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民 内容提要 清末新政期间的教育革新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影响深远,张之洞等人选 择日本模式为蓝本,使中国教育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的嬗变,而自由、民主、人权、科学等 西方思想亦随之涌入中国。通过分析中日教育革新的一些内容和特点,可以洞悉这一选 择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清末新政教育革新 张之洞 (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o447—662X(2011)03—0184—02 庚子之役使中国陷入空前灾难,为了挽救岌岌 私塾、寺子屋、藩校的强记默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 可危的统治,清政府于1901年1月颁布了改革上 体性;在教育内容上,虽保留了儒家的修身科目,但 谕,开启了清末新政期间自上而下的教育革新。当 更多的是对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应用技术和社会科 时可供张之洞等人选择的有日本模式和欧美模式两 学的推广和普及,课程带有鲜明的近代色彩,使学生 大体系,相比较而言,日本模式是欧美多国模式近代 的德、智、体、美、育诸方面都得到了综合发展;在管 教育成果的集大成者,一衣带水的地缘优势,同文同 理模式上,强调国家对教育进行统一规划,建立了从 种的文化渊源,更重要的是日本因教育革新一跃而 中央到地方金字塔形的管理体系,强化了国家对教 为“亚洲新巨人”的客观事实,沉痛地刺激着张之洞 育的干预和控制,使西方近代教育成果潮水般的涌 等人去了解、考察和借鉴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 人日本,科学、理性、民权、自由等价值观念也越来越 多地为国民所接受。 日本教育的近代化特征 对此,吴汝纶在《日本学制大纲序》中指出:“日 明治时期的教育革新之所以能够推动日本迅速 本学校屡改而益进,其制尽取之欧美,……兴学才卅 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主要在于它的教育理念、方 年而国势人才已骚骏与欧美埒。……盖诚见西力东 法、内容、管理模式等方面融人了大量的近代因素, 渐,不改用西人之学而死守吾窳败旧法,则国必 使得科学和技术在日本教育体系中份量突出,为日 亡。”②发出了革新旧学的呐喊。张之洞在《劝学篇》 本造就了一大批拥有“实学”的近代人材。在教育 中,将游学日本作为首选“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 理念上,日本强调国家主义教育、普及义务教育、重 洋,一、路近费省、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 视军事教育,同时赋予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独立性 和合法性,追求“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①的 ①王桂:《日本教育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16— 目标;在教学方法上,岩仓具视、森有礼等人将赫尔 117页。 ②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 巴特等人的教育理论引入课堂,以启发式代替旧式 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61页。 模式选择:清末新政期间教育革新再思考 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 无上:内阁和全体官员均附属于天皇,只对天皇负 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 责,对议会和人民不负任何责任;议院的法案必须经 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①这些为张之洞选择El 过天皇的批准方能生效;天皇及其政府可以不经议 本模式做好了铺垫。 会颁布敕令及其他形式的律令,以代替法律等等。 千年累积的儒学传统 在此,宪法对天皇不但未有约束力,反而为维系天皇 自公元五世纪,先后传人日本的儒学流派有朱 的绝对权威提供了合法的外衣。1906年掌管学部 子学派、阳明学派和古学派。各派的儒学家,大多数 的荣庆在《奏陈教育宗旨折》中,建议设教育宗旨 人在幕府的直辖学校、各藩的学校或民间私塾中执 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其核 教。因此,儒学家又是教育家。②长此以往,在日本 心是“忠君”,要求“全国学生每饭不忘忠义,仰先烈 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儒学传统,以至于谈及中日关系, 而思天地高厚之恩,睹时局而涤风雨飘摇之惧”,以 都认为是“同文同种”。在张之洞看来“其地同为亚 使“一切犯民干义之邪说皆无自而萌”;至于“尊 洲,其人同为黄种,皆三皇五帝声教之所在,神明胄 孑L”,要求“无论大小学堂,宜以经学为必修之课目, 裔种族之所分。”⑧相较于西人西学,中Et之间显然 作赞扬孔子之歌,以化末俗浇漓之习。”如此“国教 更易于交流,在文化心理上也更有亲近感,以至于晚 愈崇,斯民心愈固”,方能上下一心,“保帝国之统 ”一清学人和改革者在使用“同文”和“体用”时,都为其 。⑥可见,清政府办新式学堂是很勉强的,是受 赋予了实际意义和生命力。“同文”用于表述中日 外界压力的结果,它的目的并非培养宪政时代的一 显然共有的许多文化、思想和社会特征,特别集中于 代新人或者能使国家臻于富强的人民,而是培养热 儒家价值观;“体用”是意味着依据日本明治的成功 爱清王朝和始终忠于清帝的人。⑦ 经验,把西方的制度移植于儒家模式的价值基础上。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张之洞等人之所以选择日本 从中国人的观点来看,“同文”是具有共同的价值 模式,正是看中日本以自身文化为主体,以儒学和西 观,能使中国立即达到日本“已经作到的东西融 学为两翼的教育改革模式,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共通性 合”。④1879年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教育大旨》指 和君主体制的不可动摇性,使得清末教育改革兼有近 出:“教学之要,在于明仁义忠孝,研究知识才艺,克 代性和保守性的明显特征。它的近代性为西方的自 尽人道。此乃我祖训国典之大旨,上下一体之教之 然科学、人文科学、各种主义的传播开辟了新径,保守 所在也……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千阐明仁义忠孝, 性却成为自由、民主、人权等启蒙思想的藩篱,这一矛 道德之学主叙孔子……力求道德才艺,本末兼 盾的复合体,限制了清末教育走向更高的层次,当西 备”。⑤可以说该“大旨”是日本“东洋道德,西洋技 学东渐的大潮交相迫来时,势必冲决这些人为设置的 术”的充分体现,尤其强调了儒家伦理“仁义忠孝” 堤防,为新文化、新道德的传播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日本教育系统中的本体意义。相对于基督教国家 教育中所宣传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日本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在保留儒家文化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嫁接西方教育 的成果,开辟出了一条成功的东方式的道路,显然, ①③张之洞:《劝学篇・游学第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这条道路对癸卯学制的制定者更有吸引力。 年,第39页。 ②王桂:《日本教育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65页。 不容触动的君主体制 ④[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江 张之洞等人选择日本道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 苏人民出版,1998年,第154页。 ⑤瞿葆奎编:《日本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原因,即日本采取君主立宪制和它维系的万世一系 第24页。 的皇统,最符合清廷的胃口,符合它在“变法”的同 ⑥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时能够有效地维系自身的君权和专制利益。根据 1981年,第217—219页。 ⑦[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 1889年2月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天皇的权力至高 版社,1993年,第4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