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5KV线路架线指导书

2022-06-30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35KV线路架线指导书


35kV线路工程

施工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称: 35KV线路架线施工

工程名称:架线施工

编 写: 日期:

安 质 部: 日期:

总 工: 日期:

目 录

1 编制依据-------------------------------------------------1 2 工程概况-------------------------------------------------1 3 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和必须具备的条件---------------------3 4 施工工艺要求---------------------------------------------3

5 作业所需的工机具-----------------------------------------3 6 金具组装表-----------------------------------------------3 7 施工通道处理---------------------------------------------3 8 跨越架搭设-----------------------------------------------3 9 导、地线连接---------------------------------------------4 10 导、地线展放---------------------------------------------4 11 导、地线紧线---------------------------------------------5 12 驰度观测方法和驰度观测表---------------------------------8 13 附件安装-------------------------------------------------8 14 施工安全措施和文明施工措施-------------------------------9

1 编制依据

序 号 1 2 3 4 5 名 称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35kV 线路工程设计图纸 35kV 线路工程施工图审查及交底会议纪要 版 次 GB50233-2005 DL/T5168-2002 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新建35kV线路工程,本标段承担#0~#75杆塔范围内的安装工作,共有铁塔33基,砼杆41基。

本工程导线采用LGJ—240/40型钢芯铝绞线。全线架设地线,以110KV敦煌变为线路前进方向。

导、地线直线连接采用液压连接形式,导线耐张连接分别采用NY-240/40型线夹连接,引流采用液压引流管与耐张线夹螺栓连接。导、地线接续管分别为JYD—240/40、JY—70G。

3 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3.1 掌握有关技术资料,熟悉设计图纸,编写好施工作业指导书及施工预算。 3.2 开工前必须进行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技术措施、质量检验标准及安全措施。

3.3 做好绞磨、滑车、放线架、牵引绳等工器具和材料的准备工作。 3.4 杆塔验收合格,杆塔及基础强度满足放线条件。 3.5 导线、绝缘子、金具已到货,所有材料检验合格。 3.6 开工报验资料审批结束,监理、业主同意开工。

4 施工工艺要求

4.1 树木砍伐;以两边线向外各延伸9米为防护区,防护区内除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3m的苹果树除外,其它树木全部砍伐。

4.2 金具的镀锌层应完整,不得有碰损、剥落或生锈现象。导、地线放线时,应防止损伤,损伤超过规范要求时要按规定修补。接续管和修补管的数量、安装距离符合规定。 4.3 架空地线楔形线夹鼓肚统一向上。楔形线夹出口处,地线线头用小线绑扎后与地线绑扎在一起,预留长度足够,按工艺要求绑扎并涂刷灰铅油。

4.4 导线串悬垂线夹、跳线线夹、防震锤安装时应缠绕铝包带。铝包带应紧密缠绕,其方向应与外层铝股的绞制方向一致;铝包带两端必须露出线夹口,但不得超过10mm,其端头应夹于线夹夹板内。

4.5 防振锤及各种金具的螺栓穿向,应符合《35kV敦煌光伏接入系统线路施工工艺要求》:架空地线防振锤螺栓由内向外穿;导线防振锤螺栓边相由内向外,中相由左向右;其余金具连接螺栓及销钉,顺线路时由小号向大号穿,横线路时,两边线由外向内穿,中线由左向右穿,垂直时由上向下穿,转角杆塔跳线串与直线杆塔一致。 4.6 大口朝向统一规定如下:悬垂绝缘子向小号,转角杆塔跳线串与直线杆塔一致,耐张杆塔绝缘子串大口朝上,双联大口:直线、耐张口对口,耐张槽口向外,直线槽口向下。

4.7 引流线安装弧垂尺寸严格按设计图,电气间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引流线体顺直、流畅、自然,工艺美观。

4.8 合成绝缘子:安装前检查有无裂纹、缺口、脱胶、变形,安装时不得踩踏。均压环装在导线侧,直线环口向大号侧,耐张环口向上。

4.9 金具、绝缘子、均压环、支撑槽钢等部件应仔细核对图纸,按图施工、避免用错。 4.10 其它未尽事宜,以《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准。

