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卷第6期 V01.32 No.6 2011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虚拟交往社区的补充与传统社区的延伸 公共型住宅模式的新探索 王鹤 一,刘一光 ,孔德静。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秦皇岛066004;2.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青岛266033) 摘要:虚拟交往社区是对传统社区的发展,紧随时代脚步.然而传统社区在交往方面具备的优势也不可替 代.公共型住宅模式,作为一种集虚拟交往社区和传统社区两者优点于一身的住宅设计新探索,对城市发展、 社区规划和住宅创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虚拟交往社区;传统社区;公共型住宅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4602(2011)O6一O055一O5 Complement of Virtual Communicational Community and Extension of Traditional Community A New Research on Public Residential Pattern WANG He ,LIU Yi—guang。,KONG De-j ing (1.College of Urban Construc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Qinhuangdao 066004,China; 2.School of Architecture,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Qingdao 266033,China) Abstract:The virtual communicational community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om— munity,which keeps abreast with the era closely.However,the 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 al community are irreplaceable in communication.The public residential pattern which gath— ers all the advantages of the above-mentioned two communities,as a new research on the de— sign of residen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urban development,the community planning and the housing innovation. Key words:virtual communicational community;traditional community;public residential pattern 1虚拟交往社区与传统社区 1.1概念层面的对比 虚拟交往,顾名思义,是一种以现实物质为基础却脱离现实形式的交往方式.它主要表现在通过互联 网的广阔平台进行的社区居民之间的有关社区文化、经济、政策、法规、情感、社会问题和民主评议等方面 的交流活动.这种交往的现状正在呈现一种普遍覆盖社区范围的态势,更多地体现在年轻人的身上,源自 收稿日期:2010—05—29 作者简介:王鹤(1986一),男,河北秦皇岛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E-mail:sanyue861027@163.corn. 56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第32卷 他们对网络和计算机的利用率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居民.交往方式主要表现为论坛交流、邮件通讯、即 时通讯、网络游戏、博客互访、个人信息平台等.其中以即时通讯(如QQ、MSN)、邮件通讯和论坛交流为主 要手段,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流,做到“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选择性沟通,从而满足居民生活空闲急需的 精神慰藉和情感共鸣. 传统社区一般指的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 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这样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相比虚拟交往社区,可以称得上是现 实社区,交往采用面对面的形式,直观具体,可以准确把握交往对象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暗示等微小行为,有 利于交往的顺利进行.当然,这种社区模式,对地域性要求十分苛刻,即聚居在一起的人们可以很容易建立 这种社区模式,而对于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则很难实现.虽然传统社区具备的优点无法替代,但是其发展 步伐落后于虚拟交往社区,也并未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 . 1.2内在优势的集中 1.2.1虚拟交往的优点 1)即时眭.只要拥有计算机和网络,无论来自哪里的讯息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或回复或储存,信 息的获取总可以做到及时和适时.这有别于传统社区,它不需要人与人的口口相传,也就有效地避免了因 为空间差异而造成的信息交流的时间差异. 2)自主性.