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写千里马的古诗大全

2022-06-15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写千里马的古诗大全


写千里马的古诗大全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第 1 页 共 25 页

写千里马的古诗大全

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写千里马的古诗诗文内容,由本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写千里马的古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诗

李贺《马诗》(组诗):其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二: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李贺的马诗(李贺)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第 2 页 共 25 页

二.与伯乐与千里马相符的诗句

白居易:被发配江洲,于是有了琵琶行.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李白云: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陶潜:看不惯官场腐败,种豆南山下,不为5斗米折腰 陆游:身在天山,心老沧州 家祭无忘告乃翁 《卜算子 咏梅 》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杜甫:从为被朝廷聘用过,一声贫穷落魄 辛弃疾:投降南宋以后,再未上过疆场 苏轼: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岳飞: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他的(满江红)

王安石:变法失败以后,一个人到林中隐居,当他得知自己的主张被废以后,忧郁而终(他曾经任丞相)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作者北宋柳永。《鹤冲天》

第 3 页 共 25 页

三.岳飞《论马》原文 岳飞《论马》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瞰豆数升,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取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节选自 南宋·岳飞《金陀粹编》 译文

良马不以它的力气为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我有两匹马,过去经常认为它们是奇特的。(每天窥视它)吃几升豆,喝十斗水,然而不是精良的饲料、干净的泉水宁可饿死都不接受,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像不是很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显出俊逸,从午时到酉时,还能跑两百里;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像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到了返回襄阳,平定了杨么,(两匹马)不幸相继死去 。现在我所骑的就不一样了。每日所吃不超过数升,饲料不挑拣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缰绳没收紧就开始不安,跃跃欲试,迅速奔跑,刚到一百里,力气竭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死去的样子.这马,

第 4 页 共 25 页

少吃容易饱,喜好逞能容易竭尽,是愚钝的马啊。 赏析

古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就是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最好的标准。时至今日,看到短文:岳飞的《论马》(节选)深有感触,作此文。

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才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岳飞这篇谈话,通过常见的生活现象,剖析深刻的人生哲理,既引人深省,又穷尽事理,无事辩驳。他侃侃而谈,通过马的饮食与行走,两相对比,说明“负重致远”之才,必须具备若干要素。 “受大而不苟取”。所谓“受大”,譬之于人,就是要作深厚的积累。要成为负重致远之才,自身的功底一定要厚实。知识的汲取,才能的磨炼,均要做到多多益善,不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而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应该讲究“精洁”,对无益甚至有害的东西,不但不“苟取”,而且要拒而不受。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很有借鉴意义。有些青年在成才过程中,饥不择食,对左道旁门、杂七杂八的东西,以至外来文化中一些不健康乃至腐朽没落的货色,也“兼

第 5 页 共 25 页

收并蓄”。结果,脑子里像摆满种种陈旧货色的杂货铺,而放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不去努力掌握。另在物质方面,也有人是知“取”而不戒“苟取”,做不到不义之财,一毫不取。这无异饮鸩止渴。有此两缺,根底不厚,都难成“负重致远”之才。

“力裕而不求逞”。一个人在品格学识上有了深厚的功底,可算“力裕”。但这对“致远”只是一半;那另一半就是在使用上应该“厚积而薄发”。而不是“只有半桶水偏要淌得很”。薄发“不是不发,而是持之有度,运用有方。要以坚韧的态度,“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毅力,历久不衰地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以收“负重致远”之效。恃才傲物,旁若无人,急于求成,未见大阵仗便已气衰力竭,终归小家子气,不是匡时济世,可成大器者应有的行为。

“寡取易盈,好逞易穷。”一个人要“负重致远”,应毕生以此为戒。战国赵括,就给后人留下了“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惨痛教训。他把兵书读得倒背如流,连他父亲老将赵奢也辩不过他,于是自以为用兵打仗很容易。一旦为将,他一到前线,就改变老将廉颇坚守持重的战略,说这是怯战。他下令向秦军突击,秦军佯败,他却小胜而骄,洋洋自得。最后,这个只知纸上谈兵的人,在长平陷入秦将白起的重围,使全军四十万人被坑杀,害得赵国精锐尽丧,几乎亡国。让我们牢记此类教训,永远谦虚好学,博取而不自满,坚韧求索而永不停步,奋进不已,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唐·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