5.架线主要工器具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 称 磨绳 导线放线滑车 地线放线滑车 导、地放线架 拖拉机绞磨 机动绞磨 导引绳 地锚 规 格 φ13*150m 1.5t 1.0t 3.0t 3t Φ11*1500m 5.0t 数量 2 120 80 2 2 3 3 10 单位 根 个 个 套 台 台 根 个 备 注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卡线器 导链 双钩 滑车 钢丝套 U型环 报话机 望远镜 经纬仪 温度计 断线钳 棕绳 小鎯头 钢锯弓 油标卡尺 木榔头 板锉 纱布 钢印 红油漆 GJ-70 LGJ-150 LGJ-240 6 t 3.0t 5.0t 3.0 t 1.0 t 1.0m、1.5m 3.0t 5.0t J2 Φ16*50m 4 4 4 2 2 10 4 4 10 10 6 2 1 3 2 8 2 2 1 1 1 1 1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台 个 台 个 把 根 把 把 把 把 把 若干 套 Kg 6.金具组装图:

6.1 导线悬垂金具组装图一材料表(S123S-D0301-10): XD-2

编号 名 称 1 直角挂板(U型挂环) 2 球头挂环 3 绝缘子 4 碗头挂板 (W型) 5 悬垂线夹 6 铝包带 型 号 Z-7(U—7) QP—7 GS—1101 W—7A XGU—4 1*10 数量 1 1 1 1 1 1m 备 注 97标 97标 97标 97标 97标 注:该金具用于直线杆双挂时编号1直角挂板改为U型挂环。

6.2 导线悬垂金具组装图二材料表(S123S-D0301-11): XD-1

编号 1 2 3 名 称 挂板(UB型) 球头挂环 绝缘子 型 号 UB—7 QP—7 GS—1101 数量 1 1 1 备 注 97标 97标 4 碗头挂板 (W型) W—7A 1 97标 5 悬垂线夹 XGU—4 1 97标 6 铝包带 1*10 6.3 导线悬垂金具组装图三材料表(S123S-D0301-12): XD-3 编号 1 2 3 4 5 6 7 名 称 挂板(UB型) 球头挂环 绝缘子 碗头挂板 (WS型) 联板 悬垂线夹 铝包带 型 号 UB—7 QP—7 GS—1101 WS—7 L-1040 XGU—4 1*10 数量 2 2 2 2 1 1 备 注 97标 97标 97标 97标 97标 6.4 导线双串耐张金具组装图一材料表(S123S-D0301-13): ND-1

编号 1 2 3 4 5 6 7 8 名 称 U型挂环 延长环 联板 Z型挂板 球头挂环 合成绝缘子 碗头挂板(WS型) 耐张线夹 型 号 U—10 PH-10 L-1040 Z-7 QP—7 GS—1102 WS-7 NY—240/40 数量 3 1 2 2 2 2 2 1 备 注 97标 97标 97标 97标 97标 97标 6.5 导线双串耐张金具组装图二材料表(S123S-D0301-14): ND-2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6.6 导线跳线金具组装图一材料表(S123S-D0301-15): TX-1

编号 1 2 名 称 U型螺丝 球头挂环 型 号 U-1880 QP—7 数量 2 2 备 注 97标 97标 名 称 U型挂环 延长环 联板 Z型挂板 球头挂环 合成绝缘子 碗头挂板(WS型) 耐张线夹 PT调整板 型 号 U—10 PH-10 L-1040 Z-7 QP—7 GS—1102 WS-7 NY—240/40 PT-10 数量 3 1 2 2 2 2 2 1 1 备 注 97标 97标 97标 97标 97标 97标 97标 3 4 5 6 7 8 9 合成绝缘子 碗头挂板(WS型) U型挂环 U型螺丝 支撑槽钢 并沟线夹 铝包带 GS—1101 WS-7 U—7 自制 JB-4 1*10 2 2 2 2 1 3 97标 97标 97标 6.7 导线跳线金具组装图二材料表(S123S-D0301-16): TX-2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名 称 U型螺丝 球头挂环 合成绝缘子 碗头挂板(W型) U型挂环 U型螺丝 并沟线夹 支撑槽钢 铝包带 型 号 U-1880 QH—7 GS—1101 W-7A U—7 自制 JB-4 1*10 数量 1 1 1 1 1 1 4 1 备 注 97标 97标 97标 97标 97标 6.8 导线跳线金具组装图三材料表(S123S-D0301-17): TX-3

编号 1 2 3 4 5 6 名 称 U型螺丝 球头挂环 合成绝缘子 碗头挂板(W型) 悬垂线夹 铝包带 型 号 U-1880 QH—7 GS—1101 W-7A XGU-4 1*10 数量 1 1 1 1 1 备 注 97标 97标 97标 97标 6.9 导线跳线金具组装图四材料表(S123S-D0301-18): TX-4