虚拟交往不需要社区居民围坐在一起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各抒己见.它可以满足不同人 群、不同性格的居民对于交流所把持的不同理念和习惯方式.在电脑和网络面前,抹去面谈中表达能力的 局限,沟通多具有自主性,即可以根据自己希望的表达方式来进行随心所欲的交流,不必顾忌因为当面而 表现的尴尬、羞涩或者涵养的参差不齐. 这种自主性也产生了“居民大多为能说健谈的人”的普遍假象. 3)积聚性.虚拟交往具有积聚信息的功能.信息多为电子文档在网络中传递,被反复的下载、储存、传 播和共享,可以快速地汇集到一个网络用户面前,迅速积累成为交往者的资源和财富.这要比通过传统社 区的交往获取资源要快捷得多,也有效得多.同时,虚拟交往的积聚性也表现在小范围的社区信息通过虚 拟平台加工成为广泛的全球信息,被全体网络用户所共同享有,随时查阅. 4)广泛性.虚拟交往的对象不单单局限在社区中,它可以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用户,这种交往的范 围是广泛的,对于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十分有利.这点足可以对比出传统社区交往的劣势和不足 . 1.2.2传统社区的优点 1)经营邻里关系.“远亲不如近邻”说的是邻里关系的重要性,传统社区恰恰提供了经营和谐邻里关 系的机会和平台.最真实的感受来源于亲眼所见和亲耳所闻,中间不存在第三方的干预,因此也减少了很 多误会和波折.通过邻里交往来达到感情融合、情绪交流的目的,是传统社区独特的意义所在. 2)参与社区活动.现实社区中组织活动和参与活动对于培养社区感情和丰富社区文化具有十足的影 响力,不仅在文明角度完善社区居民个人素质和内涵,而且在精神上也愉悦大众,广泛地激发参与者的热 情,这种实践带来的感受和取得的效果比“纸上谈兵”更有说服力和煽动性. 3)社区评比和调查.不同形式和规模的社区评比和问卷调查,一方面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来促进社区 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认识和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有助于改良社区建设模式和方法,以聆听 更多居民的心声,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1.3集两者优点于一身的公共型住宅模式的理论前提 通过对虚拟交往社区与传统社区优点的集中,发现两者恰恰呈现一种补充和完善的关系.用虚拟交往 的即时、自主、积聚和广泛来弥补传统交往的信息滞后、交流顾虑、范围狭小、资源片面的缺陷;同时,依靠 传统社区情感的现实互动、法律和道德的严格捍卫和遵守、面对面交往所感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内容、待 人接物能力的有效培养、社会信任的持久建立来完善虚拟交往存在的如感情的交流渐成苍白和空白、信任 度随着时间慢慢淡薄、背弃道德准则和公共规范、社会责任的丧失和使命感的淡漠等不足.两者相辅相成 的关联促成了一种集两者优点于一身的新型社区理念,从而构成公共性住宅模式的理论前提. 2公共型住宅模式的探索性理论 分析虚拟交往社区和传统社区的各自优缺点之余,建立一种集两者优点而尽量改善其缺点的社区新 第6期 王鹤,等:虚拟交往社区的补充与传统社区的延伸——公共型住宅模式的新探索 57 模式便成为当务之急.公共型住宅的提出,一方面可谓是一种对社区新模式的具象探索,另一方面也算得 上是对当今住宅新模式的尝试. 满足虚拟交往社区的优点,首先应当保留其网络和计算机对于信息传送和平台交流的优势.第二,提 炼传统社区交往的精华部分,并做到适度延伸,使原本必要的传统交往更加值得关注和重视.对虚拟交往 社区中存在的空白及时补充,使之更加合理地适应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2.1公共型住宅模式的初定义 建立一种住宅模式使之在满足基本生活功能和要求的前提下,发展建立部分室内公共空间,使住户在 进行虚拟交往的同时,真正切身投入到现实交往的环境中去,以实现信息高速化和情感现实化的双重目 的. 2.2公共型住宅模式的初设计 2.2.1住宅公共大空间 在住宅设计中,划定出一定范围作为室内公共大空间,满足该住宅所有住户的公共活动需要,如聚会、 交谈、娱乐、休闲、社区服务、集会等,其中必不可少的配置互联网工具,满足和实现虚拟交往社区的优势. 这种大空间可以设计在首层或独立在住宅主体之外并与主体相连. 2.2.2住户邻里小空间 在每层住宅设计时,分别规划出属于邻里住户的公共空间,这种空间相对较小,适用人群约为2~4户 居民.空间位置选择在住户人户的必经路线上并具有公共性,可选择在楼梯间或者通道部分.同时公共空 间的设计应当满足住宅防火规范和其他规范要求. 8 ∞ 如 2.2.3住宅公共空间与社区公共空间的呼应 表1交往范围 社区规划中会涉及到服务性建筑单体,它座落在 户咿址白州 ∞ 户 邻里范围 交往程度 社区住宅群体中,担当公共服务职责,如社区医院、幼 了解最深 儿园、综合性商场、超市、活动中心等.它们在功能上也 关系淡漠 或多或少地满足交往要求.但是,这种交往不是亲和的 了解基本不存在 交往,其开放性较大,面对的人群属性也不尽相同(见 大大超出认识的范围 表1)E .相比这些,住宅公共空间更贴近住户的心理 注:最基本的邻里单位组团规模一般为500户,即一个 舒适度,他们愿意在亲近居住空间的公共范围内进行 居委会的规模. 交往.这种强烈的安全感利于培养邻里关系.而服务性 建筑单体的主要功能则适宜整个社区内的全体住户的 普遍联系.这两种公共空间类型并不存在绝对的矛盾, 相反恰恰是社区功能的相互补充和呼应. 3公共型住宅模式的设计分析 3.1住宅公共大空间分析 将住宅单元的某一层或某一部分作为该单元所有 住户的公共空间,以垂直交通联系居住空间和活动空 间,实现两种功能分区的和谐统一,从而做到最大限度 地追随住户满足精神要求的需要(见图1). 3.2住户公共小空间分析 图1住宅公共大空间分析 住户公共小空间作为同一单元、同一楼层住户的 公共活动空间,位于每一楼层的中间地带,联系交通核与各户居室,每户居民人室的交通路线会在公共小 空间内最大限度的交叉和重复以期待从中产生交往和沟通.同时,正是由于设计了公共小空间,使得各户 在交往的过程中减少了不必要的串门、做客行为,从而达到了既开放又私密的效果.