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周 菲 审题人:蔡红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本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纸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7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逻辑思维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形象思维是正确思维的主要创新源泉。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不能有正确的思维,思维就是混乱的、漏洞百出的、自我矛盾的,乃至往往是错误的,以至是荒谬的.正因为如此,学音乐的,应该懂得些声学;学美术的,应该懂得些光学;学艺术体操的,应该懂得些力学;学人文的,应该懂得些科学技术。《红楼梦》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巨著,光照古今,流传不朽,但也存有不掩瑜的瑕点,例如,林黛玉入贾府的年龄,多处有矛盾,这也是曹雪芹这位伟人在创作《红楼梦》时在逻辑上失误之处.然而,正因为逻辑思维执着于前后一致的严密,因此,一般摆脱不了现有思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维方式与内容的框架,难于飞跃,难于求异,难于作出超脱现有模式的重大的创新。
而文学艺术恰恰与科学相反,不是追求抽象,不是直接表达共性、普遍性,而是着手个体,着手特殊,通过个体、特殊的形象来反映共性、普遍性;因此,必须力求从不同侧面、从不同个体、从种种特殊,来创造新的形象,来深刻反映事物的共性、普遍性。正因为直接表达的是侧面、是个体、是特殊,从而就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给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去思考、去领悟、去追索、去开拓;极为精炼的中华诗词,就更是如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写登鹳雀楼,还是哲理之言呢?“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是写暮春的杨花榆荚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写诗人无比喜悦之情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不管怎样,这些名句,都是合乎客观实际,合乎逻辑的。
一个漫画家画某个人,不管怎么美化或丑化,不管怎么夸大,寥寥几笔,确如此人。为什么?关键就是这几笔。这几笔不是其他,而是同现代数学一个分支即“拓扑学”有着紧密关系的。“拓扑学”是研究图形在各种变化中有哪些东西始终不变的。这些不变的东西叫做“特征不变量”,这几笔就是“拓扑学\"的“特征不变量\"。严肃音乐的主旋律,京剧中所谓的“不能不像,不能真像;不像不是戏,真像不是艺”,所谓的“神化”,都是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就连摄影,如果是艺术照,就决不能将客观事物原封不动搬上照片,而应加以“艺术\"处理,分出轻重浓淡,突出主要,突出本质,这不是科学又是什么?“春秋笔法”下的用字用词,是“杀”?是“弑”?是“诛”?是“戮”?是“斩”?用之不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事件性质及所作的褒贬评价则大不相同。诗眼、词眼、文眼,也正是用以集中地深刻地揭示事物的特征的。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正因为这些伟大的作家阅历广泛,深入实际,深入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由定性到定量,才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掌握了事物的特征。“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开始第一句中的“环\"字,滤去了词句水分,浓缩了语言容量,揭示了滁州为群山环绕特征,一字可敌万语.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一个在小小空间的红杏枝头,一个在辽阔空间的锦锈江南,都生动深刻、内涵极为丰富地展开了春天的欣欣向荣的画面。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诗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个字,10件事物,6点景色,描绘出了行人秋晨离开荒村野店匆匆上道的有声有色的凄凉景象。要强调指出的是,正因为中华诗词用词用字最为精炼,从而也最能抓住事物本质,突出事物特征.反映事物主要方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艺术的思维和科学的思维不一样,前者通过个体、特殊的形象来反映共性和普遍性;后者则直接追求抽象,追求共性和普遍性的表达. B. 文学艺术能够给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产生C.要想摆脱现有思维方式与内容的框架的禁锢,实现思维的飞跃和求异,进而作出重大的创新,就不能执着于逻辑思维前后一致的严密性。 D.正确的思维是建立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之上的,严密的思维逻辑,能避免那些混乱的、漏洞百出的、自我矛盾的、乃至荒谬错误的结论出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漫画家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美化或丑化艺术形象,却让人并不感到“失
(选自阳叔子《科学人文相融,爱国创新与共》,有删改)
让人思考、领悟、追索和开拓的艺术魅力,因为它是从个别表现一般.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真”,是因为他们能够抓住事物本质,突出事物特征,反映事物主要方面。
B.文学艺术家们既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创造各种艺术形象,又要借助这些形象传达出像“拓扑学”中始终不变的“特征不变量”的生活规律。 C.伟大的作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不仅阅历广泛,深入实际,而且能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特征。
D.严肃音乐的主旋律、京剧中所谓的“神化”、摄影艺术对照片的“艺术\"处理,都是透过表象、抓住本质、区别主次、把握关键的科学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巨著《红楼梦》,在林黛玉入贾府的年龄方面存在逻辑上的失误,这就要求文学艺术创作不仅要追求思维的创造性,更要追求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B.“杀”“弑”“诛”“戮”“斩”等词用之不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事件性质及所作的褒贬评价则大不相同,体现了“春秋笔法\"的科学性特征。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些名句既合乎逻辑又给人想象空间。
D.因为用字精炼,因而展现的画面内涵也就极为丰富,如“环滁皆山也”的“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字。
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