编号 1 2 3 4 5 6 名 称 U型挂环 球头挂环 合成绝缘子 碗头挂板(W型) 悬垂线夹 铝包带 型 号 U-7 QH—7 GS—1101 W-7A XGU-4 1*10 数量 1 1 1 1 1 备 注 97标 97标 97标 97标 注:该金具用于跳线时加配重式均压环。

6.10 地线悬垂金具组装图五材料表(TD-SD02-1401-05): BX-1

编号 1 名 称 U型螺丝 型 号 U—1880 数量 1 备 注 97标 2 3 挂环(直角环) 悬垂线夹 ZH—7 XGU—2 1 1 97标 97标 6.11 地线悬垂金具组装图二材料表(TD-SD02-1401-02): BX-2

编号 1 2 3 名 称 U型挂环 挂环(直角环) 悬垂线夹 型 号 U—7 ZH—7 XGU—2 数量 1 1 1 备 注 97标 97标 97标 6.12 地线耐张金具组装图二材料表(TD-SD02-1401-12): BN-1

编号 1 2 3 名 称 U型挂环 挂环(直角环) 楔型线夹 型 号 U—7 ZH—7 NX—2 数量 1 1 1 备 注 97标 97标 97标 7.施工通道处理:

7.1 为展放地线和导引绳,通道内影响运行安全的树木,应砍伐形成施工通道。对不影响施工的经济作物林,如满足委建单位《施工工艺》中条件,不应砍伐通道,可搭设简易越线架。

7.2 设计要求需拆除,改迁的建筑物、电力线应在架线前完毕。 7.3 跨越公路、电力线、一、二、三级通讯线,均应搭设跨越架。

7.4 所有跨越线路应采取停电作业,停电线路因地形条件限制,无法搭越线架需降线施工时,必须与当地供电部门联系,配合做好被降线路的安全保护措施,降落段两侧杆塔应做好补强措施,降线后除采用保护措施外,还应设专人看守。

7.5 农村广播线、三级以下通讯线及照明、动力线在降落前还应征得用户同意,降线后做好保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应立即予以恢复。

7.6 对机动车辆行驶极少的便道,跨越时可不搭设越线架,但应设专人看守,避免发生意外,导地线未升空需在地面过夜时,应在便道上挖地沟,将导、地线掩埋,以便过往车辆不损坏导、地线。

7.7 停电交跨的电力线,在被跨越段的两侧按《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输电线路的有关要求,进行验电及挂三相短路接地线。

7.8 35KV及以上线路路跨越明细表(详细跨越见特殊施工方案)

跨越位置 电压等级 线路名称 备 注 G04-G05杆塔 G05-G06杆塔 G09-G10杆塔 G25-G26杆塔 35KV 35KV 35KV 10KV 敦电线 敦北Ⅱ回线 敦凯ⅠⅡ回线 城扬线 7.9 导线施工后安全距离要求应满足下表:

类型 距离(米) 类型 距离(米) 居民区 7 树木 4 非居民区 6 交通困难地区 5 公路 7 弱电线 3 建筑物 5 电力线 3 步行可到达的山坡 5 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岩石3 3 8.越线架的搭设

8.1. 越线架的几何尺寸计算 8.1.1.越线架长度计算

L=(D+4)/sinθ

式中:L——越线架长度(m); D——新建线路两边线距离; θ——新建线路与被交叉跨越物的交叉角(°)。 8.1.2.越线架的宽度计算 B=b+2a

式中:B——越线架宽度(m); b——被跨越物宽度; a——越线架架面与被跨越物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8.1.3.越线架高度的计算 H=h1+h2

式中:H——越线架的高度; h1——被跨越物高度; h2——越线架封顶网(杆)与被跨越物或带电体的最小距离。 8.2. 越线架的搭设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下页表规定:

越线架与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离

跨越物 跨越位置 距架身水平距离 距封顶杆垂距 公路 (米) 至路边0.6 至路面6.5 通讯线 (米) 0.6 1 35Kv 电力线 (米) 2 10Kv及以下 电力线(米) 1.5 2(无地线时) 1.5(无地线时) 0.5(有地线时) 0.5(有地线时) 注:电力线有地线时指封顶杆距地面垂距 8.3. 越线架搭设的一般规定及工艺要求