第 6 页 共 25 页

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一切立志成才的青年朋友,都不应忘记这两位前贤总结自身体验的诗句,并用以自勉 四.岳飞《论马》的问题

《论马》论成才 古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也就是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最好的标准。时至今日,看到短文:岳飞的《论马》(节选)深有感触,作此文。

[原文〕 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

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才也。”

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岳飞这篇谈话,通过常见的生活现象,剖析深刻的人生哲理,既引人深省,又穷尽事理,无事辩驳。 他侃侃而谈,通过马的饮食与行走,两相对比,说明“负重致远”之才,必须具备若干要素。 “受大而不苟取”。

所谓“受大”,譬之于人,就是要作深厚的积累。要成为负重致远之才,自身的功底一定要厚实。

知识的汲取,才能的磨炼,均要做到多多益善,不满足于一得之

第 7 页 共 25 页

功,一孔之见。而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应该讲究“精洁”,对无益甚至有害的东西,不但不“苟取”,而且要拒而不受。

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很有借鉴意义。有些青年在成才过程中,饥不择食,对左道旁门、杂七杂八的东西,以至外来文化中一些不健康乃至腐朽没落的货色,也“兼收并蓄”。

结果,脑子里像摆满种种陈旧货色的杂货铺,而放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不去努力掌握。另在物质方面,也有人是知“取”而不戒“苟取”,做不到不义之财,一毫不取。

这无异饮鸩止渴。有此两缺,根底不厚,都难成“负重致远”之才。

“力裕而不求逞”。一个人在品格学识上有了深厚的功底,可算“力裕”。

但这对“致远”只是一半;那另一半就是在使用上应该“厚积而薄发”。而不是“只有半桶水偏要淌得很”。

薄发“不是不发,而是持之有度,运用有方。要以坚韧的态度,“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毅力,历久不衰地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以收“负重致远”之效。

恃才傲物,旁若无人,急于求成,未见大阵仗便已气衰力竭,终归小家子气,不是匡时济世,可成大器者应有的行为。 “寡取易盈,好逞易穷。”

一个人要“负重致远”,应毕生以此为戒。战国赵括,就给后人

第 8 页 共 25 页

留下了“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惨痛教训。

他把兵书读得倒背如流,连他父亲老将赵奢也辩不过他,于是自以为用兵打仗很容易。一旦为将,他一到前线,就改变老将廉颇坚守持重的战略,说这是怯战。

他下令向秦军突击,秦军佯败,他却小胜而骄,洋洋自得。最后,这个只知纸上谈兵的人,在长平陷入秦将白起的重围,使全军四十万人被坑杀,害得赵国精锐尽丧,几乎亡国。

让我们牢记此类教训,永远谦虚好学,博取而不自满,坚韧求索而永不停步,奋进不已,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唐·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一切立志成才的青年朋友,都不应忘记这两位前贤总结自身体验的诗句,并用以自勉 《马说》是韩愈诸多散文中颇为著名的一篇。 时至今日,可以说是雅俗共赏,有口皆碑了。究其原因,也不过是两条:一是文字表达上的通达精练,因而易于理解,便于流传;再是思想内容上的典型、深刻,一针见血,所以历来要引起大批自强不息者们的强烈共鸣与掌权握印者们的援引。

当然,伯乐相马的故事中国古来就有,本属“陈言”之列。古传说中把“伯乐”归为二十八星宿里掌管马匹的神只,原本反映出农业时期牲畜的重要性。

到了春秋秦穆公之时,人们便已开始把善于相马的人称为伯乐了。韩愈以旧瓶装新酒的革新精神发前人所未发,仅以区区百余言的一篇

第 9 页 共 25 页

小品,便把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辩证关系,把“千里马”们的不幸际遇活生生地摆到了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面前。

终于使连绵不断的炎黄子孙在凡遇到有关“人才问题”的时候,都不能不涉及到这篇语势凌厉,悲愤感慨的小品及其一句千金、不容置辨的思想内涵。 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年代,各家均未注明。 但若从作者一生的经历看,似应列在第二时期——即应试求官的阶段中较为合适。韩愈此期三次下场,三次上书都被冷冰冰的命运挡了回来。

于是在长安坐了十年冷板凳的他就有了《感二鸟赋》及《祭田横文》等“不遇时之叹”与在《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等文中流露出来的怨气和牢骚。 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尽管科举制为中下层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参政的道路,但是把持朝政的门阀贵族们仍然坚持朝廷上的重要职任必须在公卿子弟中选择,而绝难让这些白衣秀士们厕身其间。