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转右补阙,而纁代为御史。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从郁为补阙,贯之持不可,寻降为左拾遗。复奏:“拾遗、补阙虽品不同,皆是谏官.父为宰相,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改为秘书丞。新罗人金忠义以机巧进,至少府监,荫其子为两馆生。贯之持其籍不与,曰:“工商之子,不当仕。\"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讨吴元济也,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且言:“陛下岂不知建中事乎?始于蔡急而魏应也,齐、赵同起,德宗引天下兵诛之,物为殚屈,故朱泚乘以为乱。此非它,速于扑灭也。今陛下独不能少忍,俟蔡平而诛镇邪?”时帝业已讨镇,不从.终之,蔡平,镇乃服。初,讨蔡,以宣武韩弘为都统,又诏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兵以进。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税进取,今若置统督,复令二帅连营,则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亦不从。后四年乃克蔡,皆如贯之策运。
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不涉旬,出为湖南观察使。后罢为太子詹事,分司东都。穆宗立,即拜河南尹,以工部尚书召。未行,卒,年六十二,诏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贞.
(据《旧唐书》《新唐书》删改)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B.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C。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D。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可追求物质享受,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
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
C。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 D。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尚书右仆射”是皇帝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官职,“贞\"是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谥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贯之为官敢言,坚守正义。皇帝宠臣张宿出使外地,宰相裴度为他请求章服,韦贯之严词坚决反对。因此事得罪了做谏官的张宿,张宿后来“诬以朋党”报复韦贯之。
B. 韦贯之洞察力强,料事如神。讨伐吴元济的时候,韦贯之建议先放下镇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州,全力对付淮西;不赞成设置都统的同时又令二帅连营,这些宪宗都没采纳。事后证明韦贯之是正确的。
C。 韦贯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上书推荐弟弟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当时人们并不认为他偏私;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致使杜从郁的官职一降再降,做了秘书丞.
D.韦贯之刚强正派,不阿权贵。有人把他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表示愿意结识他并把他推荐给皇上。韦贯之并没在意,几年没有去拜访李实,失去了通过李实推荐而升迁的机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6分,共12分)
(1)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
(2)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
(二)古代诗歌阅读(12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欧阳修①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②。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③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注】①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颍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②四垂天,天幕从四面下垂。③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8。前人认为上片妙在“拍”、“出”二字,请对此作简要赏析。(6分)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9.下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形象?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4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4分)
(1)《氓》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 ,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
遭
贬
的
深
切
同
情
与
关
怀
的
名
句
是: , 。
(4)适百里者,__________;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逍遥游》)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 , 。 (7) ,不宜异同。(《出师表》)
(8)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父 亲
[智利] 奥莱加里奥·拉索·巴埃萨
一个小老头下巴蓄着又白又长的胡须,上唇的小胡子被尼古丁熏成了红色。他披着一件大红斗篷,脚蹬高跟皮鞋,头戴一顶龙舌兰编的草帽,胳膊上挎着一个小篮子,来到兵营的门口,走过去,倒回来,走过去,倒回来,反反复复,显得十分胆怯。他想向哨兵打听什么,但哨兵没等他开口就高声喊道:“警卫班长!”
一个班长从门后跳了出来,仿佛是埋伏在那儿的。他仰起头用询问的目光打量着他,老头儿说:“我儿子在吗?”班长笑了起来。
“他叫曼努埃尔……叫曼努埃尔·萨巴塔,先生。” “我不知道哪个士兵叫这个名字。”
乡下人骄傲地直起身子讥讽地笑了: “可是,我儿子不是士兵,他是军官,是正儿八经的军官……”
警卫团的号手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凑过来低声告诉班长:“是新来的,刚从学校来的……”
班长看他是个穷人,没敢请他去军官俱乐部,而是叫他去了警卫团。 老头儿坐在一条木凳上,把篮子放在伸手可及的身边。士兵们一下子围拢来,他们以好奇的目光看着那个农民,对那个篮子很感兴趣。篮子不大,用一片口袋布盖着。那帆布下面先是听到啄食声,接着便有一只红冠老母鸡露出头来,由于闷热,它的嘴张开着,不停地喘着气.