8.3.1 越线架的中心位必须位于新建线路的中心线上,架体平面必须与被跨越物设施平行,越线架两端应比新建线路宽出2m以上。架顶两端应装设45°外伸羊角,外伸羊角宽出架体不小于1.5m,高出架顶平面不小于1.5m。

8.3.2 越线架的立杆应与水平面垂直埋设,埋深部分不小于50cm,杆坑底部应夯实,土松或无法挖坑时应绑扫地杆,越线架的大小横杆应与立杆垂直搭设,并应处与水平位置。 8.3.3 越线架两侧及每隔6—7根立柱应设剪刀支撑、支杆或拉线,剪刀支撑、支杆或拉线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60度。支杆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30cm,拉线地锚的埋深不得小于1.0m,拉线采用GJ—35钢绞线,并使用双钩紧线器或花蓝螺丝收紧。

8.3.4 越线架的立杆,大横担应错开搭接。钢管越线架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0.5m。竹木越线架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m,绑扎时小头应压在大头上,绑扎不得小于三道。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或剪刀支撑相交时,应先绑两根,再绑第三根,不得一扣绑三根或以上。绑扎必须牢固可靠,绑扎铁丝回头必须在越线架外侧,并紧贴架杆。 8.3.5 各种材质越线架的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以下规定:

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的间距(m)

越线架类别 钢管 木 竹 立杆 2.0 1.5 1.5 1.2 大横杆 小横杆 1.5 1.0 0.75 8.3.6 对于跨越公路的越线架应进行封顶。封顶采用小横杆,结合大横杆的方式。封顶用小横杆应在各立柱间呈斜向绑扎,封顶用大横杆的间距以不大于1.5m为宜。跨越宽面路面时,应搭设多排跨越架。跨越公路时排架间的有效距离不小于4.0m。

8.3.7 跨越任何电压等级的电力线的越线架的小横杆、剪刀支撑、支杆等必须满足下表的安全距离的要求。

越线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被跨越电力线电压等级 架面与导线的水平距离 无地线时,封顶网(杆)与带有地线时,封顶网(杆)与带8.3.8 木质越线架的搭设技术要求:

≤10 1.5 1.5 0.5 35 1.5 1.5 0.5 63-110 2.0 2.0 1.0 220 2.5 2.5 1.5 8.3.8.1 凡是腐朽、折裂、枯节的木杆均不能使用;

8.3.8.2 立杆有效直径(小头)应不小于100mm,选无弯曲、缩径小、有足够强度的木杆做立杆;

8.3.8.3 大横杆是主要负力杆件,其有效直径(小头)应不小于90mm,横杆间距1.5~2米(一般跨越),重要的跨越间距为1.2~1.5米;

8.3.8.4 十字撑杆小头直径应该不小于80mm,十字撑杆每面宽度应占两个跨间,从下到上连续装设,杆与地面约成45°~60°为宜;

8.3.8.5 支撑杆从第一个开始装设,每隔4~6米对称装设,杆与地夹角约60°,而底脚埋入土中不应小于300mm;

8.3.8.6 架高超过8米时需装设临时拉线,同时考虑当地风向,并做具体处理; 8.3.8.7 在搭设越线架时,立杆应避开导地线的垂直下方;带电线路的跨越架距电力线1.5米以下可使用钢管架,以上必须使用木杆。

9.导、地线连接:

9.1 直线导、地线接续管,采用液压连接。施工前应进行导、地线拉力试验。 9.2 液压施工是架空送电线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隐蔽工序,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及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许可证方能进行操作。

9.3 液压施工前的检查:液压前,必须对各种液压管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弯曲、裂痕、锈蚀等缺陷。应对液压管的内、外径及长度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检查液压设备是否完好,应能保证正常操作。油压表必须定期校核。检查压接用的钢模,应与液压管相匹配。

9.4 导、地线的断线

1)辨认导地线的相别或线别正确后,将导地线掰平直,同时与管口相距的15m内不存在必须处理的缺陷。

2)导地线的端部在割线前应加防止线端松散的绑线,切割时,导地线的断口面应与其轴线垂直。

3)在切割钢芯铝绞线的内层铝股时,严禁伤及钢芯,其方法是先割到铝股直径的3/4处,然后将铝股逐根掰断。

4)用红笔在导地线表面上画上表示断线或穿管位置的记号。 9.5 液压管的清洗

1)各种液压管,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的油垢,应清除影响穿管的锌疤和焊渣。处理完成后应临时封堵管口,并用塑料袋封装。

