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消防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020-06-25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消防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消防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建筑消防设施施工是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建筑安装工程。随着建筑物的高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消防用水的安全程度、供水的可靠性和建筑物抗御火灾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除了在设计和材料设备选择等方面外,很大程度需要施工安装质量的保证。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从日常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与工程验收情况来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若干通病进行分析。 一、主要存在的质量通病 (一)、管道及支架制作安装

1、立管安装时距墙面间距过大或过小,不符合要求,影响使用及美观;

以上是两张不同的图片,一张立管距墙过远,另一张靠紧墙面同时不垂直。 规范要求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墙面的最小距离: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40 40 50 60 70 80 1

公称直径(mm) 距离(mm) 100 125 150 200

2、立管管道支架制作及安装高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立管管道支架安装高度从800毫米至2600毫米的现象都有,有没有安装的,也有安装两个的,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能够符合规范要求的很少,大多项目均有此现象。同时支架制作时角钢的槽朝上,影响受力,影响美观;支架安装部位不隐蔽。

规范要求支架安装高度及个数:

管道支架距地面或楼面的距离宜为1。5~1。8m,当楼层高度超过5米时,应安装两个支架、均匀布置。

为规范安装及美观,要求支架安装高度为1。8米,安装部位在管道与墙面之间的位置,尽可能隐蔽;同时要求角钢的槽朝下,同一场所的管卡应一致。

3、水平布置的管道支架间距及部位不符合规范要求;

2

支架安装歪斜

弯头三通处没有支架

支架不防腐末端没有设置防晃支架

上图显示水平管道安装时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支架不防腐、支架间距过大、支架安装歪斜、弯头三通处没有支架、喷头末端没有固定支架、管道吊架距

3

喷头距离过近等现象。 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 公称直 径(mm)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距离 (mm) 3.5 4.0 4 。5 5。 0 6。 0 8.0 8 。5 7。 0 8。 0 9。 5 11.0 12 。0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及焊接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装位置不应妨碍喷头的喷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与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与末端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750mm; 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邻两喷头这间的设置的吊架均不宜少于1个;当喷头之间距离小于1。8m时,可隔段设置吊架,但吊架的间距不宜大于3。6m;

水平管道安装的弯头两端300 mm内应增加支架;立管的下端弯头处须安装支架。管道沟槽连接的卡箍、弯头、三通处都应增设支架,以免沟槽管件受力.

配水干管、配水管应做红色或红色环圈标志。红色环圈标志,宽度不应小于20mm,间隔不宜大于4m,在一个独立的单元内环圈不宜少于2处。

水压试验

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等于或小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不应低于1。4MPa;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该工作压力加0。4MPa。

4

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对管网注水时,应将管网内的空气排净,并应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in后,管网应无泄漏、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

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应无泄漏。 (二)、套管安装不规范;

上图显示管道穿楼板时的各种现象,套管不防腐、套管与管道之间间隙不均匀、套管底部与顶板不平、套管上部未高出地坪等现象。

规范要求:管道穿过楼板、墙板时要放置套管,套管的大小要比管道大两个号;穿过楼板的套管,底部与顶板平,顶部高出地坪20毫米,卫生间的要

5

高出地坪50毫米;放置在墙体内的套管两端要与墙面相平,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套管内部及外露部位要做防腐处理;套管周边空洞浇筑要用比原楼板标号大一号的砼分层浇筑。 (三)、消防箱、消火栓安装高度、方式及配管支架不符合规范

以上图片中显示消火栓口距地、距箱底尺寸均不符合规范要求,栓头不在箱门开门侧,暗装箱体铝合金门框埋在墙体内,暗装箱箱体出墙不一致,消火栓水平支管没有安装支架等现象。

规范要求:消火栓口(中心)距地面宜为1。1米,距近箱侧面不小于140mm,距箱底120 mm~140 mm;消火栓应安装在箱门开启的一侧。消火栓

6

所配支管的立管和水平管都应安装管道支架.

安装比较正确的图片

(四)、报警系统设备安装及线路附设不符合规范

7

手报按钮固定不牢固,只固定一个螺丝

消火栓按钮固定不牢固,线路附设不穿管保护

感烟探测器安装在支架上、吊在线路上

自动报警施工验收规范 1、线管敷设及穿线要求:

8

★ 在管内或线槽内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

★ 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一、管子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时; 二、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有1个弯曲时; 三、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2个弯曲时; 四、管子长度每超过12m,有3个弯曲时;

★ 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他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 。 ★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二、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三、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四、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五、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度.

9

★ 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 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

志。

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五)、对现场半成品未采取保护措施

墙体粉刷之前安装的箱体未采取保护措施,特别是半明半暗箱,粉刷时水泥、砂浆对箱体污染,很难清除,导致交工时须重新喷漆.

10

进入箱体内的线路未用开孔器,用簪子剔凿,破坏箱体

(六)管道系统通病及解决办法

暖通空调工程的质量不仅取决于设计的水平和设备的性能,而取决于整个通风空调系统的质量,这当中也包括管道、部件的连通。管道系统的质量通病是常见的也是最多的。遵照质量规范要求,以下对暖通空调工程中管道系统、部件、等几个方面常见的通病提出防治措施和方法。

1、风管系统制作安装

风管采用薄钢板制作安装常见质量问题有风管安装不平直,主要表现:

11

(1)薄钢板风管钢度不够; (2)风管大边表面下沉;

(3)风管不严密,铆接不严(如图1所示);

图1

(4)风管翻边宽度不一致(如图2);

图2

(5)风管法兰密封垫片连接不符合要求(如图3所示)。

12

图3

以上现象产生的后果:系统运转时,风管表面漏风量大颤动产生噪声,除造成环境噪音污染外,还会降低风管的使用寿命;风管系统外形不美观,增大冷热量的损耗。

产生的原因分析:

(1)制作风管的钢板厚度不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2)没有采取加筋加固措施; (3)板料下料不均匀; (4)风管与法兰尺寸偏差过大; (5)法兰垫片材质不符合规范要求。 防治措施:

(1)制作风管的钢板厚度,如果图纸无特殊要求,必须遵守现行的《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中的有关规定;

(2)加固措施可以考虑角钢加固、楞筋加固和镀锌丝杆加固; (3)矩形板下料时应最好采用机械下料,下料前做到测量准确,咬口合缝均匀,不得有孔洞或开裂,如出现可采用密封胶封堵。

13

(4)为了保证管件质量,风管套入法兰前,应严格确定翻边尺寸,做到无扭曲、翻边平整;

(5)法兰垫片材质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选材,如防排烟风管可采用不燃材料. 二、防治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企业技术规范的规定。国家规范是建筑消防设计、施工和监督必须遵循的准则,我国目前出台的大量规范和技术标准,不但综合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有的还是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结果,如不严格执行,必将重蹈覆辙,悔之晚矣。

2、要督促建设单位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安全,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3、全面贯彻“政府领导、行业管理、企业负责、公安消防机构依法监督”的消防管理新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使消防安全形成无缝覆盖的立体管理网络和消防安全屏障,不给任何违反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人和事以可乘之机.

4、注重对施工从业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施工现场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建筑消防设施设计、施工、监理和消防监督管理人员水平.目前,各级各地广泛开展的全方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专业人员的消防知识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实践证明,只要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施工管理,认真按规范和操作

14

规程施工。随着建筑工程立项审批、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的长效制约机制和消防法规的不断完善,消防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完善和提高整体的安装工艺水平,就会建设出让国家、人民放心的工程。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