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诫子书》教学设计

2021-04-22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诫子书》教学设计
《诫子书》

林淑琴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对儿子的殷殷教诲和无限期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 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2.理解主旨,励志修身。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时间不长,对文言文的文体知识、写作特点要有初步了解。应联系学生实际考虑,不宜往深处、难处开掘,所以文章结构特点及哲学辩证思想不列为教学目标。本篇课文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教学中可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并积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和情趣。

教法学法:朗读教学 圈点批注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直接入题 1.解题: 《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高度概括了作者一生做人的准则,堪称教子的千古范文。

预设问题:(1)告“诫”了什么? (2)对“子”的影响? (3)家“书”的语言艺术?

2.作者:

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品格高洁,才学渊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说的是谁呢?(提醒学生记笔记)

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 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

二、出示目标(1分钟)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读目标) 三、出示 学习任务(课件) 识字 朗读 听记 欣赏 四、识字 (圈点勾画批注)(1分钟)

指导学生用圈点批注法 完成生字词的学习 扫清文字障碍 (课件展示 文中没有注音的词) 夫( ) 淡泊( )( )淫( )慢 险躁 ( ) 遂( ) 庐( )

五、朗读 指导(10分钟)

1.平稳深沉 要求读准字音

2.层次清晰 读出句号 长句的停顿 四字短语 3.特别节奏 拖音 节拍 读出感叹号

示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双重否定句,强调)

(朗读,要读出一种文言文味道,必须把自己沉进去,把握好语气语调和感情)

三、听记 翻译(合作)方式(10分钟)

1.听什么?记什么?听课文中没有注释的词并记在课本上。(课件展示)

之:的 (结构助词) 行:品行 以:用来。(倒装句) 修身:修养身心。

广:扩展 增长(形容词用作动词)。

远:远大目标(形容词用作动词) “远大目标”应该是名词吧 也:表判断

成学:成就 则:就 遂:最终; 悲:可悲

请根据老师给大家的注释加上课文注释,给文章做翻译。 (课件展示译文,学生对比,纠正,齐读翻译) 难点预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

庐,将复何及!

预计两种方式:分组讨论式 对比纠正式 小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四、赏析(12分钟)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反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

(一)由此引申: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本文作者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立志、学习、惜时。

(学生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A.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他主张淡泊明志,以静求学,以学广才,三者缺一不可。) (二)《诫子书》流传至今已1700余年,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全文只有短短86字,但却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本文的美点有哪些。 请同学们以“本文好在 。原因

是 。”的句式来回答。(学生举手回答)

例如:

1.本文好在主题鲜明。作者通过本文劝勉儿子要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它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淡泊和宁静,不能急功近利。这对我们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2.本文好在音韵和谐。文章只有6句话,以对偶句和四字句为主,读来朗朗上口。例如前5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均为对偶句。最后一句“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均为四字句。当我们放声吟诵时,就能感受到文句的节奏之美,音调的抑扬之美,以及由它们所形成的舒缓平稳之美。

3.本文好在说理平易,文章语言清新雅致,不事雕琢 ,运用对比,说理平易近人。短短几十字,充分体现了诸葛亮深厚的文学修养,也显示他处事的谨慎。

4.本文好在文短意长,86个字就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以朴素的语言告诫儿子要勤学,广才,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饱含了对儿子的深切期望。文章言简意赅,字字千金,有良好的告诫效果。

5.本文好在结尾写得形象生动。“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句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无所作为的人比喻为枯枝败叶,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句作者采用想象的手法,揭示了不懂勤学立志,修身养性的人的结局,说他们只能够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之中,空虚叹息,又有什么用呢?

课件:字字珠玑,句句哲理;

辞约意丰,掷地有声。

箴规子弟,泽被后世;

修身养徳,立志勤学。 五、问题引伸:(2分钟)

联系现实人世,充满诱惑的滚滚红尘,品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重要意义。

(提示结合自身品性、周围实例及社会家族式贪污腐败现象 ,自由交流感想。指定优秀代表发言)

六、作业设置

背诵全文,积累文课文中与之相关的名言警句于读书笔记上。

结束语:(2分钟)

《诫子书》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读书修身,静心养德,保国爱民,平治天下,既有慈父的殷殷期盼,更有圣贤的谆谆教诲,感人肺腑。课后请同学们再思考探究二,并完成积累拓展四。

【板书设计】

修身

诫子书 治学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惜时

警句推荐:

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淡性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

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C.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

惜时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 立志:1.毛泽东:从小立有远大志向——立志救国、献身革命,最终缔造了新中国。

❖ 2.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令世人敬仰的人。

❖ 3.张海迪:身残志坚,胸怀理想,她说:“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她发愤努力,学会了多门外语,成为当时青年人的楷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