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卷第4期 2017年8月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1_18 No.4 Aug.2017 SMART原则在构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中的运用 陈熹.王致楷① (南华大学财务处,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 绩效评价是管理专项资金的一项行之有效的事后监督手段,但目前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仍存在不规范、不 系统、指标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其监督与预防的作用大打折扣,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与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文章介绍了 SMART原则的基本概念,指出了目前高校专项资金运用中存在的一些明显的问题,分析了以SMART原则构建高校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体系的合理性。着重于尝试以SMART原则来构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把对绩效目标可理解性、可衡量性、 可实现性、相关性与时限性的要求,融入到制订严谨科学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过程当中。 [关键词] 专项资金; 高等学校;绩效评价;SMART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47;F406.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755(2017)04-0064—05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逐年增长, 着十分明显的特点:大多数的专项资金项目建设都 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大国,与此同时国家 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力度也在日益增加。根据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数据,1999年我 国普通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441.92亿 元,2014年这一数字达到了4933.39亿元,期间增长 了10倍有余。我国政府在1993年提出了国家财政 要经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会计年度才能完成:另外, 专项资金的申报必须坚持专项专报的原则,申报得 到的款项也必须做到专款专用。 (二)“SMART”原则简介 SMART原则被誉为目标管理中的“黄金准 则”,除了在目标管理领域的运用,它也常被用于企 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在2012 年该目标就已实现[1],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比 例仍然偏低,但是国家财政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 业管理的许多方面。其优点在于,可以给模糊的战 略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义,明确前进方向。对于 “SMART”原则现存有多种解释.本文采用其中的一 种,它包括了以下的5个方面的内容: 教育事业发展的投人大幅增长是有目共睹的。随着 高教财政投人的增长,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也 在逐年增长,成为高校财政投人中不容忽视的一个 部分。 一S(Specific):目标必须是明确具体的,不能 笼统。 目标就像一条道路,指引前进的方向,明确的目 标就像是一条直道,指导人们快速达到终点实现目 标,而笼统的目标则像是岔道,拖慢了前进的进程, 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不能 使考核人正确评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真正绩效。 M(Measur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 目标设立后要有一把刻度明确的尺。目标实现 高校专项资金与SMART原则概述 (一)高校专项资金概述 高校专项资金是指国家或有关部门下拨给高校 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_2 (专项资金的主要来源还 包括上级单位的拨款、自筹资金与社会捐赠款等,本 文主要探讨财政性拨款专项资金)。是由政府相关 部门分拨给高校的除基本支出外的具有专门用途的 财政资金,包括了科学研究资金、基本建设资金、大 型修缮资金和设备购置专项资金等,是公共财政的 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资金相比,高校专项资金有 得好不好,值不值得,效率是否让人满意等都应该有 具体的指标刻度。可以衡量的目标重视了公平的因 素,将一切指标量化,以科学的量化指标衡量目标的 实现进程和员工的努力程度。而不是依靠经验主义 的个人判断和个人喜好,有利于激发员工工作积极 [收稿日期]2017-04-01 [作者简介] 陈熹(1968-),男,湖南郴州人,南华大学财务处高级会计师。 ①中国核工业集团华新建设有限公司,助理会计师。 第4期 陈熹,王致楷:SMART原则在构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中的运用 65 性,从而推动目标的实现。 A(Attain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实现的。 每个目标的设立。应该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情 况,要充分听取意见,认真做好调研工作,重视上下 级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上级运用行政手段将自己的 想法强加于下属,不顾自身想法是否真的可以达成。 那么下属的积极性就会被严重挫败。执行起来也是 互相推诿。立足于实际的可实现的目标,广泛听从 下属基层的意见,才能激起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员 工的工作效率。 R(Relevant):目标要与其他的目标有一定的相 关性。 目标的设立要和其他的因素存在着互相关联的 关系.实现了当前目标要对其他的事物造成一定的 影响。如果实现了目标却对别的方面没有太大影响 或者影响程度很小,那么这个目标的本身价值就不 大。制定有相关性的目标可以有效提高目标的实现 效率。并且在实现目标的同时可以提高其他有关方 面的提升。 T(Time—bound):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 日期。 时限性就是要求目标的实现具有明确的时间限 制,缺乏时间限制的考核将无法进行。而关于目标 时间的限制要考虑到不同项目的轻重缓急,不同的 项目应该实行不同的目标时限。拟定出正确的项目 截止日期,定期对项目的完成度进行检查,把握好第 一手动态信息。方便对项目的指导和计划调整。 