从未分开过。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的摊板,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偶尔看见骑自行车的人,在风里歪扭一阵之后,不得不屈尊下驾,吃力地推车前行。有时在教室里正聚精会神地听讲,风猛然用力,让玻璃飞出窗框,在书桌上和地上“哗”

地破碎。

⑤我和同伴对风的防御,最早使用的是风镜。顾名思义,风镜就是防风的眼镜。玻璃镜片在细细的钢丝框上,四周有密织的布罩,两端用皮筋连接,套在头上拉至眼部,风便吹不着眼睛了。每副风镜五分钱,后来有了塑料的镜片,价格要高出很多。戴风镜并不完全是为了防风,重点是防风里的沙子。

⑥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戴风镜了。与书包一样,风镜是每个学生的“标配”。走进教室,摘下风镜,两眼周围湿湿的,时间久了,眼部泛出两个浅白的圈圈。在风大的季节,走在上下学的路上,自然躲不过风的袭扰。风从对面来,尘沙吹打在风镜上,会有“沙沙”的声响,眼前的路变得模糊不清。不知道何为“能见度”,只觉得路不在脚下。当我习惯地背过身去,风会把衣襟高高掀起,裤子突然变得异常肥大。沙粒打在后背上,能听见密密的“啪啪”声,仿佛是一阵暴雨的吹打。

⑦城南的小凌河岸,是放风筝的去处。小凌河在明朝开始有好听的名字,被称为“凌川”“锦水”。童年时听老人说,锦州有“八景”,其一便是“锦水回纹”。我没看过有回纹的锦水,只看过它在雨季里咆哮,而雨季一过却干涸得滴水皆无。河的南岸几乎没有人烟,无水的河道与河岸连在一起,放风筝则视野开阔。我仅放过一次风筝,地点就在那里。记得那只风筝是用牛皮纸糊成的很大的“鹰”,父亲为之费了多半天的时间。放风筝前,我找来好几个伙伴,想在他们面前炫耀一番。乘着晚秋的偏北风,“鹰”很快飞起来了,飞到河道的上空,颇有搏击长空的英姿,伙伴们开始欢呼。

⑧年少不懂气象知识,也不知道其他地方,风是否也是这样的刮法。故乡在渤海湾处,气候本该沾个湿润才是,但在记忆中,却是年年风干、风大、风多。冬天刮大北风,能把厚厚的棉衣打透。好不容易昐来春天,万物复苏之时,却正是风大恣肆之日。夏季虽闷热,但风小,算是快乐时节。秋天一来,风比春天更甚。那时,没读过清代学者孙星衍的“莫放春秋佳日过”,要是读过并懂其意,定会说他胡言乱语。长大后,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沾衣欲显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便从心底仰羡江南,忽然觉得自己“生不逢地”。

⑨原以为,故乡风的大小怕是不易改变了。但故乡人却不甘心,坚持数年植树造林。上小学时,老师带学生植树,边植树边说,树多了,长高了,风就跑了。

⑩一种向往久了,便会跑进梦里。我多少次做过江南的梦,虽然是文字里的江南,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有茂林修竹、碧水微风,着实让我兴奋一阵。当然,故乡是变不了江南的。故乡的人也许和我一样,少不了做江南的梦。

⑪梦做着做着,故乡竟然有了梦里的轮廓,大概是经过了四十年的光景,那轮廓渐渐清晰,渐渐现出了树,现出大片大片的密密的林,覆盖在城的周围,漫过山峦,漫过村庄,一直漫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⑫数不清的风筝,还在空中飘飞。河岸,确切地说是河的两岸,已被装点出缤纷的色彩。弯曲的小路,顺着河流蜿蜒伸展,间或有大片的绿草和好多种树。河水很是平静,像是过去的一切不曾发生过。波光微微泛动,明亮而安谧,倒映的绿荫加重了几层水色。看得出来,流水不再是河道上的匆匆过客。鳞次栉比的高大楼宇,被纵横交错的黑色路面,分割成鲜亮的组群。

⑬梦里有的,连连飞来眼底;梦里没有见过的天鹅,竟也成群飞来,栖落在城区的偏北一

座新建水库的上游。因此,那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天鹅湖。灰鹰、苍鹭、鸥鸟、秋鸭……追逐着从水库里流淌出的小凌河的浪花。

⑭故乡的风,依然在四季里行走,从未停歇,但它已失去身披黄色的凶猛。穿过成荫的绿树,送来阵阵洁净的清爽,露出透明的形态。记忆中和现实,故乡的风究竟形态如何,又会带来怎样的回味和感受,也许,只有故乡人知道……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8月4日)

(1)文章以“故乡的风”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2)简要分析第⑨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从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角度,说说第⑤自然段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效果。 ②联系上下文,从表达方式或表达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⑫自然段画线句子。 (4)概括文章主旨,并探究其中反映出的时代精神。

【分析】这篇文章以“故乡的风”为线索,回忆了儿时上学面临风沙的艰辛,放风筝的快乐,故乡人植树改变家乡的梦想,以及后来故乡人梦想的实现。表现了家乡今昔的变化,表达作者对家乡人民成功治理风沙的赞美与内心的喜悦。

【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作用分析。阅读全文,作者写作的内容都与“故乡”有关,抒情的对象是“风”,可见标题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再读文本,其中回忆的内容都与“风”有关,又可见标题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而作者又是借故乡风的变化,来表达对故乡人的赞美,所以它还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

(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个角度来回答。第九段位于文章的中间部分,在结构上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段也不例外;“原以为,故乡风的大小怕是不易改变了”承接上文写故乡风的生猛异常;“但故乡人却不甘心……”转折,引出下文写故乡对风沙的治理。从内容上看,此段与下文形成对比,为经过治理故乡发生巨变作铺垫。

(3)①本题考查表达方式及作用分析。综合运用了记叙和说明两种表达方式,“我和同伴对风的防御,最早使用的是风镜”是记叙,“顾名思义,风镜就是防风的眼镜。玻璃镜片在细细的钢丝框上,四周有密织的布罩,两端用皮筋连接,套在头上拉至眼部,风便吹不着眼睛了。每副风镜五分钱,后来有了塑料的镜片,价格要高出很多。戴风镜并不完全是为了防风,重点是防风里的沙子”是说明,让读者清楚明白了什么是风镜及其风镜的构成、戴法、作用、价格和发展。

②本题考查句子赏析。题目要求从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中任选﹣个角度来理解。如:从表现手法来看,这个句子运用的是对比,“过于的一切”即第七段记忆中小凌河河水的.“干涸”“咆哮”的景象,与现在小凌河河水的“平静”“安谧”的景象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故乡变化的巨大,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喜悦。

(4)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概括与精神内涵理解。这篇文章先写记忆里的风,有时在耳际嘶鸣,风强劲有力,有时裹挟着尘沙,年年风干、风大、风多。便从心底爷羡江南。可是在坚持数年植树造林下,经过治理家乡发生的巨大的,从而歌颂改革开放的成就。“时代精神”可从环境治理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绿色环境可以让人心情愉快,生活幸福等方面来谈。

答案:

(1)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本文的行文线索;作者情感寄托的载体。

(2)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故乡风大,引出下文写故乡的治理。

(3)①综合运用了记叙和说明两种表达方式,让读者清楚明白了什么是风镜及其风镜的构成、戴法、作用、价格和发展。

②示例一:(表达方式)景物描写。本句描写了波光泛动、绿荫倒映的小凌河河水,反映出故乡的人们通过对风沙的治理,环境发生了惊人的转变,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 示例二:(表现手法) 对比。“过去的一切”指第⑦段中记忆中小凌河河水的“干涸”“咆哮”,与现在水凌河河水的“平静”“安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故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

示例三:(表现手法) 动静结合。“泛动”“倒映”和“平静”“安谧”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小凌河的美景图,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

(4)主旨:作者通过“风”这一特有的元素,展现出故乡的变化,歌颂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巨大成就。

时代精神:改革开放带来福祉;绿水青山就是(胜过)金山银山;绿色环境带来幸福生活;建设美好家园。

【点评】文章标题可能有的作用: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3、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4、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江西西部有明月山,藏于湘赣之间,不为人识。当地政府恨世人不识璧中之玉,闺中之秀,便邀海内外作家记者团作考查之游。

