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历史名人故事大全【三篇】

2024-07-02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历史名人故事大全【三篇】
【 导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些⼈凭借着⾃⼰的智慧、毅⼒等,为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历史名⼈故事⼤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历史名⼈故事篇⼀:“偏⾷”王安⽯

  那次朋友请王安⽯吃饭,佳肴满桌,但王安⽯独对那盘⿅⾁感兴趣,频频伸箸,⼏乎是⼀个⼈把它消灭⼲净了。朋友后来到王安⽯家做客,与王安⽯夫⼈聊起,说王公太偏⾷,只喜欢吃⿅⾁。王夫⼈问:这盘⿅⾁摆在哪⼀边?那朋友说摆在王公那头,王夫⼈说:那就是了,下次,你请客,你把⼀盘芥菜放他⾯前,看他吃什么。

  王安⽯其实没任何偏⾷,只不过是哪⼀盘菜靠他最近,他就向这⼀盘菜伸筷⼦。如果以⼀次偏⾷,去判断王安⽯之爱好,准吗?宋仁宗也曾经这么判断过王安⽯,也错了。

  ⼀天,宋仁宗突然说要请⼤家去钓鱼,满朝⽂武⾃然展颜开怀。

  王安⽯也随⼤流,跟⼤家来到现场,只是他似乎对宋仁宗特地安排的这次娱乐活动没⼀点兴趣,独⾃闷坐在那⾥,敛眉默神。

  王安⽯可能有嗑⽠⼦的习惯吧,他⼀⼿⽀颐,⼀⼿抓碟,把摆在碟⼦⾥的皇家⽟⾖⼀颗接⼀颗地往⼝⾥送,送⾖进⼀颗,嘣脆咬⼀颗,⼼不在焉,把满碟⾖⼦吃完了。远处,有⼀双眼睛在瞄着,那是宋仁宗。群⾂都夸王安⽯是能⾂,宋仁宗听多了,他想起⽤王安⽯,于是将王安⽯从地⽅调来中央,安排在⾃⼰⾝边,察其⾔,观其⾏。也许在宋仁宗看来,⼯作时间往往难以看出⼤⾂的性情,⽽在活动中看⼈,⽐在⼯作中看⼈更靠谱,所以他组织了这次垂钓活动。

  ⽽这次,宋仁宗没有看上王安⽯。不是因为王安⽯好沉思不合群,⽽是那碟⼦⾥的⾖⼦蒙住了宋仁宗的眼睛。宋仁宗看着王安⽯吃完这⼀碟⾖⼦后,作出了⼀个⼏乎可以断绝其前程的判断:王安⽯是百分百的*⾂。

  碟⼦⾥的⾖⼦,其实只是鱼饵。宋仁宗觉得,⼀个⼈沉浸在⾃⼰的⼼事⾥,误吃⼀粒,可以理解;错嚼两粒三粒,也情有可原,但这么⼀碟鱼饵都被吃完了,这不是作秀吗?这不是故意装深沉吗?这次垂钓活动之后,宋仁宗把王安⽯晾起来了。王安⽯从地⽅带来的万⾔改⾰书,被宋仁宗⾼⾼挂起。

  宋仁宗看⼈的⽅式不对吗?我们都是这么看⼈的,三岁看⽼,⼀钱落职,相⼈⼀⾯定⼈⽣死,从⼀滴⽔⾥看太阳光辉……我们都⾃诩是识⼈⼤师,可以从⼀个细节识别他⼈之好坏、之忠*。然则,世界上最复杂的,可能就是⼈了。指望⼀眼把⼈看准,哪那么容易?多半会把⼈的品质看扁了,把⼈的性情看反了。⼈⽣到了盖棺都难以论定,哪能⼀时可以论定?  

历史名⼈故事篇⼆:安禄⼭

  相传,范阳节度使安禄⼭骁勇善战,屡⽴战功,但是,总也得不到重⽤。⼀天,听⼈讲起飞将军李⼴的故事,这个⼤男⼈不禁泪如⾬下——难道我注定要和飞将军⼀样,终⽣玩命却得不到任何回报?他想起了⾃⼰的⼀个家丁不久前向他介绍的那个叫做杨国忠的地痞⽆赖,那⼈⿁精灵得很,说不定会有什么主意。可是家⼈跑遍了⼤⼤⼩⼩的酒肆、妓院,四处打听不着此⼈。后来听说他居然是当今皇帝宠妃杨贵妃的远房哥哥,已经进宫做官去了。这消息让安禄⼭差点⼉死过去——这么⼀个⽆赖,居然也当上了官?!⽽且据说是⾝兼数要职。

