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孩子喜欢这样的学习(浦南幼儿园 祝晓隽)

2021-04-23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孩子喜欢这样的学习(浦南幼儿园 祝晓隽)


给孩子自由

——谈“以学定教”的所思所想

所谓“以学定教”就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做出所教内容方法的选择。我认为“先学后教“思想,其实质并不意味着”教“与”学“的先后顺序排列,它是对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扬弃”。“先学”中的“先”字,其含义应该是更多的强调幼儿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希望孩子在学习活动中要先入为主,主动探究。以生生合作、组组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为“课堂教学”建构一个前置平台,创造一个课程各要素间积极合作,主动探究的课程学习氛围。而“后教”中的“后”字则更是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对权威的弱化,它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大胆地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的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去,打破以往老师教孩子学,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机械“制砖机”模式,它更有利于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孩子潜在的创造动因。这句话成功地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明确了这一点后,我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更加积极的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通过实践,我觉得要真正实现这一点,教师必须努力去理解并实施三个“变换”,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陪伴孩子共同有效地学习和探索。

一、 变换一个视角看待周围的世界,寻找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内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进入大班,我们开展了有关“老房子新建筑”的主题活动,按照过去的教学方式,我们往往会采用静态的图片为孩子们呈现出各种的建筑物,帮助孩子们认识并比较不同风格的楼房,感受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样做,尽管孩子们也能发现老房子新建筑的异同,但是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始终不高。为了更好的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愿望,我们决定一改以往“教在前”的方式,尝试陪伴孩子共同寻找当下感兴趣的问题。于是,我们带着孩子们走出幼儿园,来到外滩。当孩子们亲眼目睹了万国建筑博览群,看到了高楼林立的陆家嘴现代建筑时,他们的兴奋溢于言表。很快,孩子们自发地交流讨论起来。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他们发现了楼房会因为脚步的进退而长高变矮,他们诧异为什么不同角度看同一个建筑感受会是不同的,他们还一本正经地向我提出了有关光污染的环保问题……随着一个又一个新问题的产生,孩子们强烈要求老师与他们一同查阅相关信息,寻找答案。被动的学习就此成功得转变成了积极地探索,而孩子们的收获也在如此强烈的求知欲影响下,变得非常丰厚。

通过这一段的经历,我意识到:教师应该改变习惯思维的方式,大胆的往后退一步,从孩子的视角来认识周围的世界,不要在孩子还没有发现之前,先代替他发现和感悟。不要在孩子还没有表达之前,先将你的想法介绍的清清楚楚,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迷失自我,成为一个不敢想不敢做的人

二、 变换一种心情与孩子们讨论和交流,为孩子创造安全的思维和表现环境。

曾在一位老师的反思中看到:“一直以来,我们都试图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地位,让孩

子掌握话语权,但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我们常常会忽略那些孩子中出现的轻轻的不同的声音,因为我们都那么渴望将自己头脑中的概念快速准确的移植到孩子们的心里,而这样做其实很愚蠢。”的确,过去我们常常会忽略那些来自孩子的真实但又不同的声音,但是随着“以学定教”观念的深入,我们开始重视这一问题,我们不再急着打断孩子的话,而是以更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孩子,并与孩子平等的对话

春天,我班在进行“春姑娘真美”这一主题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件事。连着几天的雨,让原本赞美春天的孩子们发怒了,他们纷纷向我提出“老师,春天一点也不美。春雨实在太讨厌了。我们不喜欢春天”当听到孩子们这个强烈的观点时,我没有急着申辩和解释,而我更多的想的是怎样让孩子们快乐起来,让他们重新感受到春雨带来的精彩。分析孩子们不喜欢春雨的原因,我意识到:通常,一遇到雨天,我们一定不会让孩子们到户外游戏,而渴望放飞的孩子怎能忍受多日的室内生活,要想让孩子转变目前的看法,我就应该让孩子又一次不同的经历与体验。想到这些,我立刻给每位家长发了一份通知,请他们第二天为孩子们准备好雨具,我要带孩子们“踏雨”,为了确保孩子的身体健康,我还联系了卫生老师,隔夜就为孩子们煮好了姜茶。做好了一切准备,我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孩子们,孩子们一下子欢呼雀跃起来。第二天的活动如期进行了,孩子们打着雨伞,穿着雨衣跳进了雨里。他们快乐得如同小鸟一般,他们发现了旋转的雨伞是那么的美丽,他们看到了小水坑里自己的倒影是那样的有趣,他们甚至听到了雨点打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不同声音是那样的悦耳。这一切的发现都瞬间改变了孩子原先固执的想法。就在这时,雨突然停了。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大喊起来:怎么不下雨了,真没劲,下雨真好!”这样强烈的呼声感染了门卫叔叔,叔叔拿起了皮管兴致勃勃地来了场人工降雨,这时,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久