②头一日,游人工栈道,乘缆车登顶,云绕脚下,雾入衣襟,游者不为所动;第二日,看大庙,殿宇巍峨,新瓦照人,更不为动。当晚,人走一半。

③第三日,微雨,主人再邀所余之人作半日之游。无车无马,徒步爬山。一入山门,立见毛竹数竿,有两握之粗。青绿滚圆的竹面上泛出一层细濛濛的白雾,竹节处的笋叶还未退净,一看就是当年的新竹。但其拔地接天,已有干云捉月之势。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纷纷冲上去照相。然后开始爬山。

④路沿峭壁而修,左山右河。山几不见土石,全为翠竹所盖;河却无岸无边难见其貌,其实就是两山间一谷。谷随山的走势成之字形,忽左忽右,渐行渐高。谷间只有四样东西:竹、树、石、水。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好一幅深山秋景图。石头一色青黑。大者如楼,小者如房,横空出世,杂布两岸。有那顺洪水而流落谷底者,无论大小皆平滑圆滚,俯仰各态。雨濛濛,似下非下,湿衣润肤。正行间,路边有一石探向谷中,四围藤树横绕围成天然扶栏,好个“一石观景处”,凭“栏”望去,只见竹浪层层,..满川满山,一直向天上翻滚而去。近处偶有一枝,探向林外,正是苏东坡诗意“竹外一枝....斜更好”。竹子这东西无论四季,总是一样的青绿,永葆青春朝气。大家就说起苏东坡,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说到城里菜市场上卖的竹笋。主人见我们对竹感兴趣,突然

说:“你们知道不知道,这竹子是分公、母的?”我们一下子静了下来,都说不知。他说:“你看,从离地处起往上数,找见第一片叶子,单叶为公,双叶为母。”众人大奇,拨开竹子一找,果然单双有别。我自诩爱竹,却还不知这个秘密。大家又问,这有何用?“采笋子呀!山里人都知道,只有母竹根下才能挖到笋子。”原来,这山不只是为了人看的。

⑤等到又爬了几里地,过了一座吊桥,再折上一段石板路,半天里忽一堵石壁矗立面前,壁上有瀑布垂下,约有几十层楼房那么高。石壁的背后和四周都簇拥着绿树藤萝,如一幅镶了边的岩画,而画面就是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它不像我们在长江或黄河边,看大浪东去,浩浩千里,而是银河泻地,雪浪盖顶。我自然无法接近水边,只试着往前探了一点身子,便有湿云浓雾猛扑过来,要裹挟我们上天而去。我赶紧转身向后,这时再回望来路,只见云雾倏忽,群山奇峰飘忽其上,古庙苍松隐约其间。近处谷底绿竹拍岸,流水奏琴,偶有一束红叶,伏于石间,如夜间火光之一闪。

⑥这时,主人在下面半山腰的一间石室前招手,待我们款款下来,他已设好茶桌。茶备两种。一为当地的黄豆、橙皮、姜丝所制,驱寒暖胃,咸辣香绵,慢慢入心;而另一种则为山上采的野茶,清清淡淡,似有似无,就如这窗外的湿雾。我们都不再说什么,只是端着杯子,静静地望着远处。许久,不知谁喊了一声:“天不早了,该下山了。”我说:“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

(选自《把栏杆拍遍》)

(1)本文详细描写雨中徒步爬明月山的经过,作者最后说“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阅读第③—⑥段,揣摩作者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有哪些。 (2)联系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①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只见竹浪层层,满川满山,一直向天上翻滚而去。 ......

②请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从修辞运用角度)

我自然无法接近水边,只试着往前探了一点身子,便有湿云浓雾猛扑过来,要裹挟我们上天而去。

(3)文章第②段写到游人第一天不为所动,第二天人走一半,在文中有何作用? (4)“所感”是游记的灵魂。下列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方式?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第④段划线句:原来,这山不只是为了人看的。

链接材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梁衡《壶口瀑布》)

①表达方式: 议论 ②表达效果不同点:

第④段划线句: 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表明不仅有自然美景供人欣赏,还有提供笋子等物产资源,表达作者对明月山的赞美之情 。

链接材料: 表现黄河的个性是柔中带刚的,蕴含着无穷的力量,黄河的个性也是在巨石的逼迫、抵拒中最终铸就的。说明“未经磨难不成材”的道理 。

【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文中描写了“我”应当地政府邀约到明月山游览,在这里看到许多美丽的景物“竹”“树”“石”“水”,景色各异,使“我”流连忘返,表达“我”对明月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从第③段的“竹节处的笋叶还未退净,一看就是当年的新竹。但其拔地接天,已有干云捉月之势。众人精神为之一振”可以概括出,毛竹拔地接天,让人精神振奋;从④段的“谷间只有四样东西:竹、树、石、水。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好一幅深山秋景图”可以概括出:深山秋景图令人赞叹不已;“正行间,路边有一石探向谷中,四围藤树横绕围成天然扶栏,好个一石‘观景处’,'凭栏’望去,只见竹浪层层,满川满山,一直向天上翻滚而去。近处偶有一枝,探向林外,正是苏东坡诗意‘竹外一枝斜更好’”。“竹子这东西无论四季,总是一样的青绿,永葆青春朝气”可以概括出:“一石观景处”可以远眺、近看永葆青春朝气的翠竹;从“原来,这山不只是为了人看的”可以概括出,山行让我们增长了竹子方面的见识;“来年春天吃笋子”让人期待;从⑤段的“石壁的背后和四周都簇拥着绿树藤萝,如一幅镶了边的岩画,而画面就是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它不像我们在长江或黄河边,看大浪东去,浩浩千里,而是银河泻地,雪浪盖顶”可以概括出: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让人震撼;从⑥段的“待我们款款下来,他已设好茶桌。茶备两种。一为当地的黄豆、橙皮、姜丝所制,驱寒暖胃,咸辣香绵,慢慢入心;而另一种则为山上采的野茶,清清淡淡,似有似无就如这窗外的湿雾”可以概括出,主人热情设茶款待充满温馨。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①“层层”的意思是一层又一层,“满”是充满的意思,“翻滚”是翻飞滚动的意思,写出了竹子之多,之繁茂,它们“永葆青春朝气”,表达了作者对竹的赞美之情。只见竹浪层层,满川满山,一直向天上翻滚而去。

②用“猛扑“裹挟”来形容湿云浓雾,是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湿云浓雾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云雾的气势汹涌,表达作者对眼前这幅“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的赞美。 (3)本题考查文章写作手法分析。结合文章第③段的“第三日,微雨,主人再邀所余之人作半日之游”到第⑥段的“我说:‘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可以看出,第②段写到游人第一天不为所动,第二天人走一半,是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使文章在情节.上跌宕起伏,富有变化,突出了我们对第三日的自然风光的沉醉之情。 (4)本题考查表达方式与作用比较分析。①都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是议论的表达方式;②第④段划线句:“这山不只是为了人看的”,表明了山的功能不仅是观赏,结合文中的“采笋子呀!山里人都知道,只有母竹根下才能挖到笋子”可以看出,它还可以引发人的探究,向人们提供丰富的物产资源;链接材料:点明了黄河的特点:博大宽厚、柔中有刚、勇往直前,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精神的赞美之情。 答案:

(1)①毛竹青绿,拔地接天,让人精神振奋;②深山秋景图令人赞叹不已;③“一石观景处”可以远眺、近看永葆青春朝气的翠竹;④主人让我们增长了竹子方面的见识;⑤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让人震撼;⑥主人热情设茶款待充满温馨;⑦来年春天可以吃鲜笋,值得期待。

(2)①“层层”“满”“翻滚”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竹子茂密而壮观的特点,体现作者感染到青春朝气。

②“猛扑”“裹挟”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湿云浓雾”气势汹涌,动态感十足,简直像是要猛扑过来把人带走,表达作者对这幅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的赞美。 (3)示例一:运用对比(或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前两天游人“不为所动”,与下文写第三天雨中爬山众人精神为之一振形成反差,表明自然风光胜过人工景点的感触。 示例二:运用对比(或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前两天游人走了一半,为下文写第三日爬山游玩蓄势,这样写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使读者恍然大悟,印象深刻。

