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0-06-30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5—2016年孝义市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香在中国的文字造字中是会意字,甲骨文香字的形状象征,上半部为禾,下半部是锅,表示锅中煮着禾薯散发的香气。在人类远古时期,能吃热食就是美妙的满足,象征人类的原始需求已经达到心身合一了。香气开始于我们的嗅觉官能,启发人类对香气的美好想象,进而形成了优雅美妙的中国香席。

②什么是香席?香席是经过用香工夫之学习、涵养与修持后,升华为心灵美感的一种生活形式。香席既不是改变气味的熏香行为,也不是与宗教活动类似的焚香祈福,香席是一种通过香作媒介的文化活动,不是单纯嗅觉上品评香味的品香。香席不是在寻求精神的归宿和慰藉,而是生活修养——在香席的世界可以上追魏文帝邀集建安七子品迷迭香作《迷迭香赋》的风雅,更可以缅怀苏东坡和黄庭坚诗歌合唱的浪漫情怀;还有文徵明燃香作《焚香》时的悠悠心境。

③品香既是一场别致的雅集,也是一次和心灵的对弈。在传统文化回潮的当下,风雅了千年的熏香,是附庸风雅也好,是真雅致也罢,在沉寂了半个世纪后,正迎来大好时代。中医认为,沉香本身就可入药,是一种名贵的药材。除了直接入药外,沉香还具有解秽流芳、驱虫避邪、正念清神的效果,尤其因为味道清柔甘醇,利于摄定心神,可帮助人修身养性。很多沉香的爱好者热衷的缘由是,品香的过程是一种精神和嗅觉的审美过程,能安神、静心,给人以空灵平和。

④香文化传到日本,香道修养也成为日本王宫贵族女子成人礼必备考核技能之一。日本现在流行的香道形式,主要是借鉴了唐宋时期隔火熏香的方式和方法,但中日两国香文化内在追求、熏香过程及香品内涵是不同的。日本香道更多的追求是形式,重过程。中日文化交流中一个划时代的开创者,便是唐代的鉴真和尚。公元753年鉴真东渡成功,为日本带去了佛教、中医,同时也带去了大量的中药及沉香、檀香等香药。实际上,我国香学最早传于日本的时间还要提前近二百年,当时朝鲜的“遣华使”、来华僧侣及留学生将品香用具带回朝鲜,后来辗转传到日本。

⑤香道是一种耐性的训练,也是一种想象力和感受力的训练,训练人细致如实地品尝生命,让人们对一阵风、一片树叶,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感觉。香能打开人和自然界的门,让生命充满爱与被爱的喜悦。品香是一种修炼,是一种找回自我感知的方法。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静下心来品香,能恢复长久以来已经麻痹的知觉,敏锐捕捉自己对香的真正感受。品香后勇敢与别人交流闻香体验,不人云亦云,这是品香的精神。健康才有快乐,安心才得自在。从某种程度上说,品香也是使身体健康的方法,先贤强调的品香境界是“静心契道,品评审美,励志翰文,调和身心”。

⑥品香,身体与智慧并行,健康与快乐同在。

(摘编自龙超《品香:心香一瓣》)

1.下列对于香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香席的形成过程优雅美妙,它开始于我们的嗅觉官能,启发了人类对香气的美好想象,象征人类的原始需求已经达到心身合一。

B.香席是一种文化活动,它需以香作媒介;香席是一种生活形式,需经过用香工夫之学习、涵养与修持后升华为一种心灵美感。

C.香席是一种生活修养,魏文帝邀集建安七子品迷迭香作《迷迭香赋》的风雅,文徵明燃香作《焚香》时的悠悠心境都归属香席。

D.香席不是改变气味的熏香行为,也不是与宗教活动类似的焚香祈福,不是单纯嗅觉上的品香,也不是在寻求精神的归宿和慰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品香是一场别致的雅集,也是一次和心灵的对弈,是一种精神和嗅觉的审美过程,也是一种修炼,是一种找回自我感知的方法。

