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育运动心理价值分析

2020-02-21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育运动心理价值分析
42

青少年体质与心理健康2019年2月刊(总第 70 期)

中图分类号:G80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9)2-42-02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育运动心理价值分析

龚俊耀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去探讨青少年心理价值能够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突出优势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优势。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有积极的作用,体育锻炼在影响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影响心理健康。一方面长期的体育锻炼对体育锻炼者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状况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另一方面,锻炼者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能够享受运动中释放压力、满足兴趣的快乐,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青少年是指年龄在13~18岁的群体,其绝大多数是学生且正进入人生的转变期。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也肩负着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关系国家未来人才的整体质量,青少年的健康和国家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

导不仅要心理健康地发展且还要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快乐、幸福地发展。姜川在《青少年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指导作用》的调查研究中,对4 000名青少年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大约有500名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约占总样本的13.0%,心理问题严重者有33名,占总调查人数的8.3%,这种种迹象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严重,应受到重视。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大多来自学习、人际关系、适应性差、情绪不稳定等。陈欢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促进的互动因素的研究》中通过研究表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减轻青少年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青少年锻炼过程中,起显著性作用的因素是坚持、喜爱程度和锻炼时间。这说明有规律的坚持体育锻炼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积极心理学中探讨的投入、兴趣这些特征正好与结论中的坚持和喜爱程度相一致,表明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

为,挫折教育首先是认知教育,其次是心理教育,挫折教育能够提高心理素质并增强抗挫折能力。这与体育的功能不谋而合,体育具有“育心”“育体”的功能。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包括挫折教育。体育的“育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强身健体”这一功效上,这也正是体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所独具的功能。董林成在《浅析初中体育中长跑项目教学中抗挫折教育的渗透》中提到,体育长跑是一个考验人意志的项目,长跑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身体疲惫,场景重复和枯燥等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长期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消除或减轻因身体不适带来的消极情绪,还能够有效磨砺学生意志,锻炼学生的体魄,从本质上改变学生的认知能力、特殊的情绪体验和某些人格特质。生理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可以使大脑释放一种兴奋性的神经介质多巴胺,从而使人们产生愉悦感。王珊珊的研究发现,实验组体育锻炼组在逗趣、敬佩、感激、希望、激励、兴趣、快乐、爱、自豪、宁静等积极情绪的各项指标上都高于非体育锻炼组的得分。综上所述,体育锻炼在挫折教育中是直接、有效的一种手段,体育锻炼在发展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身体素质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从教育政策上分析目前青

少年体育运动与积极心理学的关系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提出德、智、体,体育锻炼已经存在于大教育环境,并加入青少年的课程文化活动之中。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在德、智、体基础上又加入美、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回首过去,总有那么一个疑问,德、智、体、美、劳中的“体”到底培养了我们什么?直到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一战略,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全面发展当然也包括身体、心理健康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倡

投稿日期:2018-11-18

2 从体育活动与挫折教育的

关系分析青少年积极情绪的产生

挫折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人面对挫折、对抗挫折和增强心理品质的活动。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不断学习接触新知识、培养新能力的重要时期,更要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困难。这一时期出现诸多挫折对青少年以后的心理健康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造成如自残、虐待动物、自杀等心理问题。李海洲、边和平认

3 从体育教学过程中探讨感恩教育的作用

感恩教育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学习如何成就一颗感恩的心,目的是培养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从而用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避免青少年在生活中遇到

作者简介:龚俊耀(1992—),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9年2月刊(总第 70 期)青少年体质与心理健康43

一系列心理问题,还原青少年时期本有的幸福和满足的心态。当今社会,大多数青少年为独生子女,这造成许多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青少年本应是幸福快乐的,但现实中青少年厌学情绪不断增多、跳楼事件频频出现、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这些现象都值得家长、教师和科研工作者重视和思考。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大力实施感恩教育策略。例如,在夏季的田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忍受着酷暑和炎热在田径场上进行体育活动,再加上运动疲劳,学生在这个时候烦躁情绪尤为突出,这时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进行教育,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比较,并举出相应例子,如别人是如何克服困难才能够获得今天的美好生活等。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可以锻炼学生勇敢、坚强和吃苦精神,在以后的日子里回想以前,同样也会用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慎跌倒受伤,获得同伴的鼓舞进而继续练习,这时教师可以对周围和受伤的学生进行表扬和赞许,对学生帮助同学和战胜困难的行为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在以后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也会帮助别人,以此提升自己和他人的幸福感。祝伟娜对初中生感戴和主观幸福感的现