(4)表达方式:议论

本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表明不仅有自然美景供人欣赏,还有提供笋子等物产资源,表达作者对明月山的赞美之情。

链接材料:表现黄河的个性是柔中带刚的,蕴含着无穷的力量,黄河的个性也是在巨石的逼迫、抵拒中最终铸就的。说明“未经磨难不成材”的道理。 【点评】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本身:如词语的感情色彩(贬词褒用、褒词贬用)、词语的语体色彩(方言、口语、书面语)、叠词的节奏韵律美、形容词的生动优美、动词的具体凝练传神等。

(2)答题模式:效果词(形象生动、准确传神等)+结合词语的语境义+作者的思想感情。

(3)联系句子所涉及人物的深层感情,有时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

1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三沙岛上抗风桐

①天是湛蓝的天,海是碧澄的海,地是透绿的地。这里是美丽的海南省三沙市,宛如纤尘不染的世外桃源,一踏上这片土地,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

②然而,三天两晚的三沙之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不是这里的碧海蓝天,也不是这里的海鸟白沙,而是一种树,一种深深扎根海岛的常绿乔木,它叫抗风桐。

③人生第一次来到三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下飞机,好友老冯就热情地领着我们来到海边喝茶。这是一片林荫,炙热的阳光和强烈的紫外线被挡住了,我坐在藤椅上,海风吹过,心中无比惬意。我打量着四周,却发现这片树林与以往见到的都不一样,它们叶子并不浓密,树冠连成一片,树干挺拔向上。

④“它们叫抗风桐,”老冯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接着说:“还有个名字叫麻枫桐,印度洋海岛常见的树种,我国的台湾和西沙群岛也很多,根系发达,枝干粗大,台风也奈何不了它们!”

⑤抗风桐?这是第一次听说的树名。我起身走近一棵,仔细打量它。它枝干白中透灰,胸径足有四五十厘米,高有十几米。叶对生,呈椭圆形,两面都覆有一层嫩绿而晶亮的薄蜡。

⑥老冯告诉我,2013年9月底,风力超过15级的强台风“蝴蝶”登陆三沙,岛上的椰子树、木麻黄、土枇杷、南洋杉、苦楝、榄仁等,一夜之间,有的被拦腰折断,有的被连根拔起,还有的已然踪影全无,唯有抗风桐在台风中傲然挺立。虽然有的枝干折断,但这些

掉在地上的枝干却在不久后又长出了新根,发出了嫩绿的新芽,成了抗风桐的“新生代”。

⑦听了老冯的介绍,我不禁对眼前的这些抗风桐肃然起敬。我想,它正是以这样伟岸的身躯、粗壮的枝干,护卫着南海星罗棋布的岛屿与礁盘;正是以这样巨大的叶冠、翠绿的叶片,装点着三沙的绿色;正是以这样纵横交错的根系,深扎在砂岩中,任凭海水侵蚀,高温烘烤,坦荡着生就的倔强与从容。

⑧第二天一大早,红日从南海的天际线刚刚升起,我们乘坐冲锋舟从永兴岛来到赵述岛。据说,有关南海诸岛的潮涨潮落景、金戈铁马事、波涌浪卷情,几乎都可以在赵述岛上领略和参悟。

⑨一到赵述岛码头,渔民符名友热情地迎接我们。坐上他的电瓶车,穿过一片椰林,绕过一座海水淡化处理厂和一幢幢渔民新居,来到一排树前停了下来。我一看——抗风桐! ⑩当初,符名友的爷爷响应国家开发海岛的号召来到赵述岛,那时这里还是一座荒岛。渔民的渔船是小小的木帆船,稍有风浪便不敢出海。改革开放后,赵述岛上成立了管委会和党工委,政府为渔民修建了港湾,帮助渔民贷款购置了排水量很大的渔船,渔民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渔民们拆旧房建新房,全岛48户渔民,家家都住上了新屋。海岛周边的海堤用钢筋水泥加固了,道路也拓宽了。岛上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种上了一排排、一片片的椰子树、木瓜、榄仁和抗风桐。

⑪符名友如数家珍般讲述着,这时,一束阳光穿过抗风桐的枝叶,正好打在他胸前的党徽上,格外明亮,分外醒目。

⑫边上的渔民告诉我,符名友今年46岁,14岁时就跟着爷爷的脚步,从老家琼海迁到了赵述岛。他驾驶渔船风里来雨里去,已在岛上工作生活了32年。三沙的人,出海如同出征,保家就是卫国。符名友不仅是一位渔民,还是南海前哨一名耕海守海的警民联防志愿者。一直以来,经常有特工装扮成渔民驾船来西沙海域“捕鱼”。符名友对海上情况时刻关注和警惕,只要发现异常,不管白天黑夜,不怕风高浪急,就立刻向派出所报告。由于表现突出,他被当地边防派出所评为治安联防积极分子。2019年7月1日,他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⑬此刻,看着眼前的符名友,我发现他俨然就是一棵扎根三沙的“抗风桐”,狂风吹不倒、恶浪冲不垮!

⑭在赵述岛,像符名友一样的共产党员共有11人,他们个个都是“抗风桐”,他们党支部就是一片“抗风桐林”。

⑮将要离开三沙的时候,我心中萌发了一种难以名状的眷恋。这天一早,我独自来到抗风桐林。朝霞把南海映照得一片火红,抗风桐林就像覆盖上了一层金光。抚摸着抗风桐伟岸的身躯,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它的仰望和崇敬。它不畏强暴,台风刮不倒;它不怕艰苦,贫瘠砂岩把 根扎;它自强不息,折断枝叶还发芽;它无私奉献,甘洒绿荫护岛礁。 ⑯抗风桐,我心中的英雄树!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开头描写了三沙市宛如“世外桃源”,交代了抗风桐的生长环境。 B.麻枫桐生长在海岛上,能抵抗台风的侵袭,在三沙被叫做“抗风桐”。 C.为响应国家开发海岛的号召,符名友的爷爷是最早来到赵述岛的人。

D.像符名友一样生活在南海诸岛的渔民,自觉担负起了耕海守海的义务。

(2)文章第⑥段写到:强台风“蝴蝶”登陆三沙,岛上的椰子树、榄仁等树木的遭遇,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请简要概括文章第⑩段主要内容。

(4)第⑪段独句成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说说文章第⑫段以“边上的渔民”的视角叙述了符名友的事迹,有什么效果? (6)文章结尾,为什么作者会发出“抗风桐,我心中的英雄树”的赞叹?

【分析】文章开头描写了三沙市宛如“世外桃源”,交代了抗风桐的生长环境。突出抗风桐枝干粗壮、根系发达,有极强的抗风性特点,表现了海岛上的渔民就像抗风桐一样坚守着祖国海疆;海岛上的共产党员个个都是“抗风桐”,党支部就是一片“抗风桐林”。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BD.正确;

C.有误,结合原文“当初,符名友的爷爷响应国家开发海岛的号召来到赵述岛,那时这里还是一座荒岛”,可知选项“符名友的爷爷是最早来到赵述岛的人”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作用分析。结合“老冯告诉我,2013年9月底,风力超过15级的强台风‘蝴蝶’登陆三沙,岛上的椰子树、木麻黄、土枇杷、南洋杉、苦楝、榄仁等,一夜之间,有的被拦腰折断,有的被连根拔起,还有的已然踪影全无,唯有抗风桐在台风中傲然挺立”分析,强台风登陆,把抗风桐的傲然挺立与岛上其他树种的遭遇作对比,突出表现了抗风桐强壮、坚韧的特性。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那时这里还是一座荒岛……改革开放后,赵述岛上成立了管委会和党工委……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渔民们拆旧房建新房,全岛48户渔民,家家都住上了新屋。海岛周边的海堤用钢筋水泥加固了,道路也拓宽了。岛上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种上了一排排、一片片的椰子树、木瓜、榄仁和抗风桐”,可见本段主要写渔村的历史与变化。

(4)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承接上文;“正好打在他胸前的党徽上”突出符名友的党员身份;为下文叙述符名友先进事迹,生活经历作铺垫;为下文作者的赞叹蓄势。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作用分析。以旁人的口吻叙述,更加真实可信,勾勒出符名友生活经历,表现了他热爱海岛坚守海岛的共产党员形象。