  安禄⼭托⼈打听到了杨国忠的住处,不惜⾎本上了⼀份⼤礼。向杨国忠表达了⾃⼰战功赫赫却不得重⽤的遭遇,杨国忠看见⼤礼,⾃然是深表同情。他觉得安禄⼭骁勇善战,值得培养,便把安禄⼭引荐给了杨⽟环。杨⽟环见安禄⼭⽣得勇武,顿时喜爱不已,当即认作⼲⼉⼦。并向他传授了⼀个升迁秘笈——当今圣上喜爱胡旋舞,你如果会跳这种舞,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展⽰,⽐在疆场上⽴战功重要得多。安禄⼭忙问哪⾥去学?杨⽟环当即为他跳了⼀曲。安禄⼭哪受过这待遇,跪在地上⼭呼“娘娘千岁千千岁”,那舞蹈极其轻盈,跳起来疾如飞鸟。安禄⼭万万没有想到体态如此丰满的娘娘千岁居然会跳这样的舞蹈,⼼中佩服不已。杨⽟环为他引荐了⼀个民间胡旋舞师,专职教他。安禄⼭体重⾜有200⽄以上,如果达到疾如飞鸟的境地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为了达到⽬的,安禄⼭不惜⼒⽓,五年寒暑终成⼀代胡旋舞⼤师。此后,杨⽟环专门为他安排了⼀次在皇帝⾯前显露的机会。安禄⼭的表演引起了⽞宗极⼤的好感,他对这个胖⼤的家伙如此精于舞蹈⽽感到诧异。安禄⼭五载苦修,⼀朝成为宠⾂,因为胡旋舞。⽽后来的马嵬兵变,杨贵妃被逼⾃尽,也是因为胡旋舞。

  安禄⼭的成功,可以说是得益于唐⽞宗所创造的当时最豪华的宫廷娱乐圈⼉,他感动了宫廷娱乐圈⼉的总策划,⽽恰恰这个总策划的另⼀个职业是皇帝,于是,剩下的⼀切就迎刃⽽解了。  

历史名⼈故事篇三:⾃处死地⽽后⽣

  公元1688年,也就是历的清朝康熙27年,由于御史郭瑗的弹劾,⼀代权相纳兰明珠被捕下狱,罪名是“xx,结党营私,负

恩乱政”。

  对于⾃⼰为何被拿掉,明珠很清楚。第⼀,郭瑗的弹劾处处都落在实处,他⽆可辩驳;第⼆,要拿掉他的⼈其实是康熙皇帝,郭瑗只不过是个枪⼿⽽已,辩驳也没有⽤。

  对于⾃⼰的结果,明珠也很清楚,不外乎两种可能:第⼀个,⾃⼰⼈头落地,但不会牵扯上家⼈;第⼆个,康熙皇帝会法外施恩,留下他的性命,但会削职为民。

  以康熙的宽厚本性来说,第⼆个结果的可能性更⼤。对于⼀般⼈⽽⾔,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但是,对于明珠这样的⼈⽽⾔,剥夺他的政治⽣命,⽐杀了他还惨,他不⽢⼼。

  这时候,明珠想起⼀个能救他的⼈。这个⼈不是别⼈,正是他的政敌,时时都想置明珠于死地的⼀等公、领侍卫内⼤⾂索额图。

  他怎么才能让⾃⼰的政治对⼿拉⾃⼰⼀把呢?  于是,他⾛了⼀步险棋。

  这步险棋就是:让⼀个名为索党⽽实际上是明员上书,弹劾明珠“结党营私、动摇国本、图谋造反”。

  从表⾯上看,明珠的这步棋⾛得很笨。按照郭瑗弹劾的罪名,明珠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头落地⽽已,但按这个官员的罪名定罪的话,不光明珠的⼈头要落地,连他的家⼈也要被诛灭九族,他这是加重⾃⼰的罪名。  然⽽,明珠这样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第⼀,以康熙的聪明,不可能相信明珠会造反。这样⼀来,就变成了索党借机攻击明党,这是康熙⽆法接受的。

  第⼆,康熙以罪名拿掉明珠,只是想分化明珠的⼒量,他不想牵扯到明党的其他官员。明党的其他官员为了明哲保⾝,就不会全⼒拯救明珠,也就避免了朝廷*。然⽽,索党官员弹劾明珠结党谋反。谋反啊,可就不是⼀个⼈两个⼈的问题了,就会必然地牵扯到明党的其他官员⾝上。明党官员为了保住⾃⼰,必然会全⼒地保护明珠。这样⼀来,就不是明珠⼀个⼈⾯对康熙了,⽽是整个明党在⾯对康熙。

  第三,在索党与明党相争的关键之时,如果再处罚明珠,那就证明索党获胜,从⽽会造成索党⼀党独⼤的局⾯。这是⾝为上者的康熙⽆法接受的。因此,他必须保住明珠,保住明党和索党的⼒量平衡。这样,明珠的性命和政治⽣命也就保住了。  事情发展的结果正如明珠所料。这个官员上书弹劾后,索党⼀见这是个彻底*明党的机会,纷纷上书弹劾明党。明党官员为了保住⾃⼰,也纷纷上书为明珠辩护。结果,原本只是弹劾明珠的经济案件,变成了索党与明党⼤结算的政治事件。⽆论谁胜谁负,对于朝廷来说都是⼀次重⼤的伤害。

  康熙为了维护⼤局,为了保住朝中⼒量的平衡,不得不对明珠重重拿起,⼜轻轻放下。他只免去明珠的⼤学⼠之职,不久之后,⼜让他担任内⼤⾂,依旧留在⾃⼰的⾝边。在这个职位上,明珠⼀做就是20年,直到康熙47年去世。  明珠的这招棋,不仅他⽤过,其他许多⼈都⽤过。

  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有这样⼀个理论:⼀个稳固的政治集团,只能有⼀个⼀号⼈物,众多的三号⼈物,不能在中间再有⼀个⼆号⼈物,对于上位者⽽⾔,维护权⼒的平衡最重要,不能让⼀个党派独⼤,威胁到⾃⼰的地位。⽽对于下位者⽽⾔,敌对势⼒的存在同样也是重要的。有了敌对势⼒,才有⾃⼰存在的价值,否则,⾃⼰就成为上位者的威胁,等于是引⽕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