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专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梳理

2021-07-09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高考专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梳理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梳理

《语文·必修1》

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诸侯分公司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

太子:古代储君称谓。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至于金元小说中的“四太子兀术”(仅为皇子),是误用,历史上没有此称谓。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

足下:敬辞,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 竖子:对人的蔑称。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臣:最初指男性奴隶,跟女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另外,“臣”又是表示谦卑的自称。

执事:办事的官吏。也指对对方的敬称。 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1

将军:春秋时代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一军之帅称将军。到战国时代始为正式官名,而卿仍称将军。自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官。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明清两代,有战事出征,置大将军和将军,战争结束则免。清朝,将军为宗室爵号之一;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自刎:自割其颈。即自杀。自刎是中国古代武将绝望时最常使用的自杀报国的手段。

宾客:春秋、战国时多用称他国使者及贵族的门客、策士;东汉以后用以称依附世家豪族的人;官名,太子宾客的省称。

祖:祖古代践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

诏:帝王的命令或文告。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伏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是种命令文体。

朝服:又称为“具服”,是古代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礼服。

九宾: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郡县: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幸:宠爱,指封建君主对妻妾等的宠爱。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也叫幸。

2

寿:以酒或物向别人祝福。

跽: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跽,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

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褒拜,即报拜,再拜是也。 《语文·必修2》

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 筮:用蓍草的茎占卦。 体:卜筮的卦象。

总角:古代少男少女把头发扎成'「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玁狁:猃狁。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俗称墨斗,比喻准绳、准则。 长跪:指挺直上身而跪,表示恭敬。

流觞: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 朕: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

3

初七:指农历七月初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癸丑:这里指永和九年。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既望:指农历十六日。(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称“朔”,农历每月的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

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

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合葬:指夫妇死后葬在一起。

黄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在迷信中指所谓阴间。

庐冢:也作“庐墓”,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庐”,房屋;“冢”,坟墓。

修禊: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语文·必修3》

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谷:粮食的通称。

4

庠序: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黎民:即“平民”“众民”之意。也称“蒸黎”“黎元”等。

黔首: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据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皆用黑布包头,故名。

布衣: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 氓隶:下层人民。 君子:特指有学问的人。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步为“步”。

神明:①天地间神的总称;②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③人的精神。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

六艺:①指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乐》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②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河东:黄河以东,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

5

为河东。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八荒:原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

中原:中原最基本的意义是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这一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

四海:泛指天下,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六合:①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②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

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 合从: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从,通“纵”。 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胡人:狭义也就是指匈奴人,后泛指北方少数民族。“胡”是古代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自称。 蛮夷: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古代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陶朱: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也是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 《语文·必修4》

6

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郎: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 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 丈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斋戒:旧时祭祀鬼神时,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如不酒、不吃荤、不妄行动、不狂言戏笑等等),以表示虔诚。

亲戚: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代以“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

持节: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后土:相对皇天而言,指地神。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语文·必修5》

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洗马: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7

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东宫:太子住所,也指太子。

伏惟: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庙祝:庙堂中管香火的人。

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治”。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独夫:①独身男子。②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避讳: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国讳,指诗文中不直书在位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一是家讳,或称为私讳,即说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名、祖名。

避讳的方法

(1)改字法,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他字来代替。 (2)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口”。

8

(3)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少写一两笔。

(4)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就改变声调或读别的字音。 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猪、羊各一头叫“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

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 祭文: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

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大决: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

勾者:立即被施刑的人。勾,勾决,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画钩,批准立刻行刑。清制,每年秋季,由刑部会同九卿各官,详审全国判死罪者的名册,一一详议,分别归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情实者奏请勾决。

西市:清京城行刑的地方,今北京宣武区菜市口街上。 上闻:上奏的文书。

舍利:梵语“身骨”的译音。佛教徒死后火葬,身体内一些烧不化的东西,结成颗粒,成为“舍利子”。

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

9

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