(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我打量着四周,却发现这片树林与以往见到的都不一样,它们叶子并不浓密,树冠连成一片,树干挺拔向上”,可知抗风桐和作者以往看到的不一样;结合“我国的台湾和西沙群岛也很多,根系发达,枝干粗大,台风也奈何不了它们”“我想,它正是以这样伟岸的身躯、粗壮的枝干,护卫着南海星罗棋布的岛屿与礁盘”,可知抗风桐枝干粗壮、根系发达,有极强的抗风性,守护着海岛;结合“正是以这样纵横交错的根系,深扎在砂岩中,任凭海水侵蚀,高温烘烤,坦荡着生就的倔强与从容”,可知抗风桐有着坚强从容、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海岛上的渔民就像抗风桐一样坚守着祖国海疆;结合⑬⑭段内容,可知海岛上的共产党员个个都是“抗风桐”,党支部就是一片“抗风桐林”。 答案:

(1)C

(2)强台风登陆,把抗风桐的傲然挺立与岛上其他树种的遭遇作对比,突出表现了抗风桐强壮、坚韧的特性。 (3)渔村的历史与变化。

(4)①承接上文;突出符名友的党员身份;为下文叙述符名友先进事迹作铺垫。 (5)真实可信,表现了他热爱海岛坚守海岛的共产党员形象。

(6)抗风桐和作者以往看到的不一样;抗风桐枝干粗壮、根系发达,有极强的抗风性,守护着海岛;抗风桐有着坚强从容、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海岛上的渔民就像抗风桐一样坚守着祖国海疆;海岛上的共产党员个个都是“抗风桐”,党支部就是一片“抗风桐林”。 【点评】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16.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炊烟是引我回家的路

艾科

①儿时贪玩,和伙伴们一起疯耍时,往往就忘了回家的时间,所以每到饭点,大人都会扯着嗓子沿村吆喝自家孩子回去吃饭,那景象就像一台正在上演的地方大戏,锣鼓点一阵紧过一阵,主角你方唱罢我登场,声浪一山更比一山高。对于久唤不回的孩子,家长抓住现行后,则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连同“拳打脚踢白眼怒骂”齐齐上阵,直至把孩子“押解”回家为止。

②母亲高兴时,做好了饭也会沿着村路扯着嗓子呼喊我的乳名叫我回家吃饭;她心绪倘若不佳,则会置在外面疯玩的我于不顾,默不作声地和父亲一起享用饭食,待他们酒足饭饱后,只在锅里留下一些“残羹冷炙”供我回来充饥;最糟的时候,母亲吃过饭,非但不给我留下一粒米或半块馍,还会命我靠墙而站抑或跪地反思,让我长好按时回家吃饭的记性。久而久之,为了及时回家吃饭从而规避母亲的惩戒,我渐渐多了一个心眼——我选择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玩耍,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瞅一眼矗立在厨房屋顶上的那个青砖烟囱,看烟囱里面是否冒出了袅袅炊烟。炊烟一出,说明母亲已经开始烧锅做饭,而我也要做好回家吃饭的准备了,以免过时不候,罚站伺候。

③母亲总是在夏收和秋收两季脾气暴戾。农闲的时候,她的心情出奇地温和,每次做好了饭,都会不厌其烦地满村唤我回家吃饭,所以在她心情愉悦的时节里,我可以肆无忌惮地到处玩耍,从来不用谨小慎微地观察家中那个耸入天际的烟囱何时冒烟。我可以堂而皇之地跟随小伙伴跑到离家一里路之遥的小河边,看小伙下河摸鱼老汉划船撒网,看妇女河边浣衣鸭群水中嬉戏。有时抬头明明看到远方的乡村上空,已有屡屡炊烟升起,甚至还有若隐若现的饭香,伴着乡间微风徐徐飘入鼻端,我也丝毫不以为意,并且继续心无旁骛地欣赏河中的景象。直至母亲戴着头巾、围着围裙、几步一声地过来喊我回家吃饭,我才会懒洋洋地起身,迈着依依不舍的步伐返回。

④我扯着母亲那散发着油烟与柴木气味的衣襟,蹦蹦跳跳地跟随她沿着乡村土路往家走,

刚刚走到院落门口,清晨四散而去的鸡鸭全都一股脑蜂拥而来,它们叽叽嘎嘎、咯咯嗒嗒地围拢在梧桐树下,等待主人抛撒食粮。它们认识母亲,就像我认识引我回家的炊烟一样。母亲径直走到厢房屋里的粮囤旁,分别舀出一瓢专门存储的干瘪的玉米和小麦,然后往梧桐树下扬手一撒,那些饥饿如狼的家禽便会倏然飞扑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争抢饭食。母亲伸着食指点数完家禽的数量后告诉我:“你看,鸡鸭尚且知道定时回来吃食,你就不能也像它们一样,到了饭点就回家吗?没有手表不是理由,屋顶上的烟囱里啥时候冒烟,你能看不到吗?”听完了母亲的训导,我努起嘴巴告诉她:“以后我会注意观察咱家的烟囱的,尽量不再让你满村吆喝我回家吃饭。”

⑤其实,我挺惧惮母亲生气时的样子的,所以有时在出门玩耍之前,我都会事先溜进厨房,偷看一眼锅灶前面堆放的是什么柴火,以期到时能够辩识家里的烟囱会冒出什么样的炊烟。经验告诉我,如果母亲用的是干燥的豆秸或劈柴烧火做饭,那么烟囱里面就会冒出不易察觉、接近透明的烟缕;如果使用稻草或尚未干透的柴禾烧锅,那么烟囱里则会冒出浓烈稠密的黑烟。然而很多时候,这些草木“燃料”释放出的烟缕全都大同小异,仅仅通过“外形”并不足以判别是不是我家的烟囱里冒出的炊烟,所以为了精准起见,我还要额外记住我家在这座村落里所处的大概位置。这样一旦发现乡村上空有炊烟升起,即可大致判别是不是母亲开始烧饭了。如果确定不是,便可继续疯玩,否则就要主动提前回家,以规避母亲的训斥和惩罚。

⑥长此以往,村里的伙伴们大都练就了准确判定自己家里什么时候开始烧饭的“超能力”,冒烟的烟囱有时就像上课的铃声,它悄无声息地掌控着我们回家吃饭的节奏。如此天长日久,伙伴之间也形成了一起玩耍、共同观察、相互提醒的团结协作精神。在结伴玩耍的孩童里,不管是谁,一旦看到村落上空有炊烟升起,就会根据烟缕的大致方位提醒“相关”孩童回家吃饭。我经常在伙伴们的提醒下“安全”回到家后,看见母亲不是在烧锅,就是在摆放桌椅准备吃饭。有时看母亲一人忙不过来,我就会主动上前帮忙,以讨其欢心。

⑦流萤如线岁月如梭,转眼二十多年过去,生活业已发生巨变。如今,村民们大多都在使用清洁能源烹饪一日三餐,乡村昔日炊烟袅袅的景象也已不复存在。故乡的楼高了,路宽了,景美了,人少了,更静了,没有了聚集玩耍的孩童,便没有了唤儿回家吃饭的慈母声声。可是站在成年后的某个人生路口蓦然回首,更加怀念的,依然是那段炊烟引我回家吃饭的童年时光。

(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2021年04月27日14版)

(1)本文以“炊烟是引我回家的路”为题有何妙处? (2)品味语言。

①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 ②请分析下面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母亲径直走.到厢房屋里的粮囤旁,分别舀出一瓢专门存储的干瘪的玉米和小麦,然.后往梧桐树下扬手一撒,那些饥饿如狼的家禽便会倏然飞扑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争.抢饭食。

(3)本文第④段为什么要描写鸡鸭等家禽蜂拥到母亲身边等待主人抛撒食粮的情景? (4)本文第②段画线句和链接材料的画线句都是写长辈惩罚小辈。他们的出发点有何异

同?

