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记叙文(散文)阅读资料

2022-01-24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记叙文(散文)阅读资料
㈠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摘花的日子 张炜

①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密得像小山。夏天去海里游泳,进河逮鱼。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是最有意思的日子。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 ②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

③母亲! 和外祖母要描花了。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平时这些事他是不做的,比如喂鸡等。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费力地刨开冻土,挖出一些黑乎乎的木炭——这是春夏准备好的,只为了这个冬天。

③父亲点好炭盆,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外面天寒地冻,屋里这么暖和。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 !福的事。

⑤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她们从柜子里找出几张雪白的宣纸,又将五颜六色的墨搬出来。我和父亲站在一边,插不上手。过了一会儿,母亲让我研墨。这墨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 ⑥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枝,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父亲说:“好。”

⑦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父亲就画出了黑色的、长长的叶子,像韭菜或马兰草的叶片。外 ! 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说:“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她接过父亲的笔,只几下就画出了一蓬叶子,又在中间用淡墨添上几簇花苞——我也看出来了,是兰草。我真佩服外祖母。

⑧我也想画,不过不画草和花,那太难了。我画猫。猫脸并不难画,圆脸,两只耳朵,两撇胡子。可 ! 是我和父亲一样笨,也画得不像。父亲说:“这可能是女人干的活儿。”

⑨整整一天,母亲和外祖母都在画。她们除了画梅花和兰草,还画了竹子。父亲一边看一边评论,把他认为最好的挑出来。他说:“这是你外祖父在世时教她们的,他不喜欢她俩出门,就说在屋里画画吧。可惜如今太忙了……我每年都备下最好的柳木炭。”

⑩猫一直没有挪窝,它思考了一会儿,便站起来研究这些画了。它在每一张画前都看了看,打了个哈欠。可惜它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色的墨上,然后又踩到了纸上。父亲赶紧把它抱开,但已经晚了,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父亲心疼那张纸,不停地叹气。

⑾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突然拿起笔,在一旁画起了树枝。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我高兴极了,我和父亲都没想到这一点:有着五瓣的红色猫爪印本来就像梅花嘛!

⑿就这样,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

(1)纵观全文,第①段内容似乎和下文“描花”这件事关系不大。你认为第①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 ..

②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 ..

(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外祖母的形象。

(4)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

(5)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

材料一:生活是由一件件的琐碎之事连缀而成的,这根线上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纽扣。 材料二:据调查,在表示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人群中,72%的人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上网、玩手机上。

㈡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槐花 季羡林

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 ⑤“什么奇迹呀?”

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B】

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⑾“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 ⑿“什么神奇?” ⒀“这木棉花。”

⒁“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⒂【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⒄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选自《季羡林散文集》,有删改)

【注】氤氲(yīn 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1)文章第三段至第十五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2)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第十六段划线句中“这种习惯指文中的哪一句话”?

(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三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5)“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4分)

参考答案:

㈠ 1、考点:重点语段的作用。

解析: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思考,不论回答“能”还是“不能”,都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能。第①段中有关四季的内容和文章主要内容“描花”关系不大。去掉后行文更简洁,内容更集中。因此可以删去。

不能。第①段起到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作用,且“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为下文“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做了铺垫。去掉后,不能很好地表达一家人的其乐融融,所以不能删去。

2、考点: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解读出高兴的人“高兴”的原因。

答案:①母亲和外祖母可以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所以她们很高兴。

②父亲看到母亲和外祖母高兴,他就很高兴;他因能为家人做些事而感到高兴。 3、考点: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析:紧扣文中对外祖母的描写。抓住她对我们的态度,她如何描花,又是如何把猫弄脏的纸巧妙地变成一副好画等细节,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即可。

答案:外祖母是一个和蔼可亲、宽容厚道、心灵手巧、有生活情趣的人。 4、考点:题目的分析。

解析:分析全文,文章描写的就是大家在一起“描花的日子”。这样就可以明确,文章题目既是全文的线索,又是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从题目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对读者的阅读兴趣的调动等方面去分析。

答案:是行文的线索;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暗示了一家人和谐、幸福的生活;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考点:文章主旨的拓展探究。

解析:先要明确文中所表现的幸福是什么,然后结合材料,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结合生活实际谈对幸福的认识。

答案:文章写一家人在一起描花就是幸福。材料一表明幸福就在平凡生活的细节中。材料二表明不幸福是因为这些人沉浸在无聊的虚拟的小世界里,缺少与家人的交流与分享。综上所述,我认为幸福就是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高兴了彼此分享,痛苦了共同分担。

(二)1、考点:概括事件的能力

解析:文章第3-15段写了两件事,我们可以先明确这两件事的分界点。第10段中“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一句是过渡句。抓住此句就找到了这两件事的分界点。采用“要素提取法”——人物(印度朋友)+事件(看到槐花)+结果(很惊讶)。 答案:印度朋友看见槐花非常惊讶(引起“我”对槐花的注意)。

“我”看到木棉花大为感叹(印度朋友迷惑不解)。

2、考点:还原语句的能力

解析:结合语境、反复推敲。所给句子强调了“我”在槐花身上发现了新东西。【B】“非常陌生”,呼应“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似曾相识”呼应“以前”。 答案:B

3、考点:词语的指代义

解析:16段第一句指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第二句解释了这种经验形成的原因。据此可以推断,“这种习惯”指的就是第一句提到的“经验”。

答案:越是看惯了的东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4、考点: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解析:描写方法——“猛然用鼻子吸了……”动作描写;“眼睛瞪得又大又圆”神态描写。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所给句子表现了印度朋友闻到槐花香、看到槐花满树后的动作和惊诧的表情。

答案: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细致生动地写出了印度朋友闻到槐花清香、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

时的惊诧,把印度朋友的动作和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5、考点:结合文章内容谈主旨感悟的能力。

解析:16段“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告诉我们应当改变熟视无睹的习惯,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也能避免“熟视无睹”。17段“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才能达到“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的效果。 答案: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客观地观察;对自己看惯了的东西,要用欣赏的眼光(新的眼光)看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