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同步练习

2021-12-13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同步练习


《庄子》二则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基础演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濠.梁( ) 鲦.鱼( ) 循.其本( ) 汝.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安.知鱼之乐 安: (2)固.

不知子矣 (2)全.矣 全: (4)请循.

其本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 固: 循: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子/固非/鱼也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二、同步解读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5.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6.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更欣赏谁?为什么?

三、课外拓展

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②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⑤!’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选自《庄子·秋水》)

【注释】 ①相梁:在梁国为相。②国:国都。③练食:干净的竹米。④醴泉:甘美的

2

泉水。⑤吓:拟声词,发怒时的叫声。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庄子往见之 见: .

(2)或谓惠子曰 或: .

(3)非练食不食 食: .

(4)非梧桐不止 止: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2)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9.用自己的话说说“惠子恐”的原因。

10.庄子所讲的故事含有深意,其中“鹓”“鸱”“腐鼠”分别指什么?

11.点明庄子所讲故事含义的是哪句话?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庄子怎样的性格?

四、拓展迁移: 庄周梦蝶

3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①适志②与,不知周也。俄然觉③,则蘧蘧然④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⑤矣。此之谓物化⑥。

(《庄子·齐物论》)

【注释】 《庄周梦蝶》又称《周公梦蝶》《庄生晓梦》。①喻:通“愉”,愉快。②适志:合乎心意,心情愉快。③觉(jué):醒来。④蘧(qú渠)蘧然:惊动的样子。一说僵直的样子。⑤分:区分、区别。⑥物化:事物自身的变化。此处意思为,外部事物都会与自身交合的,即:万事万物最后都是要合而为一的,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译文】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赏析】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