【链接材料】何满子不穿花红兜肚,奶奶气得咬牙切齿地骂他,手握着擀面杖要梆他,还威吓要三天不给他饭吃。原来,这条兜肚大有讲究。何满子是个娇哥儿,奶奶老是怕阎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听说阎王爷非常重男轻女,何满子穿上花红兜肚,男扮女妆,阎王爷老眼昏花地看不真切,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摘自刘绍棠《蒲柳人家》)

(5)本文结尾写如今故乡的情况有何作用?

【分析】本文记叙了儿时的“我”贪玩,饭点时总是让母亲吆喝才能回家。表现了母亲娴熟、勤劳、能干、教子有方以及“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写出乡村昔日炊烟的已不复存在,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标题作用分析。把“炊烟”比作“引我回家的路”,设喻新颖,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炊烟”是本文的行文线索;“炊烟”承载着母亲对“我”的爱和“我”对母亲的思念,对童年时光的怀念,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2)①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大人都会扯着嗓子沿村吆喝自家孩子回去吃饭,那景象就像一台正在上演的地方大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人吆喝自家孩子回去吃饭的场景比作一台地方大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人吆喝孩子回家时声音的洪亮、此起彼伏和场景的壮观,表现了大人们吆喝孩子回家时心里的急切之情和对孩子的疼爱之情。

②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分析。“舀”“撒”是动词,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喂家禽时动作的娴熟,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以及“我”对母亲勤劳、能干特点的肯定与赞美之情。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母亲伸着食指点数完家禽的数量后告诉我:‘你看,鸡鸭尚且知道定时回来吃食,你就不能也像它们一样,到了饭点就回家吗?没有手表不是理由,屋顶上的烟囱里啥时候冒烟,你能看不到吗’听完了母亲的训导,我努起嘴巴告诉她:‘以后我会注意观察咱家的烟囱的,尽量不再让你满村吆喝我回家吃饭’”,为后文母亲借此教导我到了饭点要回家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教子有方。

(4)本题考查阅读比较。异:文母亲惩罚“我”是为了让“我”长好按时回家吃饭的记性,教导“我”到了饭点要回家;链接材料结合“何满子不穿花红兜肚”,可知奶奶惩罚何满子是为了让何满子穿花红兜肚。

同:他们的惩罚都是出于对晚辈的疼爱、关系和爱护,都是为了孩子好。

(5)本题考查文章结尾段作用分析。内容上:如今的故乡和从前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那里再没有昔日的炊烟袅袅,也没有母亲的呼唤,突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童年时光的怀念。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标题,首尾呼应。 答案:

(1)概括了文章内容,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暗含主题,对乡村炊烟的怀念,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2)①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人吆喝孩子回家时声音的洪亮和场景的壮观,表现了大人们吆喝孩子回家时心里的急切和对孩子的疼爱。

②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喂家禽时动作的娴熟,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以及“我”对母亲赞美之情。

(3)为后文母亲借此教导我到了饭点要回家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教子有方。

(4)异:文母亲惩罚“我”是为了让“我”长好按时回家吃饭的记性;链接材料奶奶惩罚何满子是为了让何满子穿花红兜肚。 同:他们的惩罚都是出于对晚辈的疼爱。

(5)内容上:深化主题,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乡村昔日炊烟的已不复存在,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结构上:总结全文,与前文相照应。 【点评】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本身:如词语的感情色彩(贬词褒用、褒词贬用)、词语的语体色彩(方言、口语、书面语)、叠词的节奏韵律美、形容词的生动优美、动词的具体凝练传神等。

(2)答题模式:效果词(形象生动、准确传神等)+结合词语的语境义+作者的思想感情。

(3)联系句子所涉及人物的深层感情,有时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

17.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阮直

①《中国诗词大会》自开播以来,拥有极高的收视率,这让节目的策划者也始料未及。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而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②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且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 ③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

④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

⑤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化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⑥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

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⑦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远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⑨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

(1)中国诗词大会有极高收视率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D ...A.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人心里,诗词是主旋律。 B.诗词能让人面对困境时得到心灵安慰。

C.节目能让亿万观众回味背过的古诗词,重温心底的古典韵致。 D.诗歌在中国古典文化作品中价值大于小说和散文。 (2)下列对文化自信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古典诗词让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 B.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C.古典诗词营造的意境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到贡献。

D.“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意在告诉我们要用行动来坚定文化自信。 (3)作者提倡重温经典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 ...A.人们很少读书,尤其是诵读古典诗词。 B.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精神和审美表达。

C.重温经典是我们心灵的追求和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柱。 D.古典诗词蕴藏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

【分析】本文开篇从《中国诗词大会》入手,提出问题,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阐述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的三个意义,最后阐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BC.正确;

D.有误,选项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有极高收视率的原因之一,可知错误。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CD.正确;

B.有误,结合“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可知选项不准确。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有误,⑦“人们很少读书,尤其是诵读古典诗词”,于文无据; BCD.正确。

故选:A。 答案: (1)D (2)B (3)A

【点评】要想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次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1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复活半刀泥 明前茶

①跟随半刀泥的传承人老万去淘古瓷片,绝对要早起。早春,凌晨五点半,东方的云彩上刚吐出一线深橘红,瓷器早市就开张了。老万竖起他的招风耳,守着摊贩将古瓷片从麻袋里倒出来的那一瞬间,在密集的哗哗声中,忽然,他耳朵上的茸毛竖起:“停,停一下!”摊贩住手,老万眼尖手快,从一堆瓷片中捡出好几片来,他摊开它们,一一询价,摊贩早就摸准了他的脾气,直接把猛地看上去没啥花样的两片捡出来,递到老万手上:“都晓得你搞半刀泥都着魔了,还跟我装。这样,480块钱一片,你要刻出好花样,给我留一个茶盏,我来买。”

②老万露出无奈的笑,付钱,背过身去却一脸的愉悦,开始边走边哼唱虞姬的唱词:“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他一边哼唱,一边举起瓷片对着初升的太阳望。我终于瞧见了瓷片上暗藏的乾坤:瓷片对光一照,里面的虚实纹样都透了出来,果然有梅枝,有雀鸟,..

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③老万说:“半刀泥技法的老祖宗,就是宋瓷,准确地说,就是这种南宋青白瓷。当年,匠人以刀作笔,在干燥后的素坯上刻画出一面深一面浅的凹面与线条,就像书法中的浓墨与枯墨一样,有深有浅,再施釉后高温烧成,这种刻法,让青白瓷对光一照,上头刻绘的莲花、竹叶、昆虫和小鸟,都好像是纸窗上的投影,既活灵活现,又像浮动在空虚中,好比月光下的幻影。我淘了几百片宋瓷,再也瞒不了人。摊贩们也敬重手艺人,给我时价打八折,让我买得痛快。”

④我不免好奇:“宋瓷倒出来的声响与众不同?”老万说:“当然,就算与宋同时代的金,留下的瓷片倒出来也会哗哗作响,宋瓷细腻坚牢,倒出来是‘呯呯’声,听音可辨,这就像生西瓜和熟西瓜的差别。”

⑤青白釉上的半刀泥工艺,原本早已失传,是老万的师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依靠翻阅史料、捡拾残瓷,一个人悟出门道后慢慢恢复的,这门工艺的难处就是:要让青白瓷发出美玉才有的透光感,坯要极薄,刻刀要在极薄的坯体上游走雕刻,还要一刀下去,刻出深浅有别的凹面来,考验的不仅是审美与刻工,还有匠人控制紧张感的能力。“我跟师傅初学时,一拿起刻刀来就忍不住喉头‘咕咚咕咚’作响,师傅说,一感觉到自己在咽口水,手上的劲就有可能使偏了,所以,心无旁骛很重要,你一心一意去感受那些块面,那些线条,刻莲花时能闻到莲香,刻小虫时能感受到触须的弹动,能感受到秋虫的喜怒哀乐,你沉浸其中,就会忘了手上的刻刀有千钧重,忘了咽口水,你就逐渐上道了。”老万说。