B.沉香主要用途是帮助人修身养性,因其具有解秽流芳、驱虫避邪、正念清神的效果,尤其因为味道清柔甘醇,利于摄定心神。

C.鉴真东渡是中日文化交流划时代的开始,他带去了沉香、檀香等香药,但中国香学传于日本却更早,是经由朝鲜辗转传入的。

D.香道能训练人的耐性,训练人的想象力和感受力,使人细致如实地品尝生命,对一阵风、一片树叶,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感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造字法看,香是会意字,甲骨文的香字构造说明,最早的香,不是指香料,而是指锅煮禾薯散发的香气,表现了远古人类对吃热食的满足。

B.熏香,是一种流传千年的习俗,一度时期曾归于沉寂;当下,熏香也被人认为是附庸风雅,但不管怎样评价,现在正是传承熏香的大好时代。

C.日本流行的香道形式借鉴于中国,日本香道更多的是追求形式,重视过程,而在香文化内在追求、熏香过程及香品内涵上日本是不及中国的。

D.在浮躁年代,静心品香能恢复长久麻痹的知觉,交流闻香的独有体验是品香的精神;品香可调和身心,使身体与智慧并行,健康与快乐同在。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殊:不同 ..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C.及其所之既倦 .

D.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

由:原因 .

之:的 .

昔:从前 .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第一段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第一段文字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第二段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2分)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2分)

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夙遭闵凶 夙:平素 ..

B.慈父见背 见:我 ..C.躬亲抚养 躬:亲自 ..

D.终鲜兄弟 鲜:本为“少”,这里为“无” ..

8.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把“自己对祖母的孝”作为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企图打动晋武帝。

B.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身世,其中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切感情,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

C.文字中包含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词语,如:形影相吊、茕茕孑立、零丁孤苦。

D.文段主要用了四字句,还有不少对偶句,琅琅上口,亲切自然。 9.翻译下列句子。(3分)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5分)

11.诗的后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2.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背若泰山, ; ② ,定乎内外之分, ③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的一个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吃 饭 王琼华

“我是陈宝山,老部长,您还记得我吗?”

快下班时,一个电话让我呆了一下,便想起了这个陈宝山。几年前,我曾到一个叫陈家岔的村里蹲点扶贫,有一个帮扶对象叫陈宝山,一听手机里的声音就知道是他。陈宝山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是他这名字挺好,可家里境况太不好了。帮扶一年后,他这家还是村里一个贫困户。我回城里时很真诚地跟他说:“以后有什么困难,还可以直接来找我。”

看来陈宝山没忘记我这个交代。

也正是这样,我走出办公楼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请陈宝山吃一顿饭,因为我也记得陈宝山当年说过的一句话:“这人呐,一日三餐都有一碗饱饭吃就好。”我摸透了他的脾气,在进城路上他肯定不会掏钱吃饭的。看到陈宝山时,我怔了一下。哎哟,这陈宝山今天还穿了一件西装。这大概又是哪个好心人救助的吧。还不错,进城来找人知道换一件体面的衣服。我说:“宝山,我们先吃饭去。”

“好的,我已经订了包厢。” “你订了包厢?”

他点点头说:“在粤港大酒店。我问过人,那里的海鲜做得最地道。”

“哈哈哈,想吃一回海鲜?行啦,我请你吃一回海鲜。”我不好断了人家的念头。都知道,全城要数粤港大酒店吃饭价位最高。看来这陈宝山真要把海鲜当泥鳅吃。也许陈宝山看出了一点什么,马上咧嘴一笑:“今天是我请您吃饭。”

——“好啊,你请客,我埋单!

但这话我没说出口,因为他把我扯进了一辆小车,还是奔驰。接着,陈宝山很熟练地把车子开动起来。他见我一头雾水,便爽朗地说:“这车子是我挖到的。”一番交谈,我才知道陈宝山现在成金矿老板了。这让我立即警觉起来。平常,我最不喜欢跟这老板那老板打交道,看来陈宝山这顿饭也不是要让我白吃的,他肯定知道我一句话能让他把矿挖得更好。

陈宝山敬了我三杯酒后,见他还是没说出这进城请吃饭的原因,我便问:“宝山,要我帮什么忙呢?”

