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河
阴阳河唯一杨公广场,三僚的山山水水几乎都被三僚人赋予了风水的文化内涵。曾氏祠堂开阔的空地前面,有一条小溪一年四季长流,小溪由两股溪流组成, 靠近廖姓这边的水流从北山蜿蜒而下是冬天冷、夏天热,水质浑浊。靠近曾姓这边的水流冬天暖、夏天凉,从南山曲折而来,溪水清澈透亮,用此水所做豆腐鲜嫩无比,三僚豆腐已经成了三僚村的特色产品了。北溪之水温常年高过南溪五度左右,这两条溪流恰似易经中的阴阳两极。阴阳两条小溪在三僚村的中心——杨公祠广场汇聚成僚溪,作为三僚村的水口之地。
罗经石
罗经石是三僚盆地中间的黄土嵊上的独立石峰,高度约80米,长条形子午向,北边宽南边尖,形状颇似罗盘中的磁针。相传杨救贫看见此山时,把黄土嵊看作罗盘,把罗经石看做磁针,断定这里是个世代传承其堪輿术的宝地,于是他携弟子隐居于此著书立说。罗经石西麓有一个称吸石寨的大型溶洞。
包裹石
包裹石位于三僚阳背垴北坡之上,长宽约3米,高约2米,整块巨石在山崖边,形状浑圆如古人出门远行随身携带的布包裹。当年杨救贫断三僚村地形时说“后有包裹随身”,即指这块巨石,来三僚参观的人必看这块石头,所以这是一块与三僚风水和祖师杨救贫都相关的历史文化名石。
九尾杉
三僚村的西边,有一株千年古杉,树杆中空如半轮残月,树冠则树叶婆娑。此树壮年时有九个分支,故名“九尾杉”。此树亦为杨公亲手所植,是三僚村的风水神树,树龄:1120年,树围:4米,树高:约8米,引得许多杨公信徒前来顶礼膜拜。三僚村内只有这棵树是杨救贫直接留下的一个遗迹,树龄在一千年以上。
曾氏砂手
三僚曾氏砂手位于三僚曾氏祠堂的青龙方,把仙鹅孵蛋形余脉与三僚龟蛇把持的水口相连,护卫。三僚曾氏村落藏风聚气的水口。砂手是风水建筑的左右两翼,风水术讲究“宁愿青龙高万丈,不许白虎半抬头。”三僚地形为西南方位高东北方位低,故三僚曾氏在村庄东北角人工堆砌一道山梁为下砂手。明初曾氏建筑下砂时,东面的沈氏村庄反对,因为这里恰好是沈氏村庄的白虎方位,风水国师曾从政借助皇家的力量,完成了对村落风水的整体布局。
太监墓
太监墓位于曾氏下砂,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遣宫廷黄力士黄榜
等两名太监,护送风水国师曾从政灵柩还乡荣葬。太监到达三僚村后,奉命督促县衙征用民夫,在三僚曾氏村庄的青龙方筑起一道山梁,完成曾氏砂手,其间太监黄榜在三僚村病故,三僚曾氏念其督建砂手有功,合族将其葬于砂手之上以示纪念。
蛇形祠
蛇形祠玄机四伏的蛇形祠,祖谱称为“承志堂”建于明代中后期,风水大师廖炳择址定向,壬山丙向兼亥巳,喝为金蛇挂树形,两棵古树香樟一雌一雄有620的历史, 后山如灵蛇蜿蜒而下,这座祠堂就建在“灵蛇吐珠”形的山坡上。祠堂有一院墙,大门后建一照壁,向右穿行一条小巷,才能进入祠堂,犹如穿行在蛇洞之中。穴位点在蛇的七寸,院门丙方正是蛇口,壬山兼子向。整个建筑围绕着蛇的特性,设计得弯曲逼仄,不对称,祠分五房,抑二房而救四房,是三僚曾氏阳宅作品中,体现风水术中房份轻重的代表。
狗形祠
狗形祠奥妙无穷的狗形祠属于曾氏三房,即衍庆堂,整个建筑像一只侧卧的灵犬,处于睡眠状态的狗依然警觉,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细微声音,只有一进,高约三米,开有一个与整体建筑不对称的大门,占据了祠堂正面的三分之二,是狗的嘴巴。大门的两边有两扇奇大的
窗户,是狗的鼻孔。在祠堂的左侧开有一个小门象征进气的狗耳朵,台案、香炉、祖宗牌位设立在右边,只有这个位置才能吸纳狗耳进来的生气。两扇奇大的窗户突出了狗的鼻子,狗形祠建好后,三房人丁两旺,现在依然是三僚曾氏人丁最多的房支。
七星池
三僚村廖屋的七星池是七座相连的水池,建于明朝中期,由风水大师廖信厚择建,环绕在廖屋诸祠中间,池名分另是天乙池、犁头池、曲尺池、玉尺池、墨砚池、半月池、太乙池等,按五行土金水木火的生克原理排列,一条小溪将七池连通,引山泉活水流经各池。七星池象征人体的七窍,七窍流通,自然生机勃勃。为了化煞,三僚廖屋还开了108口塘,象征人体的108个穴位。这是三僚著名的风水建筑。 廖氏屋场仄狭小,村落建基在倾斜的山坡上,后山巍峨高耸,悬崖壁立,从山上下来的两条溪流直冲廖氏屋场的中心地带,水流、山势均来势凶猛,而且前方横着一条低洼的河流,整个地势危峻陡峭,宅基地前方深陷,整体地势不宜人居。明洪武年间,廖氏族人在本族堪舆术士廖厚公的主持下开始修建“七星池”,以“文公无蚊祠”和“月洲祠”为轴心。 风水学说的成功之处,不仅仅能够寻龙捉脉、察砂观水、确定真穴,使风水玄奥理论具体化;更在于依据自然的地
理形势,通过人工的方式修补、改选。开渠引水、筑塘蓄水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七星池就是利用风水术对自然的水流形势进行改选和化“煞”的典型。本来是四“煞”临身的廖氏屋场,利用溪流敞开的自然水路,充分吸纳了自然生气,七星池如流觞之曲水,蓄积了自然生气,使廖氏屋场成为一个气韵生动、藏风得水、蓄气聚财、人财两旺的风水宝地。
旌表牌坊
廖氏旌表牌坊,清代建筑,位于三僚廖屋组,四柱三门,座庚甲兼申壬。清初兴国县邑廪生廖安矩继妻董氏,19岁寡居,抚育前妻子廖政紘成长,考入国学生,乾隆二年,朝庭建坊表彰董氏懿行,至今已逾270年。
虎形墓
三僚曾氏虎形墓,位于两性交界的阳背垴枫树下,是北宋曾氏十
八世祖曾玉屏(又名吾道公)墓,座向为申山寅向兼庚甲,庚寅分金,点骑龙穴喝虎形。墓碑文曰:“石淳觉春仙榻暖,佳城不夜来灯辉。”相传杨救贫曾断曾氏在三僚“初代钱粮不兴达”,因而曾氏迁居三僚初期,十几代单传,曾玉屏葬入虎形墓后,丁财聚发,遂为万丁巨族。此墓为寅向,寅为虎,墓形也造虎形,虎头、虎目、虎爪俱全,呈虎卧状,与山坡下的犬形祠遥遥相对,是三僚阴宅风水建筑的代表。
“此文章为三僚杨公风水学院入驻一点号的媒体名称)原创,特此声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