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公益广告传播的基本情况及对策研究
当前公益广告传播的基本情况及对策研究
杭州市江干区委宣传部课题组
随着中国广告行业的快速发展,广告的类型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而公益广告由于其主题、创意及表现的特殊性,在众多的广告类型中独树一帜,对于传播道德理念、营造文明氛围具有积极作用,正日益成为精神文明创建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最近,我们组织课题组,以江干区为例,对当前公益广告传播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提出了加强公益广告建设的对策措施。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公益广告的概念、特点及功能意义
公益广告,也可称其为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不以创造商业利润为目的,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公益观念,维护社会公德,帮助改善或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广告活动。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非盈利性。公益广告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强调社会保护与群体素养的提升,注重社会效益,并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观念性。公益广告诉求的是观念,以某一观念的传播,促使公众启迪、自省、关注某一社会性问题,以符合公德的社会行为为准则,规范行为并身体力行,以形成社会良好风尚。三是受众的广泛性。公益广告的传播对象是社会公众,反映的是公众的意愿和呼声,是为社会大众谋利,为公众切身利益服务的广告。因此,公益广告期待尽可能多的公众目光,受众的范围越大越好。
公益广告对于规范公众道德行为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道
德水平和道德意识参差不齐,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公益广告的目的就是要规范道德行为,强化公共秩序,唤醒公民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公益广告的内容通常表现为传达明确的社会公共信息,维护公众利益,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关注希望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弘扬传统文化、关爱弱势群体、鼓舞民众信心等都是公益广告的主要内容。这种无形的道德传播形式,对建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积极的助推作用。
二、当前公益广告传播的基本情况
我们通过走访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和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当前公益广告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1.公益广告的基本类型。根据目前可查证的资料显示,我国的公益广告最早大约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益广告的表现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既有报刊杂志、橱窗板报、户外广告、墙体彩绘等平面形式,也有电视广告、专题短片、动漫音像等视频形式,还有手机彩信、电台广播等无线形式和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网络形式。当前最常见的主要有三种。一是视频广告形式。主要针对某一公益宣传主题,以音画配字或人物场景模式在电视节目中穿插播放。二是报纸杂志形式。基本以文字为主,也有文字配画的,内容广泛,短小简练。三是户外广告形式。这种形式是当前用得最多的,主要是配合当地社会生活中某一现实主题而发布,多以设立户外广告牌、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出现。
2.公益广告的投放主体。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社会公益宣传,理论上说,它的投放主体应该是广泛的、无局限的,谁都有责任、谁都可以参与公益宣传。目前公益广告投放主体的构成比较复杂,有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新闻媒体、企业单位等。就政府部门而言,主
要是为配合某项工作的开展,财政出资,责任部门出样,广告公司最后承制并按要求发布。就社会团体而言,主要是以宣传工作或服务内容为目的,如学校宣传知识教育、医院宣传疾病防治等公益广告。就新闻媒体而言,主要是结合社会热点,借助资源优势,在自有平台引导观念、倡导行为。如电视台宣传社会公德、报纸宣传禁止酒驾等。就企业单位而言,分为两类,一是本身带有公益服务性质的企业,如自来水公司宣传节水,电力公司宣传节电。二是非特定企业的各种公益宣传。另外还有一类投放主体是各类广告公司。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外承接的公益广告制作、发布业务。二是通过一定渠道,或利用某种契机,先取得在一定场所投放、发布公益广告的权限,作为宣传公司、承接商业广告的平台。