所以,虽然韩愈一生经历了唐代的五位皇帝,但不管他何时发出这种对于埋没人才问题的呐喊,都是反映了社会现实的,都是带有必然性的。 对待韩愈的散文,后人多有评价,其中褒贬俱有不一而足。 但是对于这篇“马说”却是一致推崇的。首先,这是一篇一气呵成的比喻文章,全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比善喻。 字里行时洋。

五.比喻为千里马是为了能够跑得更快的诗句是什么 日行千里

第 10 页 共 25 页

千里马 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马说》

明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司马(袁可立)居恒授余教见法,目伯乐相千里马,而教其子相国马,以为千里马不常,即善相无所用之。”

据记载,汗血马能够日行4000公里。许多专家对此质疑。某人说,即使古代计程单位是今天的十分之一,马一天跑400公里,在今天看来也是不可能的。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只是传说。一般的马只能日行150公里左右,最多日行200多公里。中国古代利用快马传递军事信息的驿站,号称“五百里加急”,恐怕最长的驿站也没有250公里。 但是,千里马一词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太多,难以相信这是真的做不到的,例如岳飞给皇帝上的一道著名的奏折中,曾经提到他有两匹日行千里的马,但是需要特殊的饲养(也不高级,更不装神弄鬼,我记得只是干净的水,精细的粮草,非常科学。),由此谈到人才的栽培——很难想象,岳飞会对帝王做出夸张的举例。

历来人们大多认为,千里马泛指一般好马。所谓“千里”只是个虚数。因为现代人谁也没有见过一天能跑500公里的马,然而古代人却在古籍文献中多次提到他们的千里马实实在在跑出千里距离。看来问题主要出在“千里”这个长度上。

千里马一词,最早见于《楚词·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以后中国正史中多次提到千里马,如《史记·赵世家》:“缪王日驰

第 11 页 共 25 页

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六.关于马的古诗 一.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二.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三.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四.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五.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六. 马寅识路真疲路, 蝉到吞声尚有声。 (黄景仁《杂感》) 七. 挥手自兹去,

第 12 页 共 25 页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八.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九.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南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十.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十一.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十二.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十三.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第 13 页 共 25 页

十四.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十五.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十六.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十七.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十八.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十九.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 二十.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第 14 页 共 25 页

七.有关马的诗句 有关马的诗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诗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唐·刘禹锡《始闻秋风》诗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 宋·柳咏《少年游》词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五月四日风雨大作》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元·刘因《山家》诗 与马有关的俗语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是衣裳马是鞍。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第 15 页 共 25 页

驴唇不对马嘴。 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八.岳飞《论马》的问题

《论马》论成才 古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也就是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最好的标准。时至今日,看到短文:岳飞的《论马》(节选)深有感触,作此文。

[原文〕 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

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才也。”

第 16 页 共 25 页

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岳飞这篇谈话,通过常见的生活现象,剖析深刻的人生哲理,既引人深省,又穷尽事理,无事辩驳。 他侃侃而谈,通过马的饮食与行走,两相对比,说明“负重致远”之才,必须具备若干要素。 “受大而不苟取”。

所谓“受大”,譬之于人,就是要作深厚的积累。要成为负重致远之才,自身的功底一定要厚实。

知识的汲取,才能的磨炼,均要做到多多益善,不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而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应该讲究“精洁”,对无益甚至有害的东西,不但不“苟取”,而且要拒而不受。

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很有借鉴意义。有些青年在成才过程中,饥不择食,对左道旁门、杂七杂八的东西,以至外来文化中一些不健康乃至腐朽没落的货色,也“兼收并蓄”。

结果,脑子里像摆满种种陈旧货色的杂货铺,而放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不去努力掌握。另在物质方面,也有人是知“取”而不戒“苟取”,做不到不义之财,一毫不取。

这无异饮鸩止渴。有此两缺,根底不厚,都难成“负重致远”之才。

“力裕而不求逞”。一个人在品格学识上有了深厚的功底,可算“力裕”。

但这对“致远”只是一半;那另一半就是在使用上应该“厚积而薄发”。而不是“只有半桶水偏要淌得很”。

第 17 页 共 25 页

薄发“不是不发,而是持之有度,运用有方。要以坚韧的态度,“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毅力,历久不衰地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以收“负重致远”之效。