SMART原则以目标为导向。注重过程中人的主 观能动性,以结果为唯一评判标准,通过自上而下的 目标设立,在过程中实现自我控制,从而自下而上地 实现目标。SMART 5个方面内容相互关联、密不可 分,共同构建了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理论体系。 二对高校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一)当前高校专项资金运用管理中存在的 问题 1.挤占挪用现象较普遍 根据相关规定,高校的专项资金必须严格按照 预算批复情况使用,不得用于其他与项目无关的方 面。而在一些高校内部,专项资金却成为了某些人 谋取私利的手段。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科研专项经 费仅有40%用于项目,肆意挥霍浪费成为了潜规 则.不少专项经费被套取落入了私人口袋l3]。 2.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许多高校缺少详尽科学的专项资金管理 制度,这使得专项资金的使用变得较为随意[4]。从 而导致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同时也造成了资 源重复购置与闲置。不健全的管理制度导致了专项 资金使用过程中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拖累了资金 使用的效率。同时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也导致了专 项资金的监督流于形式。使得专项资金使用的经济 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大打折扣。 3.对绩效评价重视不够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申报,轻绩效”的情 况.高校在项目的申报上把关不严,而在取得专项资 金后,对于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又显得不够重视。 在项目中一味追求“短、平、快”.只重视项目的数量 却不重视项目的质量。对专项资金的不重视还体现 在缺乏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监督机制起不到应有 的作用。没有行之有效的绩效指标等。这甚至还导 致了一些更严重的诸如学术抄袭、资金贪污等腐败 现象.不仅浪费了政府投入的专项资金,也败坏了学 校的声誉。 4.财务人员决策参与度不足 有的高校对于专项资金立项十分重视,对于可 行性分析、专家论证等决策也都有部署,但是在有关 立项和重大支出论证决策的会议中却未安排财务人 员参加。参会各方专家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可以 从本专业角度对专项资金的运用进行审核把关,但 因为缺乏财务人员的参与和相关财经数据支持,导 致专项资金的各项重大决策的经济可行性方面缺乏 支持.从而导致高校专项资金使用的不经济、不科 学、不合理。 5.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由于专项资金来源复杂、实施时间长等特点,导 致了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难以建立一个正确的标 准。缺乏可量化的指标体系I5]。高校的产出难以量 化并且高校的产出效果往往不能立刻兑现,如新的 科研成果对社会产生的效益,为社会输送的大学生 人才对社会的贡献等。这些价值不能靠货币计量且 没有公认的评价标准。因此,我国高校的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大多依靠主观判断,没有真正建立起一个 令众人都满意的绩效评价体系。 (二)运用SMART原则构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 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 及评价标准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及为目标安排的预 算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评价。近年来,绩效评价 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原因在于以投资为导向从而推 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侧重经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生 济稳步提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人们对于“效 率”的重视日益突显.对提高效率有着新的追求。 高校对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是顺应国际潮流 的体现。西方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将绩效 评价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_6]。而在我国 绩效评价还是新生事物,对绩效评价的运用还处于 利于广开言路。让更多的声音可以传达到决策人的 耳中,让更多的数据作为目标决策的理论基础,同时 参与人员在专项管理资金日常管理工作中也有足够 的热情.提高专项资金的运转效率。 3.SMART能有效提高相关人员管理素质 对专项资金的运用不仅要考虑到项目本身,也 应该考虑到高校长远的发展(R)。SMART原则作 为一个成熟的目标管理理论体系,其思想内核对于 试点阶段。大学是培育国家人才的摇篮,也是富有 人文气息的教育场所。因此将绩效评价运用于高等 学府中,两者的结合是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同时也 广大管理人员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通过对 为国家推广绩效评价作好了试点工作。专项资金的 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能有效推动高校的预算改革 并推动高校的全面改革。 高校的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既要关注项目自身 的进程,也要兼顾到校方的长远发展。立足于当下的 同时,亦要着眼于未来,因此对于高校专项资金的绩 效评价需要一套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而将 “SMART”原则运用于高校的绩效评价更是合适的、 科学的、具有远见的。 1.绩效评价的目标需要用SMART原则设定 做绩效评价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专 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目标。运用SMART原则,我们 可以将绩效评价的目标进行细分,例如A高校对某 教学楼修缮的专项资金进行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 其目的是为了监督项目的实施和规范专项资金的使 用,我们应用SMART原则首先为其进行目标的细 化分解。通过订立一系列量化的具体的指标。建立 起合适的绩效评价体系,如在5月20日前(T),施 工完善程度达到80%(S),若未达到70%则认为其 效果不理想(M),这3项考评指标就分别是SMART 原则中的T原则、S原则和M原则的运用.