看到那老母鸡,士兵们一边鼓掌一边像孩子似的高声叫道:“炖鸡吃!炖鸡吃!”
农夫急切地想见到自己的儿子,面对那么多持枪的士兵又十分紧张,不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禁傻乎乎地笑起来,思想也乱了:“哈,哈,哈……对,炖鸡吃,炖了给我儿子吃。”
说罢,老人却是一阵心酸,脸上立刻蒙上了一层阴影,接着又说道:“我都五年没见他了!他不愿意回村里去……”
一个卫兵去叫中尉。中尉正在驯马场上跟一伙军官在一起。他个子矮小,长得黑不溜秋,躯干粗得像个木桶,面容俗气。卫兵打了个立正,两脚并拢时靴子底掀起一股尘土,报告道:“有人找您……我的中尉.”
不知怎么回事,中尉的脑海里一下就闪现出了他老父亲那干瘪矮小的身影.他仰起头,为了让他的同事们听到,以鄙夷不屑的语调大声说道:“在这个镇子上,我谁都不认识……”
卫兵又主动解释说: “是个满脸皱纹的小老头,披着斗篷……他从很远的地方来,提着一个篮子……”
虚荣心顿时把中尉闹了个大红脸,他把手举到帽檐上说: “行啦……您走吧!\"军官们的脸上露出诡异的神色,他们不约而同地朝萨巴塔扫了一眼.那么多道询问的目光令中尉实在难以承受,他垂下头,咳嗽了一声,点上一支香烟,开始用刀鞘包头在地上胡乱划起来.
过了五分钟,又来了一个卫兵: “有人找您,我的中尉!是一个乡下老头子……他说他是您父亲……\"
中尉没有纠正卫兵的话,他把香烟扔到地上,怒冲冲地一脚踩灭,喊道:“滚吧!我就来.”
为了不做任何解释,中尉一头钻进了马厩。老人坚持要见儿子,卫兵班长每五分钟向上司报告一次,上司军官被弄得烦了,就去找萨巴塔。
与此同时,那个变得像孩童似的可怜的老父亲越来越心神不宁。他竖起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耳朵听动静,只要听到一点儿声响他就伸长脖子往外看。那脖子又红又皱巴,跟火鸡脖子一样。听到脚步声,他就激动得浑身发抖,以为是自己的儿子来拥抱他,来给他讲述他的新生活,让他看他的武器、马具和马匹来了。
警卫团军官佯装检查马厩找到了萨巴塔。他开门见山、干巴巴地对他说: “有人找您……说是您的父亲。”
萨巴塔移开目光,没有回答。
“他在警卫团……一定要见到您才走。” 萨巴塔狠狠地往地上跺了一脚,恼怒地咬了咬嘴唇去了那儿。
他一进警卫团,有个士兵就喊道: “立—-正!\"听到喊声,士兵们立刻如弹簧一般霍地站了起来,团部里响起一阵大刀声、脚步移动声和鞋跟撞击声。
士兵们对儿子的尊敬弄得老头儿晕头转向,他忘掉了篮子,也忘掉了老母鸡,张开胳膊向儿子迎过去。他那像老树皮一般的面庞上绽出了欢欣的笑容,兴奋得浑身颤抖着高音叫道: “我亲爱的曼努埃尔!我的小曼努埃尔……”
尉官只冷冷地向他打了招呼。
农夫的双臂落了下来,脸上的肌肉抖动不止。
中尉偷偷地把他拉出军营,到了街上,悄悄地对他说: “你都干了些什么呀……干嘛到这来看我……我有军务在身……不能出去。”说罢,转身走进了军营.