2)钢绞线在穿管前应以棉纱擦去泥土,以汽油清洗油垢,清洗长度不小于穿管长度的1.5倍。

3)钢芯铝绞线在穿管前应以汽油清洗其表面油垢,清洗长度:对先套入铝管的一端应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对另一端应不短于半管长度的1.5倍。

4)钢芯铝绞线的铝股应清除其表面的氧化膜并涂以801电力脂。其范围为铝股进入铝管部分。 9.6 导地线的穿管:

1)钢绞线直线管的穿管方法:将钢绞线两端分别由管口穿入,穿时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两端头在直线管内中点相抵,如图7-1所示。

2)钢绞线耐张管。将钢绞线端头向管内穿入,穿时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穿入,直至线端头露出管底5mm为止,如图7-2所示。此时,线上印记与管口重合。

3)钢芯对接式的钢芯铝绞线直线管的穿管如图7-3所示。其操作程序是: ①剥铝股。在图中N处切断铝层绞线,将露出的钢芯端头用绑线扎牢;如剥漏的钢芯已变形,应恢复其原有绞制状态。

②套铝管。将铝管自钢芯铝绞线一端先套入。

③穿钢管。将已剥露的钢芯由钢管两端穿入,穿时应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钢芯两端头在钢管内中点相抵,两边预留长度相等即可如图7-4所示。

④穿铝管。钢管压好后,找出钢管压后的中点,自中点向两端铝线上各量管全长之半,在该处画印记。清洗后涂801电力脂,清除氧化膜后,将铝管顺铝股绞制方向,由另一端旋转穿入,直至铝管口与铝线上定位印记重合为止,如图7-3c所示。

4)钢芯搭接式的钢芯铝绞线直线管穿管如示意图7-4所示。

①剥铝股。②套铝管。③穿铝管。使钢芯呈散股扁圆形,一端先穿入钢管,置于钢管内的另一侧;另一端也成散股扁圆形,自钢管另一端与已穿入的钢芯相对搭接穿入(不使插接),直至两端钢芯在钢管对面各露出3-5mm为止。穿铝管示意图7-4c所示,其操作方法同钢芯对接式的直线管。

5)钢芯铝绞线耐张管。其操作程序示意图7-5所示。

①剥铝股穿铝管如图7-5a所示。

②穿钢锚如图7-5b所示。将以剥露的钢芯由钢锚口穿入,穿时顺钢芯绞制方向旋转穿入,直至钢芯端头触到钢锚底部,管口与铝股预留长度相等为止。

③穿铝管如图7-5c所示。当钢锚压好后,自钢锚最后凹槽边向钢锚U型环端量20mm画定位印记;自该点向铝线测量铝管全长画另一定位印记;然后清洗表面,涂801电力脂,清除氧化膜后,将铝管顺铝股绞制方向旋转推向钢锚侧,直到铝管底与钢锚上印记重合为止。

6)钢芯铝绞线的引流线穿管时,两端穿管后应保证引流板与耐张管的钢锚U型环的相对角度符合该工程的设计规定。引流线端部应清洗,涂801电力脂后,将铝管套入,直至线端抵住为止。

9.7 各种液压管的液压操作顺序

1)钢绞线直线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1所示。第一模中心应与钢管中心相重合,然后依次分别向管口端施压。

2)钢绞线耐张管的液压管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2所示。第一模自U型环侧开

始,依次向管口端施压。

3)钢芯铝绞线对接式钢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3所示。其顺序与钢绞线

直线管相同。

4)钢芯铝绞线对接式铝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4所示。自铝管的铝股端印记处开始施压,然后分别依次向管口端施压。

5)钢芯铝绞线钢芯搭接式钢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5所示。第一模压模

中心与钢管中心相重合,然后依次分别向管口端施压(根据操作需要,允许第一模稍偏离钢管中心)。钢芯铝绞线钢芯搭接式的铝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6所示。第一模压模中心压在铝管中心,然后分别向管口端施压,但也允许对有钢管部位的铝管压的方式。

6)钢芯铝绞线耐张管的钢锚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7a所示;第一模自钢锚凹槽前侧开始,然后向管口端连续施压。钢芯铝绞线耐张管的铝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7b、c所示;

7)耐张引流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8-8所示,其液压方向自管底向管口施压。

9.7 液压操作要求:

9.7.1 使用的钢模必须与液压管相匹配,钢模外形尺寸应与液压机相配套。被压管放入下钢模时,位置应正确。检查印记是否处于指定位置。用双手把住管,合上钢模。钢模两侧的导地线与被压管应保持水平状态,并与液压机轴心向一致,以减少管子压后可能产生的弯曲。

条件 L K≥14.5 ≥7.5d K=11.4~7.7 ≥7d K=6.15~4.3 ≥6.5d 注:K—钢芯铝绞线铝、钢截面比; d—钢芯铝绞线外径,mm; f —管口拔稍部分长度,mm.