旱逢甘霖”的欣喜若狂,他们由衷的说出了“春天真好,春雨真好”的话

经历了这个过程,我意识到:教师应该变换一种心情与孩子们讨论和交流,学着根据孩子们认知的现状和发展规律来确定继续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只有这样,你的孩子才会始终在你面前真实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将每一次与你的交流看作最幸福的事,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孩子们真正的朋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思维和表现环境。

三、 变换一种角色参与孩子的活动,努力实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过去我们常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而今天,依然这样简单的解释幼儿教师的角色看来是远远不够的了。尤其是当“以学定教”的理念深入了我们的心中,我们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当今的幼儿园教师必须改变高高在上的角色,适时适宜的将自己变换为孩子的玩伴、支持者、引路人。中班,开展家的主题活动时,孩子们突然心血来潮提出要到老师家做客。我欣然答应了。隔了一周,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我的家,如同迎接自己最好的朋友一般,我将我的家整理得干干净净,不仅如此,我还特意拿出了我女儿喜欢的各种玩具摆满了一地。不出所料,孩子们一踏进我们家,立刻被眼前的玩具吸引住了,他们立刻邀请我一起加入了玩具总动员的行列。我欣然接受了。于是家的主题活动似乎跑离了原先的轨道,没有一个人谈论有关的家的任何话题。我并没有为此而烦恼,而是尽心地陪伴孩子们玩了个痛快,成功地当了一回孩子们的玩伴。慢慢的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出现了:老师你家为什么也有那么多玩具呢?这个问题一经提出,我便接着这个话题展开呢话题“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呢”很快孩子们意识到了在这个家里还有我的女儿,尽管她并不在场。

有了这个天大的发现后,我又问道“你们再猜猜,我不仅为我的女儿买了很多玩具,还会为她做些什么?到我的房间里去找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我为我家宝贝准备的呢?”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仔细的搜寻着我每间房间的角角落落。终于,他们看到了藏在橱里的奶粉和水果泥,他们看到了挂在衣柜里四季替换的衣服,他们看到了贴在墙上我亲手画的儿童画,他们还看到了一张张记录这我们一家幸福生活的照片。这一切,让孩子们有了交流讨论的新内容。他们骄傲的说出了自己的发现,而我又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们最忠实的听众。就在这时候,我放了一段非常动听的宝宝音乐,伴随着音乐,我将“家是什么”娓娓道来,孩子们陶醉了,从他们眼神中,我知道他们正在感悟着什么,收获着什么。而我又一次成功地转换了自己的角色。

回想起做客的经历,我不仅感叹:今天的教师必须学会变换自己的角色,只有敢于放下自己的架子,我们才能走近每一个孩子,只有走近每一个孩子,我们才能与他们共同成长。

有这样一段话:一般人努力完成工作却很少成功,成功的人则喜欢所做的事并视它为一种游戏。按照成人世界里绝对成立的理论,那么,充满爱的大人们,你该意识到:与其为孩子画好一片天空,不如给他一支笔,陪伴他在快乐中挥洒出自己的一片美景。 是啊,让我们多给孩子一份轻松和自由,充满热情的陪伴他们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想他们渴望想的问题,走进他们喜欢探索的世界,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和孩子一同成长的大伙伴。

浦南幼儿园 祝晓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