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为核心,培养中医药实用型人才
的探索与实践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杨德全
摘要:本文根据中医专科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今后对接的岗位提出了开设全科医学方向、实践教学的“四个三”模式、以及师带徒等观点,并进行了具体的探索与实践,同时也探讨了实现这些观点的理论依据,很有特色,有创新,可操作。
关键词:中医;专科人才;质量;培养
学习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找差距,谋发展,抓质量,突特色,创品牌,见行动。过去,中医系在专业建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指向不够明确,特色不够彰显,动手能力较差,质量明显滑坡。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结合新医改方案,教育部、卫生部4号文件等的学习,谈三点思考及建议,旨在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1、专业建设
1.1相关文件精神及调研情况
1.1.1根据新医改方案中“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中“积极调整专业方向,
1优化专业结构,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等有关文件及重庆市教委牟延林主任关于高校教育发展要求“创新型、开拓型”“专业建设不受国家专业目录限制,关键要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市场需求”等精神。教育部、卫生部4号文件也明确要求:“鼓励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中建设为本地区服务的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在5—10年内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全科医师”。“加强学生公共卫生和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学生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加强教材建设,组织编制一批高质量的适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全科医学教材”由此说明,全科医师可分研究生、本科、专科等不同层次。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出台了《全国临床中医全科医学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指南》。
1.1.2问卷调查结果以及“三峡库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研讨会”各医院负责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其中要求设置中医全科医学专业的呼声非常强烈。而农村基层社区医疗的前提就是全科医学,就是集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基本医疗服务。
1.2社区卫生服务现状
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还没有一位全科医学方向毕业的学生,本专业尚属空白。很多本科院校已开设有中医全科医学方向(如山东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系等),但本科生在农村基层社区“下不去,留不住”的现象极为突出。
21.3中医系建议:在中医学专业专科层次开设全科医学方向,以改变农村基层社区缺乏全科医生的现状。我们要抢抓先机,抢占市场,我系计划今年申报,明年力争招生,希望学校给与大力支持!2、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肩负着为农村基层、城镇社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在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三峡库区经济落后、医疗卫生队伍普遍学历低、素质低,尤其是中医人员。中医在广大的农村基层有着广阔的市场,如何提高中医专科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则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为致力于这一任务的完成,中医系根据校情对在校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及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三联系、三结合、三层次、三个化”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
2.1高职高专院校中医学专业对应的行业特点及对人才的要求
中医学专业人才面对的工作环境是县及县以下的农村基层、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从事的是临床诊疗、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是多种知识、多种能力复合运用的活动,这一行业的工作对象是人,尤其是在心理、生理方面存在缺陷的人,是同人的生命打交道。因此,社会期望值高,职业道德要求高,工作责任重大,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知识内容复杂,系统性强,临床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要求特别高,强调因人制宜,遵循个性化原则。综合这一领域高职人才的共同特点,就是运用专门的技术、业务、经验、知识,向特定人群提供帮助与服务,实践性强是其显著特征。2.2中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教育部、卫生部4号文件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强医学教育工作的核心”,“实践教学是保证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高等学校要积极创新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建设”等精神以及医学教育新理念,医生必须具备6项核心能力,其中“以系统为基础的实践和基于实践的学习与提高(PBL1)”是最根本的能力,还有“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涵盖7个领域,其中临床技能是最核心的内容等观点。优化中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中医系通过认真的探索,制定了一条人才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路子,那就是在中医学专业试行“三三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核心包括四个“三”,即“三联系、三结合、三层次、三个化”。
2.2.1三联系:即专业设置与基层经济状况相联系,教学内容与基层需求相联系,实践教学与基层岗位相联系。一是利用我校每年举办基层卫生院中医骨干及院长培训班的机会和他们进行座谈及问卷调查,对不同层次医院所需中医人才的规格、知识结构及技能要求等进行调研,以此作为设置新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二是利用每年检查实习及同学会的机会,对我校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以此获得各专业毕业生对课程体系的评价,了解他们在医院工作的情况,询问他们在校学习的哪些知识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增加哪些知识,为制定和确立适合农村基层中医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学校针对农村卫生工作的特点,认真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研究”[3],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增加中医全科医学知识,开设中