9.7.2 各种液压管在第一模压好后应检查后对边距尺寸,符合技术规范或该工程确定的标准后,在继续操作。

9.7.3 各种液压管的压接操作顺序应按规范—规定执行。每模—的施压压力不应少于70MPa,并使上下钢模合缝及压后尺寸满足《液压规程》要求。相邻两模之间至少应重叠5mm。

9.7.4 对于导线耐张管,当向铝管口侧施压时,最后一模与管口端应保持5mm距离不压;自钢锚凹槽处反向施压时的压接长度(自钢锚出口端口算起)应不小于60mm。 9.7.5 液压管压完后有飞边时,应用锉刀将飞边锉掉,并用砂纸将锉处磨光。钢管压后不论是否裸露,均应涂富锌漆以防锈。

9.7.6 液压管压完后,应测量外径及长度,并填写压接纪录。自检合格后在管上指定位置

打上操作者的钢印。

10.导、地线展放

10.1 根据耐张段长度将导线运至拔线场地进行拔线,平地布线裕度为1%,山地布线裕度为2% 。

10.2 拔线前应核对盘号、长度和重量是否正确,并应注意导、地线线盘上是否有断股或其它标志。

10.3 拔线时应注意导、地线断股、松股、损伤等现象,并应做好明显标志,以便处理; 10.4 布线时应注意导线、地线不允许有接头的档距。

10.5 布线时注意,在一个档内每根导、地线上只允许有一个接续管,接续管距耐张线夹的距离不应小于15m,接续管距悬垂线夹不应小于5m。 10.6 布线点位置的选择:

10.6.1 人力放线时,为减轻拖线的长度,线盘应布放在放线距离的中间和以便于交通的跨越档,便于向两头展放,并要求线盘放置处地势较平坦宽广。

10.6.2 如相邻档高差较大时,最好将线盘放置在较高的一侧,以便展放时省力。但如线盘很难运至高处,也可向高处展放。

10.6.3 三相导线的布线点应尽量放在一起,并要求每盘线长相近,地线最好和导线布在一起,以便统一指挥管理。 10.7 人力展放:

10.7.1 人力展放导、地线,由工作负责人统一指挥。

10.7.2 用人力展放导、地线,拉线人员要分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使导线不拖地为宜,估计平均每人负重25Kg。

10.7.3 放线时,凡在越线架处、杆塔下拉线处、设有越线架的交通路口、高差较大的坎边、河边及每基杆塔等处均应安排监护人员,以便观察导、地线的展放情况,防止导、地线因勾挂而产生磨损、断股、金钩及灯笼等损伤情况。杆塔下的人员要注意滑车的跳槽,卡在档板空内,发生这些情况要立即发出信号停止放线,进行处理。

10.7.4 通讯人员应站在有利地形,对前后旗语信号全能看到,并能前后传递,应坚守岗位,传递及时、准确。

10.7.5 在展放线过程中,要注意导、地线不受损伤,并应注意导线原有位置和制造厂在线上设有标志的地方,要查明原因,妥善处理,不可大意。

10.7.6 牵引线头应由技工担任,对准方向,不可走偏,注意线间不要相互交叉,经常瞭望后方信号,控制拉线速度。

10.7.7 由于紧线是先地线后导线,故放线应特别要注意导、地线分层放后不要相互交叉,以免给紧线带来困难。

10.7.8 放线时不带拉线的Z1杆及转角杆内侧要有临时拉线,临时拉线用GJ-35钢绞线。

10.8 导、地线的损伤处理:

10.8.1 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截面积不超过导线截面积的5%且强度损伤不大于4%时,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0#砂纸磨光。

10.8.2 导线在同一处的损伤截面积不超过导线截面积的4%,将损伤处用0#砂纸磨光。 10.8.3 导、地线损伤超过以上要求时,需割断重接。

10.8.4 导、地线出现金钩破股,已使钢芯或内层线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时要割断重接。导、地线钢芯有断股时要割断重接。

