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非洲经济发展态势研究

2021-11-17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非洲经济发展态势研究


非洲经济发展态势研究

——从汇率、通胀率、利率和股市收益率的变化视角分析

李智彪

2012-10-12 11:47:02 来源:《西亚非洲》(京)2005年04期

作者简介:李智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北京100007)

内容提要:近年来,非洲经济呈现持续中速增长态势。与此相伴随,非洲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也日趋改善,主要表现在:过去动荡多变且不断下跌的汇率逐渐走向稳定;过去频频出现的高通胀特别是恶性通胀现象现已很少抬头;长期以来高企的银行利率出现程度不同的下调势头;发展中的股票市场渐入佳境,收益率表现不俗。然而,在非洲整体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非洲仍然存在各种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和难题,如巨大的地区差异、国别差异,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严重的失业问题,沉重的债务负担,经济结构单一,等等。

关 键 词:汇率 通胀率 利率 股市收益率 态势

汇率、通胀率、利率和股市收益率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处于良好发展态势时,通常其汇率比较稳定,通胀率在政府可调控的范围之内,利率较低,股市收益率较高,即这几项指标也处于良性发展态势;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不佳时,这几项指标则相应地处于下滑态势。在这几项指标中,汇率和利率

相对独特,因为它们往往也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在非洲国家独立以后数十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乃至下滑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与此相伴的是:许多国家的货币对国际硬通货的比价呈不断下跌态势,且外汇黑市猖獗;物价快速上涨,特别是部分国家所呈现的恶性通货膨胀已成为普通百姓生活所不能承受之重;商业银行的利率很高,但似乎并不能对吸纳储蓄产生多大吸引力,反倒成为企业融资的巨大障碍;在这种形势下,汇率和利率只是被动地随经济发展的起伏而波动,很少真正发挥其政策工具的作用;部分建立了股市的非洲国家,在大多数年份没能发挥股市应有的投融资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国家经济进入恢复性增长周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非洲经济更是因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而呈现持续中速增长的态势,少数国家甚至成了全球经济增长的明星。与此相伴的是,非洲国家的汇率、通胀率、利率和股市收益率也多处于良性发展态势。非洲经济持续增长和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日趋改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笔者认为,非洲国家在20世纪80至90年代普遍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无疑是最具作用力的因素。然而,国内外政界、商界和学界对于非洲国家所进行的这场调整和改革的评价不尽相同,有些看法甚至针锋相对,也因此,如何客观地评价非洲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历史就成了非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针对非洲国家近年来的汇率、通胀率、利率和股市收益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其中汇率、通胀率和利率曾是非洲国家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重要领域,因此,这样的分析或许有助于加深对非洲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历史的认识。

汇率变化情况

目前,非洲50多个国家流通的货币共有30多种,其中非洲法郎区属于多个国家共同使用同一种货币,南部非洲的南非、莱索托、纳米比亚和斯威士兰使用名称不同的货币,但四国实际上已组成以南非为首的货币联盟,其他三国货币与南非货币兰特的比价相同,

其汇率也随兰特汇率的变化而同步浮动。(注:参见李智彪:《非洲区域合作的特点与问题》,载张蕴岭主编:《世界区域化的发展与模式》,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269页。)这两个货币区之外的非洲国家则是发行各自的货币。尽管非洲也还有一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已经或正在筹划发行新的统一货币,有的甚至排出了具体时间表,但目前这些计划还无一落实。

美元、欧元和英镑是当今世界货币体系中最有影响的3种国际性货币,加上非洲国家的贸易伙伴多以欧美国家为主,所以,非洲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盯住这3种货币中的一种或一揽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这就决定了非洲国家的汇率波动不仅要受到各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也要受到这3种国际硬通货汇率波动的影响。如前所述,非洲国家经济近年来呈良好发展态势,这可以说是影响非洲国家汇率走向的内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美元、欧元和英镑近年来的基本走向是:美元对欧元、英镑以及其他不少国家货币的汇率呈不断贬值态势,欧元、英镑对美元以及其他众多国家货币的汇率则呈不断升值态势,这是影响非洲国家汇率走向的外因,但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内外两重因素影响下,非洲国家的汇率总体上呈现相对平稳的波动态势,一些国家的货币则因美元贬值而出现程度不同的升值势头,这可以说是非洲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值得关注的新现象。此处我们重点分析非洲法郎和兰特对美元的汇率波动情况,因为它们是非洲最有影响的货币。