恃才傲物,旁若无人,急于求成,未见大阵仗便已气衰力竭,终归小家子气,不是匡时济世,可成大器者应有的行为。 “寡取易盈,好逞易穷。”

一个人要“负重致远”,应毕生以此为戒。战国赵括,就给后人留下了“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惨痛教训。

他把兵书读得倒背如流,连他父亲老将赵奢也辩不过他,于是自以为用兵打仗很容易。一旦为将,他一到前线,就改变老将廉颇坚守持重的战略,说这是怯战。

他下令向秦军突击,秦军佯败,他却小胜而骄,洋洋自得。最后,这个只知纸上谈兵的人,在长平陷入秦将白起的重围,使全军四十万人被坑杀,害得赵国精锐尽丧,几乎亡国。

让我们牢记此类教训,永远谦虚好学,博取而不自满,坚韧求索而永不停步,奋进不已,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唐·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一切立志成才的青年朋友,都不应忘记这两位前贤总结自身体验的诗句,并用以自勉《马说》是韩愈诸多散文中颇为著名的一篇。 时至今日,可以说是雅俗共赏,有口皆碑了。究其原因,也不过是两条:一是文字表达上的通达精练,因而易于理解,便于流传;再

第 18 页 共 25 页

是思想内容上的典型、深刻,一针见血,所以历来要引起大批自强不息者们的强烈共鸣与掌权握印者们的援引。

当然,伯乐相马的故事中国古来就有,本属“陈言”之列。古传说中把“伯乐”归为二十八星宿里掌管马匹的神只,原本反映出农业时期牲畜的重要性。

到了春秋秦穆公之时,人们便已开始把善于相马的人称为伯乐了。韩愈以旧瓶装新酒的革新精神发前人所未发,仅以区区百余言的一篇小品,便把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辩证关系,把“千里马”们的不幸际遇活生生地摆到了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面前。

终于使连绵不断的炎黄子孙在凡遇到有关“人才问题”的时候,都不能不涉及到这篇语势凌厉,悲愤感慨的小品及其一句千金、不容置辨的思想内涵。 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年代,各家均未注明。 但若从作者一生的经历看,似应列在第二时期——即应试求官的阶段中较为合适。韩愈此期三次下场,三次上书都被冷冰冰的命运挡了回来。

于是在长安坐了十年冷板凳的他就有了《感二鸟赋》及《祭田横文》等“不遇时之叹”与在《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等文中流露出来的怨气和牢骚。 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尽管科举制为中下层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参政的道路,但是把持朝政的门阀贵族们仍然坚持朝廷上的重要职任必须在公卿子弟中选择,而绝难让这些白衣秀士们厕身其间。

所以,虽然韩愈一生经历了唐代的五位皇帝,但不管他何时发出

第 19 页 共 25 页

这种对于埋没人才问题的呐喊,都是反映了社会现实的,都是带有必然性的。 对待韩愈的散文,后人多有评价,其中褒贬俱有不一而足。 但是对于这篇“马说”却是一致推崇的。首先,这是一篇一气呵成的比喻文章,全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比善喻。 字里行时洋溢。 九.写岳飞的诗

岳飞(1103-1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少年从军,官至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枢密副使。他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

因坚持抗敌,反对议和,为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工诗词,但留传甚少。

词仅存三首,内容皆表达抗金的伟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深沉慨叹。风格悲壮,意气豪迈。

有《岳武穆集》。 年代:南宋 作者:岳飞 作品:满江红 内容: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年代:宋 作者:岳飞 作品:满江红 内容: 怒发冲冠,凭栏处

第 20 页 共 25 页

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年代:宋 作者:岳飞 作品:小重山 内容: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年代:宋 作者:岳飞 作品:登池州翠微亭诗 内容: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过张溪赠张完 手持竹杖访黄龙, 旧穴空遗虎子踪。

