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1期 总第219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No.1,2014 Serial No.219 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张 翊 (新乡学院商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旅游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相 关行业发展。能够提供就业机会,缓解社会矛盾。能够使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增加经济效益。旅游业发展面ll盘新机遇, 要抓住机会,实施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全方位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资源优势;发展潜力;经济作用;发展战略;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264—02 一、河南省旅游业基本情况 光的近似性、重点旅游景观突出性、行政区划相对完整性、交 通设施等的配套完善性原则来进行。按这些要求,河南旅游 区域及重点开发项目主要是:郑、汴旅游区;豫西旅游区;豫 北旅游区;南阳旅游区;豫南旅游区等。 (二)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向海内外推出“拳头”旅游项目 近几年,河南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十分重视,已把旅游 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尤其 是今年以来一股股河南风吹向国内外,河南旅游频频出击, 请进来、走出去推介中原山水,激发了河南人游河南的热情, 更吸引了日本、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游客纷至沓来, 取得旅游收入、创汇双稳步增长的佳绩。仅2006年,全省累 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3 139.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1 039.85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30.03%、30%。其中接待 入境旅游者75.74万人次,旅游创汇2.7376亿美元,同比分 别增长26.13%、26.7%。成为河南国民经济增长较快的行业 之一,使河南旅游业的重要经济地位充分展示了出来,这是 一“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 产委员会根据各国申报,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出来的。中国 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组织,1987年第一批申报成功, 到目前已有l6个省份、两个直辖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33处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居世界第三位。河南拥有世界级的 旅游景观,但却只有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二处被列入世 界遗产,这是河南在国际与国内旅游中缺乏有效的竞争力的 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大力加强这方面的筹备和申报工作。 (三)加快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建设 在完善提升传统观光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发休闲度假、 个绝好的机会,也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遇。 二、加快河南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为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化水平,努力推动 河南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河南省委提 出:旅游工作将围绕一个目标,实现四个转变。 实现四个转变:培育精品,努力推进河南省旅游由观光 型产品向休闲度假型产品转变;展示形象 ,由普通客源市场 向高端客源市场转变;强化管理,努力推进由服务粗放型向 服务精细型转变;提高效益,努力推进旅游由单一“门票经 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具体措施如下: (一)搞好旅游区域规划,开发重点旅游项目 商务会展等复合型旅游产品,大力开发红色旅游、乡村旅游、 生态旅游、修学旅游、探险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积极探索开 发农业旅游产品,突出乡村特色,创新发展模式,把农业旅游 培育壮大成为我省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并以此进一步发 挥旅游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旅游景点建设和投入 发展旅游业,要有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通 讯、住宿、购物、餐饮、娱乐设施等。这些是旅游业发展的制约 因素,河南应大力建设好,并完善之。同时还要注重各旅游景 区、景点的生活和卫生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彻底扭转“脏、乱、 差”现象。 河南要发挥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应对全省旅游资源加以 科学规划,确立和加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形成“拳头”产品, 突出重点,以“点”(重点旅游项目)带“面”(旅游区域),点面 (五)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加强对河南旅游的宣传与市场推广 河南要成为旅游大省,必须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吸引 广大游客。这就需要提高河南风景名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塑造良好的河南整体旅游形象。因此,政府和旅游部门要用 现代营销观念和营销手段,通过有目的的营销(下转267页) 结合。做到保护资源,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批开发。旅游区 域划分,可以依据社会经济与人文景观的大体一致性、自然风 收稿日期:2013—10—13 作者简介:张翊(1981一),女,河南新乡人,讲师,硕士,从事经济学研究。 -——264--—— 三是因时制宜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在每年的不同时段 变得切实可行。高校可利用安卓(aodroid)等开放系统将典型 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各高校要针对国庆长假和寒暑假的特 案例、温馨提示等信息发送到学生的手机终端,使大学生全 点,对学生进行遵守法律法规、注意交通安全等教育;结合 时空接受安全教育;利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liability)技术开 “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6・26”世界禁毒日、“1 1・9” 发模拟火灾或其他自然灾害的安全教育软件,以较强的交互 全国消防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有关安全的纪念日开 性使学生学习到安全防范技能;创立大学生安全教育网上学 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主题宣传周、主题宣传月系列活动; 习平台,及时更新网上安全教育的内容;建立大学生网上交 结合季节特点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如春季预防传染病教 流平台,对人人网、西祠胡同等社交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精心 育、夏季防溺水防雷击教育、冬季防煤气中毒教育等。通过这 布局,适时发布安全教育信息,增加大学生关心的安全时事。 些分时段的知识普及,使学生倍加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倍加 三是安全教育进校园文化,注重自我教育。校园安全文 珍爱生命。 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学生对安全教育由被 (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教育平台立体化 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高校要注重校园安全环境的营造 一是安全教育进课堂,推进教学改革。将安全教育作为 和安全文化的建设。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以安全为主 大一新生的必修课程纳入教学体系,落实相应学分。大学生 题的教育活动,将安全教育融人富有思想性、知识性、娱乐 安全教育是集理论、实务和经验于一体的教育,安全防范技 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中,适时举办大型咨询会、主题漫画 能的获得更加重要。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应贴近学生, 展、主题征文、主题演讲比赛、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竞赛 注重实践教育环节,强化消防演练、自救逃生演练、急救训练 等,充分发挥校园网、广播、电视、内部刊物、宣传栏等校园媒 等安全技能训练,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采用案例 介的教育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可吸纳大学生参与高校安全 分析、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等方法,增进师生互动,提高教 管理。设立大学生公共安全互助协会,引导协会积极支持和 学效果。 配合保卫工作人员、学生工作人员开展安全教育,激发学生 二是安全教育进网络,创新教育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 的主人翁精神,形成维护校园安全的内驱力,从而达到群防 迅猛发展,建立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安全教育平台已经 群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1】 肖燕.高校社区环境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型构建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2】[美】马斯洛冯斯洛人本哲 M].成明,编译.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2003. [3】王武宁.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途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0). 【责任编辑陈鹤】 (上接254页)活动来达到此目的。如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在 见,大力发展旅游业,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国际互联网等主要媒体进行广告活 (二)能够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动,向广大受众宣传河南旅游景观和文化风情,突出河南旅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就经 游特色,创立旅游品牌,树立良好的河南旅游形象。 济发展而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弊端明显,第三产业比重 (六)加强旅游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旅游行业发展 小,影响了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技术作用。积极发展第三 政府职能部门要努力完善旅游市场的管理体制,强化管 产业,发挥旅游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大力发展旅 理,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督,有效管理和处理游客投诉,打击 游业,必将对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第三产业和相关产 不法经营,保护游客权益,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推动各 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种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三、河南省旅游业的作用 现代旅游是一项以文化交流为基础,涉及经济、政治、社 会等许多方面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 (一)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旅游业不仅是一项经济产业, 旅游业就业成本相对比较低,市场辐射面宽,能够大量 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发展旅游业,在传播信 吸纳劳动力。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记载,旅游业增加1个直 息、促进文化,培养人们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国民素质 接就业人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增加5个就业机会。由此可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昊.“十二五”期间河南省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研究[J]冲国商贸,2011,(18). 【2】许传阳,谭莉梅.河南国际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5) 【3】单凤霞.河南省体育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调查[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09,(4). 【责任编辑王晓燕】 --——267‘ ——