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信 行 业
(2006年2季度)
要点提示
☆ 上半年,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为电信业继续保持稳
定增长态势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2季度,信息产业部继续实施“阳光绿色网络工程”活动,规范信息服务市场,正式启动了移动不良信息专项治理活动、治理和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专项活动、以虚拟主机、主机托管为重点的全国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并开始调整和统一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7月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施行,互联网传播著作权保护力度加强;信息产业部发出《关于加强外商投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通知》,对外国投资者与境内增值电信公司的违规合作行为进行规范。
☆ 上半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增势趋缓;移动电话用户增长稳中趋升,而固定电话用户
增长明显放缓,无线市话用户增速持续下降,移动分组数据用户高速增长;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用户数持续迅速增加,宽带接入方式成为主流和趋势,我国互联网已经进入宽带时代;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出现负增长,移动对固定本地业务的替代效应持续增强,而且移动话音的竞争优势已从本地业务扩大到了长途领域;固定通信ARPU的下降幅度要大于移动通信,移动通信ARPU有企稳迹象,而固定通信ARPU未来可能继续下降;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出现恢复增长势头。
☆ 今年以来,我国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发展趋势呈现三个突出特点:企业战略转型成为我
国所有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的主旋律;现有移动运营商为应对新的竞争格局在积极未雨绸缪;国际化步伐因实际情况不同而各异。2季度,我国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65.2,大大高于全国总体企业景气指数水平,持续两个季度处于缓慢上升态势。我们预测,在宏观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大环境下,包括电信在内的信息传输服务业将继续在较强景气区间运行。
————国研网行业研究部 2006年8月————
1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任何购买、收存和保管本报告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北京国研网信息有限公司允许,不得将本报告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欢迎读者对本报告提出任何问题或建议。同时,由于任何研究都会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足或局限性,因此,本报告仅供读者参考。北京国研网信息有限公司不承担读者由于阅读或使用此报告引起的投资、决策等行为风险。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目 录
正文目录:
1 通信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5
1.1 宏观经济环境 .................................................................................................................. 5 1.2 产业政策环境 .................................................................................................................. 5
1.2.1 继续实施“阳光绿色网络工程”活动 规范信息服务市场 ........................... 5 1.2.2 加强外商投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管理 ............................................................... 7 1.2.3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公布实施 互联网传播著作权保护力度加强8 2 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10
2.1 电信业务收入情况 ........................................................................................................ 10 2.2 用户发展情况 ................................................................................................................ 12
2.2.1 电话用户发展情况 ............................................................................................. 12 2.2.2 互联网接入用户发展情况 ................................................................................. 14 2.3 业务开展情况 ................................................................................................................ 15
2.3.1 本地电话业务 ..................................................................................................... 15 2.3.2 长途电话业务 ..................................................................................................... 15 2.3.3 移动短信业务 ..................................................................................................... 16 2.3.4 固定通信与移动通信ARPU发展趋势 ............................................................ 17 2.4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 17 2.5 部分基础电信上市公司用户发展情况 ........................................................................ 18 3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 21
3.1 从电信业到信息服务业——我国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正走向深入 ........................ 21
3.1.1 中国电信开始在全国大力推广号码百事通和商务领航业务 ......................... 21 3.1.2 中国网通突出宽带战略 努力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转型 . 22 3.1.3 中国移动公司的定位从“移动通信专家”转变为“移动信息专家” ......... 23 3.1.4 中国联通高调更换LOGO 宣布联通战略转型的TIME计划 ..................... 24 3.2 现有移动运营商为应对新的竞争格局在积极未雨绸缪 ............................................ 25
3.2.1 积极发展移动增值业务 推进手机媒体化 ..................................................... 25 3.2.2 积极向移动增值产业链上游渗透 增强产业链控制力 ................................. 26 3.2.3 加大对SP的监管与规范 .................................................................................. 29 3.2.4 定制手机成为潮流 ............................................................................................. 29 3.3 国际化步伐各异 ............................................................................................................ 30
3.3.1 中国移动积极购并现有运营商 加快“走出去”步伐 ................................. 30 3.3.2 中国网通的国际化战略以退为进 ..................................................................... 31 3.3.3 中国联通“引进来”的国际化战略 ................................................................. 32 3.3.4 中国电信主要通过“网络延伸”推进海外市场拓展 ..................................... 33 4 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35
图目录:
图1 2002年以来电信业务收入和GDP同比增长趋势比较 ............................................. 10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图2 电信各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趋势 .............................................................................. 10 图3 2005年1-6月电信业务收入构成 ............................................................................. 11 图4 2006年1-6月电信业务收入构成 ............................................................................. 11 图5 2002年1月-2006年6月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增长趋势对比 ...................... 12 图6 2002年以来固定电话用户和无线市话用户增长趋势 ............................................. 13 图7 2004年以来我国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用户发展趋势 ............................................. 14 图8 2004年以来固定本地与移动本地通话量增长趋势 ................................................. 15 图9 2002-2006年同期(1-6月)长途电话通话时长构成 ............................................ 15 图10 2004年以来移动短信业务量增长趋势 ................................................................... 16 图11 2002-2006年同期(1-6月)固定通信与移动通信ARPU比较 ............................ 17 图12 2003年1月-2006年6月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势 .................................... 17 图13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月用户增长对比图 ................................................................ 18 图14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总用户增长对比图 ................................................................ 19 图15 中国移动预付卡用户和签约用户月增长趋势 ........................................................ 19 图16 中国联通GSM用户和CDMA用户月净增加数量对比 .............................................. 20 图17 2003年1季度-2006年2季度我国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走
势..................................................................................................................................... 35
表目录:
