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
阅卷人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得分 1.(2分)下列疫情防控措施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消毒 B.开窗通风 C.佩戴口罩 D.测量体温
2.(2分)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
A.干冰﹣氧化物 B.糖水﹣化合物 C.空气﹣纯净物
D.纯碱﹣碱
3.(2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荆州。下列举措错误的是( )
A.天更蓝﹣使用清洁能源 B.地更净﹣垃圾分类回收 C.水更清﹣污水直排长江
D.景更美﹣城市绿化美化
4.(2分)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从分子角度解释合理的是( A.氧分子体积变小 B.氧分子质量变小 C.氧分子间隔变小
D.氧分子数目变少
5.(2分)下列关于酒精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火柴点酒精灯,使温度达到酒精着火点 B.可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酒精灯外焰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使酒精和空气隔绝
6.(2分)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可能引起的后果不匹配的是( )
A.读数偏小
B.试管破裂
1 / 21
)
C.标签受损
D.液滴飞溅
7.(2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提倡多喝硬水 D.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8.(2分)甲醛(CH2O)的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可用于浸泡动物标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C.甲醛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D.不同质量分数的甲醛水溶液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8
9.(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10.(2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 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SO4 实验方案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滴加适量Ba(OH)2溶液后过滤 2 / 21
A B
C D A.A
鉴别CH4、H2两种无色气体 鉴别稀盐酸和蒸馏水 B.B
点燃气体,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 取样,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C.C
D.D
11.(2分)如图是氮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图,已知a物质是NH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物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乙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形成酸雨 C.丙物质的化学式为HNO2
+ D.丁物质中含有的阳离子是𝑁𝐻4
12.(2分)向一定温度、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下列图像符合实际变化
过程的是( )
A. B.
C. D.
3 / 21
阅卷人 二、填空题(共5题;共24分) 得分 13.(6分)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请回答:
(1)(1分)高铁电网通过石墨电刷给动车供电,因为石墨具有良好的 性。 (2)(1分)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2分)合理施用化肥有利于粮食增产,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在中国人手中”。下列可以作为复合肥的是____(填标号)。 A.KCl
B.NH4H2PO4
C.CO(NH2)2
(4)(2分)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的冰晶外壳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____(填标号)。 A.金属材料
14.(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B.天然材料 C.合成材料
(1)(1分)铁锅容易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2)(1分)荆州熊家冢曾出土过表面有一层“铜绿”的青铜器,研究人员将“铜绿”隔绝空气加热,发现它分解生成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得出组成“铜绿”的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
(3)(1分)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里记载了我国古代冶金工艺。在炼铁反应
高温3CO+Fe2O3
_
_
2Fe+3CO2中具有还原性的反应物是 。
(4)(1分)科研人员利用催化剂,将两种温室气体进行转化,为“碳中和”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4分)如图为铕(Eu)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氧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1分)铕是一种重要的稀土资源,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 / 21
(2)(1分)铕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 。
(3)(1分)氧元素和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4)(1分)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则相同价态的铕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16.(5分)以下是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和对应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温度/℃ KNO3 溶解度/g NaCl 0 13.3 35.7 10 20.9 35.8 20 31.6 36.0 30 45.8 36.3 40 63.9 36.6 50 85.5 37.0 60 110 37.3 (1)(1分)代表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2)(1分)若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KNO3。
(3)(2分)t1的范围为____(填标号)。A.10~20 A.20~30
B.30~40
C.50~60
(4)(1分)t2℃时,将等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m(KNO3) m(NaCl)(填“>”或“<”或“=”)。
17.(5分)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过程包括如下操作。请回答:
5 / 21
(1)(1分)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 (2)(1分)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3)(1分)该实验中量取的水的体积应为 mL。(水的密度为1g/cm3) (4)(2分)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填标号)。 A.④②⑤①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③⑤
D.④⑤②③①
