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考改⾰以后,参加综合评价招⽣的考⽣综合成绩,由“夏季⾼考语⽂、数学、外语科⽬考试成绩+⾼中学业⽔平等级考试成绩+⾼校考核成绩(含笔试、⾯试等)+⾼中综合素质评价成绩”等按⽐例形成,⾼校招⽣见分⼜见⼈,打破⾼校“⼀把尺⼦选才”的局限性,使更多学有专长的学⽣有机会进⼊⾃⼰⼼仪的学校和专业。
新⾼考改⾰以后⾼考的变化是什么
取消⽂理分科
现⾏夏季⾼考将普通⾼中⽣分为⽂科⽣和理科⽣两类,数学试题也是⽂科理科不同。改⾰以后,夏季⾼考取消⽂理分科,学⽣将依据个⼈学习兴趣、学科优势和⾼校分专业选科要求选择确定等级考科⽬,学⽣的知识结构将变得更加多元;同时数学科⽬不再区分⽂理科,所有的考⽣将使⽤相同的数学试卷。招⽣录取模式的变化
现⾏夏季⾼考的招⽣录取模式是由招⽣学校依据考⽣的⾼考总成绩择优录取考⽣。改⾰以后,夏季⾼考采⽤“两依据、⼀参考”的招⽣录取模式,即:由招⽣学校依据统⼀⾼考成绩和⾼中学业⽔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的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
新⾼考改⾰相关问答
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物学6门选择性考试科⽬当中,为什么历史或物理按卷⾯原始分计⼊考⽣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物学要实⾏等级赋分?
现⾏的招⽣制度按照⽂科、理科两个类别,分列招⽣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每个类别考试⼈数固定、考试科⽬⼀样,依据考试成绩就可得出各科排名,各科成绩直接相加,即可得出考⽣在⽂科类或理科类中的排名,依据排名择优录取。⾼考综合改⾰实施后,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也是分列招⽣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物理、历史两个⾸选科⽬的考试⼈数相对固定,成绩具有可⽐性,所以使⽤原始分计⼊考⽣总成绩。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物学4门再选科⽬,分别对应物理、历史两个类别,有6种组合、6个群体,每个群体之间再选科⽬不同、考试⼈数不同、各再选科⽬试题难易程度不同,所以这4门再选科⽬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性。⽐如,考⽣甲选考思想政治,考⽣⼄选考化学,两⼈都考了80分,考⽣甲的成绩排在全区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的第100位,考⽣⼄的成绩排在全区所有选考化学考⽣的第1000位。
若简单地将他们的成绩以原始分计⼊考⽣总成绩,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再选科⽬的原始分按照⼀定规则转换成等级分,转换后考⽣再选科⽬成绩排序不变,解决了再选科⽬原始分不具有可⽐性的问题。随后,将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出台具体的转换办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