非洲法郎对美元的汇率在过去数年间呈现先贬后升态势,这种态势虽然与非洲法郎区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但更多地是源于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因为非洲法郎自欧元诞生以来一直与其保持固定比价(655.96非洲法郎=1欧元),并继续由法国国库给予担保。众所周知,欧元问世的头几年,它对美元的汇率曾不断贬值,非洲法郎对美元的汇率也就同步贬值;从2002年起,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不断攀升,到2004年升幅已达60%。伴随欧元升值,非洲法郎对美元的汇率也节节攀升。不过,无论是贬值,还是升值,非洲法郎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已远没有过去那样剧烈,且非洲法郎对美元的升值现象是

史无前例的,这也部分说明非洲法郎区国家的宏观经济处于不断改善之中。

与非洲法郎相似,兰特对美元的汇率在过去数年间也呈先贬后升态势,但兰特的汇率波动幅度远远超过非洲法郎。1999~2001年为兰特持续贬值时期,其对美元的比价曾从1999年的6.11:1贬至2001年12月的13.85:1,从而使兰特由非洲最坚挺的货币之一变成全球最疲软的货币。进入2002年以后,兰特对美元的汇率开始反弹,且在2003年和2004年持续升值,2004年9月一度升至5:1,使兰特重新成为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注:EIU,Country Profile 2004:South Africa,London:EIU,2004,pp.61—62.)由于兰特是非洲最大经济体的货币和非洲较具流通性的货币,其汇率剧烈波动不仅对南非自身以及其他兰特区国家有较大影响,对整个南部非洲国家乃至全非洲都有一定影响。例如,2001年伴随兰特贬值,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博茨瓦纳等国的货币也曾出现程度不同的贬值。兰特先贬后升的原因与非洲法郎不尽相同,尤其是对于兰特在2001年间的大幅贬值原因,学术界众说纷纭,至今未达成共识,这主要源于兰特是在南非各项基本经济指标均未恶化的情况下贬值的,人们似乎很难给兰特的贬值找出恰当的理由,惟一可被接受的理由是:南部非洲地区政治局势动荡所引发的资本外流。(注:Moin Siddiqi,“The Riddle of the Rand”,African Business,May 2002,p.14.)对于兰特近两年来持续升值的有关问题,学术界的看法则比较一致。国外学者普遍认为,美元疲软、南非银行利率高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利率是兰特升值的最主要原因。

除非洲法郎和兰特外,近年来币值不同程度趋升的货币还有:阿尔及利亚的第纳尔、摩洛哥的迪拉姆、突尼斯的突尼斯第纳尔、佛得角的埃斯库多、博茨瓦纳的普拉等。币值贬值幅度稍大的货币有:埃及的埃及镑、冈比亚的达拉西、加纳的塞地、安哥拉的宽扎、刚果(金)的刚果法郎、马拉维的克瓦查、津巴布韦的津巴布韦元,其中津巴布韦元对美元的汇率在过去3年间经历了超常的贬值狂潮,2002~2004年津元对美元的年均汇率分别为

55:1、728:1

4303:1(注:EIU,Country Profile

2005:Zimbabwe,London:EIU,2005,p.61.)。此外,其他非洲国家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大多较平稳,或者只是小幅度贬值,这其中不乏有些国家如埃塞俄比亚等实行汇率管制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源于非洲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普遍好转;还有一些国家如肯尼亚等则是有意让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小幅下调,旨在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出口收入。由于汇率波动相对平稳,非洲国家过去普遍存在的外汇黑市正逐渐淡出市场。部分非洲国家汇率近年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部分非洲国家汇率变化情况(1美元=当地货币)