表1 2006年1-6月电信业务收入情况 ............................................................................. 10 表2 2006年1-6月全国移动分组数据用户增长情况 ..................................................... 13 表3 2006年上半年固定本地与移动本地通话量比较 ..................................................... 15 表4 中国电信2005年12月-2006年6月每月本地电话用户数 ................................... 20 表5 2006年初以来手机广告事件回顾 ............................................................................. 25 表6 2006年初以来国内无线音乐主要事件回顾 ............................................................. 27
4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 通信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宏观经济环境
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形势良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为电信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91443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288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80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355亿元,增长9.4%。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实际增长11.9%,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收支水平实现较快增长,其中通信支出增长速度高于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速度。据全国5.6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9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2%。人均消费性支出422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0%。在人均消费性支出中,通信支出增长10.3%。
1.2 产业政策环境
1.2.1 继续实施“阳光绿色网络工程”活动 规范信息服务市场
互联网管理是今年我国政府电信监管的重点,移动信息服务市场更是监管任务的重中之重。2006年2月,信息产业部公布“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系列活动方案。决定于2006年2月至年底,信息产业部联合各有关部门,从信息产品开发、网络运行管理以及信息服务提供等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分阶段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系列活动。继1季度颁布施行《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开展了规范电信企业资费行为专项活动之后,2季度以来,信息产业部又正式启动了移动不良信息专项治理活动、治理和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专项活动、以虚拟主机、主机托管为重点的全国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并开始调整和统一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
移动不良信息专项治理活动正式启动
2006年6月7日,信息产业部在其网站上宣布,移动不良信息专项治理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是“阳光绿色网络工程”主题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次专项治理活动将针对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问题,集中开展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2)建立健全专门投诉处理平台与监督报告制度;3)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倡导经营者提高信息安全责任意识,加强自律行为;4)针
5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对社会反映移动不良信息问题较为严重的重点服务项目,组织开展专项治理;5)组织开展相关社会调查活动,接受社会监督;6)研究并建立完善移动信息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
信息产业部部署治理和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专项活动
2006年5月23日,信产部发出《关于开展治理和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专项活动的通知》(信部清[2006]314号),针对移动信息服务业务的资费和收费问题,决定从2006年6月开始到2006年12月底,用半年左右时间,集中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活动。此次专项活动的工作重点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各级电信监管机构和基础电信企业切实强化对移动信息服务企业的管理和约束力度,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业务审核流程,提升技术监管手段,从源头上杜绝移动信息服务资费和收费欺诈行为。此次专项活动将集中整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诱导或欺骗用户消费、强行订制并扣费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加大对移动信息服务企业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参与的短信业务的规范和查处力度,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信息产业部组织开展全国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专项治理行动
2006年6月12日,信息产业部在其网站上宣布,信息产业部决定于今年6月-11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以虚拟主机、主机托管为重点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专项治理。此项活动也是信息产业部“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开展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此次专项治理的工作任务主要有四个方面:调查摸清虚拟主机、主机托管等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的经营主体情况;规范虚拟主机、主机托管等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经营行为,严格要求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切实遵守有关不得为未取得经营许可或者未履行备案手续的网站提供接入服务的规定;利用已有网站备案管理系统,实现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管理平台功能,建立虚拟主机、主机托管等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管理信息库,强化网站及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的属地化管理;指导、督促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使用代为备案客户端软件,加强网站ICP备案信息动态管理,提高网站备案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
公布下一步互联网管理工作的重点
6月28日,信息产业部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扎实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深入开展阳光绿色网络工程进行部署。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表示,下一步互联网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三方面内容:
一、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和“阳光绿色网络工程”。要着力解决电话用户实名制和统一SP代码等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活动周密组织、稳妥实施。 二、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健全和完善互联网管理长效机制。一是要加强法制建设,为加强互联网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二是要进一步落实各级、各类电信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责任体系;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四是要加强对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推进行业自律,引导和督促各类网站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五是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和“垃圾邮件举报受理中心”的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协助有关部门加强管理。
三、加快技术能力建设,为强化互联网管理提供有力保障。要进一步加大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加快推进信息安全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要密切跟踪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趋势,加快对即时通信、博客、移动互联网、对等联网(P2P)和搜索引擎等新技术新业务所引发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要尽快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提高对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和防范能力;要抓紧完善互联网备案体系,尽快实现资源共享;
6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并认真抓好电信行业风险评估、等级保护和灾难备份工作,增强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
调整和统一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强化移动增值业务监管
7月10日,信息产业部在其网站上发布《关于调整和统一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信息产业部开始在全国调整和统一短消息服务接入代码,2007年10月31日零点,全国各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将同时统一正式启用新的接入代码。《通告》规定,同一SP将在不同基础运营商网络上拥有以“106”开头的统一代码;同样,消费者也可以采用同一短信服务接入代码,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基础运营商网络上针对同一SP发送短信。此举改变了以往短信服务接入代码由基础运营商各自规划和分配的方式。此次调整和统一SP代码是信息产业部“阳光绿色网络工程”新阶段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信产部加强对SP行业监管力度的重要步骤。对SP来说,服务接入代码统一,同一SP在每个基础运营商网络中都拥有同样的代码,这有利于SP统一推广业务,提高品牌的树立,也有利于社会和用户对SP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对于SP行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对用户来说,代码统一可简化移动网和固定网间短消息互通时的拨号,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方便用户的使用。
此外,信息产业部向2005年度经营中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违规行为的102家跨地区增值电信企业发出年检整改通知书,这也是信产部加强对互联网和增值业务市场管理的重要行动。按照2005年度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年度检查工作安排,信息产业部重点对侵害消费者权益、提供不良信息服务、持证一年以上仍未开通业务、未备案擅自开通业务等问题进行了审查。对在2005年度业务经营中存在上述问题的102家跨地区增值电信企业,已列入第二批整改名单,依法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将依法将其相应经营许可收回注销。信产部网站在7月17日公布了2005年度跨地区增值电信企业年检第二批整改企业名单。