乡下老汉又回到警卫团,浑身哆哆嗦嗦,茫然不知所措.他狠狠心把鸡从篮子里掏出来给了警卫班长。
“给你们吧,就你们吃.”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他向士兵们告了别,失望之下,拖着沉重的步子慢慢离开了。走到门口时,他又转过身来两眼含泪地补充了一句:“我儿子特别喜欢吃鸡脯,你们给他一块……”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小说背景设置在兵营,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塑造了警卫班长、哨兵、号
手等军人形象,这些人物虽着墨不多,但都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B. 儿子一再拒绝与父亲见面,直到军官来找他时,才迫不得已去警卫团,
这是因为他虚荣心作祟,不想让同僚知道他的出身,以免影响前途。 C. 发生在父子之间的故事令人感慨,其中蕴含着作者对人性的反思和对
亲情伦理的忧虑,中国读者也能从中得到启示,这是小说的价值所在。 D. 小说地域特征鲜明,尤其是父亲外貌的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但
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南美的风俗人情画。 E.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理,儿子以鄙夷不屑的语气大声说话是
为掩饰内心的紧张,他点上香烟用刀鞘包头划地是逃避他人询问的目光。
(2)小说主人公父亲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父亲,但有较大篇幅是在写儿子,作者为什么这样
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75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沉疴(kē) 轻佻(tiāo) 烘焙(péi) 宵衣旰食(gàn)
....B。省亲(xǐng) 剽窃(piáo) 噱头(xuè) 惊魂甫定(pǔ) ....C.祛除(qū) 嬗变(shàn) 整饬(chì) 怙恶不悛(quān) ....D.豆豉(chǐ) 讣告(bù) 渐染(jiàn) 怏怏不乐(yāng)
....1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贻害 赋与 急功进利 众口铄金 B。 摩娑 痉挛 平心而论 拾人牙惠 C。 诛连 倾泄 额手称庆 轻歌曼舞 D。 矍铄 贸然 独当一面 见风使舵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②不管是世园会开园期间,还是在世园会结束后,唐山移动都将不遗余力,从一而终地做好通信保障和服务工作,坚持标准不降低,保障不放松,工作....不出纰漏。
③退休的老校长在座谈会上教导我们:“做学问不可师心自用,应该多请教师....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拓眼界。”
④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有关在外经商的中国人受到驻在国官方和民间双
重的侵害的新闻报道不绝如缕。
....
⑤那场空前绝后的“浩劫\"已经过去几十年,但给人们带来的心理阴影是难....以磨灭的,一些人因为良知的觉醒而倍感痛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⑥任何成功其实都没有传奇,世界顶级球员也不会永远捧杯,但是,体育精神可以长盛不衰,关键在于培育体育文化薪尽火传的土壤。
....A. ①③⑤ B.①③⑥ C。 ②④⑤ D.①④⑥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很多同学解答古代诗歌鉴赏的“作用题”时,往往因为对诗歌的解读
不全面不深入,会产生茫然无措,只好套用术语作答。
B. 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但我们要有跌倒之后再爬起的勇气,而且还要从被
击败的那一刻起深入反思,着手准备下一次的战斗。
C。 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在秋冬时节应该特别注意饮食,应该选择易消化
的食物,慎食油腻、辛辣的食品,忌食生冷、粗硬的食物。
D。 赵扬的《唐太宗》形象地描写了唐太宗波澜壮阔的一生,开创了历史
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是一部弘扬儒家正义理念的好书。
16.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秦①立国之后,对农业、官方手工业中冶金、制陶、造车②交通、建筑等有关强兵强国的事业,持久地重视。秦深悟百姓 ③食为天的古训,④ 秦之重农国策使秦国农业长期高于东方诸侯。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大饥荒,⑤秦国求助。秦穆公出售存量万斛,⑥动用大批船只从今凤翔的雍都,顺渭河东行至晋国都城,解救了晋国的饥荒.