建立于 SMART原则上的绩效评价目标,可以让人们更清晰 地了解专项资金使用目标,提高执行人员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有目的有方向地使用专项资金,避免资金 浪费现象的发生。 2.SMART原则能激励参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专项资金的运用虽然有规章制度进行规范,但 归根结底还是执行人员在对专项资金进行操作管 理,所以人的作用十分重要,激发起参与人员的积极 性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A),促进 参与人员对专项资金运用管理的重视(M) SMART是一种民主的、自主控制的管理制度,通过 SMART原则能够有效地在上下级之间建立起一种 互相平等、互相支撑、强化沟通的关系。SMART原 则重视人的因素,关注人的作用,激发人的主观能动 性,从而促进专项资金的合理运用。SMART原则有 SMART原则的学习.不仅可以高效地对专项资金进 行正确的利用,更可以提升专项资金相关人员的整 体素质.从根本上达到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4.SMART原则重视成果 SMART原则以制定目标(S)为起点,以对目标 的最终考核(M)(T)为重点,其工作的完成情况是 评定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准。对于工作完成过程中采 用的具体途径与方法上级不做过多的干预。避免了 项目进行过程中实施人员处处受到制约的窘状。有 助于执行人员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才智完成项目。在 SMART原则下,监督的成分并不多,但实现项目目 标的能力却很强。 三 SMART原则在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的 运用 根据SMART原则的基本理论。对于高校专项 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应该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绩效评价的目标要明确可理解 高校对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的目的大体上可 以概括为两点:一是通过绩效评价对高校的专项资 金运用进行监督管理,从而达到合理使用专项资金 的目的_ l。二是通过绩效评价对于项目的相关人 员在工作中的付出进行评价,从而落实人员激励机 制,提升人员能力。为了实现以上两点,高校专项资 金的绩效评价标准应该综合考虑项目、老师、学生等 各方面人员,立足于项目现实性和未来的可发展性 参考2014年湖南省高等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总 体要求和指标设计,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具体 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高校专项资金使用水平:高校专项资金使用情 况考核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资金流转的情况,从专 项资金批复起,到过程中专项资金运作的各个阶段, 全方面进行监督评价,关注专项资金的运作效率和 项目的进程 项目成果水平:反映项目完成后对教学、科研、 设备等的提升作用,包括教学方式的改进,学校知名 第4期 陈熹,王致楷:SMART原则在构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中的运用 67 度的提升,科研能力的加强,参与人员职称提升率 分析指标量化也不是说不能有定性指标,相反定量 指标要与定性指标相结合才能对项目的绩效做出全 等。通过对项目成果的评判,实现对专项资金使用 价值的准确评价[7 2。 高校专项资金相关人员满意水平:通过对项目 实现的成果与预期的比较,以及项目成果对各方的 贡献来评判项目本身的价值。 (二)绩效评价的目标应该量化并可操作 目标的设置给人们指出了行动的目标和结果. 同时也是人们评判绩效的标准.而反馈则是告诉人 们标准的完成程度如何。反馈为目标的执行提供了 总结,通过反馈,可以及时地对行为进行调整来适应 目标的需要[8]。将目标与反馈结合在一起可以有 效地提高绩效,而反馈的结果通常都需要与一定的 标准进行衡量,因此在确立了绩效评价的明确目标 后,应该根据这些明确的目标设定更加详尽的具体 指标,即设立可以进一步明确绩效评价目标的标准, 这个标准同时也应该作为绩效评价的评分标准。根 据SMART原则,这些更加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应 该符合M原则。即这些标准应该是可以衡量的。 将绩效评价3要素进行具体指标设计。如表1 所示,不同的学校对绩效评价的要素需求不同,可以 进行增减和调整。 不同学校使用的具体指标不同,为了得到适合 自身的具体可量化指标。学校应该积极听取各方意 见,综合各方观点来制定适合的考核指标。这可以 有效地提高基层财务人员在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体系建立中的参与程度,同时也能为高校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更细化的建议。 表1绩效评价具体指标 项目实施后人才增加数和增加率 对人员提升 教师能力提升程度(如学历、职称 项目成果 效果 提升率) 水平 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考 研通过率等 对校方提升 学校知名度提升(如办学层次、综 效果 合实力排名)等 满意人员满意水平銎晏 蓁喜;包括老师受益率、学 水平 项目预期 实际情况/预计期望(如实际论文 实现率 发表数/预计论文发表数) 另外分析评价时分析指标量化并不是绝对的, 面完整的评价,如在分析资金使用率时要同时考量 资金支出的规范性,包括资金支出进度和范围等与 申报计划的相符性,资金支出的合理合法和合规性, 在分析评价项目完成度时同时考量项目实施规范 性,包括项目单位申报资格合规、申报材料客观真 实、申报项目与有关规定相符,项目单位是否建立了 相关的管理制度、提供了必要的项目实施支撑条件。 项目调整、验收等过程是否按规定履行了相关手 续等。 (三)考核指标不能遥不可及 越简单的任务越容易达成,也就越容易取得成 就感与满足感,而困难的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小.所以 体验到满足感的几率也小。但在完成困难目标之后 获得的满足感远远超过实现容易目标的满足感。因 此在目标的难度和满意感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让 被考核部门和员工“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以上3 项考核目标在订立时,应该要充分考虑到高校自身 的能力,设定的目标不能遥不可及。高校与高校之 间能力是有差别的,各高校优势项目不同,师资力量 不同。科研实力各地政策支持程度等因素也不同。 因此关于目标的订立时高校管理层要立足于实际, 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综合实力,对自身要有正确的认 识,不能好大喜功定下不可实现的目标。不切实际 的绩效考核目标,只会导致考核评价结果的失真,不 可实现的目标更是不仅起不到激励教职员工的作 用.反而会造成对员工积极性的打击。 (四)考核指标应该具有相互勾稽关系 相关的考核指标应该联合起来综合考察,例如 对资金使用率的评价就不能脱离项目完成度指标, 仅仅资金使用进度达到了要求,而项目实际进度却 未完成计划。说明资金使用效果不佳,可能存在资金 使用不当或浪费的情况;另外专项资金的考核指标 应该与该项目密切相关,即不同项目的专项资金考 核应该采用不同的考核指标,不能将科研方面的考 核指标硬套在设备方面;同时绩效考核指标应该以 人为本,指标设计时要兼顾被考察团队或个人的职 称职务、工作性质、能力水平等相关情况。 