1.2.2 加强外商投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有关管理工作,信息产业部于2006年7月13日发出《关于加强外商投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外国投资者与境内增值电信公司的违规合作行为进行规范。
《通知》表示,《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国务院令第333号,以下简称《规定》)颁布实施以来,多数外国投资者严格遵守《规定》要求,履行外商投资电信企业设立审批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审批等相关审批手续,依法进入我国电信业务市场开展增值电信业务经营活动。但近来,也发现一些外国投资者通过域名授权、注册商标授权等形式,与境内增值电信公司一起规避《规定》要求,在我国境内非法经营增值电信业务。为此,《通知》强调: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境内投资经营电信业务,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申请设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并申请相应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未依法在我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并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外国投资者不得在我国境内投资经营电信业务。境内电信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国投资者变相租借、转让、倒卖电信业务经营许可,也不得以任何形式为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境内非法经营电信业务提供资源、场地、设施等条件。境内电信公司在境外上市,必须经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批准。 《通知》要求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所使用的互联网域名、注册商标应为其(含公司股东)依法持有;场地和设施应当在经营许可证业务覆盖范围内设置,并与经营者所获准经营的增
7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值电信业务相适应;完善和落实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通知》还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组织已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公司开展自查自纠,并在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日常审批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域名、注册商标、服务器等设施的设置以及信息安全保障承诺等材料的审查。对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可依法撤消其相应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有关规定,所谓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具体包括9项业务:电子邮件;语音信箱;在线信息库存储和检索;电子数据交换;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增值传真;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可视电话会议服务。上述电信增值业务的范围几乎涵盖了目前互联网上所有业务,这意味着,所有国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都必须成立合资公司、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所有国内互联网公司开展电信增值业务使用的互联网域名和注册商标都必须为其(含公司股东)依法持有。
而此前,外资通过域名授权、商标授权乃至租用业务通道等在国内经营增值电信业务较为普遍;很多在海外上市的国内公司,也往往是采取国内注册公司持有ICP或者SP牌照,国外上市的公司持有域名和商标,然后双方以中国公司提供技术服务,上市公司将域名和商标租借给中国公司使用的形式开展业务。《通知》的出台,将规范外资进入国内增值电信市场的行为,国际互联网公司进入国内增值电信市场必须成立合资公司并取得相应电信经营牌照,国内互联网公司也必须把原本属于在国外上市公司的域名和商标所有权收回。《通知》的出台,对目前互联网公司提供增值电信业务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改变了国外投资者投资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法律结构。
目前已有上海美斯恩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微软与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MSN中国的运营)等5家外商投资企业,依法获得了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相关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8月7日说,中国欢迎符合条件的外国企业依法投资中国增值电信业务市场,愿意为外国企业提供相关政策咨询服务。
1.2.3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公布实施 互联网传播著作权保护力度加强
2006年5月18日,国家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已经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在诸多方面澄清了互联网传播著作权保护方面的困惑,与过去出台的司法解释、行政保护办法相比,新法规保护范围扩大,保护力度加强。 《条例》所称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条例》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条例》明确要求,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进行下列行为:故意删除或者改变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无法避免删除或者改变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明知或者应知未经权利人许可被
8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删除或者改变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
9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2 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2.1 电信业务收入情况
从总量来看,今年上半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增势趋缓。全国电信实现业务收入3138.9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1季度和上年同期放缓0.9和0.3个百分点,也低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10.9%),电信业务收入继2005年1季度之后再次出现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这表明,我国电信市场已经较为成熟,过去粗放式经营方式不得不改变,运营商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和产品创新上面。
表1 2006年1-6月电信业务收入情况 时间 业务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1月 501.9 10.7 1-2月 985.4 10.4 1-3月 1534.3 11.6 1-4月 2081.6 11.5 1-5月 2618 11.3 1-6月 3138.9 10.7 图1 2002年以来电信业务收入和GDP同比增长趋势比较
%2520151050电信业务收入中国GDP1-12月1-12月1-12月1-12月1-6月1-9月1-6月1-9月1-6月1-9月1-6月1-9月2002年1-3月2003年1-3月2004年1-3月2005年1-3月2006年1-3月1-6月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国家统计局
从结构来看,移动通信是促进电信业务收入稳步增长的主要力量。上半年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1%,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比重达到46.5%。数据通信收入同比增长率高达24.3%,是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2.3倍。固定本地电话和长途电话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比2005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82和0.97个百分点,而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业务收入所占比重则分别上升了2.98和0.85个百分点。在移动通信领域,移动数据业务发展迅速,其业务收入占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20.6%。
图2 电信各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趋势
10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60402001-6月1-9月1-11月1-6月1-9月1-11月2004年1-3月2005年1-3月%-20-40-60-80固定本地无线寻呼长途电话电信业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卫星通信2003年1-12月2006年1-3月1-6月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3 2005年1-6月电信业务收入构成
卫星通信, 0.02%长途电话,18.51%移动通信,43.51%无线寻呼, 0.11%固定本地,31.01%数据通信, 6.84%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图4 2006年1-6月电信业务收入构成
11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卫星通信, 0.02%长途电话,17.54%无线寻呼, 0.06%移动通信,46.48%固定本地,28.19%数据通信, 7.70%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2.2 用户发展情况 2.2.1 电话用户发展情况
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电话用户4781.1万户,总数达到79167.2万户,按照目前增长速度,将很快突破8亿户。
图5 2002年1月-2006年6月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增长趋势对比
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1-6月1-9月1-12月1-6月1-9月1-12月1-6月1-9月1-12月1-6月1-9月1-12月2002年1-3月2003年1-3月2004年1-3月2005年1-3月2006年1-3月1-6月万户固话用户月均净增移动用户月均净增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移动电话用户和固定电话用户增长趋势分化加剧 上半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增长稳中趋升,而固定电话用户增长明显放缓。主要原因是手机价格下降和移动运营商通过推出各种套餐持续降低手机话费,移动电话替代固定电话的趋势更加显著。截至6月底,全国移动
12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电话用户合计达42637.1万户,比上年末新增3294.3万户,月均增加549.05万户,高于1季度月均542.17万户的增长速度。而上半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仅比上年末增长1486.8万户,累计达到36530.1万户,月均增加247.8万户,明显低于1季度月均277.83万户的增长速度。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移动电话用户和固定电话用户增长趋势明显分化:移动电话用户月均增加呈持续上升走势,而固定电话用户月均增加呈直线下降趋势。
图6 2002年以来固定电话用户和无线市话用户增长趋势
6005004006005004003002001000万户30020010001-6月1-9月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1-3月1-12月固话用户月均净增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无线市话用户月均净增2006年1-3月1-6月万户
