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近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研究

2021-01-12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浅析近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近年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研究

作者:李奕欣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07期

摘 要: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始于1903年,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革新。近年来,随着教育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有关“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学界对“新政”教育的认识也不断丰富加深。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关于“新政”教育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概括综述。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新式学堂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顺应民众呼声进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于1901年开始,“新政”的开展,同时也是为了清政府“立宪”做准备。“新政”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而教育作为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的正式颁布,拉开了“新政”教育改革的序幕。 一、“新政”教育改革之背景研究

“新政”研究主要是集中考察其时代背景,当时中国之外交状况,新式教育推行的状况,及特点、影响等。“新政”开展的背景,多数观点认为主要是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引起国民要求改革的强烈要求,统治者的危机感,以及帝国主义对华策略的改变。总之,晚清时期的教育改革中,强烈体现着教育救国性质[1]77。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学者对“新政”教育背景及特点的研究较少,观点也趋向一致,他们主要对教育改革的内容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新政”教育改革的内容研究

在其改革内容上则主要是集中于教育改革的方针上:废除科举;派遣留学生;兴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是中国教育的重大转折点,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的近代教育的开展减轻了阻力。对科举制的废除的研究,历来是研究“新政”的学者的重点,这一政策,对人们的传统观念带来了冲击,“科举选官制度的终结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转变,人们在职业选择上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2]71。知识分子不再以“为官”作为终身奋斗目标,有的转行成为商人等。教育开始独立于政治,形成了多样化的教育局面,为普及大众教育奠定了基础。

清末派遣留学生,是清末官方对外开放的一大显著体现。学者历来对清末留学的研究也相对较为细致,主要侧重于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规模,对留学过来学生对中国近代发展的影响等。陈学恂与田正平编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3]对当时的留学资料进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了详细的整理,整本资料对“新政”时期,派遣的留学生的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政府对留学生的管理等。

而对新式学堂的研究,近几年来取得较大的关注。综合多方资料文献,新式学堂的创办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大门,对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学者张小莉在其著作《清末“新政”时期文化政策》中,对新式学堂的经费研究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述,提出经费主要源于政府资金(包括筹资与拨款);庙产兴学;社会捐助等[4]。在曹颜如的《晚清新式学堂教育经费筹集问题研究》硕士论文中[5]15-23,还提出了经费来源包括学生缴费。学堂开展实际开展的情况在今年来多有研究。在新式学堂的办学模式上,主要采用的是管绅结合的办学模式,以官办学校作为模范,鼓励地方绅士广设学堂。《中国剑桥晚清史》中也提及广大绅士开办学校的事迹。[6]37 “……促使清政府在兴办新式教育中采取官绅合办的办学模式是基于国家财力不足的现实考虑,除此之外,则离不开传统教育的影响。相对于财政不足的有意识选择,传统教育对新教育兴办初期办学模式的采用,其影响则是潜在的。[7]61”显然,清政府办学模式的形成仍然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由于新式学堂的创办,不仅仅是教育近代化的改革,同时还伴随着近代女子教育的普及。由于新式学堂需要大量的教师,清政府相应地开办了师范学校,尤其是女子师范学校。这不仅适应了“新政”教育改革,也适应了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8]91。至此,中国教育打破了传统的男性教育体系,女性在教育方面的权利得到保证。在教师培养方面,师范学校的创立实属首举。师范教育在当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尤其建立了免费师范生的学费制度,对当时的师资数量能够起到稳定的作用。通过奖惩制度,提高师范生的忧患意识与竞争意识,保证师范生的质量[9]30-31。

三、“新政”教育改革评价的研究

近年来,学者对“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主要是关注于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促进作用,对其封建落后性,不作多的论述。黄加文、曾绍东在《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影响》谈到在其本身封建落后的性质下,“新政”的教育改革为近代教育的发展扫清了重要的障碍,培养了新式人才[10]22-23。孙佳梅,李跃利的《浅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中,对“新政”的落后性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主动性,但就其主观动机来讲,清政府并非想真心变革,就其阶级本质来看,也根本不可能进行彻底的变革,因此新政也改变不了其灭亡的历史命运”[11]82。

总体上而言,近年来对“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更加深入,尤其是对新式学堂的研究涉及面广,研究层次深。包括新式学堂的职业化,师范学堂的研究,以及地方学堂的办学状况,这些都证明了“新政”改革对中国近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季云飞.试论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J].学术月刊,1999,(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柳德军.“科举废、革命兴”:论清末新政中的革命因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28(2).

[3] 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4] 张小莉.《清末“新政”时期文化政策》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 曹颜如.《晚清新式学堂教育经费筹集问题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7. [6] [美] 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 黄晶晶,顾友谷.“官立模范,借绅力以期普及”——略论清末新式学堂的官绅合办模式[J].文山学院学报,2012,25(2).

[8] 丛小平.从母亲到国民教师——清末民族国家建设与公立女子师范教育[J].清史研究,2003(1).

[9] 段润涵.清末“新政”时期的师范教育学费制度简析[J].高等教育,2012,(4). [10] 黄加文,曾绍东.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響[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35(1).

[11] 孙佳梅,李跃利.浅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