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中国陶瓷的纹饰与中国书画的关系

2020-10-20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试论中国陶瓷的纹饰与中国书画的关系
试论中国陶瓷的纹饰与中国书画的关系 刘 珂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四川郫县611741) 【摘要】通过对陶器纹饰的考察,分别列举了彩陶纹饰、原始青瓷纹饰、秦砖汉瓦、唐三彩纹饰、宋代五 大名窑的纹饰、元代青花纹饰、明成化年问斗彩纹饰、清雍正粉彩纹饰,这些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纹 饰。将这些纹饰的特点与书画艺术的特征相比较,来揭示原始的陶器纹饰是中国书画艺术的源头之一, 探讨在漫长的历史中,当书画成熟后又是怎样反作用于陶瓷纹饰,以书画艺术的审美观念来影响陶瓷纹 饰的变化。 『关键词】陶瓷纹饰;中国画艺术;自然的审美观;纹饰的象征性 冲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9340.2010.03.019 【文章编号】1 674—9340(201 0)03—092—03 我国生产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瓷器的国家。在此之前我国还有更加悠久 的原始陶器文化。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中就有许多关于陶器的传说,相传神农氏是第一个用陶土烧 制瓦器的人。尧舜时又将制陶的方法加以改良。甚至连华夏民族的先民也来源于这陶土,传说中 的女娲不就是按照自己的样子用泥土塑造了最初的华夏先民吗?先民们在制陶时,完全将自己的 心声容人其中。看见鱼游潜底,鹰击长空,万物生化,悠然自得。便将这些可爱精灵的生鲜活态记 录下来。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这些形象中已经表现了一种懵懂的觉醒,一种对自我的发现,一种对 美的认知。这些陶器上的纹理是如此的神奇,至今这些稚拙的文饰所散发的质朴与洪荒的气息, 依然使我们感到强烈震撼。 一、文字雏形始之于商周陶瓷 “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口Ip2o,在《说文解字》中“文”的的本意就是花纹,纹理。这也与 考古发现的证据相吻合,在甲骨文中,此字就是一个纹理交错的形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 器的国家之一。1993年和1995年在江西万县仙人洞遗址,出土陶片297块,是至今所知年代最 早的陶器[21'3 。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以它旋涡纹的装饰闻名于世,这精美的旋涡纹是由类似于毛 笔的一种毛制软笔画成的,用这种软笔画出的线条的枯涩效果同中国书画的线条具有异曲同工 之秒。马家窑彩陶在色彩装饰处理上,采用黑红,黑白图案阴阳相连的二方连续的方式设计组成。 这些彩陶表面的图案形象显的古朴,庄重而典雅。这种由大面积的色域平图所造成的宁静,古朴 的气氛,与中国水墨依靠笔墨的渲染所造的意境有几分神似之处。 陶文化经过漫长的演化,终于在商周之际产生了中国瓷器的萌芽,即原始青瓷。孑L子说“质胜文 则野”,事物的内在本质没有一定的修饰表达是粗野的,因此陶瓷的表面需要装饰;但同时他又说 “文胜质则史”,如果过分装饰的话也会表现的矫揉造作;而真正的君子之美是“文质彬彬”,既内在 质地之美与外在纹饰之美的相结合。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此时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正是在这“百 收入日期:2010—04—05 作者简介:刘珂(1982'),女,四川汶川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学中国画。 试论中国陶瓷的纹饰与中国书画的关系 家争鸣”的时代,将三代那种崇拜鬼神蔑视人自身力量的狞厉之美,变成了从人自身出发的以“礼” 为准则的“中和”之美。从而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发展道路,也培养了中国人平淡自然的审美观念。 在这点上中国的陶瓷与中国书画是相通的。书画追求萧瑟寒疏的意境,所谓“不着一字尽得 风流”。中国的陶瓷也是如此,放弃了对繁复精巧的花纹的追求,而转向了对陶瓷釉色与窑变所产 生的自然纹理效果的追求。因此中国陶瓷的纹饰与中国书画所追求的美的境界是相同的,那就是 自然和谐的“中和”之美。 二、纹饰的象征暗隐书画中 兴盛于秦汉时期的画像砖又称“造像砖”。东汉时期画像砖非常盛行,具有代表I生的有四川画 像砖艺术,代表作品有《弋射收割图》,《采盐图》等【 。瓦当既筒瓦之头,又称“筒瓦头”,主要起保 护屋檐,防止风雨侵蚀的作用。同时又富有装饰效果使建筑更加绚丽美观。秦代瓦当上有动物纹、 植物纹、云纹。咸阳宫出土的瓦当一般内圈饰方格纹、网纹、点纹、四叶文、树叶纹等;外圈扇面形 内饰有形象逼真,姿态生动的双鹿、昆虫等。凤翔出土的有树叶文瓦当,咸阳宫出土的有莲瓣纹、 葵花纹、卷曲纹、卷云纹瓦当 。这些瓦当纹饰大多为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图案,但文字瓦当在 秦代尚不多见。汉代瓦当纹饰多为云纹,中央圈形内多装饰乳钉纹,有文字的较多如“长乐”、“未 央”等。字体有小篆、鸟虫篆、隶书、真书等。内容多为宫殿,官署的名号,或者吉语之类。体现了中 华文化独特的文字之美。秦砖汉瓦的纹饰与篆刻对后世的绘画与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我 们虽然难以见到秦汉时期的卷轴绘画作品,但我们通过画像砖那古拙质朴的造型和粗犷简练的 线条可以感受到当时绘画的简拙质朴的画风,就如齐梁时谢赫所说的“古画皆略,自协(卫协)始 精”。“秦砖汉瓦”最大的贡献就是它对中国篆刻和书法的影响。凡是学习篆刻的人人门时都要从 秦汉印开始,可以说这些砖瓦上本是作为装饰的文字,已经成为了篆刻艺术的经典教材。“秦砖汉 瓦”那古朴稚拙而富有金石味的造型,使后来的无数书法大家为之倾倒,从而开启了中国书法史 上的重要学派——碑学。 三、自然审美观突显于陶瓷与书画艺术中 在盛唐这样一个绚烂开放的盛世,孕育了那五彩斑斓的陶瓷瑰宝“唐三彩”。它那各色釉料交 融渗透所形成的“窑变”效果的色彩,使我们想起了中国山水画“北宗”之祖李思训及其子李昭道 所绘的“青绿金碧”山水。他们的山水画用色浓烈沉稳,画面宏大壮阔,富丽堂皇,具有很强的装饰 性。而“唐三彩”那任由釉料在器物表面自由流动所形成的纵横睥睨的纹理效果,与王维所创立的 “南宗”山水有几分神似,同为那自由生动,富于天趣的艺术形式。“唐三彩”绚烂多姿的彩釉纹饰, “青绿金碧”山水那气势雄强、色彩富丽的画面效果,以及“南宗”山水灵动天真,潇洒不拘的艺术 境界,他们共同体现了盛唐艺术的品质——博大雄宏与创作的自由。 