3.公益广告的日常管理。商业广告的审批管理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责任相当明晰。而公益广告一直没有对口的管理部门,在常见的三种公益广告形式中,视频和报刊形式主要以投放主体内部管理为主,户外广告的投放环节则基本处于无序管理状态。以江干区为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受理公益广告的报批,宣传主管部门未设对口管理机构,城管部门虽有广告设置方面的管理机构,但涉及公益广告的职责和管理权限并不明确,城管执法部门只负责拆除无序设置、违规发布的公益广告。大量公益广告都由各投放主体根据需要自行发布。市文明办曾建立“公益广告审批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规定所有户外公益广告的投放、发布,须统一报至市文明办、工商行政管理局、城市管理办公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组成的“公益广告审批联席会议”审批,经核准后方可投放发布。但由于这一制度的知晓率较低,审批环节较为繁琐,加上对违规、无序设置的公益广告缺乏有力的处罚措施,绝大多数户外公益广告还是未经审批就自行投放发布。
4.公益广告的社会效果。就该区市民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前各种宣传文明礼仪、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的公益广告,在形式多样化、视觉冲击力、内涵回味度各方面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部分公益电视短片简单地把公德内容场景化,而报刊等平面媒体和户外广
告,形式单一,表现手法贫乏,大多以文字为主,背景画面与文字内容的逻辑呼应不强。综合来看,公益广告诠释公德的总体水准还比较低,缺乏震憾心灵、引起共鸣的优秀作品,基本停留在创意不多、内容枯燥、单纯说教的一般宣传层次,对人们行为观念的影响比较有限。突出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宣传面“窄”。公益广告大多宣传需要人们遵守的规定性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很少宣传人性化的自主性内容(人际互助、人格尊严、弱势关爱)。二是宣传量“小”。当前主流媒体发布的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的投放总量相比,比例很小,再剔除普及健康知识、科学技术等内容的部分,宣传社会公德的总量极低,还不到商业广告的1%。
5.公益广告的传播机制建设。目前,公益广告从发布主体、内容格式、投入来源到效果反馈、社会评价、奖惩措施都尚未形成一整套相应的机制,基本处于自行发布、随意投放的状态。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对公益广告的发展壮大、吸引更多的投放主体参与道德建设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相当程度上造成宣传社会道德的公益广告质量参差不齐、内容单一重复、设置杂乱无章。江干区就有一批公益广告因无法界定设置场所是否妥当,被当成影响市容市貌的违章广告,最终被强制拆除,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三、当前公益广告制作发布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对道德建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些年来,公益广告确实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从调研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管理缺位、无序运作,公益广告处境比较尴尬。没有对口的行政管理部门和业务指导机构,从创意、制作到审核、发布,所有流程都由发布主体自主定位,缺少规范的审核
和专业的监督,公益广告的内容、发布的时间和空间等难以保证。作为宣传社会道德、引领社会风尚、规范公共行为的风向标,如果公益广告自身的产生过程带有违规、违章色彩的话,宣传的内容自然就很难获得受众的信服、认同和接受。这种情况在公益广告的实际操作中不在少数,无疑使公益广告的引领功能严重受损。
2.投入缺少、质量低劣,公益广告宣传影响总体微弱。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对公益广告的投入,无论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还是企业单位,基本上没有专项经费,一般需要制作、发布的时候临时列支,投入的资金总量非常小。资金缺少使得无法进行高水平、全方位的创意设计,也用不起各种现代化、高科技的制作工具、广告材料和发布手段,直接导致公益广告的制作质量较为低劣,内容直白无回味余地,没有新观念、新风格、新艺术,既无趣味性又无审美性,更无法在心灵上使人震撼。
3.效益缺损、消极投放,公益广告引领功能持续缺位。公益宣传作为一种非盈利性的公共行为,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只能通过公益宣传逐步提高发布主体的公信度和美誉度,间接影响发布主体的经营效益,这种效益的提升往往比较缓慢。对投放主体来说,投入很大却短期看不到效益的公益广告是缺乏吸引力的,因此很多社会团体和企业单位,甚至包括政府部门,发布、投放公益广告缺乏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大多因配合一些工作开展需要或迫于行政压力,带有很浓的任务观点色彩。这样的公益广告,对宣传的效果重视不足,而且宣传过程不连贯,造成公益广告的引领功能持续缺位。
四、改善公益广告传播的对策措施
公益广告作为引领社会道德观念的新传媒,在宣传文明新风、提高公民素质、倡导和谐理念、塑造党委政府形象等方面有着特殊的社会价值,是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阵地。各级宣传部门要高度重视公益广告的制作和传播,把它纳入到宣传工作整体
