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解读《中庸》文本的几点思考

2020-12-09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解读《中庸》文本的几点思考
解读《中庸》文本的几点思考 张圆培 (西北大学文学院 陕西 西安作者简介:张圆培,女,西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710127) 摘要:儒学发展至南宋蔚为大观起来,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发展,将儒学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将《中庸》、《大学》两篇与《论 语》、《孟子》并称“四书”,作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对后世影响巨大。笔者阅读了《中庸》一文,姑且谈谈对儒家“中庸”的几点 思考。 关键词:《中庸》;阐释;核心;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首先,关于“中庸”的阐释问题。何为“中”?何为“庸”? 《中庸》一文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舜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宋代程颢解释为“不偏之谓中”,由此推知“中” 为“不偏”之意。关于“庸”,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以及“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可以推知, “中庸”所说 “君子时中,民鲜能久”,普通人很容易改变想法,很难坚持中庸, 正切合了程颢的解释“不易之谓庸”。孑L子自己也说“人皆目予 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也印证了“中庸”的难为, 难守。 其次,探究孔子“中庸”的核心。孔子指出“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 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 焉。”“中庸”思想的核心是达到“致中和”。通过“中和”使天 地不失其位,使万物生长发育,从而达到稳固天地万物秩序的目 的。所以说,孔子谈“中庸”的目的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与政治 主张的。就是耍天地有常,万物不失其位,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秩序。 再次,对达到“致中和”途径的思考。孔子指出:“君子遵道 而行,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要遵循“道”行事,并且 要坚持不懈。继而孔子指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必须 要依道行事。如何行事呢?孔子指出要自省,“射有似乎君子,失 诸正鹄,反求诸其身”。要反省自己,从自身找原因。接着要从小 处人手,他指出“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 卑”,必须要从近处和小处着手,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再次,孔子讲“德”、“孝”观念。他指出:“大德者必得其 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大德者必受命”,认为大 德之人必定会受天命的眷顾,得到天命的庇佑,具有“以德配天” 的天命观思想。关于“孝”,孔子指出“践其位,行其礼,奏其 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 也”。他的这种“德”的观念具有“天命神授”的客观唯心主义 思想,只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权威,证明封建统治的合理性和 合法性。并且为了维护封建的统治秩序,他要求人人都安守本分,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指出“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这种思想虽然让人们安 守本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是出于维护统治者的等级秩序, 文章编号:1672—5832(2017)06—0058—01 让下层民众世代遭受剥削,永无翻身机会,具有消极意义。 然后,关于治理天下国家。孔子指出“天下之达道五,所以 行之者三”的观点。“天下之达道五”指:君臣、父子、夫妇、昆 弟、朋友;“行之者三”指:知、仁、勇。继而指出“好学近乎 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 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由修身知治人,由治人知治天下国家。继而孔子指出“天下国家 有九经,日: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 百工、柔远人、怀诸侯”,也是将“修身”放在一切的首位。这无 疑扩大了修身的作用,将修身提高到可以治人、治国的高度,他 将国家的治理想象的太简单了。 最后,关于至诚。孔子指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 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至诚 可以使人尽其性,物尽其能,最后达到与天地相匹配。至诚之道, 还可以预知未来,“至诚如神”;至诚无息,可以永久性地生长, “不息则久,久则徵;微则悠远,悠远则薄厚,薄厚则高明”。还 指出“至诚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将“至诚”与天下国家想联系,并且影响天下国家的进程,这种 将“至诚”无 提高的做法显然是夸太了至诚的作用,具有主观 唯心主义的思想。 如果从天下国家的治理方面来看,《中庸》一书确实夸大了人 的主观能动性,将国家的治理归根于“修身”与“至诚”,无疑具 有主观唯心的思想。其中,他还倡导“五伦三德”,倡导“忠恕” 之道,这些思想都是我们现代社会所应该摒弃的。但他的一些思 想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等,.对指导我们现代社会人生活、做事、求学 等都有积极意义。如果从个人的修身养性方面来看,《中庸》一 书,又给了我们很多的指导,如“君子慎独”,“好学近乎知,力 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我们修身养 性调节生活压力以及人格的自我完善都是很有帮助的。 综上所述,“中庸”思想在指导我们现实生活以及完善自身方 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我们应该对其有所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一分为二对待。 参考文献: [1] 王国轩.中庸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2oo6.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