云锁断岩无觅处, 半山松竹撼秋风。 此诗原载《江西通志》和《雩都县志》。

乾隆三十四年黄邦宁编《岳忠武王文集》亦收录这首诗。 雩(yu)都,古代县名。

据《章贡志》云,汉高帝六年始置。一九五七年改为于都县, 属江西省。

华严 寺,光绪二十九年刻本《雩都县志》卷二载,“罗田岩,县南五里,一名善山, 深广如屋,古称华岩禅院。 左为仕学山房,

第 21 页 共 25 页

内有岩穴,高不过五尺,而深广倍之。

周濂溪先生倅虔时,曾游此,为赋诗,后 人因建濂 溪阁于其右,门临悬崖。侧柏四株,根盘石上,大可四抱,苍翠拂云,为数百年物,今存其三。

阁右石壁岳 武穆、文信国题笔在焉。”这首诗当作于绍兴三年(1133)秋。

《题骤马岗》 立马林岗豁战眸,阵云开处一溪流。 机舂水沾犹传晋,黍离宫庭孰悯周? 南服只今歼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 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

这首诗载《江西通志》。 骤马岗,江西一地名。

光绪七年刻本《江西通志》卷五十《山川略》云 :“在武宁县西六十里,俗呼走马岗, 一名饮马岗。宋绍兴间,岳飞讨贼饮马于此。”

这首诗应是作于绍兴三年夏。当时,岳飞奉朝廷之命出兵吉州、虔州,镇压农民起义军。

他没有执行宋廷关于屠 城的密旨。他把弹压农民起义军视为“歼小丑”,而耿耿于怀的是何日麾师北伐,收复失地。

这首诗表达了岳飞对打 内战的厌倦和不能北上抗金保家卫国的愤慨。 《驻军盆珠》 云屯壁垒夜鸣铮,帐拥珠岗翠色萦。 但使狐鼪乞一活,何须血刃下孤城。 日连旗影蚕洲暗,光拂剑花遂水横。

虔吉未平归未得,何时廓字罢天兵? 道光版《龙泉县志》卷十

第 22 页 共 25 页

一《艺文志》下载有这首诗。见《吉安师专学报》1986年第一期载刘志桂《岳飞在遂川 的碑文和诗》和王水根《岳飞镇压吉州农民起义史迹考略》。

盆珠,地名,在龙泉县(今江西省遂川县)西。公元1133年夏,岳飞奉南宋朝廷之命率军前往吉虔两州镇压农民起 义军。 经过三个月的征剿,扑 灭了彭友等义军,并于盆珠乡立《平寇纪绩碑》,此碑已毁于1958年。碑文如下: 吉属龙泉,山寇彭友,窃据县城,贼首陈容等,流毒度南地界。

绍兴三年,夏四月,子奉诏命进剿。先锋张宪、王贵等,间道永新抵泉。

驻军县之盆珠, 千戈四塞蔽野。 予一战擒友。

贼众大败,逃遁固石洞依山为垒。,六月 初旬,提兵由武陵疾驰贼巢。

砍死陈容,贼党余酋悉降。俘老弱二万有奇,选其精壮者尽编入伍从军。

寇平奏凯,居 民遮道壶浆以迎王师。惟皇赫濯,丕振声灵。 用伐山石,纪厥功成。 《驻兵新淦题伏魔寺壁》 雄气堂堂贯斗牛, 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 不问登坛万户侯。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绍兴癸丑(1133),岳武穆提兵平虔、吉群盗,道出新淦,题诗青泥市萧寺壁间云;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淳熙间(1174——1189),

第 23 页 共 25 页

林令梓欲摹刻 于石,会罢去,不果。

今寺废壁亡矣。 其孙类家集,惜未有告之者。”

明万历十年刊本《汤阴精忠庙志》,《岳忠 武王文集》诸本收存此诗。江苏丹阳县《曲阿培棠岳氏宗谱》亦收录有这首诗。 诗题或作《题新淦萧寺壁》、《题青泥市寺壁》。新淦,古代县名,在江西省中部。

一九五七年改名新干县。伏 魔寺,清黄邦宁《岳忠武王文集》注:“寺旧在江边,今移建山中,改名新修,石刻现在。

新淦县滨临赣江,是往来 于南昌和吉州、虔州的必经之地。这首诗当是绍兴三年岳飞平定吉、虔农民起义而“凯旋”,途经新淦时写的。

从绍 兴元年至三年,岳飞奉命奔波于江湖之地,。 十.

张元干: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水调歌头》

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水调歌头》

岳飞: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小重山》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袁去华: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水调歌头》

第 24 页 共 25 页

陆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夜游宫》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谢池春》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辛弃疾: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张炎: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清平乐》

欲泄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水调歌头》

第 25 页 共 2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