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黑龙江省新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11-08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黑龙江省新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实证分析黑龙江省新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常 乐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发展,新型现代化农业以其先进的理念和较高的生产附加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黑龙江省做为农业大省,也应在农业发展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本文即通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与2006年二农普数据及全国数据进行对比,对黑龙江省新型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关键词:新型现代农业;三农普;黑龙江省DOI:10.19456/j.cnki.tjyzx.2019.03.005一、概述新型现代农业,是区别于传统农业运用较为简单粗放生产方式而言,在组织方式、品种选择、设施条件、科学理论等方面使用现代化理念进行农业生产,从而达到实现高产量、高效率、高生产附加值为目的的一系列农业生产方式。新型现代农业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一是使得人类社会对自然供给条件实现了更加充对黑龙江省保障全国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运用新型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任务,同时做大做强其他农产品产业,以帮助农民增收创收,从而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新型现代农业涉及面比较广泛,根据掌握数据情况,本文主要针对新型现代化农业中涉及面最广、大众分的利用;二是对传统的较为落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认知度最高的规模农业、机械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三是在发展中促进当地经济的提升。目前黑龙江省正在全力推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步伐,处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攻坚阶段,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阶段,特别是*总书记在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视察时强调“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更是业等方面对黑龙江省新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及研究。二、黑龙江省新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一)规模农业发展较为迅速近年来,在国家农业政策利好影响下,农业成为投资热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2019. 318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业生产逐渐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业规模生产方式进行转变。同时,黑龙江省近年来农村人口流失比较严重,农村年轻劳动力逐年减少,很多农户家中耕地无人耕种,使得很多农户将耕地流转出去,也给黑龙江省规模化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2016年底黑龙江省通过转包、转让、出租等方式流入的耕地面积8736万亩,其中6548万亩经过流转流入到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手中,占全部耕地流转面积的75%;从全国来看,2016年底全国通过转包、转让、出租等方式流入耕地面积39384万亩,黑龙江省流转面积即占全国的22.2%,而黑龙江省耕地面积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7%,可见黑龙江省耕地流转相对比较活跃,且多数流转耕地流向了规模化种植生产者,从土地流转角度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的耕地规模化种植的发展程度比较突出。从规模户数量角度(规模户即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登记中种植农作物100亩以上,或农业设施用地25亩以上,或畜禽养殖一定数量以上亦或是农业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农户,规模户登记数量规模可以反映出当地规模化农业的发展水平),黑龙江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登记规模户户数为552979户,占全省登记农户数量的14.4%,远高于全国的1.7%以及东北地区的6.3%,规模户占比居全国第一名,且高于第二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5.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单位数量角度,黑龙江省登记农业生产单位数量为48827家,少于吉林省58627家,同时与其他经济发达省份差距也比较明显,但是从单位单个种植面积上看,以玉米种植为例,全省种植玉米的5387家单位中,种植面积高于500亩的占总数的48%,高于全国40.3个百分点,也高于吉林省28.1个百分点,说明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单位中大规模农业生产单位占大多数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机械农业发展极具规模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所形成的集中连片耕地以及平原为主的地形地貌,促进了现代化农业机械农业生产发展,使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在近十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证分析根据统计年鉴数据,2016年,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634.3万千瓦,较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2006年增长119%。