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学期教学进度表范文

2020-10-18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全学期教学进度表范文
全学期教学进度表

2013 ~2014 学年 第 一 学期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日 期 9.2-9.6 9.9-9.13 9.16-9.20 9.23-9.27 9.30-10.4 10.7-10.11 10.14-10.18 10.21-10.25 10.28-11.1 11.4-11.8 11.11-11.15 11.18-11.22 教 学 内 容 安 排 方程(5) 方程(2)长方体和正方体(3) 长方体和正方体(5) 长方体和正方体(5) 长方体和正方体(2) 分数乘法(2) 分数乘法(5) 分数乘法(2)分数除法(3) 分数除法(5) 机动(4)期中考试(1) 认识比(5) 认识比(1)机动(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3)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备 注 11.25-11.29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4)机动(1) 12.2-12.6 解决问题的策略(3)可能性(2) 12.9-12.13 12.16-12.20 12.23-12.27 12.30-1.3 1.6-1.10 1.13-1.17 机动(1)认识百分数(4) 认识百分数(5) 机动(2)整理与复习(3) 整理与复习(2)总复习(2) 总复习(5) 期终考试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一、方程 教学时间: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ax±bx=c等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ax÷b=c、ax±bx=c等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决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四、本单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例1、练一练、练习一1~5 第二课时:练习一6~13 第三课时:例2、练一练、练习二1~5 第四课时:练习二6~11 第五、六、七课时:整理与练习 五、本单元教学注意点: 简易方程的知识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等几个环节。学习简易方程知识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知识要点。 一、怎样用字母表示数? 二、怎样理解方程的意义及如何解方程? 三、怎们用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步骤概括为: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答案。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时间: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体积和体积单位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5、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6、表面积的变化 二、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物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单位、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 教学难点: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考。 四、本单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例1、例2--练习三1~5 第二课时:例3--练习三6~7 第三课时:例4—练习四1~5 第四课时:例5—练习四6~10 第五课时:例6、例7—练习五1~4 第六课时:例8—练习五5~8 第七课时:例9、例10的P25~26—练习六1~3 第八课时:P27、练习六4~8 第九课时:例11—练习七1~4 第十课时:练习七5~10 第十一、十二、十三课时:整理与练习 第十四课时:表面积的变化 五、本单元教学注意点: 本单元的教学要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借助实物直观、图像直观和语言启迪获得有关形体及特征认识的表象,并逐步抽象、概括出有关概念,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他们思维的广阔性。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有关形体的表象。 (二)重视抽象和概括,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三、分数乘法 教学时间: 9课时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分数与整数相乘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分数与分数相乘 4.分数连乘 5.倒数的认识 二、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乘法式题,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乘法式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四、本单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例1—练习八1~5 第二课时:例2—练习八6~11 第三课时:例3—练习八12~17 第四课时:例4、例5—练习九1~5 第五课时:例6—练习九6~9 第六课时:练习九10~13 第七课时:例7—练习十1~6、思考题 第八、九课时:整理与练习五、本单元教学注意点: 1、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知,提炼方法。 2、题组训练,突破难点。充分感知,提炼方法 3、教学中要注意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弄清以谁为标准,以及分率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4、在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根据分数乘法的数学模型,说出问题也就是求什么,写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5、注意让学生明白简算的目的,分数的简算,原则上与整数、小数简算相同,都是在不改变结果的前提下改变运算顺序,尽可能减少计算的繁琐性。但方法却不同,整数和小数往往是凑整十、整百的数,而分数则是为了好约分。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四、分数除法 教学时间: 8课时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分数除以整数 2.整数除以分数 3.分数除以分数 4.分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5.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及实际问题 二、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除法以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能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相关分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并为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并为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提供更多的支持。 四、本单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例1—练习十一1~4 第二课时:例2、3—练习十一5~8 第三课时:例4—练习十一9~14 第四课时:例5—练习十二1~3 第五课时:练习十二4~8 第六课时:例6—练习十二9~12 第七、八课时:整理与练习 五、本单元教学注意点: 在推导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要联系实际问题分析、推导,帮助学生真正意义的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在分数除法中,不论哪种情况的计算方法,都可以归结为乘除数的倒数。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要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在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算法有具体的认识,而且能够分析思考进而得出分数除法的一般性计算法则。教学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作为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分析学生的学情并根据此来设计教学环节。 二、面对新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师去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探究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获取新知识、学会学习是教师们共同认可的。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五、认识比 教学时间: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比的意义 2.比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3.按比例分配问题 4.大树有多高 二、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比的概念的抽象过程,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在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四、本单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例1、例2、例3—练习十三1~5 第二课时:例3、例4—练习十三6~8 第三课时:练习十三9~14 第四课时:例5—练习十四1~4 第五课时:练习十四5~9 第六课时:大树有多高 五、本单元教学注意点: 1.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比的意义。 2.分别用比、分数两种形式表示两个同类量的关系,并通过比较和交流,沟通比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3.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比的两种情况,但不要求学生区分什么情况下是两个同类量的比,什么情况下是两个不同类量的比。 4.讨论比、分数、除法的联系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理清三者之间的联系。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六、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时间: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3.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学会运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号数学的信心。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联系已有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运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四、本单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例1-练习十五1~5 第二课时:练习十五6~11 第三课时:例2-练习十六1~4 第四课时:例3-练习十六5~9 第五课时:练习十六10~15 第六、七课时:整理与练习 五、本单元教学注意点: 在教学运算顺序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让学生看着列出并计算的两道综合算式,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解决实际问题得到的体会成为十分清楚的数学知识。 二是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比较,看到两者的相同,使它们和谐结合,从而对运算顺序形成更具概括性的认识。 比较两种解法之间的联系是感受运算律的存在,比较哪种方法简便是引导简便运算。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单元计算分数连乘,把各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交叉约分,已经在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所以本单元着重体会乘法分配律。教学时要处理好三点:首先是观察、讲述两种解法的联系,要让学生说说怎样把其中一道综合算式改写成另一道综合算式,加强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表述。然后是回忆分数连乘,让学生感受以前的计算已经应用了乘法的另两条运算律。 单元教学计划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名称: 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时间: 4课时