“没忙要您帮。”

“怎么啦,宝山要灌醉我才说实话?”

“我灌不醉您,这种地方牌子的酒我本来就喝不惯。不过我打听过了,您喜欢喝这牌子的酒。”

我暗暗噢了一声,有点自嘲起来:“没事还这么用心请我吃饭?你这宝山,肚子里还真能憋住话呀。”

“我这人就是这脾气,半句话也憋不住,肚子里能憋住的就是一泡尿。”

我哈哈大笑,没想到陈宝山有钱了也变得这么会说话。于是,我便回敬了三杯。见他有些醉意了,我又问:“说吧,有什么事跟我直说。”

“没事没事,我来城里就是请您这恩人吃顿饭。”

一直到吃完饭,陈宝山也没有说什么事。难道他也了解我做人的脾气吗?当他开车把我送回办公楼时,我还是问:“宝山,如果真有事,就说出来吧。看到你能赚钱了,我心里挺高兴的。”

“真没什么大事。” “没大事,那就有小事?”

“您也知道,在村子里没人看得起我。我就是挖了一窖金子,他们也不正眼看我。村里人都敬重您,您是大领导,心肠挺好,人家还说,您这人挺随和,但不随便,听说我们县里头头来请您吃饭也没请动您。看看,能让您吃我一顿饭,我陈宝山这脸面当然风光了。嘿嘿,村里村外还有哪个老板能请动您呢?”

看到陈宝山得意的样子,我倒发呆了。没想到今天有钱的陈宝山会怀揣这么一种心态。想当年,他蔫头耷脑当人家的跟屁虫也没吭上一声„„

⑴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第二段写了“我”以前与陈宝山交往的情况,这属于倒叙的叙述方法。

B.小说第二段的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C、陈宝山利用“我”的热心得到了与“我”吃饭的机会,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和地位,并为自己的得计而自鸣得意。

D、陈宝山利用“我”的地位和声誉来为自己赢得脸面上的风光,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

E.陈宝山的表现反映了脱贫致富后的农民的一种心理。

⑵文中说“难道他也了解我做人的脾气吗?”从全文来看,“我”在“做人”方面有什么“脾气”?(6分)

⑶如何理解“看到陈宝山得意的样子,我倒发呆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⑷对陈宝山的这一做法,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黄遵宪的外交活动

①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馆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黄遵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识时赏知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致用之路。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观念,“遂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该书以“史家纪述,务从实录”为指导思想,力求客观地向中国人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中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用“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他的见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揉合进日本的叙述之中。

②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空白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③《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日双方进行具体交涉时,黄遵宪受委派主持苏、杭两地谈判事宜。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己,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埠,专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奉本国政府接收专管租界之命,但求按约指地。”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新约所评,只许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给一地,听日本政府自行管理之语”,拒绝了珍田的无理要求,他又亲自草拟《商埠议案》,凡是《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要是有利于挽回中国自主权

利的,“无孔不钻”,“无微不至”,从而有理有利有节地挫败了珍田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

④黄遵宪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总结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和“抵制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抵制之法”,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祸害多年,在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权,以保国民生计,又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他阐述说:“于固执己见,则诿以彼国未明我意;于争夺己权,则托于我国愿同协力;于要求己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酌度。”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贻误全局,一定要掌握好谈判分寸,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黄遵宪继续阐述说:“不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辞气终不愤激;辞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诘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吾民受护商之益”,即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目的。

⑴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为了纠正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错误观念,实现他“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的主张,黄遵宪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

B. 黄遵宪从新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蛮荒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

C.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己要求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

D.黄遵宪根据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心得,归纳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和“抵制之法”,从而把他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外交谈判策略。

E. 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的记述,反映了他外交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刻划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形象。

⑵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⑶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6分)

⑷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3分)

A.六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袂来京做前沿科技报告,足以证明中国科学院在世界科技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

B.这条路原先设计路宽50米,最后专家们还是从长计议,决定改为60米。 ....C.春节期间,王府井大街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D.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1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者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据统计,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 , 。 。 , 。直到今天,其负面影响还时隐时现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①人的本性被压抑、人们的创造活力被压制