⑥这个悟道的过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二十年前,师傅带着小万,四处去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看扎灯,观玉雕,玩剪纸,瞧得最多的竟是皮影戏。皮影人偶的戏服、冠冕、动作,透过暖暖的光线投射到屏幕上,忽然让小万看到了各种运刀的可能性:挑、剔、顿、挫、拉圆、捺方,露峰起笔、侧锋运笔、出锋收笔。看完皮影,再回去看宋代的残瓷,更是豁然开朗,连千百年前匠人运刀时,心中是畅快还是愁苦,都一目了然。 ⑦二十年过去了,小万成了老万,也开始收徒弟。老万把自己收藏的瓷片归了档,学着师傅的样儿,让徒弟观瓷片,写两个月的心得体会,再来跟他使刻刀。

⑧他两年前收了一位京都大学的老教授当徒弟。老万约他谈了三次,看了日本教授的书法作品,同意了。拜师当天,老教授对着比自己小九岁的老万平心静气行大礼,敬茶,老万挺直脊背,泰然地受了礼。他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受这份礼,而是代表所有掌握了半刀泥技术的工匠在受这份礼,包括那些在宋瓷片上留下清雅、自在、随性之刀笔,却已经消失在历史云烟中的无名匠人们。

(选自《文汇笔会》,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老万竖起他的招风耳是为了能辨别出宋瓷的声响。 B.第②段中的省略号在文中表示省略了哼唱的唱词。 C.老万自己悟出门道后,终于复活了半刀泥的工艺。 D.第⑤段老万说的话点出了学习半刀泥工艺的要领。 (2)根据下列时间提示,概括与老万有关的内容。

二十年前,老万① 跟着师傅四处感受光影艺术,努力悟道 ;两年前,老万② 收了一个日本徒弟,坦然接受徒弟大礼 ;早春时节,老万③ 到古瓷市场淘到心爱的古瓷片 。

(3)结合上下文品析词句。

①第②段中的加点词“乾坤”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②品析文章第④段中画线处对老万的语言描写的妙处。

(4)第⑥段写到:“这个悟道的过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说如何理解这句话。

(5)老万、老万的师傅以及“消失在历史云烟中的无名匠人们”身上都有一种可贵的“匠人精神”,请结合本文简要谈谈你对“匠人精神”的理解。

【分析】本文记叙了老万师徒三代对半刀泥技艺的传承。先写“我”跟随老万早起去淘古瓷片,之后老万讲述了他二十年前,跟着师傅四处去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在观看皮影戏中悟出了各种运刀的可能,最后,写两年前老万收到了一位京都大学的老教授当徒弟,并且坦然接受徒弟的大礼。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老万自己悟出门道后,终于复活了半刀泥的工艺”错误。根据原文第⑤段“青白釉上的半刀泥工艺,原本早已失传,老万的师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依靠翻阅史料、捡拾残瓷,一个人悟出门道后慢慢恢复的”可知,是老万的师傅复活了半刀泥的工艺,并非老万。选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

故选:C。

(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时,通读全文,根据题干中的时间线索,找出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关键词句,概括归纳即可。根据原文第⑥段“二十年前,师傅带着小万,四处去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看扎灯,观玉雕,玩剪纸,瞧得最多的竟是皮影戏……忽然让小万看到了各种运刀的可能性”“看完皮影,再回去看宋代的残瓷,更是豁然开朗,连千百年前匠人运刀时,心中是畅快还是愁苦,都一目了然”可知,二十年前,老万跟着师傅四处去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在观看皮影戏中悟出了各种运刀的可能。根据原文第⑧段“他两年前收了一位京都大学的老教授当徒弟。老万约他谈了三次,看了日本教授的书法作品,同意了。拜师当天,老教授对着比自己小九岁的老万平心静气行大礼,敬茶,老万挺直脊背,泰然地受了礼”可知,两年前老万收到了一位京都大学的老教授当徒弟,并且坦然接受徒弟的大礼。根据原文第①段“早春,凌晨五点半,东方的云彩上刚吐出一线深橘红,瓷器早市就开张了……摊贩住手,老万眼尖手快,从一堆瓷片中捡出好几片来,他摊开它们,一一询价”可知,早春时节,老万会早早地到古瓷市场淘心爱的瓷片。

(3)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词句和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根据原意结合文章背景对词语进行分析,从修辞等方面对句子进行赏析。

①根据原文第②段“我终于瞧见了瓷片上暗藏的乾坤:瓷片对光一照,里面的虚实纹样都透了出来,果然有梅枝,有雀鸟,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可知,这里的“乾坤”指的是瓷片上刻画的梅枝、雀鸟,小小的瓷片上有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景。

②根据画线句“当然,就算与宋同时代的金,留下的瓷片倒出来也会哗哗作响,宋瓷细腻坚牢,倒出来是'呼呼'声,听音可辨,这就像生西瓜和熟西瓜的差别”可知,“哗哗”和“砰砰”两个拟声词,写出了宋、金即使是同一时代,所作瓷器仍有不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万是一个瓷器行家。“这就像生西瓜和熟西瓜的差别”一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金代瓷片的哗哗声比作拍打生西瓜的声音,将宋瓷砰砰的声音比作拍打熟西瓜时的声音,生动地写出了两者内在质感的差别,同时语言活泼,突出了老万的内行和对宋瓷的喜爱。

(4)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根据句子的关键词和语境,联系上下文,准确把握句子含义。根据原文第⑤段“这门工艺的难处就是:要让青白瓷发出美玉才有的透光感,坯要极薄,刻刀要在极薄的坯体上游走雕刻,还要一刀下去,刻出深浅有别的凹面来,考验的不仅是审美与刻工,还有匠人控制紧张感的能力”以及“师傅说,一感觉到自己在咽口水,手上的劲就有可能使偏了,所以,心无旁骛很重要,你一心一意去感受那些块面”可知,这个悟道的过程难在匠人要在极薄的瓷坯上雕刻,并且刻出深浅有别的凹面,这要求匠人不仅有熟练、高超的刻工和能够控制紧张感的能力,还要有极高的审美。匠人只有经过无数次勤学苦练,心无旁骛地沉浸到雕刻上,才能在青白瓷上刻出完美的花样。根据原文第⑥段“这个悟道的过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二十年前,师傅带着小万,四处去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看完皮影,再回去看宋代的残瓷,更是豁然开朗,连千百年前匠人运刀时,心中是畅快还是愁苦,都一目了然”可知,悟道的过程可能在看皮影戏的光影变化中就完成了。皮影戏中人偶的戏服、动作、冠冕通过暖暖的光线投射到

屏幕上,如果用心观察,会发现其中光影变化如同运刀时的挑、剔、顿、挫,进而豁然开朗,因此,悟道的过程又是容易的。

(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加以思考与分析,并组织语言回答。

根据原文第⑤段“青白釉上的半刀泥工艺,原本早已失传,是老万的师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依靠翻阅史料、捡拾残瓷,一个人悟出门道后慢慢恢复的”可知,为了让早已失传的半刀泥工艺重现人间,老万的师傅通过翻阅大量史料,借助残损的宋瓷,慢慢体悟蕴含在半刀泥中的奥秘,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最终复活了半刀泥的手艺。根据原文第⑥段“二十年前,师傅带着小万,四处去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可知,为了让半刀泥的手艺继续传承下去,老师傅会带着自己的徒弟四处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根据原文第⑦段“老万把自己收藏的瓷片归了档,学着师傅的样儿,让徒弟观瓷片,写两个月的心得体会,再来跟他使刻刀”可知,为了传承这门手艺,老万的师傅和老万都要求徒弟勤学苦练、用心感受,并且不藏私,致力于将中华民族工艺传承下去。 答案: (1)C

(2)①跟着师傅四处感受光影艺术,努力悟道 ②收了一个日本徒弟,坦然接受徒弟大礼 ③到古瓷市场淘到心爱的古瓷片

(3)①“乾坤”在文中指瓷片上刻画的天地(或世界或样子)。

②拟声词“哗哗““呼呼“生动地写出了在老万这样的行家耳里,宋瓷的独特音质。用生西瓜和熟西瓜的类比(或比喻或比较)形象地点明了两者内在质感的差别。此处的语言描写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老万的内行和对宋瓷的喜爱。

(4)这个悟道的过程难在半刀泥工艺考验的不仅是审美与刻工,还有匠人控制紧张感的能力。需要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勤学苦练。但只要肯用心,多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就可以获益良多,豁然开朗。

