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站旅游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来源:爱站旅游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充分说明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和加强教师要为人师表。

什么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呢?所谓以身作则,是指用自己的行动、行为,给他人做出榜样,从而影响他人,教育他人。“则”是准则、标准、榜样、表率的意思;“作则”就是以自身为表率,身先士卒。所谓“师表”就是教师的行为和品质应成为学生的楷模

为人师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一方面教师为人师表对学生品德具有定向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没有高尚的品德,是不可能教育出具有良好道德的学生的,所以董仲舒说:“是故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

另一方面,教师为人师表对学生智能具有促进作用。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也会勤奋钻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端正教学思想,而彻底放弃苟且情绪,能够对学生智慧能力的发展给予有力的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学生也由于佩服知识渊博,严谨治学的教师,而最容易接受这些教师的教诲,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智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榜样。教师从思想到作风,从言行到举止,处处都带头做到最好,成为学生的表率。

教师要严以律己,言传身教,既重“言传”,又重“身教”,身教胜于言教。教师要教育好学生

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除了理论上的说服,更重要的是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学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告诫教师:“教最为贵,行之不可分。”为人师表是“无声的教员”,,在教育教学中,无声的身教往往胜于有声的言教。学生优秀品德的培养,要靠教师的高尚品德来熏陶;学生的坚定信念,要靠教师的崇高理想来启迪;教师的言传身教,甚至教师的每一个细小行为、文明习惯,都会对青少年学生世界观和道德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师要教育好学生,一定要以自己的先进思想、高尚品质、优美情操去感染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印象,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教师的表率作用好比一丝春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学生一举一动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许,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即使是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头,在孩子的眼里都是一种安慰和鼓励。一个孩子入学后,大部分时间是同老师一起度过的,他们学习得怎样,生活过得是否愉快,都和教师有极大的关系,教师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中是高大的。教师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不用父母的关心,已大大超出了家庭的范围。

总言而之,我认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更要为学生做好行为的表率,为人师表就是我们传播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