无线市话用户增速持续下降 由于移动电话资费水平的持续下降,无线市话(即小灵通)的话费优势被持续削弱,自2005年2季度以来用户增长持续放缓。上半年,全国无线市话达到9205.1万户,比上年底增加672.4万户,月均增加112.06万户,比1季度137.7万户的月均增速进一步下降。无线市话用户月均增加数占同期固定电话增加总数的比重已经从2005年1季度高峰点58.48%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45.22%,无线市话对固定电话用户增加的拉动作用持续减弱。
表2 2006年1-6月全国移动分组数据用户增长情况
单位:万户
2005年12月 2006年1月 2006年2月 2006年3月 2006年4月 2006年5月 2006年6月 移动用户数 移动分组数据用户数 期末累计达 比上年末新增 7615.6 8027.1 8436.5 8985 10307.4 10516.7 514.5 926 1335.5 1883.9 3206.4 3415.6 占移动用户总数的比重 18.0% 19.1% 19.9% 20.6% 21.6% 24.5% 24.7% 39342.8 39879.9 40407.2 40969.3 41519.2 42082.3 42637.1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移动分组数据用户高速增长 在移动用户中,移动分组数据用户高速增长,占移动用户比重持续上升。截至6月底,全国移动分组数据用户新增3415.6万户,达到10516.7万
13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户,移动分组数据用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所占比重从去年底的18.0%上升到24.7%。
2.2.2 互联网接入用户发展情况
上半年,全国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用户数持续迅速增加。截至6月底,基础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接入用户数比上年末净增270.2万户,达到7593.486万户。互联网接入用户增加的主要拉动力是宽带接入用户的持续快速增长。截至6月底,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比上年底新增755.8万户,累计达到4506.1万户,在互联网接入用户中的比重达到59.34%,比上年末提高了8.13个百分点。而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互联网拨号用户6月底比上年末减少了485.8万户,在互联网用户中的比重降至40.56%,比上年末下降了8.13个百分点,互联网接入宽带化趋势非常明显。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中,xDSL接入方式继续占主导地位。截至6月底,全国xDSL用户累计达到3203.2万户,占宽带接入用户的比重由上年底的70.28%提高到今年6月底的71.08%。
图7 2004年以来我国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用户发展趋势
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拨号用户专线用户宽带用户xDSL用户互联网接入用户万户2004年2005年2月2005年4月2005年6月2005年8月2006年2月2006年4月2005年10月2005年12月2006年6月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宽带接入方式成为主流和趋势,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宽带方式接入互联网,我国互联网已经进入宽带时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7月19日发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我国网民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使用宽带上网的网民人数增长速度更快。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4%。其中,宽带上网网民总数达到77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400万人,增长率为45.3%,而宽带上网的计算机数也迅速增长到2815万台。我国真正迎来了“宽带时代”,未来“宽带商务”等必将成为互联网应用中的新热点。
14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2.3 业务开展情况 2.3.1 本地电话业务
今年上半年,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出现负增长,比去年同期下降2.0%,而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比去年同期增长33.1%,对固定本地业务的替代效应持续增强。在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中,无线市话通话量所占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24.8%上升到25.8%,但增长率从去年同期的31.5%迅速下降到2.0%,对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的带动作用继续减弱。
表3 2006年上半年固定本地与移动本地通话量比较 指标名称 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 其中:传统固定电话 其中:无线市话 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单位 亿次 亿次 亿次 亿分钟 2006年 上半年 3542.8 2627.9 914.9 7313.4 2005年 上半年 3614.6 2717.8 896.8 5496.2 增长率(%) -2.0 -3.3 2.0 33.1 图8 2004年以来固定本地与移动本地通话量增长趋势
60504030%20100-102004年2005年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2006年1-3月1-6月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2.3.2 长途电话业务
上半年,固定传统长途、移动长途、IP电话通话时长分别同比增长11.7%、25.3%和12.7%。与去年同期相比,移动长途在长途通话中的比重上升了2.1个百分点,达到26.7%,移动话音的竞争优势已从本地业务扩大到了长途领域。
图9 2002-2006年同期(1-6月)长途电话通话时长构成
15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100%90%80%70%60%50%40%30%20%10%0%278.2276349.1425.6475.3261.5207.5296.3349.5437.7253.4379.6548.5644.1726.12002年1-6月2003年1-6月2004年1-6月2005年1-6月2006年1-6月IP电话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移动长途固定长途
2.3.3 移动短信业务
短信依然是移动数据业务的“杀手级”应用,短信业务量上半年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月均发送量呈持续提高趋势。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1-6月份,全国累计发送短信2029.6亿条,同比增长45.8%,比上年增速提高5.9个百分点,月均发送量也由上年的253.88亿条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338.266亿条。
图10 2004年以来移动短信业务量增长趋势
40035030025020015010050090807060504030201001-6月1-9月1-6月1-9月2004年1-3月1-12月2005年1-3月1-12月月均移动短信业务量(亿条)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同比增长(%)2006年1-3月1-6月
16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2.3.4 固定通信与移动通信ARPU发展趋势
固定通信ARPU是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铁通三家公司的收入之和估算的,移动通信ARPU是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家公司的收入之和估算的。尽管两者均呈下降趋势,但固定通信ARPU的下降幅度要大于移动通信,移动通信ARPU有企稳迹象,而固定通信ARPU未来可能继续下降。
图11 2002-2006年同期(1-6月)固定通信与移动通信ARPU比较
1009087.8元/月.用户100.184.379.97671.572.567.464.471.380706050402002年1-6月2003年1-6月2004年1-6月2005年1-6月2006年1-6月固定通信(ARPU)移动通信(ARPU)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2.4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图12 2003年1月-2006年6月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势
60504030%201001-5月1-7月1-9月1-5月1-7月1-9月1-5月1-7月1-9月1-11月1-11月2003年1-3月2004年1-3月2005年1-3月1-11月-10-202006年1-3月1-5月
17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数据来源:信息产业部
上半年,全国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增速比1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我们估计今年电信业将结束过去持续两年的负增长,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阶段。
2.5 部分基础电信上市公司用户发展情况
鉴于本报告撰写时,中国网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还没有公布上半年用户数据,只有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原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已经公布了上半年的用户数据,因此,本报告仅仅就这三家公布的用户数据作简要分析。
在移动通信市场上,中国移动市场份额持续上升
从月移动电话用户增长趋势来看,1-6月,中国移动每月新增用户数量逐月攀升,而中国联通每月新增用户持续徘徊在低位。1月份,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各自新增用户4.072百万和1.307百万,75.70%的新增移动用户选择了中国移动。而到6月份,中国移动新增用户提高到4.442百万,中国联通新增用户仅为1.139百万,79.59%的新增移动用户选择了中国移动。绝大部分新增移动用户选择了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在新增移动用户市场中的份额持续上升。
图13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月用户增长对比图
54.543.5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J-04A-04S-04O-04N-04D-04J-05F-05M-05A-05M-05J-05J-05A-05S-05O-05N-05D-05J-06F-06M-06A-06M-06J-06百万户32.521.510.50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和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从总移动电话用户数增长趋势来看,中国移动电话用户保持较快增长速度,而中国联通移动电话用户数增长缓慢,中国移动在国内移动电话用户的市场份额持续提高。截至6月底,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移动电话总用户数分别达到273.786百万和135.086百万,中国移动在移动电话用户市场的份额达到66.96%,比2005年底提高了1.09个百分点。
18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图14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总用户增长对比图
30025020067.50%67.00%66.50%66.00%65.50%65.00%64.50%64.00%63.50%63.00%百万户150100500J-04A-04S-04O-04N-04D-04J-05F-05M-05A-05M-05J-05J-05A-05S-05O-05N-05D-05J-06F-06M-06A-06M-06J-06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和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由于中国移动上半年通过推出各种套餐,全球通用户的话费价格下降较大,每月净增签约用户数量显著提高,尽管中国移动的用户主要增长仍然来自预付卡用户的持续迅速增长。截至6月30日,中国移动签约用户达到63465千户,1-6月累计净增1499千户,月均增加签约用户249.8千户,而上年和今年1季度签约用户月均增加数量分别是118.6千户和205.6千户,月均签约用户增加数量明显处于上升通道。截至6月底,中国移动预付卡用户达到210321千户,1-6月累计净增24276千户,1-6月月均增加4046千户,而上年和今年1季度预付卡用户月均增加数量分别是3411千户和4005千户,月均预付卡用户增加数量也处于缓慢上升状态。
图15 中国移动预付卡用户和签约用户月增长趋势
50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单位:千户预付卡用户净增签约用户净增Apr-04Jun-04Aug-04Oct-04Dec-04Feb-05Apr-05Jun-05Aug-05Oct-05Dec-05Feb-06Apr-06Jun-06