阅卷人 三、综合题(共2题;共10分)
得分 18.(4分)从废旧电脑的某些零部件中回收金属银,设计流程如图所示:
(1)(1分)步骤℃和步骤℃都涉及的实验操作是 。 (2)(1分)步骤℃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1分)溶液X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化学式为 。
(4)(1分)据此判断,铜、银、铝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
19.(6分)“天宫课堂”上航天员做的泡腾片实验,让同学们再次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泡腾片中含有
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等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决定对它们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1)(1分)实验一: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探究1】用pH试纸测得等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9,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 【实验结论1】两者均显碱性,且溶液碱性较强的是 。 (2)(2分)实验二:探究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充分搅拌,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观察到ab段无气泡产生,从b点开始产生气泡。经测定b点溶质只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钠,c点pH为7。
6 / 21
【实验结论2】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是分两步发生的,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 (3)(2分)实验三: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②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验证】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入试管中加热,如图2所示。
【交流反思】试管A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试管B中出现 现象,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结论3】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氢钠。
(4)(1分)【拓展应用】溶洞内钟乳石的形成原理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相似﹣﹣溶有碳酸氢钙[Ca(HCO3)2]的地下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碳酸氢钙会分解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请写出碳酸氢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阅卷人 四、计算题(共1题;共7分)
得分 20.(7分)硫酸铜对过氧化氢(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8.5%的过氧化氢溶液40g倒入锥形瓶
中,向其中加入15%的硫酸铜溶液6.6g,使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若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请计算: (1)(1分)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7 / 21
(2)(5分)产生氧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1分)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8 / 2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酒精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开窗通风,空气流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佩戴口罩,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测量体温,是物质的热胀冷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A
【解析】【解答】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
物,选项符合题意;
B、糖水是糖的水溶液,由糖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属于盐,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判断氧化物要满足三点:两种元素、氧元素、化合物; B、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C、根据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分析; D、根据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分析。
3.【答案】C
【解析】【解答】A、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选项不
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回收,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选项不符合题意; C、污水直接排入长江会导致水污染,不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选项符合题意; D、城市绿化美化,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 / 21
【分析】根据环境、水、空气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入手确定做法是否有利于保护环境。
4.【答案】C
【解析】【解答】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一般的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
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是由于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状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的变化分析。
5.【答案】B
【解析】【解答】A、火柴燃烧时放出热量,使温度达到酒精着火点。从而点燃酒精灯,选项不符合
题意;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否则会引起火灾,选项符合题意;
C、酒精灯外焰部分与氧气接触最充分,故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使酒精和空气隔绝,没有氧气则酒精熄灭,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及酒精灯的使用要求分析,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酒精灯对火,用灯帽盖灭及用外焰部分加热。
6.【答案】A
【解析】【解答】A、如图所示,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实际偏小,不符合题意操作与后果不匹配,
符合题意;
B、如图所示,锌粒直接放入试管会使试管破裂,不符合题意操作与后果匹配,不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标签未朝向手心,残留的液体流下会腐蚀标签是标签受损,不符合题意操作与后果匹配,不 符合题意;
D、如图所示,将水倒入浓硫酸,浓硫酸稀释会放出大量热,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则会使表面的水沸腾造成液滴飞溅,不符合题意操作与后果匹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量筒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分析; B、根据试管中直立投放块状固体易炸裂试管分析;
