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底名称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编制 交底人 涵洞工程施工二级技术交底 桥涵工程 中通道高速一分部 复核 接受交底人 编号 分(部)项工程 交底日期 审核 交底地点 钢波纹管涵 交底内容 一、适用范围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及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分析,一分部K1+401~K17+300段全部钢波纹管涵工程施工均适用于本方案。 二、施工技术方案 (一)施工工艺流程 基底处理 成品检测、验收 施工工艺流程图
1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基础开挖 地基承载力检测 基础施工 整管节拼装连接 洞口施工 涵背回填 材料检验 (二)施工方案 1、测量放线 熟悉图纸,根据设计给定的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进行测量、定位、放线,引临时水准点及控制桩 ;经监理工程师复核认证批准后方可进行沟槽开挖。 2、基坑开挖 (1)按基坑施工要求,清除地面土堆及妨碍基坑开挖的障碍物,对受开挖影响的架空线和地下管线,均应妥善处理。 (2)涵洞基础开挖前,应进行定位复测。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定线数据,用全站仪准确地放出涵洞中桩及纵、横轴线,并钉木桩保护,防止移位破坏。 (3)本工程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基础开挖严格按图纸及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施工,开挖时按1:0.75的坡比线进行。基坑开挖宽度两侧要预留0.5米施工工作面,对地下水位较高处,要在基坑一侧开挖0.3*0.3米排水沟,排出涵管或设集水井排出;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0.2米处,采用人工开挖并整平,不得扰动基底土壤; (4)基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检测基底高程及几何尺寸和检验基底承载力,若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须按路基地基处理方式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经检测合格后,铺设砂砾垫层或6%水泥稳定砂砾,分层充分压实。 基坑检查实测项目 序号 1 2 基础底面高程(mm) 3 4 5 石质 基础顶面高程(mm) 轴线偏位(mm) +50,-200 ±30 25 检查项目 平面尺寸(mm) 土质 允许偏差 ±50 ±50 检查方法和频率 直尺:长、宽各检查3处 水准仪:测量5-8点 水准仪:测量5-8点 全站仪:纵、横各检查2点 4、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钢波纹管涵基础采用6%水泥稳定砂砾垫层及天然砂砾基础垫层。 4.1、6%水泥稳定砂砾垫层施工 (1)基底承载力满足要求后,进行6%水泥稳定砂砾基底换填施工,水泥稳定砂砾采用厂拌法施工。根据6%水泥稳定砂砾配合比确定每方天然砂砾的水泥掺量,水泥采用普通硅酸
2
盐水泥。 (2)6%水泥稳定砂砾采用自卸车运输至现场,堆放现场应保持整洁,严禁周边土方对材料造成污染。 (3)根据设计图纸要求位置进行轴线放样,确定摊铺位置。采用装载机配合挖掘机进行水泥稳定砂砾摊铺、整平,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 (4)采用光轮压路机进行振动压实,确保压实度不得小于96%,换填后基底承载力不得低于设计要求。碾压采用22t压路机,一般需碾压6~8遍,直至无明显轮迹为止,碾压时重叠1/2轮宽,压路机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采用2~2.5km/h。碾压过程中如表面水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4.2、天然砂砾基础垫层施工 (1)基底承载力满足要求后,进行天然砂砾基础垫层施工。砂砾级配要满足规范要求。垫层必须分层铺设、同时分层采用压路机进行振动压实,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6%。 (2)垫层顶面要平整,砂砾材料摊铺均匀,不得有粗集料集中成块状的质量隐患问题。 (3)基础施工时应在水平段上纵向预留0.3%的预拱度,以保证管涵不出现中部凹陷。 (4)待砂砾填筑至设计高度后,采用人工进行管槽开挖。管槽开挖深度及弧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严禁欠挖;对于少量超挖部位,应采用砂浆回填,保证管槽平顺、圆滑。 5、管节安装 (1)管节进场后,要检测管节几何尺寸、外观质量以及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相关有效文件,检验合格后,才能允许在厂家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管节安装。 (2)整体波纹管连接法兰采用角钢、钢板制作,波纹板焊接采用对焊接头,整体管与分片拼装管的紧固件采用国标中的标准紧固件,其强度与规格应满足力学要求,且不低于管材强度要求;垫片与紧固件相配,螺栓与螺母均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3)管节连接密封材料采用方形耐久性能较好的橡胶密封圈或方形石棉盘根密封条。 (4)管节安装前需检查钢波纹管涵底部的平整度、水平标高,确定涵管位置、中心轴线、中点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管节吊装采用挖掘机或汽车起重机进行。为防止吊绳挤压管壁变形,吊绳与管壁接触处应进行支垫。管节对头拼接时,用水平尺校正坡度、平整度,使涵管垫稳坐实、受力均匀;管节安装就位后,及时用楔形砼块进行固定,以免管节滚动。 (6)管节拼装时以中心轴线、中点为基准,第一节波纹管定位,以此为起点向两端延 3
伸,管节搭接长度为50㎜,要对正连接孔,将螺栓的螺纹部位涂上润滑剂,套上垫圈由内向外插入孔位,再于对面套上垫圈、螺母,用套筒扳手预紧螺栓。 (7)拼装环形圈可由下向上依次拼装,要求轴向搭接不小于120㎜,圆周向连接采用阶梯形(即上面两块板的连接叠缝与下面两块板的叠缝错位),连接孔对正后,用涂上润滑油的螺栓,套上垫圈(遇谷用凸点-垫、遇峰用凹垫,不得装反)由内向外插入孔位并预紧螺栓。 (8)圆周向拼装到3节管时,需要测定一次截面的几何尺寸,如达到标准可继续拼装,若达不到标准应及时调整;圆周向拼装到环形圈合拢时,测定截面形状,可采用定位拉杆固定,调整预紧螺栓,拼装顶部波纹板。 (9)钢波纹管涵的拼装全部完成后,用定扭电动扳手按预紧力扭矩:340N.m±70N.m依次序紧固所有螺栓,不得遗漏,紧固后的螺栓可用红油漆标示;所有螺栓(包括纵向和环向接缝)应在回填之前拧紧,保证波纹的重叠部分紧密的嵌套在一起。 (10)为了保证达到螺栓扭矩的要求值,在钢波纹管前、后两侧回填之前须随机抽取结构纵向接缝上5%的螺栓用定扭扳手、定预紧力扭矩340N.m±70N.m进行抽检试验;如果有任一试验值超出了给定的扭矩范围,则应重新加固并抽检纵向和环向接缝的所有螺栓的10%。 (11)钢波纹管涵外圈搭接处用预紧力扭矩检验符合要求后,可采用环氧树脂砂浆封填,以防波纹板连接处渗水。 6、钢波纹管防腐处理 钢波纹圆管的内、外侧管壁,在填土前应涂刷沥青胶结材料2道,总厚度应不小于1.8㎜,使之形成防腐、防水层。涂刷沥青胶结材料的层数或厚度及防水层宽度,应按图纸所示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 7、钢波纹管涵的回填 (1)钢波纹管涵的两侧及涵顶等部位的回填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级配要求,翻斗汽车卸回填材料时,应倾倒在结构两侧一倍直径以外处,再由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 (2)回填材料应由结构物的两端向中心、两侧对称进行施工,分层回填摊铺、分层压实,每层的摊铺厚度应控制在15㎝~25cm。 (3)涵管回填材料的压实要求:结构较近处采用机械压实,管底下方楔形部位的粗砂填料可采用小型振动夯实或“水密法”振荡器振捣密实;涵管两侧的回填材料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6%。 4
(4)波纹管涵临近的填土竖向包括管顶最小填料厚度,两侧包括3/4倍管径高度范围内的管侧填料,应特别注意压实。 (5)涵管顶上方回填材料的压实要求:当回填厚度小于50㎝时可采用手扶振动打夯机或采用小于6T的压路机静压压实,要求摊铺厚度不大于20㎝,压实度不小于96% ;当涵管顶的填土大于50㎝后,方可采用YZ12~16T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同时要求其摊铺厚度不大于20㎝,压实度不小于96% 。 8、洞口及急流槽 (1)直径1.5m及2m的波纹管涵,洞口设置为C25现浇混凝土一字墙或八字墙。一字墙或八字墙施工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模板采用钢管支撑牢固。模板接缝须严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混凝土在拌和站拌制完成后,采用砼罐车运输至现场,采用溜槽或吊车入模。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并振捣密实,分层厚度25~30cm。 (2)涵洞急流槽设置必须遵循早接远送的原则。施工时急流槽应结合实际地形合理布,置尽量设置在原状土上。急流槽基坑开挖后,地基必须严加穷实,压实度不小于 90%。急流槽每隔 5~8m 或地质变化处设一道沥青麻絮沉降缝。急流槽底纵坡大于 10% 时,每隔 4m 设一道底宽 1m 的防滑坎。施工时急流槽应结合实际地形合理布置,尽量设置在原状土上。施工时做好周围滑塌、冲沟等不良地质的处理,确保急流槽稳定、安全。位于路基边坡上的急流槽,须待路基填土完成后再开挖施工,必须对急流槽底重新进行夯拍。 (3)涵洞施工中,进出口与实地地形不相符时,应结合实地地形合理调整进出口的形式,进出口整顺农道时,应结合地形合理确定农道的开挖形式,合理控制农道纵坡(纵坡≤15%) 及转弯半径(R≥10m),以保证农道安全使用。还应做好进出口农道与排水沟的交叉处理,确保通道内不积水。 (4)涵洞施工前,须对涵洞进出口原地面标高进行复核,若与设计图纸出入较大,须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 9、施工注意事项 (1)基坑开挖应避免超挖,如果已经造成超挖情况,应将已经超挖的松散部分彻底清除,以砂砾进行换填夯实。 (2)已经挖至设计标高的土质基坑不得长时间的暴露、扰动或雨水浸泡,并应及时检查基坑的几何尺寸、设计高程、基底承载力,都符合设计要求后,应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3)钢波纹管吊运、拼装时,需要设现场施工专职指挥员一名,负责现场起吊、安装 5
