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鱼一 己所隶属的阶级与阵营宣战。 《秦中吟》、《新乐府》都是“怒向 刀从觅小诗”的投枪,透过这些 激浊扬清 诗句,我们看到了诗人心灵与 。笑尘 人格的光芒,也看到了社会的 阴暗。卖炭翁的愁苦,新丰折臂 翁的悲凉,上阳宫白发宫人的 寂寞,浔阳江上琵琶女的怆痛, “清”和“浊”,本为人们对 作,也多以“激浊”为主题。也 连带着宫廷太监的贪婪、地方 液体——主要是对水的透明度 许是因为人们对于“除恶”的 官吏的暴戾,封建宫妃体制的 的一种表述。但由于汉字一字 迫切感远甚于“树善”吧,或许 残忍,及“五陵年少”的浪荡与 多义的特点,加上假借和引申 还因为美好事物带来的喜悦 商人重利轻别离的庸俗,一同 词义的文化习惯,不知从什么 与欣慰,比起丑恶事物引起的 交织在民族的人性档案中,永 时候起,“清”和“浊”这两个词, 悲哀与愤怒,对人们心灵的冲 远让后人歌哭、沉思、感悟。 便成了人们褒贬世间人事的判 击力、震撼力要略逊一筹吧。 一个敢于而又善于激浊扬 断用语。 总之,在中国诗歌的盛宴上, 清的人,必然是爱憎分明、个性 古代有一首歌谣这样唱 最令我们百品不厌、回味绵长 鲜明而理性清明的人。这种人, 道:“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 的,往往是那些辛辣或微带酸 决不会麻木不仁,更不会随波 浊。”意思是说人在踏入社会的 苦的菜肴。 逐流。当代长沙大诗人胡遐之 前后,心灵或精神境界会有质 提到“激浊”,人们很可能 先生便是这样一位性情中人。 的不同。在这里,“清”指纯洁、 会首先想到杜甫。确实,杜甫的 谨录胡先生上个世纪50年代 清澈,“浊”则为污秽、混杂之 《三吏》、《三别》、《兵车行》、《丽 末《参观公共食堂》一诗,与大 意。因此,水清可以濯缨,水浊 人行》等诗篇,无愧于中国批判 家共享他激扬文字的才情:“公 则只能濯足。这是就个人的生 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名作,但 社真的幸福多,就餐免费阿弥 活感受或态度而言的,如果扩 若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更普 陀。食堂新造双蒸饭,农户唯存 大到社会与文化的层面,“清” 遍的生活层面来阅读与思考, 半只锅。肚饿未明营养学.力疲 和“浊”的涵义就广泛得多了。 我们不难发现,自居易比杜甫 还上陡山坡。红旗三面高高举, 笼统地说,社会生活中所有 更尖锐、更辛辣,火力更猛烈, 谁信人间有劫波?” 真、善、美的事物都是“清”的, 思想的火花也更明亮。杜甫因 “激浊”是令人痛快的,但 所有假、恶、丑的事物都是 科场的失意与仕途的坎坷,才 “扬清”也不能偏废。生活中很 “浊”的。 有一份对现实的清醒和敏锐, 多美好的人和事,需要我们去 普遍的人性应是求“清”而 而且,杜甫最优秀的作品全部 发现,去彰显,去传播,只要在 厌“浊”,但每个时代、每个群体 产生于“安史之乱”及其前后数 创作手法上不落俗套,去陈言, 中,却总有搅浊一池清水的人。 年间的乱世,社会和人性的丑 有新意,“扬清”之作,同样是可 于是,激浊扬清便成了中国文 恶现象往往在乱世暴露得最为 以传唱千秋的。如汉乐府中的 化界一项长期的战斗任务。从 充分,但并不具备普遍意义。自 《陌上桑》,赞美罗敷的忠于爱 春秋时期《国风》对素餐“君子” 居易生活的时代,虽然也是在 情、淡泊荣华;岑参、高适诗中 的嘲弄和对“硕鼠”的控诉,到 大唐王朝衰落的过程中,但毕 的英雄主义崇拜;王维、李白诗 唐代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竟相对和平,而自居易自身也 中对大自然和友谊的追求;文 死骨”的悲情呼喊,再到近代南 少年得志,只要他甘于做粉饰 天祥诗中的凛然正气,柳亚子、 社诗人对现实政治的揭露与抨 太平的歌手和锦绣囚笼中的金 田汉、聂绀弩等人诗中的家国 击,激浊扬清的诗声,在每个历 丝雀,一生富贵,自可逼人而 情怀,都是中国诗歌中永远滋 史朝代,都成了时代的强音。 来。然而他太敏锐,太深刻,社 润人心的清泉。 回首中国诗坛,“激浊”多 会生活中的污浊使他的心灵感 愿每一泓泉水“出山长似 于“扬清”,而且,传世、惊世之 到窒息,于是他化笔为刀,向自 在山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