国家 货币名称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3年

非洲法郎区 非洲法郎 616.00 712.00 733.00 697.00 南非 兰特 6.11 6.93 8.60 10.51 埃及 埃及镑 3.40 3.47 3.40 4.50 尼日利亚 奈拉 92.30 101.70 111.20 120.60 加纳 塞地 2669.30 5455.00 7170.80 8677.40

刚果(金) 刚果法郎 4.02 21.82 206.62 346.49 安哥拉 宽扎 2.80 10.00 22.10 43.50 2002年 581.00

7.57

5.85

129.22

7932.80 405.30

74.60

埃塞俄比亚 比尔 7.94 8.22 8.46 8.57 8.78

肯尼亚 肯尼亚先令 70.30 76.10 78.60 78.70 75.90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卢比 25.19 27.82 29.13 29.96 27.90

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元 38.31 43.29 54.95 54.95 727.88

说明:(1)非洲法郎区包括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布)、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蓬、几内亚比绍、马里、尼日尔、塞内加尔和多哥14国;(2)表中汇率为各年度年均汇率。

资料来源:根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出版的《2004年国家概况》相关国家的汇率统计数据编制。

目前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是在不少非洲国家出现的本币升值。在过去,许多非洲国家以本国货币坚挺为荣,并曾制定过于虚高的官方汇率。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非洲国家的货币升值并不一定有利于其经济发展。不可否认,货币升值有利于相关国家控制通货膨胀和公共债务,特别是对于像南非这样的非石油生产国来说,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的形势下,本币升值无疑可为它们节省大量用于进口的外汇。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本币升值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相关国家的出口竞争力,使其出口收入减少,而出口产品竞争力在全球化时代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因此,非洲法郎区国家和兰特区国家现在大都有让非洲法郎和兰特贬值的希冀与呼声。南非业界普遍认为,8兰特兑换1美元是相对合理的汇率。(注:EIU,Country Profile 2004:South Africa,London:EIU,2004,p.61.)对于非洲法郎区国家来说,由于其进口主要

来自欧元区国家,非洲法郎跟随欧元升值不仅使非洲法郎区国家出口竞争力受到打击,也享受不到本币升值所能带来的减少进口用汇的好处,而它们要想对其汇率进行调整却非易事。

通胀率和利率变化情况

通胀率是体现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好坏最直观的经济指标之一,同时也是许多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利率则既是体现一个国家资产收益和融资成本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许多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这两项指标在实践中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当一个国家的通胀率处于高位时,该国政府通常会提升利率,从而达到减少货币供给、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当一个国家的通胀率较低,特别是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时,该国政府有可能降低利率,从而达到增加货币供给、促进社会消费的目的。

高通胀乃至恶性通胀曾经是非洲国家相当普遍的现象。例如,中部非洲大国刚果(金)在蒙博托执政晚期(1990~1996年)年均通胀率曾高达2477.7%,1994年更是猛增至23761%。(注:参见李智彪:《列国志•刚果民主共和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这样的物价涨幅实际上是刚果(金)经济崩溃和蒙博托政权垮台的征兆。而类似刚果(金)的例子在20世纪90年代的非洲还有不少。近年来,伴随经济持续增长,高通胀特别是恶性通胀现象已很少在非洲国家出现。据国外学者统计,2002~2004年,非洲的年均通货膨胀率已连续3年保持在10%以内(注:Neil Ford,“African Economic Review”,African Business,January 2005,p.16.),这对于经济发展环境相对脆弱的非洲国家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就具体国家而言,非洲法郎区因执行相对统一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区内各国的通胀率普遍低于其他非洲国家,如加蓬近年来的年均通胀率均低于3%。此外,兰特区也有与非洲法郎区类似的特征,通胀率也相对较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非洲国家的中央银行将控制通胀作为其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每年均制定明确的