从农用机械数量上看,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黑龙江省2016年底拥有拖拉机数量221.4万台,其中大型拖拉机97万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124.4万台,较2006年底分别增长19.4%、56.9%和-15.1%,总体呈增长势头,而内部结构上大型拖拉机逐步对小型及手扶拖拉机进行替代,机械大型化趋势明显,种植业规模化生产率在逐步提升。此外,根据统计年鉴数据2016年底全省拖拉机配套农机数量为255.5万台,较2006增长82.5%;根据农普数据2016年底联合收割机数量为14.7万台,较2006年增长3倍。而从全国范围看,黑龙江省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七种大型农用耕种机械数量总数为486.6万台,仅少于河南、山东、四川和安徽,居全国第五位,说明黑龙江省现代化机械耕种居全国领先水平。从机械生产率看,黑龙江省稻谷机耕、机播、机收面积比例分别为98.7%、95.9%和97.3%,玉米机耕、机播、机收面积比例分别为97.6%、96.5%和93.8%,均高于90%,机械化率比较高,而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说明黑龙江省机械耕种化率居全国领先水平。(三)设施农业发展较为迅速设施农业是新型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等。近年来黑龙江省设施农业取得了较大发展,结合各地气候、地形以及城镇分布等自然社会资源条件,形成了多个设施农业产业群,有效创建出农业经济新增长点。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2016年底,黑龙江省全省温室占地面积4650公顷,大棚占地面积49576公顷,较2006年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分别增长2.3倍和4.4倍,种植业设施用地发展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省内地域分布结构看,温室大棚等种植业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和主要农业生产企业周边,其中温室设施占地面积哈尔滨市、农垦系统和牡丹江市占全省温室总占地面积的67%;大棚设施农垦系统、哈尔滨市和佳木斯市则占全省大棚总占地面积的76%。192019. 3

实证分析畜牧养殖设施用房方面,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2016年底,黑龙江省规模户及农业生产单位畜禽养殖用房面积总计5173.97公顷,排在全国第十五位,其中规模户畜禽养殖用房面积3409.38公顷。省内地域分布上,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和绥化市三个市(地)规模户畜禽养殖用房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9.25%,分布同样相对集中,哈尔滨市尤为突出。水利设施方面,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2016年底全省能正常使用的机电井数量为41万眼,灌溉耕地面积462.5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9.2%,面积排名居全国第四位,其中有喷灌、滴灌、渗灌设施的耕地面积为80.2万公顷,可见黑龙江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居全国先进水平。(四)特色农业发展有喜有忧特色农业市场认可度高,效益收益高,对供给侧改革、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根据统计数据,目前黑龙江省特色农业并没有出现全面发展的态势。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省特色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以及产量在2006年至2016年的十年间大多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大豆播种面积由2006年的424.6万公顷下降到2016年的312.5万公顷,产量从652.5万吨下降至503.6万吨,分别下降26.4%和22.8%;薯类作物产量由2006年的104万吨下降至100.8万吨;果园面积由2006年的3.76万公顷下降至2016年的3.42万公顷;蔬菜食用菌播种面积由2006年的33.1万公顷下降至24.1万公顷,产量也从113.3万吨下降至93.7万吨。从数据看出,全省特色种植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十年间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在某些年份有短时间的上涨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全省养殖类特色农业生产近些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牛奶产量由2006年的423.6万吨增长至2016年的546万吨,增长28.9%;蜂蜜产量2006年为12716万吨,而2016年产量为20574万吨,增长61.8%,其中以双鸭山市、伊春市和牡丹江市蜂蜜产业发展尤为突出。食用菌养殖也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黑木耳2016年产量达到74.4万吨,而2012年为64万吨,四年间增长16.3%;香菇产量也2019. 320由2012年的1.1万吨陡增至2016年的2.6万吨,增长近2.5倍。黑龙江省林下经济近年来在我国实行全面禁止木材商业性采伐、林业系统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2016年全省从事林下经济活动农户13844户,从事林下经济活动农业经营单位359家;而全省从事林下经济活动林地面积达到1786.3万亩,居全国首位;全省从事林下经济活动销售额达到17.9亿元,居全国第六位。绿色食品产业也是黑龙江省特色农业发展重点之一,根据统计年鉴数据,全省2016年绿色食品种植业播种面积达到488.1万公顷,绿色山特产品产量26.2万吨,绿色生猪出栏7.8万头。此外,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个数也从2012年的550个增长至2016年的890个,增加就业人数5.4万人,产品产值也由2012年的650亿增长至2016年的1480亿元,增加利税51.8亿元。三、黑龙江省新型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带动力不强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黑龙江省农业经营单位登记数量发展全面落后于全国水平,反映出黑龙江省规模化农业主要是以农业生产户为主要载体,农业经营单位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而农业生产企业化相对于传统农户生产优势在于先进的经营模式,可以有效运用科学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控制农业产品质量,把握市场走向,并创建自有品牌加以宣传从而打开农产品销售瓶颈。