10.9 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应设专人监视线盘以防出现厂家未标明的断头等缺陷,对较长的架线段还应对导线表层铝股焊接做处理,防止其在通过多个放线滑车后断开。 10.10 较大的转角塔放线滑车应采取预防倾斜措施,并随时挑战倾斜程度。当放线滑车需要向铁塔横担外侧偏斜时,可在横担上绑一横木并伸出横担,将钢丝绳通过横木端点的滑车连接到放线滑车上,再通过钢丝绳另一端的倒链将放线滑车调整到所需角度。 10.11 导线在放线滑车中跳槽应即使消除,使各导线恢复正常槽位,处理跳槽时应做好导线的保护。

10.12 地线的放线施工:

10.12.1 选用放线滑车轮径不小于¢280的单轮尼龙放线滑车进行展放。 10.12.2 压接管需通过放线滑车时必须用护套进行保护;

10.12.3 地线布线:根据每盘地线长度合理布线,使放线段内接头最少,并使压接管避开不允许有接头的线档。

11.导、地线紧线

11.1 紧线施工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全紧线段内杆塔已经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紧线前应根据施工荷载验算耐张、转角杆塔的强度,必要时应装设临时拉线。临时拉线上端应缠绕在横担挂线点附近的主材上,缠绕处应内垫外包;两边相导线各用一个地锚,地线临时拉线和中导线临时拉线合用一个地锚,地锚为5t钢板地锚,埋深不小于1.8m。

11.2 护线人员和信号人员、弛度观测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均已布置妥当,并已各就各位时即可开始紧线和弛度观测。 11.3 挂线:

11.3.1 导线挂线采用耐张线夹,连接好绝缘子串,安装防震锤,然后牵引至高空挂线。挂线用¢13磨绳穿0--1滑轮组,地线挂线时用¢13钢丝绳单抽或采用高空锚线后直接安装楔型线夹挂线。

11.3.2 挂线时过牵引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耐张段长度大于300m时,过牵引长度不超过200mm。

b:耐张段长度为200-300m时,过牵引长度不超过耐张段长度的0.5‰。 11.4 紧线操作:

11.4.1 紧线应在白天进行,天气应无雾、雨雪及大风。

11.4.2 紧地线时紧线滑车为单轮滑车,紧导线时紧线滑车为导线放线滑车。紧线滑车用Φ13钢丝绳缠绕在横担上并内垫外包。

11.4.3 抽余线时导线用Φ13磨绳,0—1滑轮组,地线用Φ13磨绳单抽。抽完后导线应临时锚固。

11.4.4 绞磨地锚和主牵引地锚,埋深分别为1.6m和1.8m。

12.弛度观测方法和弛度观测表:

12.1.弧垂观测挡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当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观测档宜选择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为了保证紧线的质量,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

12.2 弛度观测:作业前应根据所选择的观测方法提前测取有关已知数据和划印工作,为计算观测数据做好准备;弛度的复查分为紧线和附件检查,紧线后的复查应迅速、准确、及时检查弛度观测值是否正确;弛度观测是紧线工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进度与施工进度相同,所以施工中要提高观测速度,就要提高观测人的自身素质; 12.3 交叉跨越测量应在工程竣工前测量完毕,以便早发现早处理。

12.4 观测弛度所用的温度计,切忌在太阳下曝晒,实测温度应代表导线或架空地线的温度,温度应在观测档内实测。 12.5 观测弛度的方法和工艺要求:

12.5.1 平行四边形法:弛度板应绑在观测档两杆塔的对角位置; 12.5.2 角度法:应复合档距、高差与弛度表中提供的数据是否相符。 12.5.3 弛度观测时顺序由远至近,逐个观测档距进行调整; 12.5.4 弛度观测结束后,应认真做好原始记录。

12.6 弛度观测表见后。

12.7 弛度允许误差为±5cm;弛度一律以横担最低边缘至导线。

13.附件安装:

13.1 悬垂线夹安装:调整绝缘子串与地面垂直,在导线上划印,用3t双钩将导线提起,拆除放线滑车,缠绕铝包带,安装悬垂线夹。但注意双钩与导线接触处应缠绕铝包带,防止损伤导线。双钩与横担用Φ13×1.5m钢丝套连接,钢丝套需缠绕在横担主材上。 13.2 防震锤安装距离:悬垂线夹以线夹中心到防震锤固定夹板中心;耐张线夹以线夹出口端到防震锤固定夹板中心,要求有多个防震锤时应等距离安装。

13.3 防震锤应与地面垂直,其安装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0mm;防震锤表面有锈蚀时,应先除锈再涂刷灰铅油。