年度物价涨幅目标并努力执行。例如,博茨瓦纳央行自2000年起一直将年度物价上涨范围确定在4%~6%之间,只是在2004年2月普拉出现7.5%的小幅贬值后,央行才将物价上涨的上限调高至7%,以应对货币贬值可能带来的物价上涨。当然,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博茨瓦纳央行的预定目标并没能完全实现,2000~2003年博茨瓦纳的年均通胀率分别为8.5%、6.6%、8.0%和9.2%。(注:IMF,Finance and Development,December 2004,pp.5—6;EIU,Country Profile 2004:Botswana,London:EIU,2004,p.60.)如果我们拿国际标准来衡量,则非洲大多数国家的通胀率仍然偏高,且非洲各国的国情差异很大,全洲总体上趋降的通胀率丝毫不能掩盖部分国家存在的高通胀形象。例如,南部非洲的津巴布韦自1980年独立以来,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稳健,但近年来受政治、经济等方面问题的困扰,宏观经济形势不断恶化,通胀率呈现持续攀升态势,2003年底时曾高达600%。(注:Ibid)部分非洲国家通胀率近年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部分非洲国家通胀率变化情况(%)

国家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埃及 3.1 2.7 2.3 2.7 4.3

加蓬 -0.7 0.5 2.1 0.2 -

尼日利亚 6.7 6.9 18.9 12.9 14.0

加纳 - - 32.9 14.8 26.7

安哥拉 248.2 325.3 152.4 108.9 98.2

南非 5.2 5.4 5.4 9.4 7.9

埃塞俄比亚 7.9 0.7 -8.1 1.5 -

肯尼亚 5.8 10.0 5.7 2.0 9.8

毛里求斯 7.0 3.8 5.1 6.3 4.2

津巴布韦 58.5 55.9 71.9 133.2 365.0

说明:(1)表中数据均为当年与上年相比的年均百分比;(2)表中标“-”号者为暂缺相关统计数据,下同。

资料来源:根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出版的《2004年国家概况》相关国家的通胀率统计数据编制。

通胀率总体降低为非洲国家下调银行利率提供了空间,因此,近年来不少非洲国家的银行采取了调低利率的政策。据统计,2003年非洲的平均短期利率为16%,与过去相比有大幅度的下降,到2004年3月底又进一步降至11%。(注:Ibid)考虑到非洲的通胀率水平,可以说这一利率水平大体上处于比较合理的范围,它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但是,就全球范围来看,非洲的利率还属偏高,特别是当我们拿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金融产品来分析,利率偏高的状况就更是显而易见。表3列出了部分非洲国家主要金融产品的利率及其变化情况。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非洲国家的存款利率非常低,贷款利率却很高,这种存贷款利率利差较大的现象在非洲相当普遍,它既不利于吸收储蓄,

也不利于企业融资,同时它也表明非洲国家银行赢利的模式比较单一。相比较而言,南非的存贷款利率相对适中,但若与欧美国家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比,则南非的存贷款利率也偏高。例如,2002年初,南非的短期贷款利率为15%,而同期美国和英国的短期贷款利率分别只有4.7%和4%;2004年,南非政府曾发行期限为2年和5年的政府公债,年利率分别为9.25%和10%,更是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发行的同类公债利率。(注:Moin Siddiqi,op.cit.,p.14;EIU,Country

Report

June

2004:South

Africa,London:EIU,2004,p.32.)贷款利率高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和成本,也使南非商界未能从全球性的低借贷成本周期中获益;存款利率和政府债券利率高则吸引了不少国际投机资本,这也是南非兰特近年来大幅升值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纳米比亚、莱索托和斯威士兰三国与南非结成了事实上的货币联盟,这3个国家的利率水平及变化情况基本上与南非相同。部分非洲国家近年利率变化情况见表3。

表3 部分非洲国家利率变化情况(%)

国家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埃及

存款利率 9.2 9.5 9.5 9.3 8.2

贷款利率 13.0 13.2 13.3 13.8 13.5

货币市场利率 8.9 9.1 8.8 7.0 8.9

加蓬

存款利率 5.0 5.0 5.0 5.0 5.0

贷款利率 22.0 22.0 21.0 18.0 18.0

尼日利亚

存款利率 优惠贷款利率 央行贴现率 短期国库券利率加纳

存款利率 央行贴现率 国库券利率 南非

6.6 4.9 22.5 21.3 20.7 14.0 19.7 13.0 23.6 28.6 27.0 27.0 26.4 36.3 5.0 3.7 26.4 20.6 20.5 16.5 20.5 13.8 30.9 16.2 24.5 24.5 25.1 25.1 3.2