所以,黑龙江省规模农业虽然在产业数量上具有优势,但其发展质量偏低,没有将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使农业生产总体仍处在低附加值状态。此外,黑龙江省农业经营单位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也不够成熟。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数处在无实际作用状态,且规模大、带动性强的合作社较少,大部分经济实力不强,服务功能较弱,只发挥了单一的生产合作和组织销售作用,未能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作用。此外,合作社内部组织结构分散,管理和运行不规范,指导生产和销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强,削弱了合作社带动作用。(二)设施农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黑龙江省设施农业的发展同样存在质量发展弱于数量的情况。目前全省设施农业尤其是种植业设施农业普遍比较简易,以塑料大棚和简易阳光温室为主,仅能起到简单地保温作用,做到较短时间的提前或延后。而现代化的先进农业设施由于前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以及后期的技术指导要求过高,农户往往会望而却步,不敢投资。同时,黑龙江省设施农业在生产管理和技术运用方面也有所欠缺,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较少,因而生产管理水平难有保障,生产效益利润没能完全释放。此外,省内设施农业运用技术水平不高,生产种植技术不规范,对光、温、湿、气、肥等环境因子控制能力不够,没有形成设施农业高产稳产的投资效果。(三)新型现代农业技术扶植力度不足黑龙江省新型现代农业技术扶植力度也存在缺口,这也反映出我省在农业科技推广领域还需要有进一步的努力,虽然我省农业科技研究能力具有一定水平,但受制于农业科研领域整体的重视程度不高以及我省经济实力的制约,相关科研人员工资待遇水平相对较低,资金支持力度不够,而在农业科技一线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中深入基层进行农技指导机会又比较少,新技术向下传导不畅,转化率不高,而能够深入基层的技术人员也可能由于缺乏实践无法将农业相关技术指导到位,扎根在基层农技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又可能由于缺少培训致使技术知识陈旧对基层农技指导效果产生影响,因而种种原因导致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以及指导服务方面发展受到制约,与发达省份存在差距较大。(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支撑不足近年来,黑龙江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劲头不足,缘由是多方面的。首先,特色农业产品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与影响较大,黑龙江省大部分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较少,整体带动性不强,因而缺乏规模化效益和品牌竞争优势;其次,全省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速度不快,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少,工业、农业互动性较弱,致使黑龙江省很大部分特色农业产品没有机会在本省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第三,特色农业大多对生产从业者的技术要求高,且前期投入大,受自然风险的影响也较大,实证分析因而入门门槛较高,农户普遍认可度不强;第四,黑龙江省是粮食主产区,做为中国粮仓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第一要务,因而近年来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全省经济作物等特色农业作物发展空间进一步受限。四、继续发展黑龙江省新型现代农业建议(一)扩大农业经营单位规模,加强农民合作社建设一要扩大农业经营单位规模。需要地方政府做好农业生产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利用资本加快加强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形成农业产业集群,激活相关产业链健康发展;二要加强农民合作社建设。针对目前农民合作社业态单一、组织分散以及生产管理不够正规的现状,做到健康引导,在知识宣传、运行状况跟踪、搭建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先进典型经验推广等方面做足功课,更好地发展合作社产业,提高黑龙江省规模化农业生产质量。(二)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一方面全力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从政策方面引导全省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积极推动农业科技者基层宣讲,帮助基层农业生产者了解最新农业科学知识以及发展动态,把握新型农业发展方向,增强科技意识;另一方面要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做好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养的长效机制,建立农业科技工作者服务下乡机制,并针对典型对象、具有代表性的农户和企业打造点对点的农技服务体系,适当将成果经验推广,带动黑龙江省新型农业健康发展。(三)加快产业链发展,做好特色农业产品推广一是加大力度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下游产业链发展。将特色农业产品进行加工再生产,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积极培育农业相关的电子商务主体,运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提高产品销售效率,节约销售成本,打破黑龙江省相关产品的地域限制;二是进一步做好黑龙江省特色农业产品的推广工作,在继续对现有市场认可度较高的特色农业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外,也要针对一些只在省内或者小范围的具有名气但品质较高特色农业产品积极进行引导,参加国内相关展览会,与相关企业牵线搭桥,对产品进行包装升级,从而提高这些特色农业产品的现代商品属性,从而开辟出黑龙江省特色农业的新路径、新增长点。(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212019.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