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幼儿教师语言,是特指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幼儿教师规范的职业语言。幼儿教师的语言特点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幼儿教师语言的科学性表现为规范性、逻辑性与针对性;幼儿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则表现为形象性、情感性、趣味性.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听众是幼儿,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个语言纯净得像湖水一样清澈、亟待需要用语言表达内心世界的幼儿,而教师的语言是幼儿最喜欢学习和模仿的.所以,幼儿教师在向幼儿介绍一些科学常识、新玩具的玩法等知识的时候,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思维符合逻辑,举例要恰当,用精确的词汇表达知识的内涵,用言简意赅的语句表达是幼儿教师语言技能最基本的要求。本文重点论述幼儿老师语言艺术教学的特点及意义。 一、科学性
科学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准确性。无论是下定义,还是做判断,都要求用词恰当,科学合理,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因此,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语言的准确、严密,引导幼儿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叙述。在幼儿看来,教师就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可以效法的.一方面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普通话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讲流畅、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方面是以普通话发音为标准,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不使用方音,不念错别字;词汇方面要做到运用普通话规范的词汇,不用方言词汇;语法方面要做到运用符合普通话规范的语法。幼儿教师的语言应打磨的如同玉石一般圆润光滑,才能吸引幼儿。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示范,幼儿的语言就得不到正确的发展。只有规范标准的语言才能把表达的意思讲得清楚、明白,才有可能使教师的语言魅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另一方面就是对一些生活常识解说、简单科学道理等的表述,也来不得一星半点的失真和含糊,对所用语句、语汇的意义内涵甚至色彩都要反复琢磨推敲,以保证知识的传递恰到好处。科学语言与生活语言不完全一致。有些生活用语,会对正确理解题意造成障碍,因此,必须培养幼儿正确地运用科学语言来叙述推理、讲解。 二、逻辑性
科学以严密的逻辑结构作为学科的骨架,违背了逻辑就违背了科学的真谛。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语言简单、思维单纯.教师语言是说给幼儿听的.要幼儿听,首先要让他听懂,然后要使他喜欢听,因此必须要考虑如何去说。如课堂所讲内容主要靠口语来传达,而口语声过即逝,具有“一次过”的特点,幼儿只有当场听清楚了才有可能理解。
所以,幼儿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适合幼儿的口味,用儿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问题,用儿童特有的心理和思维方式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再把思考过程用儿童习用的词汇和方法完整地叙述出来,使他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因此,科学语言要符合客观的规律性,也就是说,讲话要有根有据、有因有果、有前提有条件,反映出幼儿逻辑思维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有序性
幼儿正处在语言的敏感时期,他们的语言大部分是通过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他们缺乏语言的辨别能力。教师遣词造句不能出现错误,避免用词不当、语句不通、半截话、颠三倒四等语病,更不能重复啰嗦,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即可。因此,教师讲话有条理,先讲什么,再讲什么,然后讲什么,要有次序,以培养幼儿语言的有序性,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艺术性
幼儿教师语言不是一般的口语,而是多种语言风格的融会,是科学化、艺术化的语言。教师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幼儿对知识的汲取及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语言好比一件艺术品,使用好会锦上添花,甚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幼儿教师的语言不是蜜,但我们要像蜜蜂一样去酿造它. 1.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的、形象的、活泼的、富有诗意的、具有韵律美的、节奏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节奏明快也可以使幼儿教学活动出神入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借助实物、教具、多媒体电教手段呈现事物的形象,并善于运用语言创造直觉形象,善用修饰语,适当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方法,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以此打动孩子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引入瑰丽无比的知识世界;多用拟声词、摹状词、叠音词等有声、有色、有形的词语,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2.教师语言要有感染力、亲和力
严肃、枯燥、缺乏活力的语言,往往压抑幼儿的求知欲,运用语言的感染性和亲和力却能以声传情,给幼儿一种亲切感.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要求教师在口语运用时倾注充沛而真挚的情感。古人有句话叫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 就是说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还在于注重感染力和亲和力,要富有情感。教师要把对事业、对幼儿的挚爱熔铸在语言中,用满怀深情的语言使幼儿得到知识的滋养和情感的陶冶。在幼儿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与幼儿的接触,情感的交流,使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中,丰富自身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教师富有情感性的语言能够启迪幼儿的心灵,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他们对学习、生活的乐趣。教师的语言一旦失去了情感的投射,就会变
得平淡无味。教师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语言中去,“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去打动幼儿,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3。教师语言要有鼓励性、启发性
幼儿教师的语言如同一把开启幼儿心灵和智慧的金钥匙。教师鼓励、启发性的语言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力量。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不敢发言的孩子可以进行鼓励:“老师知道你一定回答的很好,即使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听,我们和你一起来讲.”并伴随着身体微微前倾,用充满期待的眼神、表情说“想想\"。即使幼儿回答的十分简单,教师也对他报以表扬,告诉他下次一定会更好;对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说“你真棒”,然后鼓励幼儿可以用更好听,更完整的语言回答等。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才能使教师的语言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很多时候,幼儿会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幼儿感到灰心与无望时,教师要循循善诱,要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和幼儿的思维,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思考.
总之,教学语言作为教学的一种存在,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段。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艺术,并不断改进自己的语言艺术,让幼儿的世界因你的语言而变的更加精彩,让幼儿在快乐中不断健康、自信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邵新芬。口语艺术使用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李甦等。3—6岁幼儿言语表达能力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