13.4 铝包带缠绕:导线悬垂线夹及防震锤均需缠绕铝包带;铝包带应缠绕紧密,其缠绕方向应与外层铝股的绞制方向一致。铝包带一律露出夹口,但露出长度不应大于10mm,其端头回夹于线夹内压住。

12 施工安全措施

13.1 跨越架搭设严格按审批后的方案执行,搭设或拆除越线架应设安全监护人。搭设跨越重要设施的跨越架,应事先与被跨越设施的单位取得联系,必要时应请其派员监督检查。越线架与铁路、公路及通信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安规要求。越线架上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3.2 放线时的通讯必须迅速、清晰、畅通、若采用旗语时,打旗人应站在前后通视的位置上,且旗语必须统一。严禁在通信联络及视野不清的情况下放线。

13.3 放线滑车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带有开门装置的放线滑车,必须有关门保险。线盘架应稳固、转动灵活、制动可靠。线盘或线圈展放处,应设专人传递信号。 13.4 作业人员不得站在线圈内操作。线盘或线圈接近放完时,应减慢牵引速度。架线时,除应在杆塔处设监护人外,对被跨越的房屋、路口、河塘、裸露岩石及越线架和人畜较多处均因派专人监护。导线、地线被障碍物卡住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线弯的外侧,并应用工具处理,不得直接用手推拉。穿越滑车的引绳应根据导线地线规格选用,引绳与线头的连接应牢固。穿越时施工人员不得站在导地线的垂直下方。

13.5 人力放线应遵守下列规定:领线人由技工担任,并随时注意前后信号;拉线人员应走在同一直线上,相互间保持适当距离。通过河流或沟渠时,应由绳索引渡。通过陡坡时,应防止滚石伤人;遇悬崖险坡应采取先放牵引绳或设扶绳等措施。

13.6 机械牵引放线应遵守下列规定:展放牵引钢丝绳应按人力放线的安全规定执行。牵引绳的连接应用专用连接工具,牵引与导线连接应使用连接网套。

13.7 拖拉机直接牵引放线应遵守下列规定:行驶速度不得过快,司机应随时注意指挥信号;爬坡时拖拉机后面不得有人;行驶中作业人员不得爬车、跳车或检修部件,挂钩上严禁站人。

13.8 升空作业必须使用压线装置,严禁直接用人力压线。在转角杆塔档内升空作业时,导、地线的线弯内角侧不得有人。

13.9 压线滑车应设控制绳,压线钢丝绳回松应缓慢。升空场地在山沟时,升空的钢丝绳应有足够长度。

13.10 紧线的准备工作应按规定进行现场布置及选择工器具。杆塔的部件应齐全,螺栓应紧固定。紧线杆塔的临时拉线和补强措施以及导、地线的临锚准备应设置完毕。 13.11 紧线前应由专人检查下列工作:通信畅通。埋入地下或临时绑扎的导、地线必须挖出或解开;导、地线应压接、升空完毕。障碍物以及导、地线跳槽应处理完毕。各交叉跨越处的安全措施可靠。

13.12 紧线过程中,监护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不得站在悬空导线、地线的垂直下方。展放余线的人员不得站在线圈内或线弯的内角侧。不得跨越将离地面的导线、地线。监视行人不得靠近牵引中的导线、地线。传递信号必须及时、清晰,不得擅自离岗。紧线应使用卡线器,卡线器的规格必须与线材规格匹配,不得代用。

13.13 挂线时,当连接金具接近挂线点时应停止牵引,然后作业人员方可从安全位置到挂线点工作。导线划印前必须采取防止跑线的可靠措施。挂线后应缓慢回松牵引绳,在调整拉线的同时应观察耐张金具和杆塔的受力变形情况。

13.14 附件安装前,作业人员必须对专用工具和安全用具进行外观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严禁使用。相邻杆塔不得同时在同相位安装附件,作业点垂直下方不得有人。附件安装时,安全带(绳)应栓在横担主材上,不得栓在绝缘子串上。

13.15 在跨越电力线、铁路、公路或通航河流段杆塔上安装附件时,必须采取防止导线或地线坠落的措施。

13.16 为预防雷电及临近高压电力线作业时,必须按安全技术规定装设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应使用合格的产品。接地线不得使用缠绕法连接,应使用专用夹具,连接应可靠。接地棒截面不应小于16mm2,插入地下的深度应大于0.6m。装设时,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或地线端,拆除时的顺序相反。应使用绝缘棒、绝缘靴和绝缘手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