互相关联的考核指标体现了以人为本,重视特 殊性的想法。给予不同的项目以不同的考核指标, 重视各个项目与个人之间的独特之处,能为科学地 建设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五)考核指标应具有时限性 绩效评价考核应该要有时间性和阶段性,应该 68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互 定期对高校的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考核评价。定期进 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让评价的结果具有更好的 可比性、可针对性,同时也便于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 了正确的、适合的绩效评价体系,高校才能对专项资 金绩效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的 管理和使用,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统计。学校的项目数量较多,专项资金使用方向就 不一致,对于不同的项目也应该根据项目本身的特 点设定不同的时间限制,如有学科带头人参与的重 大科研项目,应该放宽时间的限制,鼓励他们慢工出 细活,做出精品;而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项目,可以 适当加紧时间限制,鼓励参与人进入角色,更快了解 项目.加快成长进程。 [1] 倪嘉敏,姚晓峰.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变化趋势 与特点[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7): 40 44. 『21 王淑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J].绿色财会, 2012(7):20—23. 『31 应立新.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设定时间限制可以有效提高参与人员的工作效 研究[J].商业经济,2015(06):160—161. [4] 刘慧.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现状研究[J].吉林省教 育学院学报,2012(12):75.76. 率,减少拖拉怠工现象,提高高校专项资金使用效 率。同时 设定时限是促进专项资金管理水平提高 的重要手段之一.规范各项准则都应该从设立严格 的时间限制开始。 [5] 刘晗.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 场,2012(27):95—96. 综上所述。通过SMART原则在高校专项资金绩 [6] 吕志学.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探析[J].城 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7):1475.1478. 『7] 赵珊.公立医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评价研究—— 以财政专项资金购置大型医用设备为例『J].商业会 计,2015(20):98-99. 效评价体系建设中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校专 项资金绩效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难度大, 重视程度不够,对基层意见听取程度不足等问题。运 用SMART原则的量化原则,将绩效考核指标细化、量 [8] 王华,王光荣.目标设置理论对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 启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1):4O.42. 化,能大大减少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阻力。只有建立 SMART Principle to Build a Special Fu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Universities CHEN Xi,WANG Zhi—kai (Univemity of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 Abstract:Performance evaluation is all effective Ineans of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special funds,but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erpformance evaluation of specila funds still exist such as being not standardized,not systematic,indicators being not sound and other issues, leading to its role in supervision and prevention being greatXy reduced.The use of eficifency and management level of specil afunds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SMART principle,points out some obvious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special fund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alyzes the rationality of constructing SMART specil fund pera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with SMART principle,and focuses on trying to constuctr college specilizataion with SMART principle.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ifnancil per-a formance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the process of formulating strict and scientiifc evaluation system of specil faund performance of colleges and U. niversities,which will understand the understndabiality,measurability。feasibilityrelevance and time limit of performance. .Key words: special fun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erformance evaluation; SMART princi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