此外,公共小空间的布 置和使用合乎社会发展的方向,也彰显文化交往和传承的新前景(见图2). 第6期 王鹤,等:虚拟交往社区的补充与传统社区的延伸——公共型住宅模式的新探索 59 住宅和社区的发展在一种开放、独立、自主、融合的理性观念中,在富强、全面、文明、自由的社会环境里,在 综合、大同、统一、关联的文化背景下势必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和速度. 4.1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公共型住宅模式正是对住宅形式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对 社区建设的一次新探索,符合科学发展的内涵.“以人为本”突出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性,这种尝试恰 恰是为了改善公民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从人交往层次出发,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住 宅与小区人性交往空间 ,从而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综合上述两点可知,公共型住 宅模式的探索在中国大环境下具有坚实的政策支持. 4.2社区规划理念的浓缩——交往单元模式和住宅小团模式 聂兰生先生提出的“交往单元”模式 ],是一种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公共空间组成的空间单元模式.这 种公共空间具有明确的领域界限和边界标志,同时住宅设计中更多考虑入室路线的适当重合交叉对邻里 交往的积极影响. “住宅小团”模式 引,即由张守仪先生提出的一种嵌插在住宅组团中的居民能自发形成的居住区控制 层次,其对应的居民组织成为邻居小群.邻居小群强调住户规模、层次和围合形式对于邻里交往的意义. 以上两种模式虽然更多强调社区规划和设计中的创新思维理念,但是建立这些模式所追求的结果与 探索住宅模式创新所要实现的目的可谓殊途同归,其对于公共住宅模式研究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 4.3 实践的思路引导——住吉的 长屋 安藤忠雄设计的住吉的长屋水 平划分为三等份,中间留设天井构 成前后两个空间,再以天桥连接这 两个空间,形成明晰的动线.天井部 分与室外连通,将四季变化的自然 巧妙引入住宅中[ ](见图7).这种 设计对于公共型住宅的设计具有深 刻启发:天井可视为住宅的公共空 间,前后两个空间可视为两个独立 的住户.这样,就存在一种分散中的 (a)模型示意 (b)实例 连接关系,即虚拟交往与传统交往 图7住吉的长屋 的融合.虽然安藤忠雄的设计仅为 一户住户使用,但是不可否认这种设计思路对公共住宅探索所起到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是深远的. 5 结束语 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带来先进思想的同时,一些新问题必然应运而生.比如笔者提到的这种住宅设计 会受到经济、文化、意识和观念的制约,同时占用建筑有效面积来建成住宅的公共空间对开发商的考验也 异常严峻.但是无论如何制约和考验,公共型住宅模式所蕴含的深刻社会文化和人文意义对整个城市的发 展、社会的和谐建设和安定团结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信在分析虚拟交往社区和传统社区的优劣之处 之后提出的这种理念,具有上述众多政策、理论和实践的支持,一定会在未来社区发展和住宅发展中闪耀 璀璨光芒.也期待这种对虚拟交往社区的补充和对传统社区的延伸的探索可以为社区发展和住宅模式创 新提供一些思路.本文仅为公共型住宅的理论探索,对于公共空间的归属和产权分配、管理和设施提供等 细节问题要进一步探讨. (下转第75页) 第6期 李萌,等:UASB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分析 75 El1]刘宇明.活性炭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EJ].科技资讯,2008(8):6O. LIU Yu ming.Application of Activited Carbon in Wastewater Treatment[J].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8(8):60. E12]易赛莉.厌氧一磁化复合系统处理城镇生活污水中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YI saHi.A Studv on the Middling Experiment of Urban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with Anaerobic-Magnetic Coupling System[D]. Wuhan:Wuhan University,2004. [13]王宝贞,王琳.水污染治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概念、新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WANG Bao-zhen.WANG LirL New Technology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New Process,New oncCepts and New Theories[M]. Beijing:Science Press,2004. [14]严永红,任洪强,祁佩时.EGSB反应器与UASB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性能比较研究口].