及施工人员现场操作。 (4)搭设的附属脚手架必须牢固、平稳,架设的内脚手,要注意管道直径两端距离,以防安装时管道变形。 (5)基础表面铺设的10㎝粗砂,要求级配良好,铺设平整均匀,其粗砂材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12㎜。 (6)端墙基础,墙身,帽石浇注表面要平顺,顶部不得超过设计标高。进出口端墙砼或浆砌体强度达到75%后方可按规定进行台背回填。 (三)质量标准及检测 波纹管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1 检查项目 地基压实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和频率 按附录B的方法检查,每5m测一处,且不少于3处 尺量:每5m测1处,且不少于3处,测相互垂直两个方向 水准仪:测洞口、中点和其它四分点附近5处 扭矩扳手:检查5%,且不少于2个 按涂刷遍数检查,全部 2 管涵内径(mm) ±1%D 3 4 5 底面高程(mm) 高强螺栓扭矩(N.m) 工地防腐涂层 ±10 ±10% 符合设计要求 一字墙和八字墙实测项目 项次 1 2 3 4 5 检查项目 混凝土强度 平面位置(mm) 顶面高程(mm) 坡度(%) 断面尺寸(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在合格标准内 ≤50 ±20 ≤0.5 ≥设计值 检查方法和频率 按附录D检查 全站仪:测墙顶内边线3点 水准仪:测3处 铅锤法:长度方向测3处 尺量:测2个断面 三、质量保证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和质检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6
2、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由质检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几何尺寸、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使全体人员在彻底明了施工对象的情况下投入施工。 3、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 坚持“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者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4、对工序实行严格的“三检” “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5、建立严格的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工区、项目部质检人员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结果不合格则重新处理后再检。 6、建立测量计算资料换手复核制度 测量资料须经换手复核,最后交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现场测量基线、水准点及有关标志均须进行定期复测检验。 7、建立严格的“跟踪检测”制度 检测工作按“施工跟检”、“复检”和“抽检”三种方式进行。 8、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验收制度,要由质检工程师组织进行验收。参加验收的人员包括质量、技术、物资部门及工区有关人员。 9、建立健全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保管制度。要分类、分批堆放,并设立标记和账卡,坚持按用途归口保管、发放、不得混杂。对易受潮的物品要做好防雨、防潮工作。 10、建立质量保证奖惩制度,奖励先进,督促后进。 11、狠抓重点,确保整体,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建立相应质量保证细则。 12、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开工前将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对工程中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工序及部位进行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并编制各工序作业指导书下发给作业层,把质量通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7
交底会议签到表 姓 名 单位 职务/岗位信息 姓 名 单位 职务/岗位信息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