数据来源: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网站
19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上半年,联通公司CDMA用户每月增加的数量继续徘徊在较低水平,GSM用户每月增加的数量则相对保持在高位。截至6月底,中国联通GSM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00.552百万户,1-6月累计净增5.48百万户,月均增加0.913百万户,略高于上年月均0.9133百万户的增加速度。中国联通CDMA移动电话用户数6月底达到34.534百万,1-6月累计净增1.812百万户,月均增加0.302百万户,略低于上年月均0.409百万户的增加速度。
图16 中国联通GSM用户和CDMA用户月净增加数量对比
1.210.8百万户0.60.40.20Jul-04Sep-04Nov-04Jan-05Mar-05May-05Jul-05Sep-05Nov-05Jan-06Mar-06GSM用户CDMA用户线性 (GSM用户)线性 (CDMA用户)May-06
数据来源: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每月本地电话用户数增长趋缓
由于移动话费的持续下降,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替代效应也同样作用于新增电话用户市场。与移动电话用户持续高速增长相比,固网运营商本地电话用户数月净增加数量趋于下降。截至6月底,中国电信本地电话用户数达到218.71百万户,1-6月累计净增8.62百万户,月均增加1.4366百万户,明显低于上年月均增加1.9533百万户的增长水平。
表4 中国电信2005年12月-2006年6月每月本地电话用户数
单位:百万户 2005年 12月 2006 年 1月 2006 年 2月 2006 年 3月 2006 年 4月 2006 年 5月 2006 年 6月 本地电话用户数 * 210.09 211.55 213.04 215.18 216.49 217.79 218.71 当月净增用户数 N.A. 1.46 1.49 2.14 1.31 1.30 0.92 当年累计净增用户数 23.44 1.46 2.95 5.09 6.40 7.70 8.62 * 含无线市话用户数 数据来源: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20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3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今年以来,我国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发展趋势呈现三个突出特点:企业战略转型成为所有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的主旋律;现有移动运营商为应对新的竞争格局在积极未雨绸缪;国际化步伐因实际情况不同而各异。
3.1 从电信业到信息服务业——我国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正走向深入
从英国电信(BT)抛出“21世纪网络计划”后,全球电信运营商都掀起了网络转型的热潮。
在我国,随着电信业总体增长速度的放缓,电话用户总体规模的增长也逐步放缓,电信市场步入了成熟期。同时电信的主要传统业务——语音业务逐步走向了低值化和微利化,固网和移动网运营商几乎都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现象。各种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出现,如VoIP就对传统语音业务带了很大的冲击。
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电信业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在2005年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王旭东部长提出电信业要树立信息服务业大行业观念,开辟电信业发展新的市场空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王晓初总经理也在2005年的工作会议上率先提出了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的战略目标,从而拉开了中国电信业转型的序幕。目前,转型已经成为各电信运营商的共识,成为电信业发展的主旋律。
分析目前基础电信运营商的转型战略,共同点是从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向“综合的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在业务方面出现三大趋势:业务内容从通信向信息转型,业务组合从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转型,业务经营方式从卖功能向卖服务转型。增值业务成为各运营商发展的重点。
今年以来,我国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正逐步走向深入。固网运营商因为受到移动业务替代的巨大压力而对转型需求更加迫切。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相比,中国电信企业战略转型起步更早,转型战略也更为清晰,中国网通的战略转型还处于摸索阶段。
3.1.1 中国电信开始在全国大力推广号码百事通和商务领航业务
中国电信于2004年年底对外提出“实施企业战略转型”的战略举措,2006年1月正式出台《关于实施企业战略转型的指导意见》,2005年8月份,中国电信制定了新的3年规划(2006~2008年)并顺利通过,转型成为其中的主要内容。
中国电信企业战略转型的指导思想是“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中国电信预计,要成为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需要8-10年左右的时间,具体分
21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三个阶段实施。未来2-3年为战略转型的关键期,5-6年内要基本实现战略转型,8-1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电信要成为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具体指标上,非话音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到2007年比2004年提高10-15个百分点,达到35%左右,未来5-6年要比2007年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最终发展方向是中国电信要成为电信全业务的提供者、互联网应用的聚合者、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领先者。
中国电信近期转型的主要工作是:首先要把现有固网话音及固网增值等成熟业务、最基本的业务做好,保证可靠的收入来源。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农村市场与国际市场。在开发市场的同时,重点推出三项业务,一是宽带业务,希望通过宽带上网,吸引用户使用固定电话。第二个是商务领航业务和ICT业务(系统集成业务),主要面对企业客户。ICT业务包括针对大客户推出的“一站式服务计划”、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系列等;商务领航业务主要针对商业客户推出的“三优计划(原商务常青)”、“信息计划(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等。针对中小企业没有能力建立自己信息网的特点,中国电信希望依托电话网和各种软硬件设施,帮助他们建立综合信息应用平台。第三个是号码百事通业务,它以114业务平台为基础,充分挖掘和扩展现有码号资源和信息资源,可以为用户提供本地综合的生活信息咨询服务。中国电信准备将号码百事通业务建成国内最大的动态生活信息数据库,成为本地生活信息咨询总台。
商务领航和号码百事通,被中国电信视为转型的两大切入点。在去年试点基础上,今年以来,中国电信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号码百事通和商务领航两个转型业务品牌。
3.1.2 中国网通突出宽带战略 努力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转型
在经历了长时间艰难融合和成功上市之后,中国网通转型目标和战略也日渐清晰。中国网通今年明确提出了转型的目标,就是做“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在转型战略中突出强调宽带战略。
中国网通2003年就提出了三大战略,宽带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奥运战略,三个战略是相辅相成。左迅生总裁这样解读网通的战略:“奥运战略是因为我们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借奥运的契机把我们的宽带推出去,所以我们提出要办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宽带奥运。国际化就是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走出去,也是以宽带为主走向国际,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宽带战略上,中国网通从如下5个方面来应对,努力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转型:
其一就是快速发展用户规模,依托庞大的用户群大力发展宽带业务,奠定产业发展的用户群体基础。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相对国际平均水平较低的宽带普及率促进了中国网通近几年宽带用户的快速发展,截止2005年底,中国网通宽带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200万,并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其二就是建立覆盖广泛,功能完备的网络和业务平台。中国网通建成了覆盖国内通达国际的宽带网络,骨干网主路由节点间的传输容量均达到10Gbps或2.5Gbps;截至2005年底,IP网中继电路总带宽达到12718Gbps,国际出口带宽达31.44G。业务及应用支撑平台方面日益完善,建成了开放的产业链基础服务平台,为内容、应用服务商提供完整的收费计费体
22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系和内容分发调整体系、针对不同业务系统的统一业务管理部署平台。
其三就是建立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中国网通集团已经建立并完善了覆盖全国的IDC、CDN、网络、计费、渠道体系,形成了开放式合作模式,同内容应用提供商形成了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目前已经在信息资讯、游戏娱乐、影视音乐、教育医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多个领域合作了上百家内容应用提供商。
其四就是打造良性产业发展环境。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合作,实现宽带产业的共赢和良性发展成为业界共识,中国网通将通过内容应用的开发和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多元化产品,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转型。
其五就是细分市场,积极创新。借助IPTV和电视上网,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也就是依托内容应用拉动市场发展。去年在哈尔滨网通进行了IPTV的实验,提供58个频道的节目和点播、时移电视、信息服务等业务,到2006年3月,用户数已经超过50000户。在河南开展了当地信息化教育,目前用户数超过80000户。此外,网通还建立了以视频互动为主的宽带门户网站——宽带我世界。可选择摇控器操作、连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满足7-70岁所有客户群体需求。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网通推出了“宽带商务”业务与品牌,通过给企业客户提供一揽子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来承载企业信息化,助力企业腾飞。此外,网通还针对家庭客户大力推行“亲情1+”业务,实现固化、宽带、小灵通的捆绑。结合市场与客户的需求,网通还在积极研究、发展和推进诸如电话导航、视频网络监控等各类新兴增值业务。
5月26日,中国网通在北京成立宽带在线有限公司,由该公司负责建设运营的我国首家全视频门户网站“CNCMAX宽带我世界”也正式上线。这标志着中国网通向宽带通信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该公司定位为以丰富宽带内容、满足宽带用户的需求、促进产业的整体发展为己任,广泛与各领域内的领先者展开合作,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市场推广,并全权负责“CNCMAX宽带我世界”网站的建设规划、合作洽谈、推广和运营。“CNCMAX宽带我世界”网站将提供全视频、高接入速率的综合服务,借此全面突破现有的宽带内容模式,实现互联网的第三次跨越。用户只需点击WWW.CNCMAX.CN就可享受直播、影视、音乐、游戏、体育等13个内容应用栏目的全视频宽带大餐。据介绍,宽带在线有限公司将统一门户品牌,对各地现有的100多个门户网站进行逐步整合,使“CNCMAX宽带我世界”成为中国网通唯一对外提供内容服务的窗口;统一内容应用,对现有的内容应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各地原有用户享受更丰富、更优质、更专业的内容应用服务;统一业务管理,加大对各类业务产品的调度和包装力度,提升内容应用服务的整体竞争能力;统一网络资源,充分发挥集团整体网络资源优势,解决部分地区网络资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现实矛盾。他们还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业务规范、统一资格认证,使公司的运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集约化。宽带在线公司的目标是,力争用3年时间发展成为我国提供宽带内容应用的旗帜性企业。
