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概述前言
引言
自从上世纪末,互联网得到了飞速发展,从以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应用为主的第一代,到以网页浏览为主的的万维网时代,再到以主对主(P2P)为特征的多媒体应用的第三代,互联网从一个联系平台到一个浏览平台,再到交互平台,现在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互联网为人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革命。根据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CNNIC)在京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38.3%,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最大规模且快速高效的基础设施。互联网为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在人们不断探索人与人的现代通信技术的同时,视觉也在物与物的通信角度悄然翻开。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信息传递,最初,一部分物体被打上条形码,这大大提高了物品识别的效率,随着近场通信技术,如RFID、蓝牙、ZigBee等各种技术的发展,RFID、二维码等各种现代识别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芯片体积不断缩小,功能更加强大;传感器信息获取技术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化渐渐趋向集成、微型化和网络化;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对海量数据的处理问题也将得到解决。物品自身的网络与人的网络相连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从2005年开始,一种全新的“网络”—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开始悄然出现并影响日益巨大,物联网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在互联网时代,任何物品都是虚拟的,很难感知世界。而物联网将其用户端延伸并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这是一张与互联网相连并且连接世界万物的巨大网络。物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之前的
人类的传统思维,从前,人们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截然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将把他们整合在一起成为统一的基础设施。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融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目前,由于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物联网描述侧重不同的方面,短期内物联网还没有一个精确且公认的定义。一般国际通用的定义如下: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