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 _ -- :_ _ 一al—l暑皇宣丽 浅析爱伦坡《黑猫》的艺术手法 李欢欢 (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 开封作者简介:李欢欢(1994一),河南大学文学院,2013级本科生。 475001) 摘要:19世纪美国小说家、诗人爱伦‘坡,被誉为象征主义先驱。在他的著名小说《黑猫》中爱伦.坡以黑猫为核心的象征意象,编 织了一个精致、深刻的象征主义文本。本文从“象征意象”的运用、“神秘诡异色彩’’的弥漫和“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真实可感等三 个方面,来剖析小说的形式特点和意象群的意义内涵。 关键词:《黑猫》;象征主义;意象群;第一人称叙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832(2016)08—0006—01 ,在爱伦坡的诗歌和小说中,存在着表达主题的一致性和连贯 同普路托一个样儿,眼珠也被剜掉一个。”没有缘由,毫无前奏, 性,即:美和美的幻灭,死亡的恐怖,忧郁的窒息以及对怪异现 这让“我”再一次陷入恐慌的境地。作者在这里设置了两个悬念, 象的疑惧,这是他心中永恒的创作主题。这些冷僻、怪诞的艺术 不像前文那样,找一个勉强的理由,来“糊弄好奇的读者”,这一 主题和表现手法或许与他畸变的感情经历有关,在某种程度上也 次只是摆出疑问,但不给予解答,这样独具匠心的描写充分增加 体现了他对艺术的大胆革新。小说《黑猫》是坡的一部经典文本, 了文本的神秘诡异色彩,让故事环境亦真亦幻。坡在文本中,不 它关于神秘、怪诞、恐怖、死亡、人格分裂和自我本质丧失的描 交代第二只猫的来历,不解释猫的种种奇怪表现,似乎是有意为 写,具有时代意义,同时,它对象征手法的运用、独特的心理描 之,这充分显示了作者事先的精心策划,而不是简单地将思想纳 写的技巧和不同于哥特小说的对第一人称的运用,在当时具有形 入故事情节中。最后在“我”杀死妻子并将妻子砌人墙后,这只 式上的革新意义,对于当下的创作,也不无启发。 1 “象征意象”的运用 猫无故消失,猫的离去减少了“我”良心上的不安,心里使“我” 石头终于放下了。谁知道在杀妻的第四天,一批警察突然闯入, 爱伦・坡被誉为象征主义的先驱,在《黑猫》中,坡先后构 “我”在极力掩饰下却暴漏了自己。猫竞诡异般地出现在砌墙里。 造了“黑猫…‘墙壁”“白斑”“地窖”等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意 猫前前后后的“出现——离开——再出现”模式,正如妻子 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个象征着神秘恐怖诡异氛围的意象群。这 说的“凡是黑猫都是巫婆变化而来的”。猫像传说中的一样,被赋 加重了全文的诡异色彩,而且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丰富、立体地 予了灵性。它是灵魂的主宰者,时刻拷问着我们内心深处的灵魂。 呈现给读者,推动着情节向前发展。 但作者真的是在表现人性本恶吗?笔者认为作者将丰富的理性思 在文本中,黑猫是爱伦・坡塑造的具有核心意义的象征意象。 考隐藏在表面那些癫狂的举动下。在邪念的指导下,“我”杀死了 在文本中,黑猫被取名为“普路托”。普路托是古罗马神话中的冥 宠物猫,“就因为我知道这猫爱过我,就因为我知道这猫没冒犯过 王,它是常发出阴险恐怖笑声的无情之主,是人们死后灵魂世界 我,就因为我知道这样于是在犯罪”,这里连用三个因为,并且用 的主宰者。在命名上,黑猫与这个神话形象发生关联,本身就具 相反的语言,是在极力表现自己的无可奈何,他说,“我妻子是个 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它奠定了文本恐怖、怪诞、诡异的叙事氛围。 主人公“我”因为酗酒,性情大变,被黑猫惹恼后,居心不 良地剜了黑猫的一只眼睛。虽然“我”追悔莫及,但“这至多不 过是一种淡薄而模糊地感觉罢了。我的灵魂还是毫无触动”。酒精 彻底麻醉了“我”,看着曾经特别热爱自己的宠物嫌恶自己,“我” 感到一败涂地,伤心也随之演变成了恼怒。邪念指导着“我”再 下杀手。但“我”始终摆脱不了关于那只猫的幻想的纠缠,在悔 恨中,“我”又找到了一只与黑猫相似的猫。第二只猫,同样是作 富有同情心的人,我原先身上也具有这种出色的品德,它曾使我 感到无比纯正的乐趣。”可见, “我”也是一个温柔敦厚的人, “我”曾经也善良过,只是生活的落魄,加上尝试了各种寡情薄意 的滋味,潜意识的恶被激发了出来。作者经过天衣无缝的铺陈, 最终还是让“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3 “第一人称叙述”的真实可感 坡在《黑猫》中突破了传统哥特小说第三视角的叙述局限, 转向采用第一视角的叙述方法,作者选取的视角决定着叙述效果。 为象征意象出现在文本中的。为了说明和强化这只猫的象征内涵, 在《黑猫》中“我”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叙述了“我”是如何虐 在爱伦坡的描述中,猫身上的一块白斑竞越来越与“绞刑台”形 待黑猫,以及黑猫是如何报复“我”的故事。小说开头通过“我” 似,这样的视觉形象是“我”内在意识的外化,象征着我再次坠 的叙述来讲述“我要开讲的这个故事极其荒唐——我不祈求各位 入罪恶、恐惧、忏悔等相互交织的矛盾情感中。受此般痛苦的折 相信——我明天就死到临头了,我要趁今天说出来好让灵魂安 磨,“我”心里仅剩的一点善性也丧失了,邪念竞成了“我”唯一 生”。 的内心活动。加上生活的贫困,“我”开始盲目地放任自己。 2 “神秘诡异色彩”的弥漫 第一人称的叙述不仅将“我”心中的恐惧和慌张表现的一览 无余,而且也保证了故事的神秘性。“我将读者引入了不为人知的 作为恐怖小说的《黑猫》,恐怖效果的营造并不仅仅依赖于恐 病态意识领域,为读者打开一幅怪异恐怖的内心画卷”。这极大地 怖氛围和情节的刻画,更多的是来自于主人公内心恐惧的描写。 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有利于读者进一步解读主人公的内心,进 在“我”杀死那只无辜的黑猫的当夜,“我”的家里失火了。我去 而使文本、读者与作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互动系统。有人认为坡的 凭吊这堆废墟时,白壁上出现的浅浮雕,竟是只偌大的猫。而这 小说开创了现代心理描写的先河。《黑猫》就是一个很好地力证, 只猫明明被吊在花园里。这一诡异的描写,作者自己似乎也只能 它就像一把手术刀解剖着一个罪犯的心灵,将人的有意识无意识 这样解释:“准是哪一个把猫从树上放下来,从开着的窗口扔进我 的心里活动展现给读者。 的卧室。”正是这惊心动魄却无法自圆其说的理由,赋予了文本神 秘的色彩;另一方面,也进行了简单的推理解疑,也算给好奇的 参考文献: 读者一个必要的交代。另外,作者还尽力把这种怪诞之事设置在 [1]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 夜晚,人心毫无防范之际。这又给文本增加了一种诡异色彩,也 社:2007 给读者留下了进一步想象的空间。 再如,第二只没有来历的黑猫在跟我回家的第二天早晨,“竞 [2] 于薇.浅谈爱伦坡对哥特小说的超越[J].黑龙江教育学 院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