3.1.3 中国移动公司的定位从“移动通信专家”转变为“移动信息专家”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王建宙总裁在2006年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移动实施“新跨越战略”的战略定位是:做世界一流企业,成为移动信息专家。之后,中国移动的口号也由原来的“移动通信专家”的转变为“移动信息专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含义相差深远。
23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通信”接近“通话”,属于2G语音时代,“信息”更接近“数据”,代表着3G数据时代。改一字,中移动就把原来的品牌诉求全部推翻。虽然中移动2.5G的GPRS网络在数据速度上还赶不上联通CDMA 2000,但“移动信息专家”成为中移动的愿景(“移动通信专家”是现状),显示了中国移动要在未来3G时代依然引领移动市场的决心。 中国移动不仅把公司定位从“移动通信专家”转变为“移动信息专家”,而且把业务外延向行业信息化和农村通信扩展。为此,中国移动已经在去年年底组建了大客户部,面向行业及企业用户提供信息化方案。中国移动认识到,传统意义上的“通信”,已经不能代表自身的业务范畴,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金融、信用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中国移动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推出了如路况查询、手机购物、手机电视等业务。以移动信息服务为突破口,中国移动将实现从“移动通信专家”到“移动信息专家”的历史新跨越。
3.1.4 中国联通高调更换LOGO 宣布联通战略转型的TIME计划
3月28日,中国联通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用新的企业标识,与此同时,联通的企业口号也从“引领通信未来”转变为“让一切自由联通”。新的联通企业标识沿用了“China Unicom”的英文和“中国联通”的中文字样,形式上也沿用“中国结”,只是主要基调从蓝色变为了中国红,而文字部分采则用了水墨黑色。寓意科技、理性的蓝色,曾经是电信、IT等行业的代表色。但自2000年以来,以“满足和提升消费者的生活”为代表的红色标识异军突起,使国际上出现了“蓝”、“红”两大阵营的分化。原来的公司口号侧重于技术层面,现在的口号更加侧重于用户体验。伴随着此次换标,联通将全面更换品牌理念,更突出服务而不是技术,更强调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思想。
早在今年年初,中国联通公司董事长常小兵就曾表示,随着3G、NGN等新一代网络的来临,公司将实现由“基础电信网络运营商”向“现代化的综合通信与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变,提供的业务将由原来的以通信为主、以信息为辅逐步向通信与信息并举的方向转变。“现代化的综合通信与信息服务提供商”成为中国联通公司的定位。
4月20日,中国联通在其增值业务合作发展大会上,宣布了联通战略转型的TIME计划,联通的转型就是把作为传统的电信运营商转型为以电信和信息服务为基础,并向媒体和娱乐延伸的策略,简称为TIME,即以“电信服务(Telecom)、信息服务(Information)、传媒(Media)、娱乐(Entertainment)”四大内容为中心,以用户为主体,使中国联通成为优秀的内容整合商。
根据转型计划,中国联通作了两大转变。首先,增值服务营销必须以功能为导向,将“功能”作为第一营销,建立用户的定价策略,细分市场,以集中度高的功能为主。认为“功能”将比技术更便于销售,也更便于用户感知。其次,是将以业务为导向转为以市场为导向。为此,联通启动了品牌营销战略。中国联通的品牌架构分为四个客户品牌,即“世界风”、“新势力”、“如意通”和“新时空”。在四个品牌基础上,又承载了两个产品品牌,即“联通无限”和“联通商务”。另外还有中国联通的服务品牌,即“联通10010”。这样,在中国联通的大品牌下,形成了4个客户品牌、2个产品品牌以及1个服务品牌,最终形成一个全面的品牌战略。中国联通的四大品牌中,新势力、如意通、世界风和新时空的用户群各有特点,中国联通将根据四大品牌用户群的不同的需求,分别推出不同的业务,而过去则将一个业务推广给不同的品牌用户群,导致营销效果不佳。同时,除了以“功能”营销为重点以外,还
24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会重点做内容的深度营销,以差异化为特色,针对不同的业务内容和不同的节日、事件等进行深入营销,快速向用户介绍有价值的服务内容。
3.2 现有移动运营商为应对新的竞争格局在积极未雨绸缪
尽管3G牌照发放的具体模式和日期还不确定,但我国即将发放3G牌照,传统固网运营商将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则是业界的共识。为应对新的竞争格局,现有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未雨绸缪。一方面,积极发展移动增值业务,寻找未来3G时代移动增值业务的杀手级应用;另一方面,加大对产业链的整合,积极向上、下游渗透。移动运营商在无限增值领域的战略日渐清晰:通过合资、合作、兼并等方式强势进入上游CP,打压和优化中游SP,以定制方式控制终端领域,从而彻底打通产业链并行使主导权。
3.2.1 积极发展移动增值业务 推进手机媒体化
移动增值服务被认为是未来3G时代的明星业务,也是移动运营商实现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载体。因此,今年以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均致力于手机媒体化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媒体之后,手机越来越多地被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有人称之为第五媒体),成为新的信息的采集和展现工具。移动运营商试图通过手机电视、手机视频电波、手机直播、手机报纸杂志、手机小说、手机广告等方式,把媒体上能够展现的东西包括服务和应用通过手机加以体现。可以预测,这方面的内容会越来越多,而每一样都和传统的前四大媒体,或者说前三大媒体都在进行结合。手机媒体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今年以来,国内移动运营商通过发展移动增值业务、推进手机媒体化的关键词是“世界杯”和“手机广告”。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为运营商推广手机电视,通过提供多种服务推进手机媒体化提供了绝佳机会。世界杯期间,中国移动推出了一系列相关业务和服务,为球迷量身打造“我的世界杯”,取得了良好反响。例如整合MO手机上网、短信、彩信、语音杂志等业务,实现多平台交叉营销,使客户能方便地使用世界杯期间推出的新业务;降低资费门槛,推出“5元手机上网套餐”,让更多客户体验到手机上网获得最新赛况的快乐;针对去国外看球的人士,推出德国国际漫游资费的大幅优惠政策,并为赴德的“全球通”客户精心准备了包括业务介绍、德国城市地图、世界杯相关信息等内容的德国世界杯专用电子手册„„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还借世界杯加大了手机电视业务的推广力度。由中国移动、上海文广联合推出的“2006世界杯中国独家手机电视”,中国联通也推出了面向广大足球爱好者的手机视频节目。 手机广告作为中国无线互联网产业一座尚未开发的营销资源,由于其能给运营商和SP带来巨大的流量和现金收益在2006年也逐渐受到世人瞩目。
表5 2006年初以来手机广告事件回顾 时间 2006.1 区域 国际 事件内容 互联网搜索巨头GOOGLE在日本成功进行手机广告试验。 25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2006.3 国内 分众传媒以1500万美元薪金以及价值达1500万美元的普通股收购凯威点告(手机广告商)100%资产。 中移动宣布将和飞拓无限合作,为国内企业提供基于无线互联网的广告业务。中移动将从3月开始,向企业、广告公司、广告商提供无线广告,其中包括发送短信、彩信、IVR(互动声讯服务)、游戏下载、移动梦网网页栏目广告等多种方式。 微软与NBC的合资公司MSNBC推出测试版的手机新闻服务,将尝试通过手机广告而不是用户订阅新闻的方式赚钱。 上海聚君技术公司同上海联通和上海移动分别签署协议,联手在上海推广基于MMS、WAP等平台的手机广告。 中国联通集团宣布正式开始其手机广告业务的商用计划,授权其全资子公司联通新时讯,对手机广告进行招商、制作、发布。 2006.3.20 国内 2006.4 国际 2006.5 国内 2006.7.12 国内 信息来源:国研网行业研究部根据有关媒体报道整理
手机广告使新媒体营销从理论层面转移到业务层面。对众多厂商来说,手机将成为商家与用户定向、及时、互动的信息传播新载体;对手机用户来说,可以对广告自主选择,并及时获得广告信息,因此,手机广告有很大发展潜力。比较来看,在手机广告方面,中国移动现在占有绝对优势,联通相对较弱。目前中移动拥有2.6亿手机用户,其移动梦网的注册用户则超过1亿户,平均每天浏览用户超过300万户,且每天新增用户超过300万户,因此中移动一旦进入广告业,将拥有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广告受众群体,成为国内最大的广告商。在用户上中国移动已经超出联通2倍,所以在受众上已经取得了先机。
3.2.2 积极向移动增值产业链上游渗透 增强产业链控制力
近年来,无线娱乐(如无线音乐和手机游戏)成为移动增值业务迅速崛起的一个领域。
26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为谋求更大的利润和主动权,移动运营商积极向移动增值业务的上游渗透。今年以来这方面的重大动向包括:调整和缩短无线音乐产业链,谋求通过参股等方式加强与CP合作。
直接与唱片公司合作 无线音乐产业链出现扁平化趋势
无线音乐服务,包括手机铃音、彩铃、手机音乐点播、音乐下载(包括WAP/MMS)和在线收听等音乐服务。无线音乐服务产业链包括唱片公司,SP(包括门户网站)、移动运营商、手机厂商、用户。
对于无线增值业务行业来说,发现并锁定“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lication)”,是推动下一轮繁荣的捷径。特别是在短信业务增速放缓、3G应用尚不成熟、全球电信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业内对“杀手级应用”的渴求更是与日俱增。目前种种迹象表明,手机音乐业务将与短信业务抗衡,人们都期盼着它将成为继短信之后的第二大杀手级应用。2005年,无线音乐业在全球市场的收入出现了高速增长,估计全年增幅达到29%,业务收入突破50亿美元。2005年,中国的无线音乐业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根据相关人士预测,2006年国内的无线音乐市场收入将会超过20亿元人民币,而全球市场收入预计到2009年会接近100亿美元。
无线音乐已经被移动运营商视为未来增值业务的杀手级业务,成为运营商掘金的新金矿。从全球来看,无线音乐成为运营商眼中的香饽饽。今年1月初,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宣布面向用户推出音乐下载服务,提供歌曲100万首,与竞争对手Sprint Nextel展开针锋相对的较量。沃达丰也宣布推出一项全新的音乐服务,使客户能够利用手机访问来自大唱片公司、独立唱片公司数以十万首的经典歌曲和热门歌曲。特别是在韩国、日本,无线音乐已成为数据业务中的重头戏,直接推动数据类业务突破了30%的收入比例。从国内来看,在强大的市场利益面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同无线音乐产业链上的其他各实体一道,纷纷对无线音乐这块市场蛋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欲望。目前,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和主导权,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司通过与唱片公司直接签约等方式涉足SP业务,运营商不再仅是网络通道,也开始提供信息内容的服务。
表6 2006年初以来国内无线音乐主要事件回顾
时间 2006年3月-6月 事件 中国移动和浙江卫视联手打造“彩铃唱作先锋大赛”,开始打造和储备自己的原创音乐。 中国移动通信召开“中国移动无线音乐研讨会”,谋求调整无线音乐产业现有的游戏规则,通过直接与唱片公司合作来提供音乐内容,并初定对利润五五分成。 华友飞乐唱片公司与中国移动直接签约,欲在中国移动12530音乐网上独家首发旗下艺人的新单曲。(随后,另主角地位 中国移动-移动运营商 2006年4月20-22日 中国移动-移动运营商 2006年6月6日 中国移动-移动运营商 27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有6、7家唱片公司将绕过SP同中国移动直接签约。) 2006年6月20日 中国联通与华纳音乐签约,共同开拓无线音乐市场。 中国联通-移动运营商 2006年6月28日 搜狐、TOM在线、华友世纪、SP 空中网、掌上灵通、龙腾阳光六大SP(信息内容提供商),共同组建了国内首个手机唱片发行联盟,将统一和唱片公司合作。 16首2006年获奖奥运歌曲在中国移动-移动运营商 中国移动网上实现无线首发,中国移动的无线音乐平台开通了免费试听最新奥运歌曲的通道。 中国移动宣布成立M.Music中国移动-移动运营商 无线音乐俱乐部,提供一站式音乐消费及娱乐服务,包括音乐下载、音乐共享、音乐传播、音乐交流等。环球、EMI、华纳、索尼索尼博德曼、滚石、太合麦田等多家全球著名的唱片公司已经与中国移动签约,为中国移动的该平台提供原创音乐,著名的门户网站及知名SP也大都与中国移动签约,提供内容。 2006年7月16日 2006年7月18日 信息来源:国研网行业研究部根据有关报道整理
原来国内无线音乐的产业链模式是:移动运营商提供传输和收费渠道;SP提供服务,连接唱片公司与移动运营商;唱片公司提供音乐内容。消费者为彩铃等服务付费后,移动运营商先同SP分成,比例在1/3以下,SP占大头;SP再与唱片公司分成,一般为五五开。而现在,运营商直接和唱片公司合作,甚至自己介入无线原创音乐制作。产业链扁平化,能更好地保护版权,但对传统SP是重大利空,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被迫转型,SP行业将重新洗牌。部分实力雄厚的SP向CP转型,拥有音乐版权的唱片公司也可能涉足SP业务,而处于相对垄断地位的电信运营商在无线音乐产业链中将居主导地位。运营商在未来主导地位增强是必然的,运营商应该警惕:如何不滥用垄断地位,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合作,共同做大无线音乐市场,使该市场良性发展。