C、根据倾倒液体时标签未朝向手心残留液体易腐蚀标签分析;
10 / 21
D、根据水倒入浓硫酸中会使液体沸腾外溅分析。
7.【答案】D
【解析】【解答】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紧缺,应该节约用水,选项不符合题意;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选项不符合题意; C、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人不能常喝,会引起结石,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分析; B、根据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长期饮用硬水会影响身体健康分析; D、根据水是常用溶剂分析。
8.【答案】B
【解析】【解答】A、根据甲醛的化学式(CH2O)可知,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不符
合题意;
B、根据甲醛的化学式(CH2O)可知,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不含水分子,选项符合题意;
C、根据甲醛的化学式(CH2O)可知,甲醛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于甲醛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6×1)=1:8,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6×1)=1:8,故不同质量分数的甲醛水溶液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8,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C、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分析; D、根据甲醛与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都是1:8分析。
9.【答案】A
11 / 21
【解析】【解答】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选项
符合题意;
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等含碳元素但表现出无机物的性质故属于无机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C、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氯酸钾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选项不符合题意;
D、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不是燃烧,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B、根据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C、根据置换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分析; D、根据发光放热现象可能是物理变化分析。
10.【答案】D
【解析】【解答】A、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A错。
B、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SO4,滴加适量BaCl2溶液后过滤,滴加氢氧化钡会引入新杂质氢氧化钾。B 错。
C、鉴别CH4、H2两种无色气体,点燃气体,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氢气燃烧生成水,都有水生成,使用干冷的烧杯均有水雾生成,不能区分。C错。
D、鉴别稀盐酸和蒸馏水,取样,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稀盐酸为酸性可使紫色石蕊变红,蒸馏水为中性,紫色石蕊仍为紫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除杂原则和鉴别方法分析,物质除杂时选择的药品要只与杂质发生反应,不与原物质反应,且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而物质的鉴别需通过不同现象加以区分。
11.【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可知,甲物质是氮气,氮气的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78%,是空气中含
量最多的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12 / 21
B、根据分析可知,乙物质是二氧化氮,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会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而引起酸雨,选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可知,丙物质是硝酸,硝酸中氮元素显+5价,而𝐻𝑁𝑂2中氮元素显+3价,选项符合题意
+D、根据分析可知,丁物质中含有铵根离子,符号是:𝑁𝐻4,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分析; B、根据氮的氧化物造成酸雨分析; C、根据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分析; D、根据铵根离子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分析。
12.【答案】B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原溶液中溶质不为0,由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减
少,则溶质会析出使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少而不是增大,如图所示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氧化钙和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则曲线起点不为0,随着反应的停止,温度又会恢复到原温度,如图所示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由于升温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形成比原溶液温度高的饱和溶液,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最终由于恢复到原温度后溶液仍是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溶液相等,如图所示不符合题意;
D、根据分析,原溶液质量不为0,实验至最后,由于溶液中的水减少溶质析出,则最终形成的原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质量比原溶液质量小,如图所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向一定温度、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剂减少,溶质析出,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温度恢复,由于溶解度变化析出的晶体再溶解分析。
13.【答案】(1)导电
(2)不可再生 (3)B (4)C
【解析】【解答】(1)通过石墨电刷给动车供电,说明石墨能导电,故填:导电;
13 / 21
(2)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 (3)复合肥是含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 A、氯化钾含钾元素属于钾肥,不正确;
B、磷酸二氢铵含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 C、尿素含氮元素属于氮肥,不正确; 故答案为:B;
(4)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石墨的导电性分析; (2)根据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分析;
