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因素对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特征的影响分析
1、引言
目前,我国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是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93)的标准,以分级设置、千人指标为依据建立的。在这种理念下,住区被视为静态的空间单位,有着相对固定的人口、相对固定的市场规模,以及假定的市场与人口相对应的自足关系。住区服务功能的空间布局被极大地简化,只需要按照居住人口的规模加以“配套”。但是,随着居民交通能力的不断提高,居民日常生活范围大大增加,住区自足性特征逐渐消蚀。因此,有必要将住区作为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理解。
笔者试图从供需特征的差异化出发,通过对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抽象总结出区位因素与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特征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
2、级差地租理论
传统的地租理论将地租定义为使用土地的代价,是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所得到的报酬。在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下,市场原则是将土地出租给最高的竞标者,而为了支付高额的地租,土地租用者必须要为这块土地安排收益更高的用途,或者生产要素之间更优的投入组合。
匹兹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Hoover将生产函数和地租理论结合起来,推导出竞租函数。
1
其中:TC代表单位土地面积上非土地投入的总成本;F代表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入的固定成本;Q代表单位土地的产出;R代表最大可支付租金;P代表单位产品的市价;t代表单位产品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x代表距市场的距离;a和b是影响该项经济活动的可变成本的参数。
通过这个函数,我们可以得到理想情况下的竞租曲线(图1)也就是说,处于城市中心区位土地的商业用途比例最高,商业容量最大;随着区位向城市外围移动,商业容量逐步降低。具体到住区,我们会发现,不同区位的住区会占用不同的经济容量,在理想状态下,在空间规模与人口规模均相似的情况下,位于城市中心的住区会比位于城市边缘的住区具有更大的商业容量和更高的开发强度。据此可以提出假设1.城市区位会对住区配套设施产生影响,且位于城市中心的住区会比位于城市边缘的住区提供给居民更高层次的支持性。
图1 理想情况下的竞租曲线
3、资本密度和人口密度
(1)资本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资本投资,在建筑层面上,可以通过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来表示。建设建筑物需要两种投入——资本投入与土地投入。
一般来说,开发商的目标函数可以表示为:
2
其中,J为利润,p为单位面积的收入,r为单位面积的土地价格,i为利息率,H为
建筑面积,N为资本投入,L为土地投入,pH ( N , L )为总收入,rL为土地成本,iN为资本成本。
在其他因子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价格上升时,资本变得相对便宜,开发商就会增加资本的使用量,减少土地的使用量,以获取最大利润。相反,则会增加土地使用量,减少资本使用量。综合地租理论,就可以得出资本密度由城市中心向外围递减的规律,即在城市中心,由于地价昂贵,容易造成高容积率和高密度。
(2)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
即人口密度=人口/土地面积,考虑到资本密度的影响,高容积率和高密度必然会导致高人口密度。需要说明的是,人口密度是以居住地来测算的,也就是说,度量的是晚上12点至凌晨6点的城市活动。因此,人口密度与就业密度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而这一点,正是产生大量的城市通勤的根本原因。而通过比较人口密度和就业密度在不同区位的变化,就能比较直观的把握城市不同区位的就业分离情况,进而能看出城市的就业分布与空间分布。
通过资本密度和人口密度的对比,可以提出假设2.城市中心相对于城市边缘区,具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更丰富的服务设施。位于城市中心区的住区相对于位于城市边缘区的住区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同时可以进一步推断出城市边缘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便利性的要求高于城市中心区。
4、城市的生态特征
城市生态学认为,城市区位实际上是内在的城市空间资源分配的生态结果和外在表现。
麦肯齐提出了城市发展的过程研究模式,他认为城市的发展包括分散、集中、隔离、入侵和接替五个主要过程。城市的分散和集中体现了城市的扩张过程,而在城市的集中、隔离和入侵的过程中,城市空间使用上的分布及其变化展现了城市发展的过程。
住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而然也会受到城市宏观发展变化的影响。在城市的扩张中,原本位于城市边缘的住区会逐渐被扩张后的城市空间包围,而住区的配套设施随着与城市相对位置的改变,也会具有不同的支持度。如图2所示,右图的住区相对于左边,具有更高的经济容量,同时也需要配套设施提供给居民更高层次的支持性。现实生活中除了规划层次上的调整外,还出现了居民的“破墙开店”的现象,这在20世纪60-70年代建于城市边缘的“新村社区”中表现尤为明显,可谓是民间对住区支持功能的自我调节。生态过程中的“入侵、接替”的过程同样会在住区中发生,即居民的居住变迁和流动会带来包括消费能力、生活习惯、就业要求的变化,同时也会影响到住区配套设施支持能力的变化。据此可以提出假设3.城市住区配套设施的支持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变化、人员的流动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图2 城市的生态特征
5、结语
通过对城市经济学和城市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城市区位会对住区配套设施产生影响,且位于城市中心的住区会比位于城市边缘的住区提供给居民更高层次的支持性。
(2)城市中心相对于城市边缘区,具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更丰富的服务设施。位于
城市中心区的住区相对于位于城市边缘区的住区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同时可以进一步推断出城市边缘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便利性的要求高于城市中心区。
(3)城市住区配套设施的支持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变化、人员的流动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总之,我国现行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体现了力图实现内向自足性的根本理念。如果遵循这一假设,城市空间结构应该是匀质,即各类城市供给在城市空间内平均分配。而城市经济学认为,在聚集经济的支配下,城市资源会形成非匀质空间结构,由城市中心到外围呈现有规律变化的梯度结构。其二者实际上构成了一对悖论。同时,住区的自足性必须面对住区居民普遍流动性带来的矛盾。众所周知,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交通工具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已经不像前工业时期“嵌固”于地域。而自足性恰恰假定了居民的地域化生活行为,这与城市居民脱域的客观事实,显然构成了另外一对悖论。居民对服务设施的“需求”与住区配套的“供应”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而随着区位的不同,这两者之间的动态变化仍然是我们以后研究的重要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