19.6

15.0

14.5

14.3

21.5

27.2

存款利率 12.24 9.20 9.37 10.77 9.76

贷款利率 18.00 14.50 13.77 15.75 14.96

贷币市场利率 13.06 9.54 8.49 11.11 10.93

短期国库券利率 埃塞俄比亚

存款利率 贷款利率 国库券利率 肯尼亚

存款利率 贷款利率 国库券利率 银行间利率 10.11 6.32 6.68 10.89 3.65 2.74 6.2 4.5 25.2 19.6 20.5 13.5 13.0 9.8 9.68 11.16 6.97 4.11 10.87 8.66 3.06 1.30 5.0 3.5 19.5 18.3 10.8 8.4 10.7 8.8 10.67

-

-

-

1.4

13.5

1.4

0.8

12.85 10.58

毛里求斯

存款利率 10.9 9.6 9.8 9.8 9.5

贷款利率 21.6 20.8 21.1 21.0 21.0

货币市场利率 10.0 7.6 7.3 6.2 3.2

说明:表中埃及、加蓬、埃塞俄比亚三国数据均为年均数;尼日利亚、加纳、南非三国数据均为年底数;肯尼亚存款利率为年均数,其余为年底数;毛里求斯存款利率为年底数,其余为年均数。

资料来源:根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出版的《2004年国家概况》相关国家的利率统计数据编制。

股市收益率变化情况

资金短缺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非洲国家发展经济的一大问题。为了立足自身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近10多年来非洲国家普遍重视发展资本市场,不少国家新建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也越来越受关注。迄今,在非洲50多个国家中已有20个国家建立了股票交易所,还有更多的国家在筹划成立股票交易所。常言道,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虽然目前并非每个非洲国家都有股票交易所,现有股市的兴衰似乎并不能反映所有非洲国家经济运行和发展态势,但由于已建立股票交易所的国家多属地区经济大国,对非洲经济发展走向影响巨大,因此,我们有理由说,非洲股市的发展状况也基本上能反映非洲经济的发展状况。

总体来看,由于非洲国家的股市多属新兴股市,不太成熟,股市的发展起伏较大。(注:

有关非洲国家股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情况,参见李智彪:《非洲国家股票市场浅析》,载《西亚非洲》,1995年第3期,第61~63页。)以过去5年为例,2000年和2001年非洲国家的股市多处于熊市,交易量小,收益率低;进入2002年以来,各国股市普遍攀升,交易日趋活跃,收益引人瞩目。例如,2003年非洲股票市场指数平均收益率按美元计算高达41%,如果把处于熊市状态的津巴布韦股市剔除在外,则非洲股指平均收益率更是高达48%,而当年全球股票市场指数的平均收益率为30%,其中欧洲股指平均收益率为32%,美国S&P指数平均收益率为26%,日本日经指数平均收益率为36%。(注:African Business,March 2004,p.28.)可以说,2003年的非洲股市是全球股市收益率最高的地区,这也与当年非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远远高于全球及欧、美、日三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水平的现实相吻合。2002~2003年全球股市收益情况见表4。

表4 2002~2003年全球股市收益排行榜

国家 2003年指数水平 2003年按美元计 2003年按当地货币 2002~2003年2年

算的股指收益率 计算的股指收益率 内按美元计算的股

(%) (%) 指收益率(%)

加纳 4165.52 143.70 156.60 255.80

巴西 22045 141.30 95.63 30.13

乌干达 275.50 140.09 167.58 147.29

委内瑞拉 22102 139.69 175.75 60.00

阿根廷 1078 134.57 105.33 23.69

泰国 746.80 128.00 109.48 174.26

肯尼亚 土耳其 印度 秘鲁 智利 以色列 俄罗斯 印度尼西亚 捷克共和国 德国 2737.60 17973 5797.30 2452.10 7317.10 529.30 569.80 693 656.90 3952.70 111.79 103.90 80.01 77.68 75.82 75.29 72.71 72.44 64.44 62.27 108.31 73.32 71.01 76.16 45.79 60.59 58.67 63.10 42.59 36.65 105.44