4医适宜技术,课程设置上注意中西医并重,强化能力培养,使毕业生适应农村基层的卫生工作需要;四是在三年或五年制的教学计划中,在第四或第八学期开设中西医临床综合训练课,强化实习前的专业技能及综合训练,并模拟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的三站式考核,对操作技能不过关的要进行补课和补考,合格后才能进入临床实习,以此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五是改变了授课方式,实现了两个转移,即教学场所由单纯的教室转移到实验实训室,对一些即有理论又有实验的内容,尽可能到实验室授课,使理论与实验、技能教学同期进行,如针灸推拿学、中医正骨学、骨伤手术学等放到中医实训中心上,减少了课程内容的重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教学效果,形成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行,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训并行的良好氛围。实践教学场所由单纯的实验实训室转移到医院,如中医各专业在第三或四学期安排1周到医院见习,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真实性,避免了在黑板上处方,教室里诊病的教法,缩短了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的距离。
2.2.2三结合:即教学与临床相结合,教学过程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就是把教学与临床基本知识及技能结合起来,将专业课的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活动进行,大力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就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举办多个与学生专业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考证培训班,如美容师、营养师、保健按摩师等,使学生在毕业时能获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以拓展就业面及提高就业竞争力。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就是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让学生走出校门,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义诊活动,免费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把实
5践教学拓展到街道、社区的各个方面。
2.2.3三层次:即按照基础实验实践、专业实训、综合实践三个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基础实验实践包括入学军训、实验课、劳动课、社会调查等。专业实训层次主要包括专业课程教学见习、病历书写、病程记录、医患沟通交流、医患关系处理、专业调研、第二课堂活动如专题学术讲座等。综合实践层次要求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参加临床实践活动,完成临床实习和毕业论文,使学生的综合实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提高。
2.2.4三个化:即临床见习经常化、工学结合校内化、综合训练规范化。临床见习经常化,就是在第二学年三或四学期,除安排1个星期纳入教学计划到医院见习外,还利用课外活动的兴趣小组、节假日义诊、周末到医院见习,这样不但能给学生以直观教学,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教学效果。工学结合校内化,就是在中医实训中心,打造仿真模拟科室,如针灸科、骨伤科、中医科、保健推拿科等,营造真实的工作场境,使教学能达到在医院一样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提前熟悉今后的实习医院及工作岗位,更重要的是缓解了学生量多、医院容量有限、交通不便等诸多矛盾。综合训练规范化,一是在第四学期将《中西医临床综合训练指南》这门课纳入教学计划,对体格检查、化验单的阅读、西医常见病证的诊断治疗、病史采集、病历书写、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运用、处方书写规范、处方的剂量原则、中医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等进行复训。模拟病人从接诊到四诊资料的收集,西医辅助检查,最后的诊断、辨证、处方用药、医嘱等全过程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提前适应实习岗位;二是
6在每个专业的第二学年3-4学期,举办两次模拟国家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知识竞赛,第三学期是中医药基础知识,第四期是中医临床内外妇儿,同时按照国家执业医师技能考核要求,四学期还实行三站式过站考核,制定了考试大纲,建立了考试题库,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也提高了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2.2.5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我系高职高专学生对接的职业岗位是农村基层社区,培养其对未来社区基层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加深对基层医疗服务技能要求的认识,增强学生农村基层社区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知识和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教育部、卫生部4号文件也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安排医学生到农村和城市社区进行实践,系统培养学生社区适应能力”,“加大医学生实践教学的投入”。
我系建议在学校周边即万州区选择在医院管理、医疗技术、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较好的十几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熊家、分水、甘宁、白羊、龙沙、龙驹、响水、新田、高粱、余家中心卫生院和高峰、长岭、长滩等乡镇卫生院)建立校外见习实践教学基地。具体方法如下:①在每个年级的最后一学期集中安排一周到上述医院进行见习和在当地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医疗、防疫、保健和健康咨询等活动。②结合卫生部、重庆市卫生局“09年中医工作要点”,“打造100个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科、中药房”,以争取有关部门经费支持。③利益共享。我系可以提供医疗
7技术指导、义诊、中医文化氛围打造等;学校也可考虑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挂牌。希望学校协调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力争下学期实施。3、师带徒
师资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的质量,所谓师高弟子强。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再是国家层面的师带徒数量非常有限,中医系建议学校制定校级名医遴选条件,确定带教老师及跟师学徒对象,提出要求及目标,3年为一个周期。这一形式是中医从古至今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年青教师多,在理论上没有多大问题,就是实践能力较差,这是自学或外出进修都无法弥补的。师带徒,跟师学徒就能解决,这不但中医适合,其他学科也适合,请学校领导认真考虑。
总之,中医学教育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医院、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强调研,不断了解区域性医疗卫生人才状况,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明确目标,努力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不断改进,才能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办出高职高专学校自身特色,完成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