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30题)
1.在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下,学制在很多方面存在共同特点,如入学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在很多国家都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要受() A: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B: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 D: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2.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时,应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这体现了下列哪一特点() A:综合性 B:创造性 C:灵活性 D:教育性 【答案】:C 【解析】:
3.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的认识规律 B:遗忘的规律
- 1 -
C:学科的逻辑系统 D: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答案】:A
【解析】:考生如果记住了直观性原则的定义,就会准确地做出选择。直观性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掌握知识。这道题考查的是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除此之外,考生还需要把直观性教学原则作为论述题来准备。论述题答案的要点是:第一,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定义。(见解析)第二,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直观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5.德育过程的基础() A:活动和交往 B:自我教育
- 2 -
C:学校教育 D:说理教育 【答案】:A 【解析】:
6.学生年龄特征包括哪两方面特征() A:认识和情感特征 B:认识和个性特征 C:个性和性格特征 D:生理和心理特征 【答案】:D 【解析】:
7.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答案】:A 【解析】:
8.《论语》上提出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 3 -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B 【解析】:
9.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干扰属于()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答案】:C 【解析】:
10.动机具有引发功能、指向功能和() A:适应功能 B:信号功能 C:预测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D 【解析】:
11.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不同,动机可划分为()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B: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C: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 4 -
D: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答案】:B 【解析】:
12.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内容“七艺”包括“三科”“四学”,其中“三科”是指()。 A:文法、算术、天文 B:文法、修辞、辩证法 C:哲学、算术、音乐 D:辩证法、几何、音乐 【答案】:B 【解析】:
13.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洛克 C:赫尔巴特 D:卢梭 【答案】:A
【解析】:夸美纽斯为了实现他的“泛智”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14.在心理咨询中,厌恶疗法的理论基础是()。 A:行为主义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 5 -
C:认知行为理论 D:精神分析理论 【答案】:A 【解析】:略
15.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 A:自愿、自主、自立 B:自主、自立、自理 C:自愿、灵活、实践 D:自主、自立、灵活 【答案】:C 【解析】:
16.监考老师在考生身边来回走动会影响其水平的发挥,这种现象是()。 A:社会助长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社会促进 【答案】:B 【解析】:
17.某校在校外教育中,班主任要求本班学生必须参加一项小组活动。这不符合校外教育的哪一特点?() A:自愿
- 6 -
B:灵活 C:实践 D:合作 【答案】:A 【解析】:
18.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式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答案】:D 【解析】:
19.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漫话》 C:《教育过程》 D:《论语》 【答案】:A 【解析】:
20.课外、校外教育足指下列哪类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A:深堂教学以外
- 7 -
B:学校以外
C:课堂教学和学校以外 D: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 【答案】:D 【解析】:
21.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登门槛”效应 B:首因效应 C:留面子效应 D:过度理由效应 【答案】:B 【解析】:
22.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 A:教学工作的教师 B:德育工作的教师 C:学生工作的教师 D:团队工作的教师 【答案】:C 【解析】:
23.王莹穿的新款服装在学校招来了许多同学异样的目光,第二天她就不再穿这件衣服上学了。这种心理现象是()。
- 8 -
A:从众 B:服从 C:遵从 D:依从 【答案】:A 【解析】:
2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 A:学校的领导和办学体制 B:学校的规章制度 C: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制度 D: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答案】:D 【解析】:
25.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B: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C: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D: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答案】:A 【解析】:
26.在实验研究中,实验者安排、控制与实施的实验条件称为()。 A:自变量
- 9 -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中介变量 【答案】:A
【解析】:(1)本部分内容涉及范围广,概念较多,复习时只需要了解概念的基本含义。(2)要记住心理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及事件。 27.构成成分为“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的智力是() A:组合性智力 B:经验性智力 C:实用性智力 D:流体智力 【答案】:C 【解析】:
28.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是相互联系的,但又相对独立,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C 【解析】:
29.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是哪种气质类型
- 10 -
的特点() A:胆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答案】:C 【解析】:
30.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学生 B:教师 C:家长 D:校长 【答案】:B 【解析】:
二、问答题(共10题) 31.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4)同家庭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解析】:
32.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总是遵循加法模式。
【答案】:错误。印象形成有三种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
- 11 -
平均模式,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遵循不同的模式。 【解析】:
33.什么是意识?意识有哪些特点?
【答案】:意识是心理的高级的、完整的形式,它是人在劳动中,和语言一起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人所独有的、凭借语言实现的心理反映。意识的基本特征是:(1)自觉性——先有正确的动机、明确的目标、周密的计划、具体的方法和手段,然后再行动。(2)能动性——人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反映,有意识的、主动的调节和支配实践活动。(3)社会历史制约性——社会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发生、发展、变化等都受社会因素制约与影响。(4)第二信号与抽象逻辑思维活动特点。 【解析】:
34.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答案】:带好班级教好学生这是一个考点,可以以选择题、辨析题等其他题型出现。 【解析】:
35.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兴趣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答案】:错误。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解析】:
36.我们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 12 -
【答案】:正确。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教育总是按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人的自身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社会需要并不排斥个人自身兴趣、爱好、才能的发展,因此制定教育目的应反映出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解析】:
37.试分析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答案】: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这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方面。(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2)个性包括个性心理动力(或称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解析】:
38.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可以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答案】:错误。教育对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但不可能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社会发展方向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决定的,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加速或减缓作用。 【解析】:
39.记忆有哪几种不同类型?
【答案】:人的记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与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四种形式,即形象记忆、逻辑
- 13 -
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可将记忆分为三个记忆阶段,即瞬时记忆(义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STM)和长时记忆(LTM)。 【解析】:
40.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法。 【答案】:演示参观填空题的形式虽然不存在了,但是该知识点是易考小题的内容。 【解析】:
- 1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