(5)为了复活半刀泥的手艺,老万和师傅翻阅了大量史料,自己花钱捡拾残瓷,四处感受光影艺术的曼妙。为了更好地传承手艺,他们要求徒弟勤学苦练、一心一意,用心感受。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对于优秀民族工艺的热爱和传承的担当,勤奋专注、精益求精、不断钻研的精神,以及对徒弟严要求、不藏私的品质就是“匠人精神”。 【点评】阅读感悟与启示表达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按照题意要求,联系相关的生活实际。 第三步:在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把握中心的基础上,进行体会感悟。 第四步:结合实际生活,用简洁、流畅的语言阐明观点。

1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在将军家门前 阎连科

①新近,五连受命来接替一连盖一座办公大楼。照说,也没啥大不了的,就是给泥瓦师傅

供砖、供灰的小工活儿。难道集团军的“猛虎连”还当不了“小工连”?当然能!问题是施工地点不是别处,而是在部队的首脑机关——军区大院。让连长感到头痛的不光是这军区大院,重要的是他们连的饭堂、宿舍和主要活动场所,都在一位将军家的大门口。“我的天,这上班、下班、吃饭、睡觉,都在将军眼皮子底下,除了搞好施工,连队的思想、作风、纪律、军容都马虎不得。”连长想,“堂堂大军区的中将呀,可不比军师级的少将、大校们,他点一下头意味着什么?摇一下头又意味着什么?”

②乘船坐车,连日赶路。一到目的地,连长就提前半小时开饭,集合部队宣布:“一连施工任务完成得不错,为什么还被撤走了?就因为住在将军的门口嘛,我们要从中汲取教训啊!现在,我宣布有关作风纪律的15条新规定……”其实,也无非是注意礼节礼貌、军容风纪、不大声喧哗之类的条条款款。连长把规定宣读完毕,正要开饭时,突然觉得眼角被什么牵动了一下,回身一看:喔!是将军从小车里出来了。苍苍的白发,从将军帽下垂出来,两颗金星在他肩上灼灼闪光……连长身子微微一震,立刻清了一下嗓子喊:“立正——”

③战士们被这冷不丁一声口令弄呆了,瞬间,一个个便像木桩一样钉在了原地。通信员的筷子吓得掉在了地上,也不敢弯腰去捡。这当儿,连长左转45度,跑步向将军报告:“报告首长——陆军第××集团军×师××团二营五连奉命在此施工,参加人员112名,其中干部8名、战士104名。现在,连队正准备开饭。报告人:连长张大山。请指示!” ④将军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部队,还了一个礼说:“开饭吧,12点10分了。”

⑤时光像小渠流水似的,晃晃悠悠一日一日过去了。将军每天出门上班,就会看到五连队列整齐地从他身旁走过,脚步声刷刷刷整齐一致,连长总要给他敬个标准礼。而每当将军下班回来,就会看到五连正围着露天的水泥饭桌,无言无语地吃饭。直到夏天来临,烈日当空悬着,大地上散发着蒸腾的热气,地上放块肥皂,立刻也会烤化了。五连依旧是在烈日下军容严整地吃饭,安安静静地洗碗,没有一个人大声说笑……

⑥有一天,指导员突然问:“连长,将军去哪儿开会了,怎么半个月不见啦?” ⑦连长一怔,是有二十来天没在门口见过将军了,但他还是正经八百地说:“将军在家也好,不在家也好,我们都要注意,万一……”

⑧说是这样说,将军终归不在家,连他家的公务员、警卫员、驾驶员、家属老小们,似乎也很少碰到了。天气这么热,施工那么累,吃饭、走路时,谁解开扣子,脱掉军装,大声说笑,连长再也没像先前那样盯得紧了。

⑨一个月后,全连吃饭也不在太阳下围那烫手的水泥饭桌了。他们都一手端饭,一手端菜,三三两两地,围聚在伙房周围或将军家门口的大树下,边吃饭,边说笑。更有甚者,还敢穿个背心在门口打打闹闹…… ⑩将军不在家嘛!

⑪三个月后,天凉快了。连长在工地上偶然碰见了将军家的警卫员,问:“将军去哪儿开会了?一去就是几个月?”

⑫警卫员犹豫了一下说:“将军没去开会,这些日子他上下班都绕道儿从后边小门走的。”

(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描述的是一个个平凡的生活场景,情节虽然没有跌宕起伏但耐人寻味。

B.五连特别重视军容军纪是因为承担的任务艰巨复杂,而且地点又很特殊。 C.第⑤段结尾的省略号是指好长时间里,五连在烈日下的一切活动均军容整齐。 D.小说的语言质朴自然,描写精细到位,形象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性格。 (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直到夏天来临,烈日当空悬着,大地上散发着蒸腾的热气,地上放块肥皂,立刻也会烤化了。(从描写角度思考)

②他们都一手端饭,一手端菜,三三两两地,围聚在伙房周围或将军家门口的大树下,边.吃饭,边说笑。(从加点词语角度) .

(3)此小说使用了伏笔,请举两处并分析其作用。 (4)文中将军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5)小说的结尾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小说分析。

【分析】本文记叙了五连受命来接替一连盖一座办公大楼,但是他们连的饭堂、宿舍和主要活动场所,都在一位将军家的大门口。除了搞好施工,连队的思想、作风、纪律、军容都马虎不得。烈日下士兵们还军容整齐地在热得发烫的水泥桌子上吃饭。将军理解并且尊重下属,他及其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绕行从后边小门走。赞扬了将军体恤士兵,关怀下属而且很低调没有架子;心思缜密,对家人及下属管教严格,是一个好将军。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CD.正确;

B.有误,结合“照说,也没啥大不了的,就是给泥瓦师傅供砖、供灰的小工活儿”,可知任务并非“艰巨复杂”。 故选:B。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①“直到夏天来临,烈日当空悬着,大地上散发着蒸腾的热气,地上放块肥皂,即刻也会烤化了”属于环境描写,说明天气炎热;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五连依旧是在烈日下军容严整地吃饭,安安静静地洗碗,没有一个人大声说笑“,环境描写与五连官兵军容严整地吃饭的情景互相映衬,而将军看在眼里,为了不让战士们再受罪,他干脆绕道上班。这段描写既表现了五连官兵能吃苦耐劳,训练有素,富有集体荣誉感,又侧面烘托主要人物,体现老将军对士兵的体恤;此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后文将军及其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绕行从后边小门走埋下了伏笔。

②“边”字连用,表示两动作同时进行。具体准确地写出了五连战士们吃饭时轻松愉快的情状,侧面表现了将军的关爱、体恤,给五连战士带来了极大便利与舒适。

(3)本题考查伏笔手法理解分析。将军故意走后门避开五连这个情节很精彩,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这是因为作品在前面作了很好的铺垫。情节方面的铺垫主要有:①将军第一次见到五连,发现自己影响了战士们吃饭,赶忙说:“开饭吧,12点10分了”;②将军每天上下班,连长总要给他敬个标准礼,五连围着露天的水泥饭桌,无言无语地吃饭,这更是感觉自己影响了战士们;③环境描写也为情节发展起到铺垫作用,体恤战士的将军是不忍心战士这样的,所以后来要绕行。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原文第二段说:“苍苍的白发,从将军帽下垂出来,两颗金星在他肩上灼灼闪……”从这些外貌描写来看,将军年事已高,军容威严,让人肃然起敬。原文第四自然段写到,将军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部队,还了一个礼说:“开饭吧,12

点10分了”,最后一段写公务员犹豫了一下说:“将军没去开会,这些日子他上下班都绕道儿从后边小门走的”,将军注意到了战士们因为他的存在而小心翼翼,因此他刻意避开战士们,好让他们自在一点,不至于大热天还军容整齐地在热得发烫的水泥桌子上吃饭。从将军的这些言行方面看,将军理解并且尊重下属,讲求实际,善于帮助下级军官,体恤爱护士兵,是一个好将军。

(5)本题考查文章结尾段作用分析。“将军没去开会,这些日子他上下班都绕道儿从后边小门走的”,解开了将军几个月没出现的疑团,照应前文;侧面突出了将军的低调、没有架子、体恤爱护士兵,是一个好将军;故意不写连长的反应,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答案: (1)B