二、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待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待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四、本单元教学进度安排: 1.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1课时) 2.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1课时) 3.练习(2课时) 五、本单元教学注意点: 本课要想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应当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1.素材服务于策略。 2.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 3.体验策略的价值。 4.提升数学思想。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八、可能性 教学时间: 3课时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二、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用数学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不断发展和增强数感。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难点: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四、本单元教学进度安排: 1.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1课时) 2.练习(2课时) 五、本单元教学注意点: 1.摈弃了不少人都热衷的让学生操作的简单活动,学生从二年级学可能性开始就摸球,一直到三年级、四年级都有摸球的活动,六年级不应该再停留在这个水平了。 2.如何将这种课的教学与数学思考的方法联系起来、与最后的水平测试联系起来,让学生不但学得愉悦,而且学得深刻,不但学得好而且考得好。这种课一不小心就容易上得很表面,很热闹但不实在。 3.注意一些容易错的概念的强化和甄别,并且将分数表示与过去的可能(分数)、一定(1),不肯能(0)加以沟通。同时应用相关的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解释、设计等等,学以致用。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九、认识百分数 教学时间: 9课时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2.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本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会解答有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探索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表达和交流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难点:会解答有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本单元教学进度安排: 1.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2课时) 2.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2课时)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2课时) 4.整理与练习(2课时) 5.算出它们的普及率(1课时) 五、本单元教学注意点: 1.大多数学生能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主动建构概念。 2.教师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概念、应用概念。 3.教师注意从不同的侧面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 4.概念教学过程扎实,学生对概念的记忆牢固。 5.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把新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这样就会画难为简。 6.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入手,使学生思考问题、推理验证有所依据,能有创见的解决问题。概念教学的特点,是使学生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 7.学生思维上:五年级的认知是从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这种抽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感性材料作支柱;心理上: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不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知识基础上: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8.分析自己的教学优势在哪儿?劣势哪儿?自己的教学风格什么?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复习教学计划

一、复习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方程 第二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 第四单元 分数除法 第五单元 认识比 第六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八单元可能性 第九单元 认识百分数 二、复习教学要求: 1.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采取知识归类复习,知识与知识之间穿插练习的方法进行复习,每节复习课后安排一次8-10分钟的专项训练当堂检测及时帮助。 2.计算类知识主要放在平时,每天都安排进行适当听算、简算,力争达到计算熟练、正确。 3.应用题的复习是本次的重点,注意在沟通知识的联系的同时,加强填空、判断、选择的方式的练习。 三、复习教学重点、难点: 复习重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计算的复习、分数乘除法计算及相关应用题的复习。 复习难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分析,尤其是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复习。 四、复习教学进度安排: 提前安排期末复习工作,合理安排练习,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方程:1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1课时 分数乘法:1课时 分数除法:1课时 认识百分数 1课时 可能性解决问题的策略 1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课时 认识比 1课时 针对性综合复习:机动 五、复习教学注意点: 1.在制定复习计划前全面、认真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各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如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概念的理解程度、应用题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容易混淆、出错比较多等,再系统制定期末复习计划,突出重点强化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2.每节复习课前先让学生明确复习内容,将自我整理和全班复习相结合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帮助学生不仅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更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基础性,突出能力训练。避免平均使用力气。 3.借鉴其他各区的综合练习题目,重视对练习内容的选择,力求全面而精简。使学生通过复习达到既弥补了知识上的缺漏,又能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4.做好个别生的辅导,并争取家长的配合。 5.控制好学生的复习时间,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 6.重视每次练习后的及时分析,加强针对性复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