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生的幸福是教师的最大幸福

2022-01-11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学生的幸福是教师的最大幸福


学生的“幸福”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得好:“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特征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你没办法强求,过分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

所以说,既然孩子的成长有自然发展规律,那就要顺着它的“长势”让孩子自由地发展。像农作物必然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成熟一样,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它不能超越,要等待,用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有快慢程度的不同。同样都是成长,但不同孩子的成长有快有慢。他们因个性气质、智力结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心理特点等的不同而决定了每个孩子在同一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加之孩子吸收周围环境、成人施加教育影响的不同,使有的孩子发展的快些,早早地锋芒毕露;有的孩子发展得慢些,可能属于大器晚成。比如只要有语言环境,孩子迟早能学会母语,但有的孩子说话较早,有的则较晚;在小学阶段不显山露水的孩子到了中学可能一跃而起,令人刮目相看。就像运动员长跑,起点慢的不一定终点慢,终点接近胜利的也许起点慢。成长过程中只有相对的而没有绝对的快与慢。比如孩子做事马虎,人际沟通的畅,情绪多变,调皮捣蛋等等,这些都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技能的娴熟,阅历的积累会逐渐克服的,现在看来的小毛病也许过两年就不成为毛病了。

所以,有些是急不来的。不要因为看到孩子3岁了还不会说完整的话,就怀疑智力是不是有问题;不要看邻家孩子会背唐诗会计算,就埋怨自家孩子怎么还不会;不要看到孩子上小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屁股坐不住,大脑就亮起了“红灯”:会不会是得了多动症呀?于是四处求医问药;不看到孩子考了80多分,神经马上崩紧,急急网上求询:我的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呀!我都绝望了!

爱迪生上学才3个月就被老师责令退学,如果她的母亲也和老师一样对爱迪生失去信心和耐心,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发明大王;爱因斯坦4岁多还不会说话,上小学后也被认为是低能儿,但他父亲的耐心的鼓励一直推动着他不断取得进步;美国历任总统中,堪称好学的威尔逊到9岁才学会26个字母,12岁才识字;小时候的达尔文在父亲的眼里简直是游手好闲之辈,整天打鸟、玩狗,抓虫子。但最后还是放弃让孩子学医的愿望而把自己融到孩子的爱好中去。这样的例子很多。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个体的差异,先天的秉赋,后天的教育等等都造成孩子之间的千差万别。就象人的手,指头有长短,孩子也是各有千秋。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指出人有八种智能: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内省智能。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智力结构和侧重点。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交际上鱼得水却不擅长写作;有的内向害羞但写起文章妙笔生花;有的唱歌会跑调但数学却很好,有的不喜欢画画偏喜欢体育运动。

要积极等待,主动寻找教育时机,创造多种办法。当一种方法不行时,再采用另一种方法。在积极等待的同时,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契机的眼睛,要有一颗积极思考的大脑,多想一种办法,多设一种情境,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朝着你预设的目标进发。要让孩子做事,要实施自己的计划,在此时不行时,就看在彼时。因为也许当时孩子情绪不佳,影响了孩子活动的兴趣,学生的“幸福”才是教师最大的“幸福”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