(2)①这是环境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天气极其炎热,体现了五连工作环境恶劣,侧面突出了五连士兵严守军令,也为后文将军的行为作了铺垫(或者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②两个“边”字,写出了五连战士们吃饭时轻松愉快的情状,侧面表现了将军的关爱给五连战士带来了极大便利与舒适。

(3)第④段中“将军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部队”和第⑧段中“将军终归不在家,连他家的公务员、警卫员、驾驶员、家属老小们,似乎也很少碰到了”为结尾埋下了伏笔,这么写使小说的结构更加严谨,情节发展也更为合理。

(4)①体恤士兵,关怀下属而且很低调没有架子:他发现自己的存在给五连的士兵带来的巨大的压力和生活上的麻烦,于是委屈自己绕道从后门走。②心思缜密,对家人及下属管教严格:还要求自己的家人和警卫员等也少出现。

(5)①解开了将军几个月没出现的疑团,照应前文;②侧面突出了将军的低调、没有架子;不写连长的反应,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点评】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2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黄河的重量 徐勋国

出黄陵,去壶口,想看看黄河。

这一程有160多公里,车行两小时多一点。穿行在黄土高原,远近一个个山坡、一眼眼窑洞闪过。山对山,沟绕山,人隔着山头互相看得见,但要走到一起,得走上大半天。陕北情歌唱得好:“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话呀招一招手。”这几句歌词,当是真实情境的写照。 车驶入蜿蜒的晋陕大峡谷。晋陕大峡谷由北向南,长三十多公里,深二三十米,两壁

陡峭,犹如斧劈。深褐的崖壁满是层层叠叠书页一般的横纹,这是一部厚重的天书——大地的历史、岩石的年轮。侧望深壑,五六十米宽,河水清清,缓缓而泻;斜阳穿过山垭,洒落河东,点点金光。 这是黄河? 这是黄河!

远远看见,两边大山之间,雪白的水柱挟带雨雾直冲云天。那是壶口!

早已从影视里看过无数遍壶口瀑布:奔腾咆哮,浊浪滔天。泥黄、汹涌,已深深嵌在心里。

我们下车,沿岸潮河而上。脚下是一片片浅滩、沙洲,碎石如斗,沟沟坎坎积了一泓泓浑水。右边是深渊,水声隆隆。迎着冲天水柱和阵阵雨雾,我们跳着蹦着,越过巨石,绕过水注。再往上走,沙洲尽头,壮阔的黄河扑面入怀。

这是壶口,黄河的中游。这里,黄河二百多米宽的河面,像一幅绢帛立轴,从巍峨的大山上铺展下来。浅处,碧波把青山映在画里,让人产生一种走进画境的冲动。我脱了鞋,探一探,水冰凉。于是,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河沿涉水,感受一条河流的灵魂:“黄河,我来了!”回想我这几十年的人生,曾有过九次坐车越过黄河,都只是张望一下浑浊的河水,匆匆而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亲近过它。掏起一捧河水,任由它从指缝里漏下,化作一条断断续续的细线,重新落进黄河,去汇成奔腾的激流。

回身,但见连着崖壁,一方巨石突兀,直抵河心。壮阔的河面因它而突然收缩,巨石底下几乎掏空,汹涌的激流还在摔打、磨蚀、撕咬,激起阵阵几丈高的雪白水柱。随游人登上石台照相,俯瞰脚下汹涌的怒涛,隐隐感到大地在震颤。突然,背后一声訇然巨响,石台下掀起一阵巨浪,巨浪越过头顶,又兜头砸下,把台上的游客浇个透湿。人们先是一阵尖叫,随即转为一阵嬉笑,好一番透怀的畅快!这个小小的意外发生在瞬间,但对于我,却像是一种早已安排的仪式:让黄河的水没了顶,浸润了身子,是一种洗礼。从此,我与黄河,便难分彼此。把这里称作壶口,是因为它的地形呈大肚小口。两百多米宽的河面到了这里,骤然收缩,河水将山岩切割成一条长三十多公里、宽五六十米、落差二三十米的深壑,这就是晋陕大峡谷。壶口中心,激流冲击巨石,撞上崖壁,炸起几丈高的水柱;水柱落下,汇入激流,如万马脱缰,冲出壑口,怒射出去五六米才落进深渊,形成一道惊心动魄的瀑布。四周白沫喷涌,水雾弥天,激荡轰鸣不已。俯瞰深渊,黄河就像一条桀骜不驯的巨龙,奔流南下,一去不返。黄河长约5464公里,跨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自治区)流入渤海。壶口是黄河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平静温柔的黄河,到了壶口,就突然改变自己,奔腾咆哮、激荡轰鸣,那是在隐忍中的爆发,展现一种开天辟地、冲决一切险阻的伟力。在中国人的心里,黄河很重很重,因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它是民族性格的隐喻。

导游说,四千多年来,壶口瀑布奇观已经北移了将近三公里,而且还在北移。眼下是一片浓绿的春天,河水是清的,到了深秋,它会泛黄,是泥黄,像影视里常见的。看来,我所看见的,只是黄河的一瞬,也只了解了黄河的一点点脾性。但,毕竟在黄河里涉了水,受了洗礼,了了一个多年的愿望。

夜宿黄河宾馆,是四层排屋合围,紧贴黄河。听得见微微的水流声,我就枕着黄河鼾然入梦。

(1)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标题“黄河的重量”的理解以及以它为题的作用。 (2)有人认为,文章中“这是黄河?这是黄河!”两句话单独成段没有必要,请说说你的理解。

(3)我们曾学过梁衡的《壶口瀑布》,黄河的气势磅礴、恢宏壮观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同样侧重描写了黄河的壮阔气势,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说说文章是如何表现黄河这一特点的,字数不少于120字。

【分析】这是一篇记叙文。文章围绕“黄河的重量”为中心,通过写“我”游览黄河,亲身所见,写出黄河的气势壮阔,表达出作者对黄河的赞美和歌颂。黄河之所以在作者的心中分量是很重,是因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源地,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全文写景抒情,融情于景。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先解释“黄河的重量”的意思,再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文章倒数第三段最后一句“在中国人的心里,黄河很重很重,因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它是民族性格的隐喻”道出了题目的意思。有揭示文章主旨,点明中心的作用。同时,引发作者思考“黄河的重量”有多少?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这是一个设问句,自问自答,前面的问句是疑问语气,后面的感叹句则是赞叹的语气。两句话各自独立成段,起到加强语气、加强感情表达的作用,表达了黄河给作者带来的震撼,以及作者对黄河的赞美。

(3)本题考查文章语言的赏析。围绕描写黄河的壮阔气势的句子进行分析,抓住文章表现黄河气势的重点词语、句子。可以在修辞的运用上进行分析,注意表达思路清晰有条理,语言准确流畅。正面描写:如“黄河就像一条桀骜不驯的巨龙,奔流南下,一去不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河比喻成巨龙,写出来黄河的气势盛大并具有威严,“奔流南下,一去不返”用语准确生动。又如“黄河二百多米宽的河面,像一幅绢帛立轴,从巍峨的大山上铺展下来。”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黄河的宽广、壮阔和美丽。 答案:

(1)“黄河的重量”指黄河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品质,概括文章主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两句“这是黄河”独立成段,分别用问号和叹号作结,表达作者初见黄河时的疑惑和赞叹,表现黄河带给作者的震撼。

(3)【示例】侧面描写:“随游人登上石台照相,俯瞰脚下汹涌的怒涛,隐隐感到大地在震颤。突然,背后一声訇然巨响,石台下掀起一阵巨浪,巨浪越过头顶,又兜头砸下,把台上的游客浇个透湿。人们先是一阵尖叫,随即转为一阵嬉笑,好一番透怀的畅快”。通过写游人的感受,侧面表现了黄河的壮阔气势,“汹涌的怒涛”“震颤”“訇然巨响”“巨浪”“砸下”这些词语都体现了黄河的气势,用语准确、生动形象。 【点评】分析标题的作用:

(1)以人物为题的作用:突出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2)以形象特征为题的作用:铺陈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3)以物象为题的作用: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寄托某种情感,突出文章主题。

(4)以事件为题的作用: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旨。

(5)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的作用: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具有隐喻象征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