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次接触到“专递课堂”这个新名词,好奇地浏览了其相关信息,发现“专递课堂”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原来它所针对的对象是来自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学生们。
由于农村小学条件落后,师资配备不充裕,“专递课堂”就是利用网络同步上课的方式,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与拥有相对丰富教育资源的乡镇学校同上一堂课,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使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共享。
推广“中心学校带教学点”、“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湾里乡中心小学每周安排“专递课程”4节课。
在初始,开展“专递课堂”教学活动并不顺利。在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比如主课堂教师不清楚分课堂学生的姓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分课堂学生的名单贴在讲台上。
最大的问题是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缺少互动。我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因为是初次接触“专递课堂”,所以教师在课堂设计方面所抛出的问题不利于生生互动。第二,由于师生不能近距离接触,分课堂的学生们会感觉教师不是身边真实存在的,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上的交流。为了增进师生情感上的交流,我们去了李桥小学、十全小学、孙家教学点进行走教。
在教学中,我们需引导学生——我要让网络助力生活,推动网络社会的发展,不要让生活困于网络,不要让社会受阻于网络。本框教学,让学生通过对网络的了解,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教案设计重在选择学生的需要,贴近教材。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方面,还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要更好地利用教材资源,寻觅
更为新颖的教学情境,加以研究设问技巧,更好地生成教材资源,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料和结合学生的自身实践,让学生真正成为网络的主人,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切实传播网络正能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