33.52

87.81

106.77

48.53

20.68

138.19

117.52

123.97

6.37

埃及 11478.80 60.10 113.70 61.74

奥地利 1548.70 59.91 34.66

纳米比亚 52.80 59.72 22.89 29.38

尼日利亚 瑞典 毛里求斯 丹麦 西班牙 加拿大 美国(纳斯达克)哥伦比亚 波兰 澳大利亚 20128.90 188.70 549.60 213.70 809.90 8260.50 2006.50 2330.60 20855.10 3286.40 59.12 55.88 54.53 52.65 51.70 50.62 50.24 49.62 47.87 45.63 66.89 29.96 36.57 28.50 27.74 24.88 50.24 44.87 45.16 10.45 75.03

15.45

82.35

31.31

36.30

31.38

2.92

79.51

56.98

41.35

摩洛哥 3943.50 44.46 22.57 24.24

南非 10325.70 42.44 11.30 80.91

法国(SBF250) 2388.40 38.13 16.32 11.20

赞比亚 413.70 37.69 34.70 70.74

说明:表中所列国家为2003年全球股市收益率最高的33个国家,排序的依据为各国股市2003年按美元计算的股指收益率。

资料来源:根据英国《非洲商业》月刊2004年3月相关统计数据编制。

如果以具体国家来分析,则加纳股市是近年来全球股市业绩最好的,其股指收益率在2003年按美元计算为144%,按当地货币计算为157%;如果把2002年和2003年的收益率折合起来计算,那么加纳的股指收益率按美元计算更是高达256%。(注:Ibid.)在加纳阿克拉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5只股票中,2003年只有1只股票的收益率为负数,其余均为正数,其中有13只股票的收益率超过100%。(注:Ibid.)加纳股市连年飘红的内部根源在于:汇率相对稳定,外汇储备充足,通胀率和利率在低位运行,私有化进展比较顺利,上市公司业绩良好,等等。除加纳外,2003年乌干达、肯尼亚、埃及、尼日利亚和毛里求斯五国股市的股指收益率按美元计算均超过50%。(注:Ibid.)这些国家股市收益较高的内部原因与加纳基本类似。从外部原因来分析,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和美元疲软是非洲股市收益率走高的重要原因。美元疲软之所以有助于提高非洲股市的收益率,是因为:第一,弱势美元会驱使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或投机者进入非洲股市,寻求投资或投机机会;第二,弱势美元有助于非洲国家控制通货膨胀,降低利率;第三,非洲股市许多上市公司

原材料的进口用美元结算,美元疲软可以相对减少这些公司的进口费用,降低其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当然,非洲也有一些股市表现不佳,缺乏人气,其中津巴布韦股市是最典型的例子。2003年,津巴布韦股指收益率按当地货币计算高达292%,但按美元计算则为负73%,主要是由于当年津巴布韦元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很大,全年物价飞涨,银行的实际利率为负数。(注:Ibid.)

非洲股市的蓬勃发展有助于缓解非洲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紧张状况,也有助于非洲本土公司的成长。加纳的阿散蒂金矿公司(Ashanti Goldfields)、津巴布韦的三角洲公司(Delta Corp.)和麦克乐斯非洲公司(Meikles Africa)、尼日利亚的西非波特兰水泥厂(West African Portland Cement)和尼日利亚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Nigeria)、塞内加尔的索纳电信集团(Sonatel)、肯尼亚的肯尼亚航空公司(Kenya Airways)和生态银行(Ecobank),等等,正是借助于在各国股市挂牌上市,既筹到了公司拓展业务所需资金,又提升了公司自身形象,从而使它们日渐成为在非洲乃至全球有一定影响的蓝筹股公司。

