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郑板桥“画竹三段论”的研究

2024-02-09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郑板桥“画竹三段论”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郑板桥“画竹三段论”的研究

作者:王鹏开 杜松

来源:《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2014年第05期

摘要:清代郑板桥的艺术成就包括很多方面,郑板桥在画竹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即“画竹三段论”,他阐述了客观存在、主体意象以及艺术作品之间的联系,表达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三个“变相”以及其他的一些规律,即“此相非彼相”,“手中之竹”不是“胸中之竹”。而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就是“意在笔先,趣在法外”。在变的过程中要有“法”与“趣”,趣法相投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一切艺术的美的创造正在于此。关键词: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 意在笔先 趣在法外 前 言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以号行世,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除精湛的艺术创作实践外,还有诸多深具洞见并自成体系的艺术创作思想散见于诗文、信函、书画题跋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板桥题画兰竹》中的“画竹三段论”:“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在清代,“扬州八怪”在中国花鸟画上的贡献可谓是人人皆知,我个人对花鸟画十分欣赏,尤其欣赏“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其实在很多人看来,郑板桥只是“扬州八怪”之一,我在这里把他列为“扬州八怪”之首,我个人认为毫不为过。郑板桥的生平,无论从仕途还是艺术成就上,都有过丰富的经历,而他能在仕途如此坎坷的情况下成为一位艺术的集大成者,实属不易。郑板桥的艺术成就,我认为最突出的就是他所画的大量的《兰竹图》和他创作的书体“六分半书”。郑板桥在画竹上的成就,从古到今是没有哪位画家可以比拟的,我在刚接触中国画的时候,就被郑板桥画竹的韵味深深地吸引,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么强的吸引力,除了绘画的韵味,还有就是他的“六分半书”,书画结合,才是中国画特有的魅力。下面主要介绍郑板桥的绘画和书法以及我个人对他艺术成就的看法和见解。 一、郑板桥传略

(一)郑板桥生活的时代背景

郑板桥是清雍正、乾隆间江苏兴化人。幼家贫,好读书,博闻强记,应科举进士,任山东范县知县、潍县知县,因帮助乡民胜诉和赈济饥民,得罪豪绅,遭劾罢官。长居扬州,书画诗文名重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善写兰竹,尤以墨竹为胜,以草书竖长撇法入画,风格明快劲峭。好以题跋形式论画,几乎每画必题。尝言:“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主张“以书法之关钮透入于画”。对于画竹,提出“胸有成竹” 、“胸无成竹” 、“眼中之竹” 、“手中之竹” 、“心中之竹”的名言。认为“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非不工而能写意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郑板桥提出了著名的绘画三段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过程和“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创作理念。 (二)郑板桥生平事略

郑板桥从画竹的过程论述了艺术创作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变化。眼中之竹,是尚未经画家思想评价、情感过度的自然景物在画家头脑里的映象;胸中之竹,是经画家的审美观尺度衡量过的渗透着画家主观因素的艺术典型形象;手中之竹,是通过画家艺术实践物化了的自然美的形象。这三段过程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没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就是主观臆造,没有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就会杂乱无章。在这一相互联系的艺术活动中,“意象”和“定则”就是为郑板桥画竹而说的,画竹要先立意,要做到竹在胸中,这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法则之一。但下笔之后,艺术家可以根据画画时的感觉临阵变化,这样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画竹三段论 (一) 眼中之竹

对于绘画来说,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绘画,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首先都要进行观察,都要由眼入画。对于郑板桥画竹之说,所谓“眼中之竹”,就是说绘画要从写生入手,深入观察其本身的特点,绘画注重的是描绘对象的神,郑板桥画竹之所以无人超越,关键就在于他对竹子的细腻观察以及他大量的写生,而对于现代的大部分的画竹艺术家来说,其作品多半是在画室或者工作室完成的绘画作品,完全是凭空想象的竹子,有其形而失其神,这就是衡量一个艺术家集大成者的标准之一。

其次,画家画画,表面上看来是画画,其实,画画只是艺术家的艺术实践的一部分,而对于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观察,多看和多思考,是一个艺术家成为艺术大师的关键,而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说,就明确告诉我们这一点。从山水画的角度说,石涛曾提出过“搜尽奇峰打草稿”就告诉我们画画要多观察,好的艺术作品从来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经过大量的观察和写生之后升华而来的,同时也是画家通过感受反映于脑际中的印象,是审美的直接观照,这是进行美的创造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二)胸中之竹