宋代瓷器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表现了一种端庄典雅、气魄恢弘、清纯冷峻的美感,出现了 “汝,官,哥,钧,定”这五大名窑。而书画对陶瓷纹饰的影响不但表现在指导思想上,也有直接从绘 画中提取元素作为陶瓷装饰的纹样。例如定窑白瓷的装饰纹样有牡丹、莲花、萱草等多种花卉;禽 鸟则有凤凰、孔雀、鹭鸶、鸳鸯和鸭;龙则辅以云纹或海水;此外还有婴戏、水波游鱼等文饰。相关 资料说这些高度成熟的纹饰来源于缂丝纹样。但是宋代时花鸟画高度发达,有“黄家(黄荃)富贵” 这样的院体花鸟画派,也有“徐熙野逸”这样的文人花鸟画派。他们那精湛的绘画技巧一定对这些 瓷器纹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宋代反映市民阶层的风俗画也大兴其道,像瓷器中的婴戏、神 怪等题材也大量出现在绘画之中,由此不难见出绘画对陶瓷文饰的影响。 元、明、清三代是我国古代瓷器艺术的总结时期,豪放遒劲的元瓷,优雅华丽的明瓷,精巧艳 丽的清瓷,共同将中华陶瓷艺术推向新的高峰。青花瓷在元代景德镇终于成熟烧制,以后景德镇 的青花瓷就占据了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元青花的图案纹饰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整幅图画为主 题,如鱼藻纹;二是动物纹,以龙纹为主;三是花草纹嗍陶。瓷器由于使用的是釉下彩的技术,釉料 一93— 保山学院学报2010第3期 在烧制可以产生笔墨在宣纸上的那种浓淡干枯的微妙变化。这使的陶瓷的纹饰装饰更加向中国 传统的文人水墨的方向靠近。有的青花图案直接以文人绘画为底稿,在瓷器上题诗作画,青花瓷 成为了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完美结晶。 四、结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陶瓷文化与书画艺术是这所文化宝库中的两株奇葩。陶瓷文 化早于书画艺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史前时期就创造了灿烂的陶器文化。在这些古老陶器的表 面,描绘着绚烂多彩的纹饰与至今依然难以理解的符号。在没有文字的洪荒年代,是它们记载了 我们先民的思想与情感,起到了文字的作用。也可以说古陶器上的文饰就是我们的书画艺术起源 的源头之一。虽然当时没有书画艺术,但在先民们用类似于毛笔的软笔描绘纹饰,用硬物在陶器 表面刻画线条时,就已经为书画艺术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人类步人文明社会之后,文字 与绘画也逐渐的开始出现并且以独立于其他文化的方式向前发展,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书画艺术 也开始反作用于陶瓷文化。使得这些纹饰在最初的加固装饰器物的目的之外,更多了一层文化的 含义。我国的陶瓷装饰就深受中国文化中和自然的美学观的影响。当文人士夫画兴起时,陶瓷的 审美品位也开始趋向于书画的审美观。在造型上追求简洁平淡,在釉色上追求含蓄典雅,就连陶 器的装饰纹样也取材于绘画。还有的陶瓷表面就是一幅精美的水墨山水画。陶瓷文化与书画艺术 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们的相互应和贯穿于华夏文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今天我们要使 这两朵艺术奇葩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创造中华文明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l1许慎.说文解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4. 【2丹宁.中国陶瓷这棵树[2]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3】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pottery ornamentation and the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_iu Ko (Aba Teachers College Department of Fine Arts,Sichuan Pixian 61 1741) Abstract:By means of the review of pottery ornamentation,this paper enumerate the Qin Han brick tiles,Tang Dynasty ornamentation,the five famous kilns decorations of the Song Dynasty, the blue and white decoration of Yuan Dynasty,the Big Dipper color decoration in Chenghua years of Ming Dynasty,the Pastel patterns in Yongzheng of Qing Dynasty,which are representative in history.According to compare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namentation to the features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reveal that the ancient pottery decoration is one of the origins of the art of Chinese callirgaphy and painting;and demonstrate how th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react the pottery ornamentation,and how the aesthetics perception of callirgaphy and painting affect the variation of the pottery ornamentation after the painting is mature in the long history. Keywords:Chinese pottery ornamentation,aesthetics of Chinese painting,natural aesthetics perception,symbol of ornamentation ——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