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伴我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邻家小孩还在朗诵着那首荡气回肠的诗,使我想起那八十年前革命先辈们的长征之行,那是一抹永远的红色。
每次读到毛泽东豪迈激昂的《长律长征》时,我眼前总会浮现出红军战士那挺得笔直的身影,那顽强不屈充满希望的眼神。八十年前,我们的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这首“惊天地,没鬼神”的长征之歌。他们在征服了千难方险之后,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那是1933年,红军在反击国民党第五“围剿”时失利,导致红军处于劣势状态。在1934年10月,由于领导人的错误指导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这一走就铸成了恢宏如史诗般的万里长征。在经历了两年的艰苦路途后,1936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的红军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两年的时光,艰苦的岁月,这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有的人一走就是两万五千里,他们不语;但有的人这一走便是一生的永恒岁月,他们不言!
不觉间,时光辗转八十载。这期间,不知苍老了多少青春岁月,风化了多少铁骨铮铮。但无论岁月长河如何变迁,都抹不去那场震撼了一个时代的雄壮史诗——长征。那是一段波澜壮阔、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那是一种穿越历史,辉映未来的永恒精神。
长征,一个人类全力奔跑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一个由中国人民谱写的壮丽篇章,一个赞颂中国工农红军的史诗巨著。它在绝境中激发了中国人的潜能去找寻路径。在沼泽泥潭中前行,在冰山雪原中屹立,终于,它带领华夏儿女看到了破晓的黎明,从此,一轮圆日幻化成火球,于东方冉冉升起。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长征的胜利,便不会有我们现如今的幸福生活。长征付出的代价惨重,历尽的艰辛更是数不胜数,自然,长征胜利的成果也是很可观的。也正如我们的学习,只要你付出精力与时间,便会得到同等价值的回报。
想象一下革命先辈们是怎样的艰难。茫茫草地难以寻得半点飞禽走兽,红军战士们弹尽粮绝,却还在顽强支撑。皑皑雪山,他们并没有太多可以用来御寒的衣物,就算双手双脚被冻伤,也要坚持前进。峡谷激流,冒着随时会牺牲的危险,他们前赴后继,坚持不懈,因为他们有着坚定无比的信念。大渡桥寒,只剩下十三根铁锁,红军们又在这里谱写了一曲不朽的战歌。而今在八十年后的现代,岁月斑驳,往事沉淀。革命先辈们的斗争事迹,永远刻在我们心尖,我们以各种方式,铭记着他们。
今天,是一个不争的和平年代,这是一个苦难与战争远去的日子,我们生活安逸而且平淡如水。在时光流走中,那段历史却在一些人的脑海中成为了一段空白。当雪山上有白莲与红莲远离都市的喧嚣与浮燥,绽放着光华时,有人却在深夜的霓虹里耽误着青春,流放着自己。遥望深邃悠远的夜空,不觉间想起红军那种站在雪山草地上纵情高歌的气概,想起红军在面对敌人肆意昂扬的态度。那遥远的绝响,它会在和平的年代里再一次挺起年轻一代的脊粱吗?浮华的年代,有人在红军长征遗留的精神中洗礼自己的灵魂,有人却在不以为是中荒唐着自己的青春。我们不曾想过红军战士们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遇到了多少的困难!多少的辛酸!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历经了多少磨难!两年的路途,他们吃的是什么,穿的又是什么?爬雪山时,很多红军战士因为衣裳单薄,而被活活冻死,那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们知道吗?我们不知道!我们从没体验过这种感受。过草地时,红军战士门经常被陷入沼泽地而长埋深土。他们吃的是什么呢?他们吃的是皮带啊!他们把皮带煮熟后,这样一口一口的咬!那是什么滋味,我们清楚吗?我们不清楚!我们从未吃过这样苦,我们从未受过这样得罪。我们一出生便是在一个和平安宁的年代,我们一出生便被父母捧在了手心。当我们撒着娇,吃着糖,叫着生活苦,当我们住着高楼大厦,当我们穿着耐克阿迪,
当我们吃着麦当劳,当我们用着苹果手机,当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那跨越历史星河中两万五千里路途中红军们在干什么,是否想过我们安定的生活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与血液浇灌而成的,是否还记得那坚硬如铁、崇高倔强的长征精神,又是否想过他们会不会对身为后辈的我们失望,我想,他们会的……正是因为我们没有想过,所以我们在新时代的洪流中无限的放荡着自己,无限的挥霍着先烈们为我们打下的美好今天。国家在快速的发展,人性却变得越来越冷漠,我们都在铜墙铁壁里机械却又麻木的或者,我们忘却了红军途中的团结一致的精神,我们忘却了要为祖国的明天求发展,而我们每天做的最多、坚持时间最长的一件事不是奋发图强,便是手机不离手。这是一个人的悲哀,亦是一群人的悲哀,更是祖国前行的悲哀!现代社会不需要娇滴滴的小姐,更不需要不能自理、自立的庸才。现在的祖国需要的是拥有者一往无前精神的开拓者与前行者。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最急需的便是是长征中勇往无前、坚持不懈的精神与肆意昂扬的斗志。有了这样的精神与斗志,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洪流中站稳脚跟,我们才能遇到别人不曾拥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的国家若有这样的精神与斗志,才能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激流勇进,与顶尖大国一争高下。我们的民众如果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汇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在大国之争中如一把尖刀,一往无前!