郑板桥所谓的“胸中之竹”,我认为他要求的是在艺术构思时,首先获得创作源泉,再加以主观思想的分析判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最足以表现对象本质特征的美的典型瞬间,通过艺术家自己的提炼、概括,同时融入画家的思想感情,在胸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竹子的形象,这种形象我们称之为艺术意象。而“胸中之竹’所要表达的正是这种意象,对于每位艺术家来说,内心都要有丰富的涵养,好的艺术作品是需要经过提炼的,每位艺术家在成为一个艺术家之前都会有人生的阅历,其实,这些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板桥的一生坎坷,这也为日后成为艺术大师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胸中之竹”可以解释成为“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之说,清代文人画更加注重艺术家自身的修养,“扬州八怪“,其怪就怪在这个画派的作者坚持与摹古主义相对抗,从当时流行的艺术思潮中开辟自己的道路。板桥能够作为“扬州八怪”之首,可见他对清代绘画推陈出新的贡献。“胸有成竹”,其实表达的意思就是意在笔先。板桥曾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这与他说的“胸无成竹”自相矛盾。板桥所说的并不是要否定规律,只不过他变换了说法。其实郑板桥极力主张学画,他认为“师其意,不在迹象间”,我认为他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说拜师学艺并不是照搬,而是取其精神内涵,去粗取精,能把老师艺术内涵和自身的艺术修养相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就像板桥说的“学一半,撇一半”“不宗一家”之说。 (三) 手中之竹

我认为这里所说的“手中之竹“,就是艺术创作的实现,正是由于板桥先生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所以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中,形成了以清新、秀逸、劲键的艺术风格,从而对文人画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郑板桥的“手中之竹”之所以排在“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之后,就是要告诉我们,艺术实践需要大量的理论和创新作为指导。其实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是一样,要有实践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郑板桥所画的墨竹,多为写意的作品,往往一气呵成,生活气息十分浓厚,一枝一叶,不论枯竹还是新篁,丛竹还是单枝,都极富变化之妙,就像竹子高低错落,浓淡枯荣,点染挥毫,没有不到精妙之处。 (四)从竹石图体会郑板桥绘画构思

郑板桥的画风清劲秀美、超凡脱俗,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这些与他积累多年的艺术经验有很大关系,他的绘画,艺术造诣之高,究其渊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师古人,他主要宗法郑思肖、徐渭、陈淳、石涛和高其佩,但他不为陈法所拘,画画活学活用。就拿板桥的一幅作品《兰竹石图》来说,他在题记中是这样说的“平生爱所南先生及陈古白画兰竹,既又见大涤子画竹,有时依法皴,有时不依法皴,或整或碎,遂其古意,构成竹势,然后以兰竹添缝其间。虽学出两家,而笔墨则一气也。”郑板桥画竹“遂取其意”就是他学古人的奥妙所在。同时,他又在《竹石图》中题:“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因此,我认为画画就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已达到板桥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高度。 三、三段论与“胸无成竹” (一)“胸无成竹”原文及说明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是一个道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郑板桥“画竹三段论”与“胸无成竹”有着必然的联系,我认为艺术创作对于艺术家来说都要有三段论的过程,而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胸无成竹”,从事艺术这一行业是需要我们去用眼观察、用心体会,最终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这样才能诞生出好的艺术作品。 (二) 艺术创作与“胸无成竹”

对于艺术家来说,最好的绘画作品在创作时应该是“胸无成竹”的。对于中国画来说,水墨占主导地位,并且水墨有很大的偶然性,这就需要艺术家去创造,而“胸无成竹”正是对这种偶然性的诠释。石涛有“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论说,他在之中阐述了“法”与“化”的关系在绘画过程中,有了法度,同时我们也应该运用法度的灵活性,也就是“化”,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无法而法”正是说明了“胸无成竹”在艺术创作中的最高境界。 四、郑板桥书画之“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郑板桥画竹最明显的特征是“以书入画,以画入书,书画结合”的方法。“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是体现艺术家对人生的感悟,然后用艺术作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反映着艺术家的情感与思想。对于郑板桥画竹中“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之说,中国画追求的是“妙悟”,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正是结合了这两点。在当下的艺术语境中重新思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关系对我们审美活动和创作实践将会有重大影响的影响。这要求我们在创作和审美过程中不仅要提高艺术修养,增强艺术感受的能力,而且要更有效地参与艺术实践,不断提高创作技巧,更细致地观察和体验主体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在创作过程中将“心中之竹”通过手中的笔、墨、技巧转化化为“手中之竹”,心手相应。同时,又不要只局限于这一创作构想,在创作和审美过程中要不断创新、超越作者的创作初衷,有意识地利用创作和审美过程中的“偶发性”因素,使艺术自由化、民主化,达到“趣在法外”的化境。 结 论

郑板桥反抗传统,极力主张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发展,他在诗文中还提出“不为古所累,气与意相辅”。通过对郑板桥绘画艺术的认知和理解,我认为在绘画过程中,尤其是对于中国画来说,在大量的观察和写生之后,真正要提高的是自己内心的修养,而不仅仅是自己在绘画技能上的提高,技能不等于修养。“意在笔先”注重的是艺术家内在的修养,而今天的中国绘画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作者.郑板桥画传[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2] 葛路.中国画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周积寅.郑板桥[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 石涛.石涛画语录[M].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06 [5] 潘运告.清人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王鹏开,大连大学设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杜 松,大连保税区青云湖学校美术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理论与绘画技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