布局中,推动公益广告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公益广告的积极作用。在具体工作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在建立和优化公益广告的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好的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制度支撑,在调查受众中,有93%的人认为,公益广告的运作与政府息息相关,政府无疑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建立健全公益广告的管理机制。一是要完善相关法规。做好公益广告,不仅要制定相关法规、制度,而且要配备具体可行的实施标准。可以依据国家关于公益广告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明确公益广告在整个广告中的比例,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审批制度、考核标准、发布标准等,建立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确保公益广告在“量”的基础上更有“质”的提高,确保公益广告的实效性和引导性,为促进公益广告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建立审批机制。可由文明办牵头,建立“公益广告审批联席会议制度”,用联席会议名义,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和《违规处罚办法》,加强联席会议内部管理,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三是要完善投入机制。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专门成立公益广告机构来管理和运行公益广告的发布,可设立“公益广告基金会”等专门组织作为公益广告主体,承担起统筹管理公益广告日常运作的专门职责,一方面解决公益广告制作的长期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协调机关各部门、媒体、广告公司、企业、社会组织等同公益广告的关系,建立公益广告运作的长效机制。
2.在提高和完善公益广告的质量水平上下功夫。在调查问卷中,有将近80%的人在观看公益广告时,最注重的是公益广告的主题和内容。所以,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来提高完善公益广告。一是要提升策划创意水平。创意是广告的灵魂,也是公益广告有效传播的妙方。在公益广告题材的选择上,要注重“三贴近”原则,把空洞说教的大道理细化,以景会意,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公益广告在社会道德建设过程中的引领作用。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人非常关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希望在环保主题上增加公益广告的
投放量,并以电视、报纸、广播、平面印刷、网络等多种媒体投放,以此提高公众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二是要拓展多种发布形式。在继续坚持传统的公益广告发布形式基础上,不断挖掘公益广告的新载体,大力开拓网络和手机等新兴媒体。可由宣传部组织协调,发动各单位建立“公益广告短信发布平台”,统一由宣传部向各单位提供公益广告备选内容,各单位定期通过短信平台发送公益广告,这项工作可列入文明单位的考核中。同时及时将短小精炼的公益广告以微博形式发布,让大家参与转播和评论,使公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公益广告所倡导的道德文明。三是要结合自身宣传阵地。充分发挥现有各种文化资源和宣传阵地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发布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公益广告;在开展宣讲活动时,可适当安排公益广告内容,并借助短信平台,制作和发布简短的手机短信公益广告,增加公益广告的传播面,进一步增强公益广告效果。在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文艺表现形式来表达公益内容,使公益广告更具生动性。
3.在研究和探索公益广告的运行机制上下功夫。在调查过程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公益广告不应植入商业元素,企业不该借公益之名从中获利;73%的人认为,公益广告的运作模式为:由政府建立机制,推动社会化运作。一是要搭建沟通桥梁,转变政府角色。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功能,根据每年公益宣传的主题及投放量制定全年度公益广告的宣传计划。政府要通过政策鼓励和保障企业参与公益广告制作发布的积极性,使企业通过发布公益广告,在体现自身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能够得到相应的效益回报,让更多的企业自觉参与公益广告。同时,政府可以相应承担一些费用,组织一定的机构或者委托相应团体进行定期调查,研究受众的需求、心理,以保证公益广告主题与受众需求之间不脱节,从而有规划、有目的地开展公益广告宣传。二是要建立专业机构,成立广告协会。政府部门要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支持、鼓励、督促协会发挥职能优势,有效引导公益广告行业加强自律。行业协会要建立一个公平有序的广告经营秩序,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风气,不断提高公益广告制作水平,增强公益广告的社会道德引领功能。三是要切实加
强引导,推动社会化运作。要逐步引导企业成为公益广告的主体。企业参与公益广告,一方面,通过宣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机制观念、经营理念、企业宗旨等来塑造企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密切企业与公众的关系,从而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另一方面,在公益广告中企业名称的出现,带给了观众商业信息,使观众逐渐信赖该企业,并对其产品和服务产生好感。
课题负责人:郑桂岚
课题组成员:朱吉、舒也文、姜文权
来达、方建华
编 辑:省委宣传部调研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