中国移动入股香港凤凰卫视 深度介入到内容领域
通信和媒体融合是发展趋势,手机媒体化成为运营商战略选择。2G时代,移动数据业务的呈现方式主要是短信、资讯、图片等“平面媒体形态”(当然还有铃声);3G时代,移
28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动媒体的形态则将更加“电视媒体化”,即主要以音频、视频内容为主,比如在线浏览、短片下载、移动电视、移动广播等。客观而言,移动运营商只有通过这些更加丰富多彩和多样化的优质增值业务,才能大幅提升其数据业务收入和APRU值。在电信运营领域,3G时代的一个重要变革将在于,运营商加强对强势内容资源的控制,甚至直接进入内容制作和平台播放环节。中国移动入股凤凰卫视的举动,即是此趋势的注脚。
2006年6月8日,中国移动签订了两个协议和一个备忘录:第一个是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从星空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空传媒”)收购其所持有的凤凰卫视19.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星空传媒将持有凤凰卫视17.6%的股权。第二个是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和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凰卫视”)宣布,双方将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开发、推广和分销移动内容、产品、服务和新媒体应用。第三个是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新闻集团和星空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建立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拓无线传媒业务。该合作主要涉及开发、制作、集成和分销一系列的无线服务,包括音乐、宽带互动、社区网络以及多媒体增值产品等。
凤凰卫视、新闻集团和星空传媒都是海外著名的传媒娱乐集团,而中国移动是中国领先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截至2006年4月30日,中国移动的用户总数达到了约2.65亿,居世界首位。中国移动和传媒娱乐巨头紧密合作,中国移动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媒体商指日可待。在中国移动初步制定的3G内容战略中,对电视、音乐、游戏等核心资源的介入被中国移动认为是建立3G核心优势的重要环节。而与凤凰卫视的此番合作,可以看作是中国移动相关战略实施的试探,相信此后,中国移动会陆续铺开与其他内容资源的深度合作。
3.2.3 加大对SP的监管与规范
为了配合信产部治理和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的专项活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日前均调整了SP管理政策,加强对SP行为的约束和规范。7月7日,各内容提供商(SP公司)和相关公司均接到了中国移动的政策调整通知。通知称,从7月10日开始,所有梦网定制类业务(含短信、彩信、WAP门户类业务)客户在正式收费前,都必须进行两次提醒确认,两次提醒确认之间的周期为一个月,在此期间不收费。
中国联通7月5日向各家SP下发通知,通知明确表示,中国联通将在8月10日开始把“联通在信”订制按条收费业务统一转为订制包月收费业务,资费为每月10元,取消按条收费业务。通知中也包含了“二次确认”的要求,即用户选择了某项业务会收到联通向用户下发的确认信息,如果用户不确认,相关业务就不会生效。
移动运营商调整SP管理政策,对用户是好事,也可以激励SP今后不仅在营销上下工夫,而且要做更多的产品创新;在短期内会影响运营商的增值业务和SP业务的发展,但从长远看有利于移动增值业务良性发展和SP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3.2.4 定制手机成为潮流
来自易观国际的研究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定制手机采购数量达到500万部,实际采购金额超过80亿元,定制手机数量占2004年国内全部手机销售量的7%;2005年,在国内销售的全部8800万部手机中,有1100多万部手机是运营商定制的,定知手机所占比例约为13%。而今年,来自市场方面的信息显示,运营商进一步加大了手机定制
29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的力度,手机定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5月,中国联通一次性向摩托罗拉采购5万台以超薄滑盖为卖点的姚明签名版Z1高端手机。6月21日,据国外媒体报道,韩国SK电讯(SK Telecom Co. SKM)携手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China Unicom Ltd., CHU, 简称:中国联通)采购400万部CDMA手机。6月28日,UT斯达康T66正式获得中国联通“世界风”双模手机定制采购订单,并成为联通“世界风”战略推广的合作伙伴。据悉,该笔双模手机采购数量为10万台,总金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同一天,联通首度披露双模终端采购计划。此次UT斯达康获得的订单还只是联通双模手机采购计划的一部分,今年年底前,中国联通会推出十多款双模世界风手机,面向全国用户推出各种价位的手机,以提高联通在移动市场的竞争力。
6月12日,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移动于近日开展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定制终端营销活动,摩托罗拉、诺基亚、NEC等至少6家手机企业获得中国移动定制手机的订单。中国移动新一轮定制终端以推广数据、争取高端用户为主要目的,营销活动历时两个月,包括为配合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等节日和体育赛事等。诺基亚、摩托罗拉、索爱、三星、NEC、多普达等品牌入选此次的终端定制,并已经从5月供货上市。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终端定制除多普达为台湾投资企业之外,其余几乎都为洋巨头。
海外市场七成以上手机都是运营商的定制手机,从国内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手机定制化也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未来移动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成为运营商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国内移动运营商不仅日益向上游渗透,同时会通过手机定制甚至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向下游终端产业渗透,进一步增强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能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未来3G时代拓展新的业务也使得运营商有必要加大手机定制力度。手机定制化将对目前的手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3.3 国际化步伐各异
电信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在电信业的具体表现,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发展,国内电信市场正在日渐步入成熟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分工与合作,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不断拓展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成为大的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必然选择。
中国电信运营商融入世界电信业的步伐可以分“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阶段。“引进来”阶段的特征是通过各种灵活方式,从国外给国内的电信业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在“引进来”的阶段,主要电信运营商纷纷在海外上市,从国际市场上融资;再如,中国电信和法国电信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合作组建一个研发中心,在研发和创新领域也开展了合作等。“走出去”阶段的特征是中国的电信运营企业走出国门,在境外开展运营活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
当前,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更多的关注“走出去”的战略,他们在关注在国际市场上拓展业务的可能性。但因为各运营商的实力和发展战略不同,国际化步伐和战略模式也有所差别。
3.3.1 中国移动积极购并现有运营商 加快“走出去”步伐
作为国内领先的电信运营商,为获取全球生产的协同效应、获取新的用户和市场,中国
30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移动希望凭借雄厚的现金储备和丰富的新兴市场运营经验,主要通过购并现有运营商,重点拓展新兴市场,实现国际化运营,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
去年10月,中国移动香港上市公司宣布收购香港运营商华润万众,开启了中国移动的境外拓展之路。今年3月28日,中国移动正式完成对香港华润万众的强制性收购,万众成为中国移动的全资附属公司。根据公开资料,华润万众是香港第四大移动运营商,也是香港最大的中资企业之一。截至2005年6月30日,共拥有移动用户121万,市场份额约为15.3%。 收购华润万众仅仅是中国移动向外扩展的第一步,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表示,今后其他海外收购将由母公司进行,上市公司可以在适当时候向母公司收购海外资产。母公司中国移动集团目前的战略重点是新兴市场。在新兴市场方面,中国移动具有丰富的拓展经验和优势。中国移动认为,目前新兴市场所遇到的问题与中国几年前的问题极其相似,例如人口覆盖率低、基础设施差等。此外,以中国移动目前庞大的规模来看,其运营和采购成本上的优势使其它公司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自王建宙调任中国移动后,中国移动的国际化战略就已清晰地列上日程。在具体的战略上,中国移动2005年的国际化战略是以港澳地区为核心,向东南亚、南美洲辐射,最后覆盖欧洲和北美,这一战略在2006年仍将得到贯彻。之所以确定这样的路线,在于对新兴市场的重视。在新兴市场,中国移动在提高网络覆盖率和手机渗透率方面都存在很多投资机会。 事实上,上半年中国移动一直在参与竞购Millicom。Millicom是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国际移动通信运营商,由瑞典电信和媒体集团Kinnevik控股,该公司主要在新兴市场开展业务,主要市场包括拉美、非洲、中亚等地的16个国家,覆盖人口达3.9亿人。截止到2005年末,Millicom拥有989万用户,销售额为10亿美元,净利润为1000万美元。尽管最终由于价格等原因导致中国移动收购Millicom失败,(该公司去年曾参与竞购巴基斯坦电信但输给了出价能力更强的阿联酋电信,)但在国家对于大型电信企业“走出去”指导基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现金充裕的中国移动海外扩张的步伐不会停下,中国移动未来将继续谋求收购海外新兴市场的电信运营商。
3.3.2 中国网通的国际化战略以退为进
从2003年开始,中国网通就明确提出了宽带战略、奥运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开始了积极国际化进程,但在2005年下半年以来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国网通的国际化战略开始适当收缩,更专注于国内市场:
——注销网通国际,国际业务集中于集团国际部。2003年,中国网通在整合过程中成立了网通集团国际通信有限公司(简称网通国际)等三家子公司,亚洲网通的资产划归网通国际。由于网通国际与亚洲网通存在诸多业务重合,2004年上市之前,中国网通又注销了这三家子公司。2005年8月,网通国际彻底被整合消化,归入集团。
——出售亚洲网通。2002年,网通集团联合新桥投资、软银亚洲基金,以8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濒临破产的亚洲环球电讯海底光缆资产,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亚洲网通,随后网通从两家合作伙伴手中收购了亚洲网通49%的股份,实现了100%控股。网通收购亚洲网通,先后投资估计不超过2亿美元。亚洲网通收购案是中国电信运营商第一次尝试以资本并购的方式走出去。但亚洲网通盈利状况堪忧,去年收入约为2.55亿美元,按照公认会计准则(GAAP)计算,未实现利润。而在宽带、奥运和3G三大重点都需要大量投入的情况下,网通选择出售亚洲网通,把国际业务集中于集团的国际业务部。2006年6月2日,中国网通香港上市
31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公司(简称中国网通:HK-0906)宣布,将以1.69亿美元出售其所持有的亚洲网通全部股份。加上网通集团所持有亚洲网通的非上市资产,总出售价格超过4亿美元。出售亚洲网通,这是继2005年7月网通国际并入集团公司后,中国网通对国际业务部门进行的第二次大手术。 ——出售网通宽带50%股权给电讯盈科。电讯盈科3月3日宣布,其附属公司PCCWIMS China已与中国网通集团就收购网通宽带50%权益订立正式买卖协议,代价为3.18亿人民币(约3.0577亿港元),将以内部资源支付。网通宽带现由中国网通集团持股81.6%,总注册资本9.215亿元,网通集团出资额7.52亿元;就网通宽带50%权益而言,网通集团附属中国网通出资总额约4.61亿元。网通宽带是网通集团旗下重要子公司,于2001年8月成立。主要业务为提供宽带接入、增值服务及转售中国网通集团的话音服务。此次交易是网通集团在宽带增值服务方面希望学习香港的先进经验,也为电盈借机进入内地基础电信市场提供跳板。