②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江河日下

③在世界重要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 ④那是一个儒家正统思想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时代 ⑤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0.4% A.③⑤④①② B.④①③⑤②

C.③⑤②④① D.④③⑤②①

18.阅读下面示例,按要求作答。(6分)

“丢手绢”是几代人童年时的游戏,多少小朋友学会洗的第一件衣物就是自己的小手绢。现在的你还有手绢吗?纸巾的泛滥几乎让“手绢”成了只存在于词典中的一个词,“美丽环境·重拾手绢行动”倡导大家:少用纸巾,多用手绢。

活动主题:把丢掉的手绢捡起来

宣传语:捡起的是童年记忆 留下的是绿树蓝天

生活中还有什么有趣的、美好的或是有价值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为了留住它,请你策划一个小活动,写出活动细节,并拟出活动主题和宣传语。 活动策划: 活动主题: 宣传语: 19.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瑜伽”开头,把这段文字压缩成一个单句。(要求保留主要信息)(5分)

古代印度有一套帮助人类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健身体系。五千年前,古印度高僧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此,人们开始进行自身健康的维护和调理。长期的钻研与归纳,一套完整、实用的养身健身体系诞生了,这就是瑜珈。

20.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青蛙和雄鸡比赛歌喉,由村民们当评委。青蛙鼓着腮帮子,唱了一整夜;雄鸡在快天亮时,伸长脖子,唱了一遍。评委一致判定雄鸡胜出。对青蛙的评语是:“聒噪,非时。”对雄鸡的评语是:“动听,知时。”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2015—2016年孝义市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A.(偷换概念。“香席的形成过程优雅美妙”错。原文表述是“优雅美妙的中国香席”,“优雅美妙”说明的是“中国香席”,这里说的是“香席的形成过程”。 “它开始于我们的嗅觉官能”的“它”指代错误,原文应指“香气开始于我们的嗅觉官能”。)

2.B.(主次颠倒。第3段中说:“中医认为,沉香本身就可入药,是一种名贵的药材。除了直接入药外,沉香还具有解秽流芳、驱虫避邪、正念清神的效果,尤其因为味道清柔甘醇,利于摄定心神,可帮助人修身养性。”可见,“直接入药”为主要用途,“利于摄定心神,可帮助人修身养性”为次要用途。 同时因果关系也不成立。)

3.C.(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及“在香文化内在追求、熏香过程及香品内涵上日本是不及中国的”。)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之,到达,引申为“得到”) 5.D。(“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错)

6.①原先所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共2分,“向”、“俯仰”各1分)

②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荒诞的。(共2分,“固”、“一”各1分)

7.A.(夙:早)(3分) 8.B.(3分)(“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错。不是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婴”解释成缠绕,疾病缠身)

9.出生才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了我(去世)。经过四年后,舅舅又强行改变了母亲想要守节的志向(逼迫母亲改了嫁)。(共3分,“见背”“行年”“夺”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答案示例: 10. “垂”,低垂;“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1 分)星空低垂,愈显得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2分)垂”和“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氛围。 作者用阔大之景反衬出自己的孤苦伶仃,表达出内心的凄苦。(2分)

11.①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被排挤的愤愤不平。(2分)第三联是“反言以见意”,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而说成是老与病。诗人素有抱负,但长期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病,而是由于被排挤,揭示出诗人政治的失意,内心的愤

懑。(意思对即可给分,1分)

②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孤独寂寞的伤感。(2分)诗人用“沙鸥”这只在高大天地之间孤独地自由来去的鸟儿自喻,寄托了自己漂泊无着的失意落魄。(意思对即可给分,1分)

12.