中国沼气,2005,23(3):3-6. YAN Yong-hong,REN Hong-qiang,QI Pei-shi.A Study of the Performance Comparison Between EGSB and UASB Reactors Trea— ting Organic Wasterwater[J].China Biogas,2005,23(3):3-6. [15]王卫京,左秀锦,朱波.UASB厌氧反应器内流场数值模拟口].大连大学学报,2007,28(3):8-10. WANG Wei-jing,ZUO Xiu-jin,ZHU 13o.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Flow Field in UASB Anaerobic Reactor[J].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2007,28(3):8-10. [16]Shanmugam A S,Akunna J C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UASB and GRABBR Treating bw Strength Wastewaters[J].Water Science&Technology。2008,58(1):225—231. [172 Borzacconi L,Lopez I,Passeggi M,et a1.Sludge Deterioration in a Full Scale UASB Reactor After a pH Drop Working Under Low Loading Conditions[J].Water Science&Technology,2008,57(5):797—802. [18]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2. Beijing General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Water Supply 8L Drainage Design Handbook[K].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 Press.2002. [19]李再兴,宋存义,杨景亮,等.大型UASB处理阿维菌素废水厌氧污泥颗粒化研究_J].环境工程学报,2007,1(8):62—65. LI Zai-xing,SONG Cun-yi,YANG Jing-liang,et a1.Study on the Sludge Granulation in Large-Sized UASB Reactor Treating Aver— mectin Wastewater[J].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07,1(8):62—65. [20]李娟红,张贵清,刘忻,等.UASB反应器处理马铃薯加工废水的研究口].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186—3187. LI Juan-hong,ZHANG Gui—qing,LIU Qi,et a1.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Potato Processing Wastewater by Using UASB Reactor ̄J].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09,37(7):3186—3187. (英文校审刘学云) (上接第59页) 参考文献(References): Ell陆学艺.社会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200. LU Xue-yi.Sociology[M].Beijing:Knowledge Press,1991:200. [2]周德民,吕耀怀.虚拟社区:传统社区概念的拓展[J].湖湘论坛,2003(1):68. ZHOU De-min,LV Yao-huai.Virtual Community:Expansion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of the oCmmunity[J].Huxiang Forum, 2003(1):68. [31孙良,黄一如.虚拟交往与社区虚拟重构_J].时代建筑,2009(2):25—27. SUN Liang。HUANG Yi—ru.Reconstruction of Virtual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J].Time Architecture,2009(2):25—27. [4]聂兰生,宋昆.交往与社区营造:未来城市社区结构形式探讨[J].城市开发,1997(9):8-9. NIE Lan-sheng,SONG KurL oCmmunication and oCmmunity Building:Talking About the oCmmunity Structure of the City in Futrue[J]. UrbanDevelopment,1997(9):8-9. [81宋娟,董莉莉.现代住宅设计的多元思考[J].住宅科技,2008(9):28. OSNG Juan.IX)NG Li-li.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Modern Housing Design[J].Housing Science,2008(9):28. [6]张守仪,田东海.围合式住宅小团及其日照环境_J].建筑学报,1995(4):10. ZHANG Shou-yi,TIAN Dong-hai.Small Surrounding Groups and Sunshin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J].Architectural Journal, 1995(4):10. [7]马卫东.安藤忠雄作品集[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 MA Wei—dong.A Collection of Tadao Ando[M].Ningbo:Ningbo Press,2005. (英文校审刘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