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初一学生的感戴最高,初中生感戴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即初中生的感戴越高,体验到的正性情感越多,从而学生整体生活满意度也会提高。综上所述,在体育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勇敢、坚韧不拔的性格,加强青少年的感恩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塑造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

一项富有挑战的身体活动,恰能补齐素质教育在身体教育这一块的短板。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4.3 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适当渗透

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感恩,更好地表达感恩,在感恩教育和行动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心得、体会、感悟和认知,不断提高生活满意度。这样才能够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培养青少年应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

4 结 语

4.1 利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青少

年的积极心理品质是非常必要的。积极心理学更多是培养青少年积极方面的力量,消除或抑制消极方面的力量。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运动兴趣,体会团队凝聚力带来的快乐,在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能够使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满足感,产生积极情绪,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从而发展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

4.2 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让青少

参考文献:

[1]姜川.青少年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指导作用[J].才智,2017(21):70.

[2]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3]董林成.浅析初中体育中长跑项目教学中抗挫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8(8):152.

[4]祝伟娜.初中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年经历一些挫折、磨砺,其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坚韧的性格品质,这也是青少年具备良好 心理素质的前提。体育作为

(上接第83页)

2.4 加强心理疏导

由于多数考生平时很少参加比赛,考试心理压力极大,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全面身体素质,除具备神经系统对肌肉系统快速准确的支配能力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经常看到一些考生在训练或测试中出成绩,而在考试中成绩总是不理想,其原因往往是心理训练环节薄弱造成的,应及时与考生进行交谈,加强心理疏导,缓解紧张的心理压力。

由于运动员在赛场往返路上的奔波、比赛地点的新异、赛场封闭等,在临近比赛日多数运动员或多或少会出现神经心理紧张,这种紧张极易会造成失眠、饮食失调而影响比赛,可以采用一些心理训练手段,加上严格的作息制度,如21∶00强制上交手机,21∶30上床休息等。以达到抑制和消除疲劳的目的。

求每次练习3~5次,主要任务是培养他们的兴奋状态,保证前3次试投(跳)要出好成绩,适应考试要求。

在考试的过程中主客观情况的变化是经常的,这就要求考生应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这样才能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发挥出应有水平。这种应变能力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例如,遇到气候的变化,顺风、逆风、下雨、寒冷等不利因素,要积极采取相应对策;遇到因故推迟比赛、观众喧哗干扰、同组考生多次抢跑等情况,遇到这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时,要做到在心理上不受影响并审时度势地采取良好对策,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水平。这种应变能力应在训练中专门培养,可在各种情况下进行模拟训练。

4~6周,可分为前2~3周和后2~3周。前2~3周开始降低训练负荷,约为平常最高负荷的50%~70%,有较大的专项强度,最高强度控制在90%左右,基本是边练边调整,不使疲劳过多积累,训练时强调放松,协调自然跑。可以安排一些模拟考试,目的在于训练技术,提高专项强度,取得比赛经验,但不要去追求成绩的提高。

后2~3周的训练内容基本是前一阶段的重复,约为最高负荷的40%~50%,强度在90%以下,在这一阶段应进行较为轻松的训练,要十分重视训练后的恢复,保持正常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充沛的体力。

3 结 语

考前训练是为参加考试的考生专门安排的。其目的在于使考生的身体、技术专项能力、心理等方面平衡协调,表现出良好的训练水平,逐步提高竞技状态,使之在考试中充分发挥出较高的水平。

2.5 考前训练安排要科学合理

专门的赛前训练阶段一般分为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