①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②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3.(1)(5分)AD。(A项是“插叙”不是“倒叙”。D项是“‘我’”意料之外的事情,而非“‘我’”意料之中的事情。A项3分,D项2分)

⑵(6分)热情、直率、真诚,心肠挺好,信守承诺,乐于助人、真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坚持原则,随和但不随便,坚持操守,洁身自好。最不喜欢与这老板那老板打交道,不愿与下边县里的头头有工作外的交往。(答对一个方面给1分,答对6个即给满分)

⑶(6分)①“我”既为知道了陈宝山请吃饭的目的和看到他达到了目的后的得意感到震惊,②又为陈宝山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而感到惊讶。(一个方面3分)

⑷(8分)①陈宝山这样做反映了脱贫致富后的农民渴望得到他人尊重的正当要求。②陈宝山这样做是虚荣心在作怪。③陈宝山利用别人的善良、热情与真诚达到抬高个人身价的目的,反映了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每点2分,相关的解说2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4.⑴(5分)答案: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黄遵宪在日本居住两年后,学习了日本的文字,才开始与日本人交往,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不是一到日本就开始编辑,故A错。C项“以挽回自主的权利”错。E项“阅历丰富、见识广博”在文中没有体现。

⑵(6分)答案:①务从实录、全面准确的写作宗旨;②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编写原则;③史论结合的编纂方法。(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⑶(6分)答案:①详察南洋各岛情形,查访侨民疾苦,改善侨胞待遇;②与当地英国华民政务司斗争,以《大清律例》保护华侨财产;③改会贤社为图南社,积极发展华文教育。(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⑷(8分)答案:观点一:谈判态度要诚恳。

①不说对方所提的方案无理,只说难以实现;②不说自己所提的方案一定可行,只说请对方考虑;③不能感情用事,贻误全局。

观点二: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

①坚持自己的意见就说对方没有明白我方的意思,争取自己的权利就说愿与对方同心协力,要求自己的利益就说双方都有好处;②不因为对方不高兴就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③表述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坚持自己的观点却要毫不含糊。

观点三:要学会克制忍让。

①无论双方辩论如何激烈,都要做到始终不说过头话;②当对方拒绝我方的要求时,

要始终请求谒告,不厌其烦;③掌握好谈判的分寸,不至于使对方交不了差。

(写出选择的观点1分,分析的角度有一点给2分,且要有结合文本的相应的分析解说。)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A。(【解析】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从长计议——慢慢商量,时间放长些,多加考虑商量,指不急做出决定。不是从长远做出考虑。 不绝如缕——形容极其危急,也形容声音细微而连绵不断。不能用来指人多。 集腋成裘——积少成多。褒义词)

16. D。(3分) A项,不合逻辑,“激发这种潜能”和“能否”一面对两面;B项,后面2个句子的主语不能承前省略,应在“铸制”后面加“的”;C项,句式杂糅,可将“使”改成“给”,或将“造成”改成“招致”。

17.【答案】C。(【解析】③⑤句讲统计结果,依时间先后③在前,⑤在后。②句谈17世纪中叶之后的科技状况,④①句是对这种状况原因的分析,④①又构成因果关系。)

18.(6分)【答案】示例:

地雷阵游戏:用绳子在一块空地圈出一定范围,撒满各式玩具(如娃娃、球等)做障碍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指挥,另一人蒙住眼睛,听着同伴的指挥通过地雷阵,过程中只要踩到任何东西就要重新开始。指挥者只能在线外,不能进入地雷阵中,也不能用手扶伙伴。通过游戏,提高人与人的信任感。

活动主题:让我带你“蹚地雷” 宣传语:蹚过地雷阵,增强信任感

(活动策划2分,活动主题2分,宣传语2分。可考虑跳方格、丢沙包、跳皮筋、滚铁环„„)

19.(5分)瑜伽是古印度高僧把从生物中体悟的大自然法则验证到人身上用以发挥人的潜能、维护和调理自身健康而形成的一套健身体系。(不是单句的不给分,有主干“瑜伽是XX的健身体系”的给2分,定语排错不给分,定语不全的酌情给分)

20.立意提示:(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1.努力不在多而在精,发挥自己的长处,就能成功。

2.做事情要有方向性,适应需要,注重效果,不做无用功。

3.要想正确对待事物,就要培养正确的是非观,有时是要超出自我、超越功利的。 4.事物的价值取决于评判它的立场。(评判机制的客观性、公允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