不过,在非洲国家的股市中,除南非股市规模较大、实力相对雄厚外,其他国家的股市大多规模较小,缺乏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很少为国际投资者所知,国际上一些主要的全球股票统计指数一般也没有关于非洲股市的相关数据。据统计,截至2004年8月,南非股市市值总额为3700多亿美元,约占撒哈拉以南非洲股市市值总额的90%和全非洲股市市值总额的75%,其他非洲国家股市的市值均比较低。(注:EIU,Country Profile 2004:South Africa,London:EIU,2004,p.55.)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非洲有关国家和机构已开始筹划或尝试成立地区性乃至全洲性的一体化股市,但一体化股市涉及汇率、资本管制、税收制度和交易规则等一系列跨国协调问题,实施起来难度不小。

股票缺乏流动性是非洲国家股市普遍面临的又一大问题。例如,埃及股市2003年共

有上市公司900多家,但其中流动性比较活跃的公司股票只有100只左右,交易最活跃的股票只有30只左右,这30来只股票的交易量约占埃及股市所有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量的80%。(注:EIU,Country Profile 2004:Egypt,London:EIU,2004,p.48.)作为全球股市明星的加纳股市,上市公司不足30家,其中阿散蒂金矿公司的市值就占到了加纳股市所有上市公司市值总额(2003年底为140多亿美元)的80%以上,但该公司的股票因同时在英国和南非股市挂牌上市,其交易也主要集中在国外市场,国内交易相对平淡,因此整个加纳股市的年交易量大概只占其市值总额的2%,也因此,有许多加纳人甚至不知道本国还有股票交易所。(注:EIU,Country Profile 2004:Ghana,London:EIU,2004,p.43.)股票缺乏流动性意味着投资者入市容易出市难,投资者被套牢的事很容易发生。

此外,印花税和交易费用比较高,会计和审计标准不规范,缺乏对内部交易和腐败行为的监管措施等,也是影响非洲股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结语

本文选取汇率、通胀率、利率和股市收益率多项指标进行分析,旨在能对非洲宏观经济发展态势有相对全面的把握。然而,由于涉及的点和面较多,再加上非洲国家众多、国情差异很大,本文的分析很可能是蜻蜓点水,权当是抛砖引玉。

从对以上4项指标的简要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非洲经济目前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且这种态势在未来几年极有可能持续下去。然而,无论是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和普通民众,还是研究非洲经济问题的学者,决不能陶醉于非洲眼前出现的喜人局面,因为这种局面丝毫不能遮盖非洲经济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太多太多的问题和难题。比如,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严重的失业问题,沉重的债务负担,经济结构单一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非洲国家的政治家拥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拿出真正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计划,

并能将之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非洲在过去其实并不乏各种各样的经济发展方案和计划,只是其中真正落实的很少,或者是在落实过程中走了样。2001年出台的《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是非洲最新提出的旨在实现全非洲经济振兴的又一宏伟计划,它不仅确定了非洲中长期发展目标,还确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和优先发展领域。迄今这一计划出台已有3年多时间了,它的落实情况又如何呢?这一计划的倡议者之一、塞内加尔总统瓦德今年初在接受英国《非洲商业》杂志的采访时所说的一段话或许可以反映部分实情。他说:“(三年来)除了接二连三的会议之外,我们什么都没有做,我们没有落实一项计划。我们花费了大量经费用于各种会议,可我们至今仍不知道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现在该是我们回头反思、采取实际行动的时候了。”(注:African Business,January 2005,p.28.)当然,非洲的诸多经济问题根深蒂固、错综复杂,也许不是几个方案和计划、用几年或十几年时间所能解决的,甚至也不是单纯能在经济层面、用经济手段所能解决的。正如中国学者舒运国教授在近期所指出的那样,经济改革是非洲国家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但这条改革之路同时也是一条艰苦甚至痛苦的探索之路,所以,人们对于非洲国家的经济改革所表现出来的缓慢和低效,应有充分的准备和理解。

注释:

⑨African Business,May 2004,p.30;January 2005,p.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