——反对李泽楷出售电讯盈科电信及媒体资产给境外机构。2006年6月16日和6月20日,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和德州太平洋旗下的新桥投资集团相继向李泽楷(Richard Li)控制的香港固定电话运营商电讯盈科(PCCW)提出收购建议,希望收购其核心资产——大部分电信和媒体相关资产,涉及的电讯盈科旗下的固定电话业务资产、子公司SUNDAY的移动电话业务、NOW宽频电视为主的媒体资产,但立即遭到电讯盈科第二大股东中国网通集团的强烈反对,网通6月20日发表声明称“不愿意看到由香港人拥有和管理的电讯盈科公司或其主要资产的状况发生任何变化”,同时声称网通集团并没有任何增持或减持电讯盈科股票的计划。2005年1月,中国网通花费10亿美元购入电盈的20%股份,成为仅次于李泽楷的电盈第二大股东。网通把入股电盈视为战略性投资,一直致力于在诸多领域与电讯盈科进行战略合作,并且已经在开拓中国内地电信增值业务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电讯盈科不仅是香港主导固话运营商,而且在增值业务发展方面经验丰富,如果电讯盈科出售其电信资产,当然和网通战略意图相悖。最后,李泽楷未能将电盈核心资产出售给国外投资者,而将持有的大部分股份出售给了梁伯韬。7月9日,李泽楷和前花旗环球金融高级顾问梁伯韬签订协议,李泽楷控股75%的新加坡上市公司盈科拓展将把持有的全部电盈股份出售给梁伯韬,从而后者将持有23%的电盈股份,成为电盈第一大股东。
此外,去年下半年以来,网通集团国际化战略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即引入西班牙电信作为战略投资者,希望通过引入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提升核心竞争力。2005年6月底,中国网通和西班牙电信公司达成了初步的战略合作关系,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onica以2.4亿欧元收购了中国网通2.99%的股权,并表示计划将中国网通的股权持有比重最高提升至5%。同年9月5日,西班牙电信公司总裁ALIERTA在西班牙北部城市圣坦德宣布,西班牙电信公司将扩大对中国网通的投资,将其持有的中国网通股份从2.99%增加至5%。
在四大运营商中,中国网通尽管较早明确提出国际化战略,但现在看来,由原来北方电信10省公司和小网通合并而来的中国网通更重要的任务还是内部组织整合调整和提高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在面临奥运战略、宽带战略和3G选择的情况下,中国网通的战略主攻方向发生了微调,近期重点将转向国内市场,海外扩张适当收缩,国际化战略现在更多表现为“引进来”,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学习海外运营商信息服务业运营的先进经验。
3.3.3 中国联通“引进来”的国际化战略
与中国移动相比,中国联通始终是一个“小兄弟”。由于同时拥有GSM、CDMA两张移动
32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通信网,一直没有能够很好地处理好两网关系,中国联通一直难以成为中国移动等量级的竞争对手。通过与相关公司合作,提高国内市场竞争力,成为联通公司目前国际化战略的首选。 今年3月,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表示:“根据WTO框架协议,今年年底中国电信市场将向国外公司开放,我们希望借此机会与国内外相关公司展开合作,而合作的重点是CDMA业务。” 6月20日,中国联通股份公司与韩国SK电讯在北京签署了战略联盟框架协议,并向韩国SK电讯定向发行10亿美元可转换债券。根据框架协议,联通红筹公司与韩国SK电讯将围绕中国联通的CDMA业务展开合作。主要内容包括CDMA终端联合开发与采购、CDMA无线数据业务平台开发与应用、CDMA市场营销、IT基础设施、网络演进与优化等领域。根据双方签署的可转换债券认购协议,韩国SK电讯将认购联通红筹公司发行的10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的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0%。可转换债券在发行1年后可转为联通红筹公司的股份,转股价为8.63港元。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将有利于优化联通红筹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财务费用,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
中国联通与韩国SK电讯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早在2004年即成立了提供CDMA增值业务的合资公司——联通时科公司。SK是韩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其市场份额占到了韩国的53%,在CDMA运营上经验丰富。此次双方在CDMA业务领域的合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CDMA产业价值链,丰富CDMA增值业务内容,提升中国联通CDMA品牌优势,为联通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业务内容,进一步提升中国联通的综合竞争实力。
3.3.4 中国电信主要通过“网络延伸”推进海外市场拓展
中国电信主要通过“网络延伸”的战略选择,积极稳妥地推进海外市场拓展,实施国际化战略。“网络延伸”是指运营商建设自己的国际传输资源和相应的网关设备来实现从本国到目的地国之间的流量的传输。从2000年起先后成立了美国公司、香港公司、欧洲办事处(现正改制为公司)等海外机构,将中国电信的网络、业务和服务成功地延伸到了北美、南美、中国香港、东南亚和欧洲。中国电信在美国建立分公司,公司建设了横跨美洲大陆的骨干网络;建立了一定的客户基础;组建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际管理和营销团队;超额完成集团公司设定的业务收入指标,总体上实现了网络延伸、服务延伸和业务延伸。这无疑也是“网络延伸”战略选择的一个案例。
今年以来,中国电信拓展海外市场的主要动向包括:成立中国电信驻中亚业务代表处,和俄罗斯电信签署合作备忘录。
6月8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驻中亚业务代表处成立及揭牌仪式”,这是第一家中国电信运营商在中亚地区设立的海外办事机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驻中亚业务代表处的正式挂牌成立,是中国电信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的具体行动。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电信与中亚各国电信运营商在发展国际通信方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网络基础和业务合作基础。1998年10月正式开通的亚欧陆地光缆(TAE光缆)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间建立了较宽的传输通道。依托TAE光缆,中国电信与上述各国运营商建立起了较密切的业务合作关系,开通了直达的话音、专线和互联网电路。同时,为进一步深化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通信领域的合作,满足成员国间业务增长需求,中国电信正与上合组织其他五国主导电信运营商积极探讨推进“上海合作组
33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透视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趋势
织信息高速公路”项目。
俄罗斯远程通讯运营商俄罗斯电信公司7月3日透露,该公司和中国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备忘录中强调,两公司高度评价这些年来双方伙伴关系所达到的高水平和有效程度,包括在交换通信量和发展联合基础设施方面。双方还在文件中描绘了在俄中现有高速高质电信服务接入的基础上扩大通讯服务领域合作的前景和下一步的计划。考虑到信号延迟和预留的要求,两个公司都特别看重“亚欧光缆”的高水平服务质量。据俄罗斯电信公司介绍,2004年4月俄罗斯电信和中国电信签署了“亚欧光缆”项目合作协议。2006年5月俄罗斯电信公司开通了从俄罗斯别洛戈尔斯克和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至中国黑河市间的商业光纤线路。这条线路保证俄罗斯电信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线路连接,以及在“亚欧光缆”项目的框架内从亚洲国家经由俄罗斯电信公司干线进行宽带传送的可能
34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4 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下半年,我国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企业将继续保持较强景气状态
图17 2003年1季度-2006年2季度我国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走势
200180160140120100806040200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总体企业景气指数2003Q12003Q32004Q12004Q32005Q12005Q32006Q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注:企业景气指数指国家统计局1998年以来通过调查,根据企业家对本企业外部市场经济环境与宏观政策认识、看法、判断与预期(通常为对“好”、“一般”、“不佳”的选择)而编制的季度指数,用以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企业景气指数的数值介于0-200之间,100为景气指数的临界值。当景气指数大于100,表明经济状况趋于上升或改善,处于景气状态,越接近200状态越好;当景气指数小于100时,表明经济状况趋于下降或恶化,处于不景气状态,越接近0状态越差。为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企业景气指数,我们将景气区间作如下划分:180以上为“非常景气”区间,[180-150]为“较强景气”区间,[150-120]为“较为景气”区间,[120-110]为“相对景气”区间,[110-100]为“微景气”区间,100为景气临界点,(100-90)为“微弱不景气”区间,(90-80)为“相对不景气”区间,(80-50)为“较为不景气”区间,(50-20)为“较重不景气”区间,20以下为“严重不景气”区间。 我们维持1季度报告的预测,认为在宏观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大环境下,包括电信在内的信息传输服务业将继续在较强景气区间运行。2季度,我国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65.2,尽管比上年同期下降3.3点,但比上季提高1.2点,持续两个季度处于缓慢上升态势。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企业景气程度继续大大高于全国总体企业景气程度,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2季度,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比全国总体企业景气指数高29.3点,略小于1季度两者之间的差距(32.5点)。 总体来看,展望全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但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0.9%,经济增速处于潜在合理增长区间的上限,增速偏快,经济存在过热的风险。这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宏观调控将进一步加强。国务院7月26日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全面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他说,今年以来,国民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也很突出。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并呈加剧之势,货币信贷投放仍然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大。他强调:“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防
35
国研网2006年2季度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事实上,近期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土地和信贷调控的措施,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其政策效应会逐步显现。在加强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综合作用下,下半年经济增长可望略有放缓。但在国内外需求强劲的情况下,宏观经济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很小。我们认为,2006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了本轮经济周期新的高点。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在高位趋稳,全年增速保持在10%左右。
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