(3)根据复合肥氮、磷、钾三种元素至少含两种分析; (4)根据塑料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14.【答案】(1)𝑂2
(2)𝐶𝑢、𝐻、𝑂、𝐶 (3)𝐶𝑂
催化剂(4)𝐶𝑂2+𝐶𝐻4
_
_
2𝐶𝑂+2𝐻2
【解析】【解答】(1)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填:𝑂2;
(2)铜绿分解生成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共含有铜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和碳元素,则铜绿中含有铜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和碳元素,故填:𝐶𝑢、𝐻、𝑂、𝐶;
(3)根据反应可知,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时夺走了氧化铁中的氧元素,故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填:𝐶𝑂;
(4)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烷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催化剂为:𝐶𝑂2+𝐶𝐻4
_
_
2𝐶𝑂+2𝐻2。
【分析】(1)根据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14 / 21
(3)根据CO的还原性分析;
(4)根据图示中各粒子的构成书写反应方程式分析。
15.【答案】(1)金属
(2)63
(3)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 (4)𝐸𝑢2𝑂3
【解析】【解答】(1)铕的偏旁部首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
(2)根据元素周期表标签左上角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如图原子序数是63,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63,故填:63;
(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氧元素和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故填: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
(4)根据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其中氯元素显-1价,则铕元素显+3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则铕元素相同价态的铕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𝐸𝑢2𝑂3。
【分析】(1)根据名称带“钅”为金属元素分析; (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分析; (3)根据不同种元素质子数不同分析;
(4)根据所给氯化铕的化学式确定铕的化合价,再写出氧化物化学式分析。
16.【答案】(1)甲
(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A (4)<
【解析】【解答】(1)根据溶解度表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如图甲的溶解度符合这一特
点,故表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甲;
(2)由溶解度表和曲线图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较小,则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应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故填: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如图,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该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相等,小于t1℃时硝酸钾溶解度小于氯化钠,大于t1℃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钠,根据表格数据,符合这一
15 / 21
特点的温度是20℃硝酸钾溶解度小于氯化钠,30℃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钠,故t1的范围是20~30, 故答案为:B;
(4)如图,t2℃时,等质量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两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溶质形成t1℃时的饱和溶液,此时两物质溶解度相等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由于原溶液质量相等且降温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变化较大,则析出的溶质大于氯化钠,使t1℃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小于氯化钠饱和溶液,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硝酸钾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小于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故填:<。
【分析】(1)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 (2)根据硝酸钾适宜降温结晶提纯分析; (3)根据两物质溶解度的范围分析;
(4)根据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降温结晶析出晶体多分析。
17.【答案】(1)烧杯
(2)加速溶解 (3)47 (4)A
【解析】【解答】(1)图中的玻璃容器除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外,烧杯也是玻璃制作的,故填:烧
杯;
(2)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是固液充分接触从而加速溶解,故填:加速溶解;
(3)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50𝑔−50𝑔×6%=47𝑔,则水的体积是47𝑔÷1𝑔/𝑐𝑚3=47𝑚𝐿,故填:47;
(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是:取药品称量然后在烧杯内溶解配制,如图所示,操作顺序是:④取药品②称质量⑤放入烧杯①倒入相应的水③溶解, 故答案为:A。
【分析】(1)根据所给各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溶解时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分析;
(3)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分析; (4)根据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分析。
18.【答案】(1)过滤
16 / 21
(2)2𝐴𝑙+3𝐻2𝑆𝑂4=𝐴𝑙2(𝑆𝑂4)3+3𝐻2↑ (3)𝐶𝑢(𝑁𝑂3)2
(4)𝐴𝑙>𝐶𝑢>𝐴𝑔或𝐴𝑙、𝐶𝑢、𝐴𝑔
【解析】【解答】(1)步骤℃和步骤℃都是将不溶物和溶液分离,故涉及的实验操作是:过滤;
(2)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𝐴𝑙+3𝐻2𝑆𝑂4=𝐴𝑙2(𝑆𝑂4)3+3𝐻2↑; (3)根据题意,步骤℃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铜和银未反应,滤出后加入硝酸银,铜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若溶液X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是硝酸铜,化学式是:𝐶𝑢(𝑁𝑂3)2;
(4)根据题意可知铝与酸反应,铜和银不反应说明铝最活泼,铜能置换出硝酸银的中的银,说明铜比银活泼,故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铝>铜>银,故填:𝐴𝑙、𝐶𝑢、𝐴𝑔或𝐴𝑙>𝐶𝑢>𝐴𝑔。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原理分析;