《论语》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我认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像红军一样,一定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因为我们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要是我们现代人都有当年红军们的毅力,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在我们大一新生的上半年,那时,我们还被埋在书本与课业中,每天面对数不清的试卷与各种奇奇怪怪的题目,我们起早贪黑,筋疲力尽。我们曾一度迷茫,燥热的夏天充斥了汗水与泪水,面前的是对手也是队友。更苦的是,哪怕我们付出了一百二十万分的努力,迎来的,仍旧是面目不清的未来,可我们从未放弃。想想红军长征,除了心理上对未知的恐惧,他们还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他们随时可能会遭受到国民党或日军的袭击。有句老话叫:“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所以,当我们在黑夜里静静哭泣,当我们在绝望中
挣扎,当我们对未知感到迷茫的时候,想想红军长征吧。比起他们的苦,我们还差得很远。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与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我认为,长征,便是属于这其中的一种痛苦。也许正是红军们经历了如此痛苦的磨练,才能更加强大,更加不畏风雨,在接下来的斗争中,才能表现得更加成熟,使这支队伍更加坚不可摧。就像一个人的成长,总要经历风风雨雨,总要让岁月在额间刻下皱纹,总要被世事在心尖划上几刀,总要在身上留下几道疤痕,我们才能长大,内心才能变得更强更硬。红军们历经千难万险,过五关斩六将,没有理由不成熟,没有理由不强大。
立于今朝眼前路,望于未来天际处。你可知航天精神的真正含义。其实,航天精神和长征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于是,今日的我们就有了承载祖国航天希望的“长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曾说“我们的运载火箭以长征命名,绝不是巧合”。深究其中就会发现,火箭的研制和长征差不多。被尊称为“谢老总”的谢光选院士感慨地说,“红军长征是行军走路,用了两年多,‘长征一号’的研制也是一次长征,足足走了12年。”可见,“长征号”的研制工作也像长征一样要突破各种艰难险阻。如今,那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已过去80周年,我们的“长征号”研制也持续46年了。在这过程中,两者早已完美结合。
望长空,看璀璨星点点;俯人生,前行路漫漫。那漫漫长征路上英勇的足迹足以踏进历史,应该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倔强不屈的勇气,应该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八十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这一代为了缅怀历史,所应该做的就是重温长征路上永不放弃、一往无前的精神,在心中牢记无数英雄儿女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的安定祥和。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坐在光鲜亮丽的房屋中,不要让眼前的幸福生活冲昏了头脑,迷失了方向。让我们无论做什么的时候都想一想长征路上的前辈们,那崇高的理想,那坚定的信念,那
不屈的态度……这足以让我们牢记一生。缅怀长征艰苦岁月,让我们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团结一致,让长征精神、崇高信仰深入我们的骨髓。那么,我们的国家一定会繁荣发展,我们的民族一定会不断与时俱进,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无比辉煌!
年轻的我们,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创始者,我们要无畏的前行奋斗,开始新一代的长征,谱写新一代的长征故事,放荡青春,让我们长征路途不再畏惧,让青春继续前行,让长征永驻青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