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金融的作用

2024-07-16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金融的作用


1、“金融软肋”带给中国的耻辱

从历史的经验分析,金融业的不发达使得中国付出了非常惨重的经验教训。

19世纪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向日本支付两亿两银子的赔款。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清政府被迫签定《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按当时中国人口估算,大概每人要付一两白银左右。

这两笔赔款是个什么概念呢?19世纪90年代时候,清政府一年所有税收大约8000万两,2亿两赔款相当于清政府当时两年半税收,这表示清政府即使一年到头不吃不喝,也要等两年半以后才能凑到这么多钱。而庚子赔款4.5个亿,就几乎是其6年全部税收了。当时签下协议时规定,清政府必须两年以后还清赔款。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清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这样几个选择:第一,由清政府发国债;第二,借外债;第三,卖土地,也就是向日本割让更多的领土,但是从民族感情而言这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当时就要尽量考虑通过利用金融借贷来解决这些问题。

当时清政府曾经发行了国债,并一度寄希望于能因此让政府摆脱财政困境。清政府当时试过发行一亿两银子的名叫昭信股份的国债,利息5%。可由于当时中国并没有自己的银行体系,也没有投资银行,国债的销售谈何容易!试过一段,只销售了1000多万两银子的国债就被迫停止。最后清政府被逼无奈,不得不向法国、英国、德国、俄国等一些国家的银行借外债。

但借外债与本国国内发债有很大的差别。外国投资者或银行的权益怎么保护?即使要给予外国银行抵押,但是拿什么做抵押呢?比方说,或许有人以为可以将故宫作为质押品,但即使外国人能够接受这种质押品,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一旦遇到中方赖账的情况,

作为债权人的外国银行和外国投资者也不可能把故宫接管过来。如果强行接管,全体中国人民都会出于民族尊严而大闹起来,这就意味着外方投资者或银行接管行动肯定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如果清政府想借外债的话,就必须给外方投资者或银行提供可以接收的质押品,这种质押品不可以是不动产,所以惟一可行的质押品只能是某种现金流权益。当时清政府的现金流只有税收。从金融契约的监督执行角度而言,因为外方的投资者和银行不可能派人去接管中国的地租、地税,所以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外最后达成了共识:用海关的关税作为质押品。因为当时关税只在几个口岸征收(广州、福州、上海、宁波、厦门、)比较集中,方便验证。特别是通过英国人掌管中国海关,负责监督和管理关税的收入流,这增加了海关关税作为抵押品对中外双方的可接收程度。当然这对中国很不公平的事情,因为这侵犯我们的主权。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安排在相当程度上是中国的金融不发达所逼出来的。

金融发展能够提供的方便之一就是帮助一个政府、一个公司、一个人利用金融产品把任何一次性的大开支尽量去摊平,让这种开支不至于把一个政府、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家庭拖垮。如果没有金融的话,短期巨额支付所能带来的冲击会是致命的,人或者国家的自主权在短时间内会很容易被牺牲。我们刚才讲到的那2亿两银子以及后来的4.5亿两庚子赔款在很大程度上迫使清政府最后破产,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当时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发达,由此可以理解清政府最后垮台是百分之百的事。

2、金融业的发展推动大英帝国的崛起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金融市场在英国历史上到底起过什么作用呢?如果当时英国的金融市场不发达的话,英国能否建立起18~19世纪的大英帝国呢?答案是否定的。18世纪初的时候,英国的人口大约为1000万,英国是小岛国,资源欠缺,如此之小的国家,居然在18世纪拥有世界霸权,主宰世界近200年的历史,主宰全球1/4的土地、1/4以上

的人口!我们必须强调的是金融发展为英国从17世纪末开始崛起所提供的力量。在这一力量推动下,到18世纪中叶英国成了世界上最强的帝国。

为了实现那一目标,在1700年之后,英政府必须大举国债,在18世纪中期国债最多时大约是当时英国国民收入的两倍,英政府每年要用近一半的财政收入来支付国债利息。按照当时英国2%至3%的国债年利率推算,总负债差不多是其财政年收入的15到20倍。那时英国政府的负债程度远比庚子赔款之后的清政府严重,是后者的两倍。晚清政府被这些债务拖得破产,而债务负担相对更严重的英国不仅没破产,反而在那之后变得更强大,成为世界最强的帝国。

英国能在高负债的情况下发展起来,金融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英国形成了完善的君主立宪政体,到那时英国已在北美等地发展了殖民地,并为了殖民地等原因与法国、西班牙和其他欧洲大陆国家进行多次战争。为了应付战争,英国必须继续发展其海军,而且要使其海军实力为欧洲之最。为此,英国政府每年就不得不大举国债。所以在18世纪期间,英国的国债达到当时GDP的两倍。为了维系近两倍GDP的国债并通过借更多国债来继续其海军扩张,英国政府必须要讲信用,否则很难再发行债券。英国政府如果不讲信用,那么即使能再发行债券,利息一定会很高。其再融资成本就会变得很高。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起来的君主立宪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王权受到议会制约并且国家的权力主要掌握在议会的手里,由于议会的决策讨论过程是透明公开的,这大大增加了证券市场对英国政府的信心,投资者们更愿意把钱投给这样的政府去花,要求的利率也不会太高。

3、从华尔街走上产业创新的美国

美国从1776年美国独立一直到1850年左右,其金融发展基本是复制英国金融,也

就是侧重发展银行、保险和债券市场。从19世纪初开始,美国将英国工业革命初期中推出的新技术,也就是纺织业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很快地学过来。到1860年代,新发明的铁路技术在美国被炒得热火朝天,铁路股票是大家都争相追买的证券。但那次铁路股票泡沫不仅在美国老百姓间大大普及了股票文化,而且带出了许多金融财技。在随后的150年里,美国金融业的发展依靠其强大的资本市场而领先于世界前列。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金融体系支撑的国家经济究竟会是什么样子。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对于一国的经济生活与社会进步究竟有怎样的作用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