A B C ① ② ③ / 包视 括 自 以以 及 从 / 将 ④ 因此 所以 果⑤ ⑥ 由 竟然 向 并 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D 在 连/ 同 然 过 竟经继而 由 而
五、写作(60分)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郭川,“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这位31岁时已任大型国企副总的青岛男子,在42岁时却毅然选择成为职业竞技帆船赛手,不停刷新自己和中国的帆船运动记录。他说帆船运动让他找到了“生命中注定属于他的东西\",“回归了真实的自我。\" 2016年10月郭川在单人不间断跨太平洋创纪录航行时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联。
有评论认为,郭川不甘于平庸,追求有生命厚度的生活方式凸显了人的主动性和求索精神;当芸芸众生沉湎于对“已知”进行享乐性消费的时候,他却在勇敢地挑战“未知”.也有评论认为这种个人用帆船航海所面临的巨大生命危险的行为,是否值得?他的离开,是否对亲人构成一种不负责任和伤害?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D(“严密的思维逻辑,能避免那些……结论出现”错.原文第一自然段说“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不能有正确的思维”,并不能由此推断出“有严密的思维逻辑,就有正确的思维”。)
2.C(“伟大的作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错,原文是充分条件复句,选项转成了因果复句,而且强加因果)
3.D(“因为用字精炼,因而展现的画面内涵也就极为丰富”错,强加因果;原文举例是为了说明正确的创造性的思维能抓住本质,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为了说明用字精炼,展现的画面内涵也就极为丰富;另外“环滁皆山也\"的“环”字展现的画面内涵不一定“丰富”) 4. D【解析】本句大意理解是“金忠义用艺能来结交权贵宠臣,替他说情的不止一两个,韦贯之对自己所持意见更加坚定。他不久又上疏陈述金忠义不应当玷污朝廷官吏的名册,词理恳切,金忠义的官职终于被免去”.“权幸”是“通”的宾语,其后断开.“贯之”作主语,其前断开.
5。C【解析】为避唐宪宗李纯之讳,任何人包括韦贯之自己都不能用名“纯”来称呼.
6。C【解析】B项“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错,两次上奏一次是针对“补阙\",一次是针对“左拾遗”;且“一降再降为秘书丞”错,原文第二段是“改为秘书丞\"。
7.①(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说者”:推荐的人;“骤\":急忙;“且\":并且;“诣\":到……去。每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处1分,句意2分)
②这件事就停止不办了。张宿对此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寝”:停止不办;“衔”:怀恨在心;“构”:陷害;“卒为所构\"被动句。每处1分,句意2分)
8.①“拍\"字写出了春水不断拍打着堤岸的情形,碧水与蓝天、春水的“动”和天幕的“静”相互映衬,表现了春水活泼的生命力,也烘托出热闹的春游氛围。②“出”字既符合秋千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状,又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使人们好像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这样就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每点答完整3分,不完整酌情给分)
9。①【形象】寄情山水、狂放不羁、乐而忘形。②【情感】既表达了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快乐,又表达了词人人生短暂、失意伤怀的苦闷.③【简析】春天来了,诗人暂时从案牍中脱身,陶醉在明媚的春光之中。不顾自己的年龄和身份,也不怕别人笑话,满头白发上插着鲜花,随着急促的乐声频频举杯畅饮,表现了词人希望借醉人的春光和春酒来排解内心的郁闷和不平。(形象和情感各3分,共六分.) 10。(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4)宿舂粮;之二虫又何知?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6)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7)陟罚臧否(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1。 (1)C E(5分)(A.“性格鲜明”是不准确的,小说对哨兵、号手的形象一笔带过,没有鲜明的性格。B.“以免影响前途”的分析只是推测,小说并未明确交代。D。“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但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更为读者展开了一副南美的风俗画卷”是不恰当的,小说情节在军营中展开,人物对话没有乡土气息,小说也未对当地风俗进行描写。)
(2) ①贫穷卑微:穿着朴素,探视儿子只能带一只鸡,进入军营前胆怯紧张,遭到士兵的嘲笑和轻视.②以子为荣:为儿子是一个军官而骄傲,看到儿子受到尊重而喜悦。③念子心切:在军营中等待儿子时忐忑,见到儿子时激动,被儿子赶出军营时虽气愤,但仍对儿子十分牵挂.(每点2分,共6分.)