(2)根据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分析; (3)根据铜能与硝酸银反应分析;
(4)根据铝与酸反应,铜和银不反应说明铝最活泼,铜能置换出硝酸银的中的银确定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
19.【答案】(1)碳酸钠溶液
(2)𝐻𝐶𝑙+𝑁𝑎2𝐶𝑂3=𝑁𝑎𝐶𝑙+𝑁𝑎𝐻𝐶𝑂3;氯化钠或𝑁𝑎𝐶𝑙 (3)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遇热或减压(4)𝐶𝑎(𝐻𝐶𝑂3)2
_
_
𝐶𝑎𝐶𝑂3↓+𝐻2𝑂+𝐶𝑂2↑
【解析】【解答】【实验结论1】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9,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碳酸氢钠溶液pH
值小于碳酸钠溶液,则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更强,故填:碳酸钠溶液;
【实验结论2】根据题意,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是分两步发生的,ab段加入盐酸后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化学方程式为:𝐻𝐶𝑙+𝑁𝑎2𝐶𝑂3=𝑁𝑎𝐶𝑙+𝑁𝑎𝐻𝐶𝑂3;然后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c点时显中性说明此时恰好完全反应,故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故填:氯化钠或;𝑁𝑎𝐶𝑙;
实验三:【交流反思】根据题意,该反应由水生成,实验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故填: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试管B中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填:澄清
17 / 21
石灰水变浑浊;
【拓展应用】根据题意可知,碳酸氢钙分解类似于碳酸氢钠分解,则溶有碳酸氢钙的地下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会分解出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遇热或减压𝐶𝑎(𝐻𝐶𝑂3)2
__
𝐶𝑎𝐶𝑂3↓+𝐻2𝑂+𝐶𝑂2↑。
【分析】(1)根据pH>7的溶解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分析;
(2)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c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的点分析;
(3)根据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回流炸裂试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4)根据碳酸氢钙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分解出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20.【答案】(1)34
(2)解: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40𝑔×8.5%=3.4𝑔,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𝑥。
2𝐻2𝑂2
683.4𝑔
硫酸铜溶液__
2𝐻2𝑂+𝑂2↑
32 𝑥
683.4𝑔=,𝑥=1.6𝑔
𝑥32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 (3)2.2%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2)=34,故填:34;
(3)硫酸铜的质量是:6.6g×15%=0.99g ,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99𝑔
40𝑔+6.6𝑔−1.6𝑔×100%=2.2%
答: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
(2)根据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氧气质量分析。
18 / 21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65分 客观题(占比) 24.0(36.9%) 分值分布 主观题(占比) 41.0(63.1%) 客观题(占比) 12(60.0%) 题量分布 主观题(占比) 8(40.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5(25.0%) 24.0(36.9%) 计算题 1(5.0%) 7.0(10.8%) 综合题 2(10.0%) 10.0(15.4%) 单选题 12(60.0%) 24.0(36.9%)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95.0%) 2 容易 (5.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6.0(9.2%) 13 / 21
192 塑料的使用与发展 6.0(9.2%) 13 3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4.0(6.2%) 4,7 4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5.0(7.7%) 16 5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6.0(9.2%) 19 6 绿色化学 2.0(3.1%) 3 7 基础知识点归纳 2.0(3.1%) 9 8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4.0(6.2%) 18 9 元素的概念 4.0(6.2%) 15 10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2.0(3.1%) 11 1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2.0(3.1%) 1 12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2.0(3.1%) 6 1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5.0(7.7%) 17 14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6.0(9.2%) 19 15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4.0(6.2%) 15 16 物质的元素组成 4.0(6.2%) 14 17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2.0(3.1%) 12 18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4.0(6.2%) 14 19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7.0(10.8%) 20
20 / 21
20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2.0(3.1%) 10 21 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5.0(7.7%) 16 22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9.0(13.8%) 8,20 23 物质的简单分类 4.0(6.2%) 2,11 24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4.0(6.2%) 18 25 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2.0(3.1%) 12 26 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2.0(3.1%) 5 27 硬水与软水 2.0(3.1%) 7 28 物质的鉴别、推断 2.0(3.1%) 10 29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4.0(6.2%) 14 30 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 6.0(9.2%) 13
21 /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