(3)①在小说中的地位来看,儿子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与父亲一样有着重要的审美意义,所以对儿子的刻画是小说不可缺少的内容.②从形象塑造上看,儿子是父亲探视的对象,所以对儿子行为和心理的描写对塑造父亲形象、表现父亲的心理起着关键作用。③从艺术表现上看,对儿子的描写和对父亲的描写随着故事的发展交替进行,使情节更富悬念,儿子的冷漠虚荣与父亲的真切深爱互为比照衬托,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④从思想内涵上看,对儿子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儿子冷酷无情的批判和对父亲爱子之心的同情,这不仅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深刻,也使小说的主题更为鲜明。(8分。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12.C(A.烘焙bèi B。剽piāo窃 噱xué头 惊魂甫定fǔ D. 讣告fù 渐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染jiān 怏怏不乐yàng)
13。D(A.赋予 急功近利B.摩挲 拾人牙慧C。 株连 倾泻 ) 14。B(①讳莫如深:原指事件重大,隐瞒不说。现指隐瞒得再没有比这更深、更紧的了,唯恐别人会知道.正确。②从一而终:多指用情专一,一女不事二夫,夫死不得再嫁。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错误。③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正确。④不绝如缕:比喻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错误。⑤空前绝后: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感情色彩不当。⑥薪尽火传:比喻学问或技艺代代相传。正确。)
15.C (A“产生”的宾语成分残缺;B“不但”语序不当,应放“我们”后;D.中途易辙,“开创\"的主语是唐太宗。) 16。B
17。 这是一道时事类新材料作文。材料的主要事件为“‘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郭川失联”,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媒体有不同的看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题干“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也要求将议论的焦点放在对郭川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认识上。由此考生可以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确定立意:
思考1:肯定郭川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郭川主动放弃温馨安逸的生活,执着于自己热衷的事业,选择了一种不同凡俗的生活,由此可有如下的立论:①人生应不甘平庸,应追求有生命的厚度。②探寻未知,超越常态,凸显人的主动性和求索精神。③敢为天下先;不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被安逸所困。④听从内心的召唤;回归真实的自我。等等。
思考2:质疑郭川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郭川的选择,的确是一种大智大勇,如非有非常之意志,超凡之理念,绝不会做出如此选择。但是,郭川的失联,让我们也看到了生命的可贵、人的责任等问题.由此可有如下的立论:①珍爱生命,不做无谓的牺牲。②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③勇于承担家庭的责任。等等。
【文言文参考译文】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名讳,以字行于世。年轻时就考中进士科.德宗末年,人有把韦贯之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举起笏板给人看他所记下来的名字,说:这是他的姓名,和我是同乡,一向就听说他很贤能,希望认识他,然后引荐给皇上。推荐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韦贯之维诺而已,但几年中始终不肯前往,这件事之后他的官位也没有升迁。
永贞年间,韦贯之才被授任为监察御史。他上书举荐小弟韦纁代替自己任监察御史,当时议论这不是徇私枉法。于是转任右补阙,而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元和元年,宰相杜佑的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坚持说不可以,不久降职为左拾遗.他再次上奏说:拾遗、补阙虽然品级不同,但都是谏官。父亲任宰相,儿子任谏官,如果政事有失,做儿子的不可能去议论父亲。于是杜从郁改任秘书丞。新罗人金忠义因为投机取巧进用,官做到少府监,他的儿子以门荫当上了两馆的生徒.韦贯之扣住他的册籍不下发,并说:工商之家出身的子弟,不应当做官。金忠义用艺能来结交权贵宠臣,替他说情的不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止一两个,而韦贯之更是坚持己见。他不久又上疏陈述金忠义不应当玷污朝廷官吏的名册,词理恳切,金忠义的官职终于被免去。
当时讨伐吴元济,韦贯之请求先放下镇州,集中力量对付淮西,并且说:陛下难道不知道建中年间的事情吗?开始是蔡州急呼,而魏州响应,齐、赵一同起来,德宗征发天下兵马讨伐他们,财物用完而人力费尽,所以朱泚乘机作乱。这不是别的原因,是要迅速扑灭叛乱.如今陛下难道不能稍稍忍一下,等蔡州平定之后再讨伐镇州吗?当时皇帝已经讨伐镇州了,没有听从韦贯之的建议。最终的结果是,蔡州平定之后,镇州才屈服。开始,讨伐蔡州,让宣武韩弘做都统,皇帝又下诏叫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并兵力而进军.韦贯之以为诸将从四面讨伐叛贼,各自会迅速进攻,如今设置都统督战,又令二个节帅连营,那么他们会慎重行事,保存各自威力,攻克的日期就难以估计了。皇帝还是没有听从。后来用了四年时间才攻克蔡州。一切都如韦贯之所预料的.
有个叫张宿的人,很有口才,受到宪宗的宠幸,被提升为左补阙。张宿将要出使淄青,宰相裴度要替他请求章服。韦贯之说:此人已备受皇帝宠幸,为何还要再给他优厚的宠幸呢?于是这件事就停了下来。张宿因此对他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张宿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不到十天,又外任为湖南观察使。后来又罢为太子詹事,在东都分司任职.穆宗即位,随即下令授拜他为河南尹,召入朝廷任工部尚书,还未赴任,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